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秦汉文学概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秦汉文学概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秦汉文学概说(公元前221-公元189年)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使将军王贲攻齐,得齐王建,最后灭了齐,完成中国的统一,结束了二百年七国纷争的局面,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这是地主阶级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 封建帝国。随着统一帝国的形成,秦王朝统治者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一 系列的改革。废除西周以来分封侯王的旧制度,统一行政区划和组织,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使 田畴、车涂、衣冠建制统一;简省“史籀大篆”为小篆,又作便于狱 务、更趋简化的隶书,罢其不与秦文同者”,使文字统一;此外,法 令、历法等等,也得到了统一。这些改革,对中国
2、的历史发展无疑是 有进步的作用的。同时为了巩固和加强统一帝国的统治,秦王朝也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动措施。它企图消灭人民的反秦武装,“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 以为钟糠、金人十二”;并打击旧贵族、地主的反秦力量,“徙天下豪 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更有甚者,是企图消灭一切反秦意识,“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翻诣 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奔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它不仅焚毁古 书,消灭历史文化,而且也一举坑杀儒生四百六十馀人。秦王朝利用战国晚期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学说,即一种历史循们援引子弟徒党或门生故吏,把持官僚系统,胡作非为,毫无忌惮。外戚梁冀伏诛,除诸梁及妻孙氏中外宗亲
3、一网打尽外,“所连及公卿、 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十人,故吏宾客免黜者三百馀人,朝廷为 空”。“收冀财货,县官斥卖,合三十馀万万”(后汉书?梁冀传)。 宦官专权,则“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措害明贤,专树党类。 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敢单书”(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在外戚或宦官勾结官僚集团的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既遭受无穷的灾 难,社会到处呈现饥饿、流亡的惨状;而一般中下层地主阶级出身的 士人也仕进无门,或滞留太学,或穷居野处,或周游郡国,逐渐形成 了士人集团。桓、灵之世,在宦官专权的压迫下,士人集团便与一部 分正直的官僚结合,“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成为广泛的“清议”力量,一时影
4、响很大。因而引起宦官的恐惧和仇恨,终于酿 成两次“党锢之祸”。这些“党人”代表广大的中下层地主阶级的利 益,一方面要求政治上的出路,一方面要求罢逐宦官,改良朝政,挽 救统治阶级的严重危机。但接着而来的是以“黄巾”为首的农民大起 义,豪强统治集团迫于情势危急,解除了党禁,转而镇压黄巾,并开 始了豪强集团之间的大混战和社会的大动乱,终于覆灭了东汉王朝, 形成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今文经学特别是谶纬之学代表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思想。由于统治 者的提倡,东汉经学极盛。官、私学都很发达,大学生到东汉末增加 到三万人,不少私学门徒常达千人,“编牒不下万人”。今文经学西汉 末已开始谶纬化。东汉谶纬大行,光武因谶记
5、中的天命的预言,崇信 非常,曾“宣布图谶于天下”,并“多以决定嫌疑”。明、章承之,于 是“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后汉书?张衡传)o统治者 利用谶纬迷信来欺骗人民和束缚干人的头脑,反映统治思想的遇昧和 无力,东汉一朝政治不得不越来越黑暗。但从东汉初年以来,也不断 地产生反谶纬的科学思想,桓谭、王充、张衡都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特别是王充,他的论衡,举起鲜明的“疾虚妄”的旗帜,对一切 神学迷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表现了唯物主义精神,在当时的 思想界最有进步意义。同时,古文经学也继续和今文经学展开了斗争, 今文经学终因附会谶纬的愚妄和章句的烦琐,力量越来越虚弱,而古 文经学的影响则越来越扩
6、大,终于压倒了今文经学。东汉的文学,在今文经学和谶纬的迷雾笼罩之下,虽然不可避免 地要受到不良的影响,但也出现了新的现象,表现了一定的变化和发 展。由于西汉以来散文和辞赋的发展,东汉开始出现“文章”的概念, 贾谊、司马迁、司马相如等散文家和辞赋家都被目为文章家。同时不 少文士 “以文章显”,文章和学术著作主要是和经学的共分愈来愈显 著。“论发胸臆,文成手中,非说经艺之人所能为也。”后汉书在 儒林传之外,特立文苑传,更具体地反映了文章家和经学家 的分化。既有今古文经学家的对立和分化,又有经学家和文章家的对 立和分化。这是统治阶级内部复杂的矛盾在学术文化上的反映。随着 文章家的出现,文章与生活的关
7、系更密切,用途更广泛了,文学形式 的运用和变化也愈来愈复杂了。文学思想仍以王充的观点最为明确和 进步。他注意到文章和经学著作的区别,强调“造论著说之文”(诸 子或政论散文),“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的创造性和政治性;认 为文章应起“劝善惩恶”的批评教育作用,“岂徒调墨走笔,为美丽 之观哉?”他从“疾虚妄”的思想出发,反对一切“华伪之文”。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历史著作,班固的汉书则是它们的杰出的代表。它沿史记的体例,“究西都之首末,穷 刘氏之废兴”,反映西汉一朝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断代史。它的某 些人物传记,叙事细密准确,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继承西 汉的传统,以王符的潜夫论、
8、崔蹇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为最著名。它们反映了东汉中叶以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政治斗 争,有时代意义。但思想文采俱逊于西汉政论文。东汉的赋不如西汉的兴盛。司马相如的影响还存在,如班固的两都赋。中叶以后,政治极端黑暗,赋风亦开始转变。张衡两京赋 在夸张铺叙中引入针硬现实的议论,归田赋则突破了旧传统,抒 发抑郁的感情,有一定的开创意义。桓、灵之世,更出现一些强烈挟 击社会黑暗的抒情小赋,如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赵壹是汉末名士, 其作品愤世疾俗,完全是“党人”精神的体现。东汉“乐府”继承西汉的传统,也采集民间声乐与歌谣。现存汉 乐府民歌大都是东汉的作品。它们以多样的形式,现实主义的方法, 广泛而深刻地
9、反映了东汉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特别是真实 地、典型地反映了东汉中叶以后在外戚、宦官、地主豪强的残酷压榨 下,人民饥饿贫困、流亡漂泊的痛苦生活。东汉末年,还有不少谣谚,揭露政治社会的黑暗腐败,直接痛快,简短有力。伟大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正是在活跃的民间故事、民间歌唱的基础上的产物。它创造了一个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典型妇女形象。东汉文人诗有四言的旧形式,也出现了五言的新形式。由于汉以来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西汉民谣即有整齐的五言形式。东汉乐府民歌 中保存了更多的五言形式。东汉的文人五言诗是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 产生和发展的。今存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 作品。它们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没
10、落时期剥削阶级的思想情绪。它们是 汉末黑暗动乱社会中一般下层文士毫无出路的痛苦呻吟,反映了汉末 尖锐的阶级矛盾。它们以“比兴”的方法,谐和而鲜明的语言,创造 了 “怨而不怒”的含蓄的风格,成为所谓“温柔敦厚” 一派诗风的源 头之一。环论,来解释它的统治的合理性,而实际执行商鞅以来一套极严酷的 刑法统治。在箝制思想、摧残文化和刑法统治之下,秦代文学没有什么成就。 完成于公元前二三九年(秦王政八年)、由吕不韦门客集体著作的吕 氏春秋,有一定时代意义。它取材很广,包含春秋战国以来的各派 思想,组成自己的完整的体系,是战国末年的统一形势在文化上的要 求和反映。它和先秦其他子书一样,有不少片断借寓言故事
11、来说理, 明晰生动,富于文学意味。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统一前他的 谏逐客书,指出秦统治者”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 而外树怨于诸侯”之非计,不仅表现了政治家的远见,而且也真实地 反映了战国晚期斗争剧烈、各国统治阶级争取人才的历史。这是一篇 富于文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散文。统一后,秦始皇巡狩封禅,产生 了不少石刻文,其中也有李斯的作品。一般是四言韵语,阿谀歌颂, 对后世碑志文有影响。此外秦有仙真人诗和“杂赋”,今俱不传。由于秦始皇和二世滥用民力,筑长城、治驰道、修骊山墓等等, 暴虐无比,赋税无度,奢侈无穷,阶级矛盾迅速尖锐化,不到十五年, 秦王朝便被六国残余贵族和广大人民的起义反抗
12、所推翻。经过五年的 楚汉战争,代之而起的,是统一的汉封建王朝。汉初统治者承战乱之后,汲取秦王朝短期覆灭的教训,一方面恢 复分封侯王的旧制度,巩固统治阶级的基础,一方面“约法省禁,轻 田租”,对广大人民放松了压迫,减轻了剥削。因而初步取得了社会 安定、有利生产的局面。“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汉书?食货志上)文、景时代,统治者不断强调“农,天下之大本也”(汉 书?景帝纪),进一步减轻劳役、赋税,恢复农业生产。这时土地尚 比较平均,“未有并兼之害”(汉书?食货志上),促进了农业的发 展,也活跃了工商业。在社会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的安定局面下,景 帝迅速削平了七国侯王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封
13、建统治。汉初除秦挟书律,“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又除所谓“诽谤妖言之罪”,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战国以来百家之学的影响下, 汉初的哲学、社会思想,还是比较活跃自由的。由于安定社会、巩固 封建王朝的需要,汉文帝、景帝、窦太后和相国曹参等俱好黄老,因 而黄老思想成为汉初主要的统治思想。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对 儒、墨、名、法、阴阳五家都有所批判,而完全肯定了道家,就是在 黄老思想影响下产生的著名论文。同时由于建立封建王朝秩序和制度的需要,汉初统治者也注意到制礼作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的传 统作用,统治者是认识得很清楚的。在作乐的要求下,产生了相应的 舞和歌诗,同时
14、也初步建立了管理音乐(当然包括歌舞)的“乐府”机 关。安世房中歌便是高祖唐山夫人作的祭宗庙的歌诗,它共有十 七章,一般模仿雅颂,很少现实内容。汉初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的发展上。汉初文土承 战国游土的馀风,一般积极参加现实政治生活,并从现实政治的需要 出发,围绕着如何汲取秦王朝短期覆灭的教训,促使封建政权迅速巩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等问题,发抒所见,解决现实政治社会问题,这就促进了政论散文的发展。著名作家有贾谊、晁错等。他们的政论 文大抵富有感情,畅所欲言,有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其中贾谊的 某些文章如过秦论、陈政事疏等更著名,文学性亦较强。辞赋 主要继承骚体传统,也开始向新赋体转化。汉
15、初骚体赋的作者,由于 时代和生活的不同,多缺乏屈原那样先进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往往 只是强为呻吟。但阶级矛盾的缓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繁荣,以及统 治阶级骄奢享乐风气的形成,也引起了封建文土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 的变化。因而辞赋的思想内容也不免多少引起了变化,即由抒发个人 的强烈感情变为铺张宣扬统治阶级的华贵和享乐生活,由严峻的讽刺 责斥变为温和的讽谕劝戒。辞赋思想内容的变化,必然引起体裁、形 式的逐渐变化。贾谊是汉初骚体赋的唯一优秀作家。标志着新赋体正 式形成的作品是枚乘的七发。汉武帝即位后,由于汉初以来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汉王朝的经济力量已十分雄厚,“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縻庾皆满,
16、 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o在汉初的政治 经济日益发展、日益巩固的基础上,汉武帝施展雄才大略,内外经营;镇压了阴谋叛乱的宗室藩王;平定了割据东南沿海的东瓯闽越等地;凿山通道,开发并控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地集中豪强于茂陵, 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封建势力;坚决实行盐铁国有的政策,更打击强 豪和富商大贾的经济垄断,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汉王朝的封建集权制。同时大力抗击匈奴,通西域,伐大宛,既打击了匈奴的侵犯,也扩展了帝国的边疆。正是由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以及统治阶级无 穷的奢侈浪费,以致民穷财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17、化。为了镇压贵族、 豪强的叛乱和广大人民的起义反抗,汉武帝极端信任酷吏,不断加强 严酷的刑法统治。人民日益陷于痛苦的深渊。汉武帝时代,西汉封建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和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思想文化也表现着变化和发展。武帝即位,即逐斥“申、商、 韩非、苏秦、张仪之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儒家思想的支配下,武帝“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并由于董仲舒、公孙宏的建议、兴太学,立五经博士,置博 士弟子员,因而儒学大兴,完成了思想的统一。这对伟大帝国的形成 和封建集权制的巩固是有促进的作用的。但从此也结束了百家论争, 思想定于一尊,严重地束缚着学术文化的发展。董仲舒是春秋公 羊学派的大
18、师,是武帝时代最大的思想家。他以阴阳、灾异说明“天 人相与之际”即天道和人事的相互关系,认为天命对帝王有最后的决 定权,“王都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 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但“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汉书?董仲舒传),则刑亦 不可少。董仲舒的思想显然在儒家思想的外衣下,包含着阴阳家和法 家的思想,统一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思想,确实代表着当时的统治思想。它不仅解释了汉王朝的所以统治,而且也教导了汉王朝怎样巩固统 治。武帝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也采取了重要的措施,“建藏书之策,置 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随着伟大帝国的出现和百
19、家 论急的最后结束,以及物质条件的日益具备,总结古代以来的历史文 化并从而给大一统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就成为统治阶级迫切的现实要求。伟大的太史公书即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这种要求最充分的一种表现形式。作 者司马迁不是从阴阳家的神学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 发,在家世史官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 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他以五种不同的体例,“略推三代,录秦汉”, 全面反映三千年的历史发展,完成空前的一部历史著作。它以人物为 中心,不仅开创了 “纪传体”的历史学,而且其中许多篇人物传记又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因而也开创了传记文学。
20、这是历史散文的重要 发展。以武帝为首的汉王朝统治者,随着伟大帝国的日益隆盛,不仅需要哲学和历史来解释现实统治的合理,而且也需要祭祀天地鬼神,庆 太平,告成功。这一需要与儒家的指导思想相结合,进一步制礼作乐 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措施。于是“乐府”有更大的发展。“至武帝 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 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 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汉书?礼乐志)o所谓武帝立乐 府,只是意味着他自觉地把乐府机关扩大,充实内容,规定具体任务, 即采诗、制订乐曲和写作歌辞。“采诗”是为了 “观风俗,知得失”, 这就使那些“感于哀乐,
21、缘事而发”的赵、代、秦、楚等等地方民歌,有了记录、集中和提高的机会。可惜除镜歌十八曲外,西汉乐府 民歌绝大部分都没有流传下来。由于文字讹误过多,饶歌一般很 难读,其中少数言情和反映战场惨状的篇章,明白可诵,表现了一定 的现实意义。乐府除搜集、歌唱民歌外,也创作诗篇以备歌唱,作诗 者有宫庭文人“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可见一时之盛。但今存十九 章之歌,却很少文学价值。乐府作曲者则有“佞幸”和“外戚”的 李延年。他能歌善舞,尤其善制“新声变曲”。他原是民间乐人;他 的“新声变曲”的来源是西北外民族和民间的音乐。可见武帝时代的 乐府,不仅规模宏大、内容充实,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民间歌诗、 民间声乐的气味
22、。这是乐府的重大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润色鸿业”的需要,武帝时代的辞赋同样有很大的发展。武帝好辞赋;他的“言语侍从之臣”,如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等,“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朔、枚皋等,“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公卿大臣”,如儿宽、孔臧、董仲舒等,亦“时时间作”。司马相如则是这个时期最大的辞赋家。他的作品歌颂了统一帝国伟大的气魄和声威,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 无比的骄奢和荒乐,有一定时代意义。他的作品典型地代表着新体赋 发展的成熟阶段。武帝以后,西汉封建王朝逐渐转入了衰微的时期。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并诏令“方今之务,在于力农”。昭、宣承之,不断减免 赋税,并选用“良吏”,使
23、“政平讼理。社会安定,恢复和发展农业 生产,因而出现了宣帝的“中兴”局面。但土地日益集中,大地主、 大官僚与广大农民的深刻矛盾,根本不可能解决。哀帝时的限田之议,既无法实行;王莽改制,更加深了人民的灾难。这样,西汉封建王朝 便不得不在农民大起义中结束了自己的统治。武帝立五经博士,经学已成为土人仕进的工具。到了西汉后期,它自然更加兴盛和深入人心。荣显一时的今文经学家,大抵受董仲舒 的影响,以阴阳、灾异说政治时事,日益荒诞迷信;而家法森严,章 句烦琐,更多的土人皓首穷经,则越来越变得空疏无用:这样便严重 地窒息着思想文化的发展。今文经学家用的经书是当时通行的隶书写 本;但自景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
24、发现了用汉以前文字(古籀文) 写的“古文经传”,经学已有今古文之分。到西汉末,以刘歆为代表 的古文学派开始揭穿了今文学派的盲目性和偏私的内幕,这在学术思 想上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西汉后期的文学也呈现着停滞或衰落的状态。一般政论文(如奏疏),大都蒙着神秘的今文经学说教的外衣,迂腐板滞,绝少生气。宣帝时,桓宽根据昭帝始元六年盐铁会议的文献,剪裁、组织而成的盐铁论是唯一可贵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西汉中叶许多重大的政 治经济问题,而且形式新颖,语言净洁流畅,通过对话论辩,也刻划 了不切实际、迂腐可笑的儒生形象。刘向著书,引历史传说或寓言故 事以说明一理的某些片段以及少数政论文或学术文有一定价值。宣帝 效
25、武帝故事,亦好辞赋,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因而辞赋又盛极一时,王褒、刘向等都是著名的作者。实际此时辞赋 已成为帝王贵族的娱乐品,如倡优博弈之类,极少文学价值。今存王 褒洞箫赋一篇,可见一斑。西汉后期最大的辞赋家是扬雄。他的 赋初以模拟司马相如为贵,曾不断作赋以讽;后来始悟辞赋的讽谏作 用实在微弱无力,“劝而不止”,遂不再作。扬雄对辞赋的批判的观点 较之他的模拟作品要有意义得多。倒是他的杂文如解嘲,虽形式 上也多少出于模拟,但它指出封建取士制度对士人的束缚,有一定现 实意义。西汉后期,乐府事业继续发展,哀帝时乐府人员增加到八百 二十九人。丞相孔光、大司农何武审核的结果,认为
26、“其四百四十一 人,不应经法,或郑卫之声,皆可罢”,因此哀帝就裁减了乐府半数 以上的民间乐人。但“豪富吏民,湛沔自若“,乐府民间声乐的影响 是深远的。汉光武帝刘秀利用西汉末农民起义军,并依靠豪强势力,推翻了王莽的新朝,建立起东汉封建王朝。光武即位后,屡次释放官私奴婢, 并减轻田租,兴修水利,实行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阶级矛盾 暂时缓和。但东汉豪强势力很盛,西汉遗留下来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 依然不能解决。建武十五、六年的“度田”,由于不敢触动豪强,终 于宣告失败。但光武“颇以严猛为政”,信任酷吏,也打击了一些豪 强。明帝效法光武的统治,曾出现“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 百姓殷富”的年代。东汉初期,封建王朝对豪强势力还有一定的控制 力量。所谓豪强,就是上层的地主阶级和商人,他们的政治代表,就 是大贵族和大官僚。中叶和、安以后,皇帝都幼年即位,不能掌握权 力,于是开始了外戚和宦官争夺王朝统治的混乱局面。他们为了保持 自己的统治,都要依靠豪强的支持,因此豪强势力遂得不断地扩张。 外戚或宦官与豪强势力相勾结,就形成牢不可破的王朝黑暗统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