《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中心学校 崔红国现代教育加大了以分组合作为主的学生自主学习手段,学生的学习 活动必须与一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生 学习兴趣和动机。创立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在分组合作中表达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 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 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 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 地激
2、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 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任务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 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 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表达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 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学生 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 和直接运用;掌握指
3、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 简单问题。例如,数学学科教学中,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刻 度的读数规那么,掌握使用的操作步骤,处理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 水平的要求。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 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 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 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操作才能完成任务, 是用操作难以实现的。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第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
4、能力 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那么。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 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 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 而且比拟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 数学学科在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怎样测 量一个饭盒的体积,这个任务包含“测液体的体积和计算饭盒的体 积两步操作。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
5、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 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 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 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拟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那么也会加 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 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 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 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例如在数学课测量物体的体积时,怎
6、样测量 一个假盒的体积,这个任务难度较小,学生比拟容易做到,之后测量储 水池的体积作为进一步的提高。第三,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 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 作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 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 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例如,数学在学习密度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 背,而是给他们布置一个查看各种物体的形状,找它们存在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了该任务后,就会对体积大小有了一 个初步的认识,这时,教师再
7、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出结论,让学 生有一个比拟清晰的认识。第四,尽力表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 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 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数学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 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 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四、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假设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 新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在任务设
8、计时,要注意引导 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 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 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测、判断,并将其猜 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开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 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 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 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 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 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9、。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 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 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时,要鼓励 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 素材。五、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 的时刻。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 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 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 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 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 的新知识。因此,在数学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 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 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 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 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 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 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