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文言文实词(导学案)-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7857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文言文实词(导学案)-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02+文言文实词(导学案)-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2+文言文实词(导学案)-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文言文实词(导学案)-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导学案班级: 姓名:“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理解常见文 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 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 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真题演练】全国卷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文言实词,而是放在句子翻译中进行考查。(2022新高考卷I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

2、,秦必去矣。今年还出现了新的考查形式。在原本考查“文化常识”的选择题中,结合文本出现的内容与高中学过 的文章对实词进行考查。(2022新高考卷I) 11.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那么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知识讲解】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3、词的多义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形式延伸出来。如“朝服衣冠”的“朝应读zha 。”,义为“早晨”,是本义。因古时大臣朝见皇帝都是在早晨,所以引申为“朝(chGo)拜,如“皆朝于 齐”的“朝”就是“朝拜”之义;由“朝拜”进一步引申为大臣、皇帝议政的地方,即“朝廷”,如“于 是入朝见威王”的“朝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记忆。对点小练1: (2022全国甲卷)原文: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8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9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10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11 .从郦山下

4、,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13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4 .成语“不期而遇”*18 .邑人奇之。(伤仲永).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20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孟子) *21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22 .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23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

5、东南飞24 .成语“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25 .秦无亡矢遗链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课堂学习反思本节课要点自我评价准确一般较差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词类活用词义推断方法提升计划【对点小练】答案L “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 说法错误。2 .“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婺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 者含义相同。说法正确。3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 含义不同。说法正确。4 .都是

6、流放的意思。5 .“靡使有余”的“靡”是没有、不要的意思,“望其旗靡”的“靡”字是倒下的意思,二者含义不 同。说法正确。6 .“公悲之”的“悲”同情、怜悯的意思,“心中常悲苦”的“悲”字是悲伤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 说法正确。7 .说法正确。8 .“隐假设一敌国”的意思是“其人威重能和一个国家相当:“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说法 错误。9 .说法正确10 .说法正确11 .(1)“休衩”,偏在“裱”(2)无。“庠序”是同义复词(3) “存亡”,偏在“亡” (4)无(5) “往 来”,偏在“往”12 .反”同“返”,返回“坐”同“座”,座位 “女”同“汝力你“振”同“赈”,赈济【巩固提升】

7、答案10 .把守、阻挡11 .取道、经过12 .风气13 .被14 .完成15 .横渡16 .周17 .约定、约会18 .认为奇异1 .珍惜2 .兵器3 .战争4 .毛病缺点5 .担忧,忧虑6 . 实在,确实7 .大概8 .失败9 .判罪19 .请允许我20 .穷尽21 .不得志22 .距离23 . 一类人24 .空、徒然地25 .只有、白白地26 .逃亡27 .损失之,谓张仪日:“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日:“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 之。”张仪南见楚王Til-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对点小练2: (2022全国甲卷)原文

8、:王日:“何也?”对日:“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 齐交,那么两国兵必至矣JTil-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整妇”的“孤”字含义相同。对点小练3: (2022全国甲卷)原文: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Til-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对点小练4: (2022全国乙卷)原文: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日:“美哉乎河山之固 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日

9、:“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 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假设君 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J武侯日:“善T11-B. “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对点小练5: (2022全国乙卷)原文: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日:“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日: “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日:“不可JTil-C. “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对点小练6: (2022全国乙卷)原文:景公游于寿宫,睹常

10、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日: “令吏养之。”晏子日:“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Til-D. “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小结:对于实词的多个义项的判断,可以结合语境,代入义项,进行判断。二、古今异义类别例句词义扩大江间波浪兼天涌 古义:特指长江。今义:泛指所有江河词义缩小金就砺那么利古义:泛指一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词义转移置币遗单于 古义:财物。今义:钱币感情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劣 古义:出身卑微,见识浅陋。(中性词)今义:品质恶劣。(贬义词)名称呼法演变愿为市鞍马 *古义:买。今义:城市很

11、多考生会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来解释,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句子意思的把握。要想防止 这一误区,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1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当我们在古代汉语中看到与现代汉 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时,通常要警惕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2 .依据时代气息做出判断。有些古今异义词按现代意义解释后,明显与作品所属时代的特征不相吻 合。例如古文中的“中国”在现代汉语中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一概念。3.如果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词语解释,要注意看一看该词是否与其所处的语境相契合,如果 它的词义与整个语境是相忤的,那么要看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对点小练7: (2

12、022新高考卷I)原文: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日:“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T11-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那么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对点小练8: (2022新高考卷H)原文: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那么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菜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土。上时 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日:“吴公差强人意,隐假设一敌国矣。”Til-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

13、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对点小练9: (2022新高考卷II)原文: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 外,吏士缺乏,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 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T11-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对点小练10: (2022全国甲卷)原文:张仪南见楚王,日:“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 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假设此,那么是北弱齐, 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那么此一计而三利俱至J楚

14、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日:“不毂得商于之 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T11-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三、偏义复词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 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二(出师表)句中的 “异同”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二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今有一人。八人园圃,窃其桃李J (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 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判定、解释偏义复词呢

15、?考生可以从以下两点来思考:看语境和逻辑。词语的存在总是以句子的存在为前提的,词语要能适合句子的语境。解释完一个偏义 复词后,要检验其是不是符合它所在的语境。如果把它的字面意思全部解释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与整个句子的逻辑并不相合,例如孔雀东南飞 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字面意思是“工作休息”,而“休息”与表现主人公的勤劳品质明显不吻合, 由此可以判断“作息”是偏义复词,偏指“作二对点小练1L判断以下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1)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四、通假字所

16、谓字的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 今字。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但是,在阅读时如遇到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就要考虑到可能是通假字。类别释义例如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 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 也可以写那个“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 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 “长口”同“智”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 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 借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 是跳蚤,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

17、,被借用了 “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 同“早”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 意义,后为了区别,另造一个新 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 几个意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 “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 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 用“同”或“通”表示怎样才能又准又快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呢?按通假字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时,就要朝着它的形似字或者同音字的方向去思考,找出该通 假字的本字,从而做出正确的解释。对点小练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18、。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忘会稽之 耻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女忘会稽之耻邪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五、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宾语时。例如:“范增数目项王”,“目”是名词,带了宾语“项王”,所以活用为动词“用 眼睛看”。副词、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未云何龙”,“云”活用为动词“出现云彩名词+介词结构“于XX”作补语,补语前又无其他动词,那这个名词便活用作动词。

19、如:“沛公军 霸上二“军”是名词,带了 “霸上”这个补语,所以活用为动词“驻扎”。名词+ “者”:如“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臣”活用为动词“做下属”。助词“所” +名词:如“置人所臂鱼腹中”,“曹”活用为动词“捕、捞、用网捕”。名词+名词:如果这两个名词形成主谓关系,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果这两个名词是动宾关系, 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是动宾结构,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 再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和“吏民”是动宾关系,“籍”活用为动词“登记2、名词活用为状语看谓语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假设是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

20、作状语7 例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 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蔽”,可说 成“像翅膀一样掩护、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例如:“吾得兄事之“,既然“吾”作全句的主语,“兄”就不可能再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类型例句翻译时间 名词 作状 语日夜望将军至 *一天天(月、年)谨食之,时而献焉 按十时间名词良庖岁更刀比;每天/月/年方位名词上食埃士,下饮黄泉 向(往、从、对)+方位名词南取汉

21、中,西举巴蜀 作状语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在十方位名词3、动词活用为名词表示和这个动作有关的人或事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例子:盖其又深,那么其至又加少矣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表示某种性质转向表示具有这种性质的具体事物翻译时注意补出中心语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又没有使动和意动的意味有时不带宾语,也会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亲贤臣,远小人。 素善留侯张良。 .6.使动用法带宾语,但动词没有和宾语形成支配关系,而是宾语成为动作的发出者翻译为“使”名词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动词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形容

22、词使动:春风又绿江南岸7,意动用法带宾语,主观上觉得宾语如何,或者把宾语看成什么翻译为“以为”名词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 形容词意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8、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1)数词活用作动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一”活用作动词“统一(2)数词活用作形容词。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二“一”活用作形容词“专一”。【方法指导】方法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 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

23、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 就是“族灭”的意思。方法二:语法推断法除倒装句外,文言文句子一般也是按“(定)主状)谓补(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分析成分一推断词性一推测词义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制裁*方法三:联想迁移法1、联系教材: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 词词义问题。2、联想成语:成语中保存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 助。如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D项“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中的“顾”解释为“回头看”,如果不能确定, 可以联系到教材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

24、去,终已不顾。”;再如2011年重庆卷第4题C项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中对“爽”的理解,只要联系一下成语“屡试不爽”,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断 定解释是正确的。方法四:语境推断法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都能为我们提供情报一把推断词义的钥匙。我们必须结合具体 语境,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例如:辨析下面一组加点字的实词义每闻琴瑟之声,那么应节而舞 (屈原)出那么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方法五:字形推断法在文

25、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冀 得一归觐”中“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 推断这里是“拜见父母”的意思。例如:丰那么贵汆,歉那么贱菜。“汆”、“案”大家比拟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 粮食。试一试: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方法六:通假推断法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对于一个词,当我们用本义及其引申义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时, 我们就应该想像一下它是否借用为与其读音或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1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信德 “倍”通“背”:违背2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巩固提升】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3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4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5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