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2377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物栽培学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作物栽培学I课程教学大纲(Crop Cultivation I)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8310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 分:4总 学 时:64其中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生产实践、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后续课程:作物学实验、经济作物栽培学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农学、种子专业核心骨干课程,主要包括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 概况、品种类型、栽培生物学基础、栽培技术等儿个部分,着重阐述南方水稻、小麦、玉米高产、 优质、高效栽培的理论及其技术等基础知识。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选用教材:杨文电玉、屠乃美.作物栽

2、培学各论(南方本,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必读书目:1农业大学、农学院等主编,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2曹卫星.作物栽培学总论加.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选读书目:1凌高鸿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凌启鸿,张洪程等.稻作新理论(水稻叶龄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3凌启鸿主著.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5农学会.麦作科学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小麦玉米抗逆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7玉米丰产增效栽培M

3、.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 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技术原理及措施效应等。并用于指导实践,服务于生产。全面提 高学生对粮食作物栽培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授学时:6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如下表:序号教学章节名称学时分配序 号教学章节名称学时分配讲课实验讲课实验1水稻263玉米122小麦26合

4、 计642、教学要求:该课程采用系统学习、横向比较、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辅以实习、现场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不断充实新理论、新技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感 性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一章水稻(26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水稻生产概况及其分区,掌握水稻起源与类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水稻栽培 生物学基础与基本栽培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二、水稻生产概况三、我国的水稻分区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稻的起源与分类二、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三、水稻的生育过程与器官建成第三节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一、产量

5、构成因素的形成二、水稻产量形成模式与品种源库类型三、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第四节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一、稻米品质及其评定方法二、稻米品质的形成三、稻米品质的调控四、稻米品质的保优贮藏方法与技术第五节水稻基本栽培技术一、育秧二、稻田耕整、种植制度与移栽三、水稻营养与施肥四、稻田水分管理五、稻田诊断与管理第六节水稻其他栽培方式与技术一、水稻抛秧栽培二、水稻机械栽插栽培三、水稻直播栽培四、再生稻栽培五、水稻旱种栽培六、水稻清洁生产七、发展中的栽培技术重点难点: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与关键栽培技术、优质高产形成规律与调控技术。第二章小麦(26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分区,掌握小麦起源与类型、小

6、麦生长发育特性、小麦栽培 生物学基础与基本栽培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三、我国小麦生产与科研概况四、小麦的起源和分类五、我国小麦的分区第二节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与器官建成一、小麦的阶段发育特性二、小麦春化阶段的概念与分类三、小麦光照阶段的概念与分类四、小麦阶段发育特性在生产中的应用第三节小麦的器官建成一、小麦种子萌发与出苗二、叶的生长三、根的生长四、分蕤的发生与成穗五、茎的生长六、幼穗分化与发育七、籽粒形成与发育八、小麦的一生第四节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的培育一、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间关系二、小麦不同产量水平增产途径三、小麦群体结构与高产群体

7、质量指标四、小麦高产群体调控程序第五节 小麦子粒品质及其调控技术一、小麦籽粒品质的概念与指标二、专用小麦的概念与分类三、专用小麦品质指标四、小麦品质区划第五节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一、小麦高产的土壤条件与耕整技术二、小麦需肥特性与合理施肥三、小麦需水特性与灌排技术四、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主攻目标与关键栽培技术本章重点难点: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器官建成规律、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措施调节效应。小麦器官同伸关系,苗情诊断。第三章玉米(1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玉米的发展概况,掌握玉米生长发育的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二、玉米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三、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

8、第二节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二、玉米的生长发育三、器官的相关生长四、生长与发育对温、光的要求和反应五、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六、玉米品质形成及影响因素第三节玉米栽培技术一、玉米良种选用二、土壤耕作三、施肥四、播种和种植密度五、玉米田间管理六、收获与贮藏第四节 特用玉米及其栽培技术一、特用玉米的种类二、特用玉米栽培技术重点难点: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与栽培技术,优质高产形成规律与调控技术。四、课程考核考试以闭卷为主(50%),着重检查对水稻、小麦、玉米的生物学基础及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 技术认识程度,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水稻、小麦、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的能力。平时成绩50%, 包括考察作业、出勤率。课堂提问和论文。陆大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