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 小学生面临灾难时的自信心、判断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自 救互救的能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传染病常识 教育、急救技能训练、心理减压辅导、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 事件防范教育等;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包括开设专门安全 教育课程、在学科中渗透、专题讲座、营造文化气氛和发挥 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等。一、安全教育的目标1 .提高小学生的生命意识一个人如果从小不能敬畏生命,无惧于生命的脆弱,无 谓于生命的可贵,无知于生命的守护,结果不仅会使其无视 自我生命的价值
2、,而且也会使其冷漠他人生命的尊严,致使 其对生命缺乏最起码的悲悯情怀,进而导致不珍惜生命的悲 剧发生。因此,要让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生命意识。要通过安全意识教育, 培养小学生临危不乱的品质,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生命及人身 安全。2 .培养小学生面临灾难时的自信心与判断能力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对其进行“价值”教育 和“态度”教育。这同时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 标。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不能停留在了解“逃生”、“自救” 的方法等方面,“生命的尊严”、“危机下的互助”等方面的 内容也尤为重要。3 .培养小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自救、 互救
3、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灾害的危险性, 这一阶段安全教育的重点是使小学生能够在大人的指导下 快速、正确地逃生;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能够了解灾害的 危险性,安全教育的重点是让小学生在灾害时自行采取适当 的自我保护措施;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能够对各种灾害可 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快速采取行动,安全教育的重点是 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密切关注他人的情况,并采用适 当的方式帮助他人。二、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1.生命安全教育1)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与珍惜生命、热爱生 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面对挫折、勇于挑战 困难、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3)培养小学
4、生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防止受到性伤害、 防止性骚扰、平稳度过青春期的能力。2 .交通安全教育1) 了解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及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小学生 的安全意识。争当“小小安全监督员”,提醒、监督父母及 其他成人模范遵守交通法规。2)对小学生进行上下学路上步行的安全教育。3)对小学 生进行乘车的安全教育。3 .消防安全教育1)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 自防自救能力。2)讲解火灾危害,使小学生掌握逃生自救的 基本常识和方法。4 .生活安全教育5 )进行预防踩踏和避险逃生教育。6 )进行用电安全教育。7 )使学生掌握预防煤气中毒和食物中毒的知识和技能。8 )使学生掌握预防校园活
5、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 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逃生的基本技能。9 )进行防盗安全教育。10 进行出游安全教育。11 进行游泳、戏水安全教育。12 .传染病常识教育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有关常识,掌握基本的预防措施。13 .心理减压辅导使小学生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和救助渠道。14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根据小学生所居住地域的气候、地理特点,训练其躲避 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培养冷静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 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及求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会紧急救助他人的基 本技能。15 .社会安全事件防范教育使小学生了解社会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遵守公共场所安 全规
6、那么;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贝L 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的一般方 法;让学生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方法和逃生技能。三、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L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必修课,培训专职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 安全技能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对小学生进行应急训练。将安 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始终。16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强化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 神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注意对学生的抗应激能力的培 养;在科学课中传授水灾、地震发生的前兆知识及发生时如 何应对的知识,并使学生掌握野外生存知识等。17 专题讲座聘请消防、公安、司法及医务人员等到校园进行安全专 题讲座及防灾、救援技能训练。18 .营造校园安全教育文化气氛19 自编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安全常识手册;张贴标语、 宣传图片;运用校园广播宣传安全常识等。20 发挥校外安全教育资源的作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长效机 制,增强民众安全教育的普及化、群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