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自查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清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自查自评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清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自查自评报告自2018年临清市被确定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县第五批创建单 位以来,临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根据省市两级的 安排部署,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创 新监管方式,加大资金投入,补齐工作短板,强化共建共治,创 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 区)评价细则(2019),市创建办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 自评,自评结果表明,我市能达到省级食品安全县标准。有关情 况报告如下:一、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一)近年来无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全市近三年未发 生较大及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无 隐瞒、谎报
2、、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未发生系统性、行业性 的出口食品安全事故。(二)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较高。我市群众对食品安全总体 满意度达到80%以上,对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支持 率达到90%以上。(三)积极开展食品检验。2019年完成食品监督抽检4486 批次,2020年计划抽检4150批次,均超过5份/千人的标准,检 验方法科学合理、检测项目高于省抽同类项目数的60%o其中 2020年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计划抽检1700批次,达到1.5一是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根据聊城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聊市餐食字2020) 94号)要求, 建立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健
3、全校园周边经营 者监管台账,明确部门职责及监管人员,实现网格化监管。二是加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制定整治农村地区 食品突出问题行动方案,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主战场开 展风险隐患排查,清理主体资格,强化监督检查,并加大抽检力 度,严查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农村食品安全。明确农村大集开 办单位,落实开办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了各项规章制 度。(十九)主动公开监管执法信息。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均制定 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制度,监管执法信息在市政府网站、市 政府信息公开网及部门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二十)抽检监测全面完成。一是加强监督抽检。2019年全市组织食品监督抽检4486批 次,不合
4、格142批次,不合格食品立案率达到100%,已全部处 置到位。2020年计划抽检4150批次,目前已完成3034批次, 第三批县本级监督抽检的1200批次已完成抽样,正在检测之中。 制定临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监管名 录所有单位,定性抽检、定量抽检农产品样品均完成计划要求。二是强化风险监测。按照省、市食品安全风险方案要求,及 时制定我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23家哨点医院2019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1636例,2020年上报1652例。2019年食品 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采样45份,食品中化学污染 物和有害因素专项监测35份,微生物检测采样15份。完成10 份现制
5、饮料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省专项监测工作,按时保质 保量完成全年的采样检测任务,完成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 流调、上报。2020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采样54份,微生物检测采样30份,按时完成全年的采样检测任务,完成1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调、上报。(二十一)严厉打击处理违法犯罪行为。一是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推进 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每次整治均做到活动有方案、过程有监督、 工作有成效。二是严格案件查办。相关食品监管部门均制定办案制度,做 到案件查办事权明确、权责统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严格依 法落实案件查办制度,规范案件查办行为,案件依法查办率达 100%
6、,案件行政复议未出现被撤销或被变更的情况。三是加强行刑衔接。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行刑衔接、建立 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公安与食安联动、公安与农 安联动,制定联动细则并有效实施。2019年以来共向公安机关 移交案件3起,未发现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的情况。(二十二)有效促进产业发展。一是持续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制定年度餐饮质量安全提 升实施方案,在全市深入开展“三小”规范提升、清洁厨房、校园 绿色餐饮、食品安全“净网”、农村食品安全提升、品牌创建等行 动,开展各种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注重加强品牌建设。制定年度创建目标任务,大力开展 “食安山东”品牌建设和农产
7、品品牌建设,并按计划完成目标任 务。截至目前,我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证书76个,其中 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62个、有机食品3个、农业部地 理标志认证品牌1个。认证基地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面积的 61.07%,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个,“聊胜一筹! ” 品牌标识授权使用企业7家。创建1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 范场,4家省级无公害畜禽养殖示范场,“食安山东”食品流通示 范单位16家,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3家,餐饮服务示范品牌 9家,餐饮服务示范街3条。加强对“食安山东”示范单位的动态 管理,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彰显。三是加快业态升级改造。推进桑树园蔬菜批发市场、黑庄农 贸市场升级
8、改造。对桑树园蔬菜批发市场新配置了电子显示屏、 农产品信息公示栏等,改造了外围墙及排污水、供电线路。推进 黑庄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制定临清市黑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工作方案,统一修补市场内损坏道路、老旧房屋,建成400多 米长菜架,制作了电子荧屏,重点对市场内活禽经营屠杀加工区 和小作坊、食品摊点进行改造,着力解决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 等问题,逐步建立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12 -(二十三)持续规范应急管理。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 应急处置工作。2019、2020年连续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取 得良好效果。依托省市场监管局
9、舆情处置工作平台,及时处置上 级部门转办的网络舆情,快速开展执法检查,回应社会关切,有 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舆情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五、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二十四)严格企业管理。一是严格生产经营资质。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流通 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 许可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并严格按照许可范围生产经营。二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均按要求 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食 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评价,自查内容涵盖采购、生产、储藏和销 售等经营全过程。目前,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90%以上,食 品经营单位自查率达到10
10、0%,学校食堂自查率达到100%,社 会餐饮单位根据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情况定期进行自查。三是建立和落实生产经营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建立并 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经营台账、信息公示等管理制度, 全市统一规范了信息公示牌,在生产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进行悬挂 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建立和落实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健全生产经营单位从业-13 -人员管理制度,规模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设置了食品安全管 理机构,并明确了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食品从业 人员持有健康证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 员、食品从业人员均按要求进行了培训和考核。五是严格网络订餐监管。目前我市网络订餐
11、外卖平台共2家: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市场监管部门监督该2家平台认真履行 法定义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食品经营资质审核制 度,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利用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开展“以 网管网”,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数据抓取。全面推行“食安封签” 制度,入网餐饮单位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配送。(二十五)加强集中交易市场管理。一是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办者食品安全管理责 任有效落实。桑树园蔬菜批发市场、黑庄农贸市场均制定并严格 执行入场销售者准入和退市、检验、自查、主动报告、信息公示 等一系列制度,对入场销售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坚决杜绝不 合格销售者进入,督促入场销售者依法依规从事销售活动,
12、并定 期进行培训,做好食品安全教育和管理。二是认真落实入场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增强入场 销售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督导入场销售者建立并严格实施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做好相关 记录,把好入场食品进货关,严禁在市场内销售来源不明和禁止 销售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14 -三是加强农产品检测。桑树园蔬菜批发市场、黑庄农贸市场 均设置了食品快检室,配备了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对进入市场 上的食用农产品每天进行快检,并将检测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对 检测不合格食用农产品严格按制度进行处理。(二十六)加强追溯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和落实追溯制度。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均依法建立 并执行食
13、品生产、销售、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等各项制度,有效 实现食品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二是建设和应用电子追溯系统。鼓励食品生产企业推行电子 化追溯,目前省级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正在逐步推广。三是召回与处置不安全食品。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均建立落 实不安全食品召回与处置制度,依法依规对退出市场的不安全食 品进行召回与处置,如实记录相关信息并保存两年以上。六、推进社会共治(二十七)加强行业自律。积极鼓励各食品行业成立行业协 会并发挥作用,促进行业自律。目前我市共有5个食品行业协会: 临清市食品安全协会、糖酒茶副食品协会、清真烹饪文化协会、 烹饪协会、刘垓子白仁协会。5个协会均为合法注册登记团体,
14、 制订章程、行规行约、自律规范等,并依据章程开展培训、组织 活动,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作用。(二十八)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司法指导,推行对事 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食品安全案件,适用简-15 - 易民事诉讼程序或者其他方式支持消费者追偿。(二十九)积极推进责任保险。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工作。鼓励乳制品、酒、规模以上肉制品等生产企业、大中型商 超、批发市场等流通单位、集体用餐单位入保。(三十)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一是便利投诉举报。开通网络投诉平台,设置12315. 12345 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投诉,所有投诉举报均严格按 照时限进行受理、处置,做到有诉必接、及时处置
15、,处置率、回 复率均达到100%。二是落实奖励制度。设立食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制定 临清市关于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对食品安 全举报的奖励范围、程序和标准等制定了详细规定并严格执行。 创建期内共落实举报奖励6起,兑付举报奖金2860元。(三十一)加强科普宣教。一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各相关部门按职责落实普法责任 制,根据职能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法活动。利用广播、 电视、报纸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科 普知识,乡村、街道社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覆盖率达100%。二是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和宣传贯彻培训I。召开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价座谈会,并
16、通过现场调研、 调查问卷、组织企业培训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每年 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培训I,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标准、学习标准、-16 - 应用标准、评价标准以及监督标准。三是强化新闻宣传。在临清周讯开设食品安全科普专栏, 刊发食品类信息稿件或者食品安全科普知识。2019年7月23日, 2020年11月3日召开临清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会,对我市创建工作现状、下一步工作计划等事项进行发布, 切实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为食安创建工作营 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加强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积极开展中小学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建立校内食品安全宣传阵地。各中小学将食品安全教育
17、 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并在学校餐厅周边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比 赛,结合班会、在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活 动,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临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11月12日-17 - 份/千人的标准。(四)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 创建期间没有出现因未履行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而被问责的情形。(五)主动征集、解决、反馈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 市政府网站、“食安临清”微信公众号等设立调查栏目,通过开展 “群众代表看食安”活动,广泛征求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并 及时进行答复,针对群众满意度
18、进行模拟调查,广泛宣传,群众 满意度不断提高。二、党政同责落实到位(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加强食安工作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 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2019 年以来市委常委会3次、市政府常务会10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 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 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3 次到基层一线进行调研,现场指导推进食安创建工作。每年及时 向聊城市委、市政府报告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压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党政领导食品安全责任 制,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中共临清市委常委会委员食品安全 工
19、作责任清单、临清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 责任清单,明确各自领导班子及成员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定临 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要点,保障食安委工作有序高效运转。针对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变化,及时对市 食安委成员及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了调整。各镇街均成立食安委、 食安力、,并严格落实食品摊点备案责任,建立备案信息通报制度, 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第一时间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三是强化考核评议。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纳 入年度综合考核,制定专项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七)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加强镇街派出机构建设。共设
20、立17个市场监管所,基层监管所人员达到122人,能够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各镇街 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设置速测室,配备速测仪等设备 设施。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健全,严格按要求开展日常巡查工作, 开展农产品快检,做到快检有方案、有过程、有结果、有公示。二是建立健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专门机构。严格落实公安部要求,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配备民警10人、辅警1人、 公益性岗位4人,以及办公室2间、警车1辆、快检实验室1间。 先后投入60余万元,配齐拉曼快检设备、土壤水样检测仪等设 备,为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注重加强基层流调队伍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队,健全应
21、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是着力加强人员培训。根据业务开展需要,科学制定食口口口安全学习培训计划,强化措施,夯实保障,确保了监管人员每人 每年学习40学时以上、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专管人员每人 每年学习15学时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每人每 年学习20学时以上。五是建强基层网格员队伍。临清市作为食品安全网格化试点 单位,制定并严格落实临清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网格员队伍壮大到647名,实现了所有村庄和社区食安网格员全 覆盖。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建立健 全管理制度,每年开展集中培训1、绩效考核、评
22、先树优,及时落 实补助资金,网格员认真按要求开展工作,记录工作台账,有效 地提升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八)基层设施装备达标。累计投入175万余元对17个市 场监管所进行统一规范改造,做到业务用房功能设置科学、布局 合理,并按照“十个一”标准配备执法装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九)经费保障坚决有力。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全部纳入财政 预算,创建期内食品安全工作财政预算逐年增长,有力地保障了 监管执法工作开展需要和食品抽检经费需求。(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一是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 建设,整合质监、食药监、卫健、农业、畜牧等部门的检验检测 资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购
23、置仪器设备总价值约 516万元,按要求配置实验室、工作人员。今年以来已完成定量 检测100个、定性检测7100个。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市场监管所均配备移动打印机、执 法记录仪、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终端设备,实现日常检查、监督抽 检、执法办案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了监管效能。积极建设 创新性、信息化项目,搭建智慧监管平台,涵盖“明厨亮灶”、“食 安地图”等功能模块,实现食品监管信息化。(十一)积极开展工作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主动 开展监管工作创新并及时总结推广。截至目前,在中国食品安 全网发文16篇,学习强国发文3篇,中国小康网发 文1篇,大众日报1篇,大众网海报新闻发文18篇,山东工商
24、教育报发文2篇,齐鲁晚报发文2篇,在省级 电视台播出5个食品安全相关报道。三、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效(十二)着力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一是认真落实监管名录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制度,涵盖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药销售单位、水产养殖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禽屠宰企业等生产经营业态,并制定相关配 套文件。在日常监管中,及时对监管变动情况进行修正,实现了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动态管理。二是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培训I。每年对纳 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植大户组织开展培训, 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告知书,持续提升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新政策解读、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
25、农药安全间隔期、食 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强化生产过程控制。监管名录中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全部 落实生产记录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合格证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禁限用农药管理、农药休药期等规定。为规范生产记录填写,统 一印制并发放农产品生产记录本。15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全部配 有农残速测仪、冰箱、合格证打印机等设备,并开展农产品自检 工作,建立台账。是规范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兽药经营,各经营店全部制定质量管理、经营台账、安全防护等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 严格落实索票索证制度,加强对农药进货来源、品种、数量、流 向分布、购销凭证等重要内容的检查,确保无超范围经营。落实 农兽药备案告知制度,加
26、强禁用农药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农药包 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各农资经营店和农业种植基地均设置了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完善市乡村三级农资经营配送体系,实 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的农业投入品占比达到80%。五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我市抨取的小麦、玉米样品送省、聊城市粮油检测中心检验,至今未发现、未收到检测 粮食超标不合格的情况。六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科学谋划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布 局,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制挂图在生产基 地张贴,入户宣传培训率达到100%,在技术管理、检验检测、 投入品管理和使用、农事操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全方位进 行管理规范。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
27、绿色防控、药肥双减、健康 养殖等技术,开展蔬菜果品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 认证管理和质量监督不断加强。(十三)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一是规范定点畜禽屠宰管理。定点畜禽屠宰单位均依法获得 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标志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环保手续或 排污许可证等,并严格落实“八本台账”及“交接单”等制度,管理 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收集运输 处置体系,完善无害化处理制度和台账,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补贴机制,并扩展到病死禽、羊、牛、驴及兔、狐等特种动物,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十四)加大餐厨废弃物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餐
28、厨废弃物集 中收集处理体系,与聊城市环科餐厨垃圾处理公司合作,对建成 区餐厨垃圾进行收运和处理,并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 目前建成区餐饮服务单位已有599家签订收运协议,占比达到 50%以上。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台账,落实餐厨废弃物产生、收 集运输、处置三联单制度,做到账、单相符、记录一致。严格 规范运营,实现餐厨垃圾日产日清,确保做到无害化处理、资源 化利用。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情况实时监督、定期考评, 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十五)严格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目前我市共有5家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已全部纳入管理并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促使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达标生产。四、严
29、格实施全程监管(十六)执法履职到位。一是信用档案建设有力。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获证生产 经营单位按“一户一档”的原则,全部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及时更 新,每年进行一次风险等级评定,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严格食品生产经营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总体要求,制定并落实年度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工作要点,在市政府 网站及时公开。对全市77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并按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对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的食品生产经营 企业,每年至少检查1次以上,检查合规率达到95%以上。我市 5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推行HACCP或IS022000等 质量管理规范,比例达到100%。截至10月底,全市获证餐
30、饮单 位3320家,正常经营状态的2583家,量化分级率97%,实行“明 厨亮灶”1200家,明厨亮灶率达46.46%,获证大中型餐饮店77 家,正常经营57家,清洁厨房率100%。学校(含幼儿园)食堂 共计105家,量化等级B级以上单位达到100%。印发临清市 关于校园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和领导陪餐制度的意见,实行学 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陪餐制。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月 度自查,按照安全、健康、符合营养需要的原则,推行大宗食品 集中采购制度,对大宗原材料实行统一采购。三是加强集中用餐单位管理。集中用餐单位全部纳入管理,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市教体局、民政局、住建局、卫 健局等主管部
31、门均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方案 或计划,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管理,狠抓落实,确保了集中供餐 用餐安全。(十七)“三小”管理成效明显。一是强化小作坊管理。坚持“打击取缔一批、规范发展一批、 转型升级一批”的工作思路,按照“六项规范要求打造小作坊示 范标杆,对小作坊进行全面规范提升。截至10月底,我市食品 小作坊全部进行登记管理,登记率、建档率均达到100%,实现 无缝隙、全覆盖监管。二是强化小餐饮管理。年初抓住疫情期间餐饮业暂时歇业的 时机,对全市餐饮业进行规范提升,小餐饮质量明显提高。推动 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制度规范等软硬件升级,着力解决了硬件 设施落后、经营行为不规范、依法经营意识不强等顽疾问题。目 前,小餐饮均登记管理,“六项规范”全面落实。三是强化食品摊点管理。依据合理便民原则,设置食品摊点 疏导点5处,明确经营地域、时段并向社会公示,食品摊点按时 按范围集中经营,并落实“六项规范要求。疏导点所在镇街对食 品摊点进行备案,实施“一户一档”管理。(十八)综合治理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