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4619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行动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行动计划一、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 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 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导向,创新 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 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共筑 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二、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

2、深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 能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 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 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工业 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 场馆和科普创意园。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 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参与全球 治理。1、拓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优势

3、和各类人文交流机制作用。开展青少年交流培育计划,拓展合作领域, 提升合作层次。2、丰富国际合作内容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双多边合作项目,促进科普产品 交流交易。聚焦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 害风险、气候变化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加强青少年、妇女和 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国际合作,探索制订国际标准,推动建立世界 公众科学素质组织,参与议题发起和设置,在多边活动中积极提供中 国方案、分享中国智慧。4、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 领域合作。推进科学素质建设战略、

4、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 则、标准联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五、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 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 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 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二)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 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 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

5、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导向,创新 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 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共筑 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三)目标2025年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 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科 学素质标准和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科学

6、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 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 新提高。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 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社 会基础。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 制基本完善,科普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显著提高,创新生态建设实现 新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 到新高度,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资料整理来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三、组织实施(一)组织保障建立完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协

7、调机制,负责领导科学素质 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加强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各部门将科学素 质纲要有关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中国科 协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会同各有关方面共同推进 科学素质建设。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 地区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地方各级科 协牵头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会同各 相关部门全面推进本地区科学素质建设。(二)机制保障1、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科普工作评估制度,制定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标准,定期开 展公民科学素质监

8、测评估、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三)条件保障1、完善法规政策完善科普法律法规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修订科普条例,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开展评定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 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2、加强理论研究围绕新科技、新应用带来的科技伦理、科技安全、科学谣言等方 面,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开展科普对象、手段和 方法等研究,打造科学素质建设高端智库。3、强化标准建设分级分类制定科普产品和服务标准,实施科学素质建设标准编制 专项,推动构建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 业标准的多维标准体系。4、保障经费投入各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大力提倡个人

9、、企业、社 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 质建设投入资金。四、重点工程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 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 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重点工程。(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 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1、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 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推动在相关科技奖项评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 标。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

10、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将科普工作纳 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开展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成果科普服 务评价,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支持 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等发展,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 探索“产业+科普”模式。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共同体等利用科技资源 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 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建设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分类制定科技资源 科普化工作指南。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鼓励大科学装置(备) 开发科普功能,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

11、 式的科普活动。3、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依 托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等设施和资源,打造科学家博物馆和科学家精神 教育基地,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激发全民族 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 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 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 培训1、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主动、及时、准确发声。(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深度融合,建设即时

12、、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 字社会建设。1、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 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 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扶持科普创作人 才成长。2、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建立科幻电 影科学顾问库,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推进科 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加强科幻影视创作。组建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 联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打造科幻产业集聚 区和科幻主题公园等。3、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

13、划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 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 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加 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促进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沟通合 作,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4、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 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 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加强“科普中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构 建国家级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 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推动

14、优质科普资源向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倾斜。(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1、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建 立健全分级评价制度。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 策和法规。推行科技馆登记注册制度和年报制度。推进符合条件的科 技馆免费开放。2、创新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构建服务科学文化素 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实体科技馆建设,开展科普展教品创 新研发,打造

15、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 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提升科技馆服务功能。推进数 字科技馆建设,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 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3、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深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 能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 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工业 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

16、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 场馆和科普创意园。(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1、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利用已有设施完善国家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组建专家委员会。 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 划和协调机制。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 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 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突发事件状态下, 各地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 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 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2、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省域统筹政

17、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 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 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学校、医院、 科研院所、企业、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完 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 化发展,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 的订单认领模式。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鼓励有条件 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 全域科普行动。3、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 建活动。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 书馆、社区书苑、社区大学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基层 科普展览展示资源共享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 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 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4、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 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 位。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设立科普专业。(五)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