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25 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51490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向25 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向25 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向25 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向25 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向25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2022全国乙卷)翻译文中句子。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浮之,喟然叹日:“令吏养之。“晏子日:“臣闻之,乐贤而哀 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日:“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 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稣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日: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节选自说苑贵德)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答案】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解析】“鳏寡”,丧妻丧夫;“论”,评定具体情况;“供

2、秩”,供给生活物品,供给财物;“焉”,代词,他们。老弱: 形容词作名词;室:名词动用:“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定语后置句。参考译文: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面有饥色。齐景公就很同情他,感慨地说:“让当地的 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 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达不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 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找来老弱而没有人养活、 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后安置他们。”齐景公说:“很好! ”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

3、丧妻 丧夫的人也有了居住的屋子。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1 .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注意有以下几种情况: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 便是动宾关系或土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 用在“所”字结构中,活用为动词: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名词放在“能“可”足”“欲 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名词后面带上介词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同动词或 动宾词组连接时,中间往往省略连词“而”,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情况,普通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

4、2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或 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3 .动词的活用文言文中,动词如果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动词具有了 名词的特点。4 .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为“使(让)当形容词后 跟宾语时,它就可以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译为“使二文言文中的有些动词本来是不能带宾

5、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该动词就作使动 用法,且有“使宾语”的意思。5 .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即名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 译成“以为” “把当作”“对感到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还可以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翻译为“以为”把 当作”“对感到易错点【01】不明词类活用规则。充当某种句子成分的词语的词性室有规定的,要熟知什么词语充当什么成分,这样才能判断此类的或用。易错点【02理论性内容不能灵活的应用。词类活用很少单独考核,一般在句中翻译中考核,注意一些规则要在句子中灵活运用,当用本意翻译 不同时注意想到此类

6、或用。经典变式练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嶷字伯岐。画笔为县功曹,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 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略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 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师悉殄。(选自三国志张嶷传)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答案】张嶷估计他们会像鸟一样逃散,难以交战而抓获他们,就假称与他们和睦相亲,约定时间安置酒宴。【解析】 得分点:“鸟”,像鸟一样,名词作状语;“禽,通擒”;“与和亲”,应为与(之)和亲”,省略介词宾语; “克期”,

7、约定时间。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日:“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 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当时勉励,回即欧出。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 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 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礼。哭泣之地,草木不生。昉素强壮,腰带甚充,眼用后不复可识。(节选自南史任昉传,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答案】(任昉)因居父丧离职,三年服丧期间,非常悲痛,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解析】

8、“以”,因为;去官”,辞官,离职;“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杖拄地;起,起立。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申,怨之。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日:“臣闻先帝欲举贤 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日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 系蒙毅于代。(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答案】如果他知道您贤能却回答不立您为太子,那么这是(对先帝)不忠并且使先帝迷惑。【解析】“若”,如果:“俞,回答;惑”,使迷惑。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以中郎将辛僚儿为前锋,

9、夜趋其都城,高昌逆战而败,大军继至,抵其城下。智盛致书于君集日:“得 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怜察。“君集报日:“苟能悔过,当束手 军门。“智盛犹不出,君集命填堑攻之,飞石雨下,城中人皆室处。又为巢车.高十丈,俯瞰城中,有行人 及飞石所中,皆唱言之。(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太宗平高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集命填堑攻之,飞石雨下,城中人皆室处。【答案】侯君集命令填沟攻城,攻城的飞石像下雨一般,城中的人都躲在房屋里。【解析】“堑”,壕沟;雨”,名词作状语,像下雨一般;“室处”,躲在房屋里。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

10、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邦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 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 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承存,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 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答案】把粮食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中能够陈谷换新粮,郡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解析】

11、(I) “贷”,借;“俾”,使:易,交换;“便”,意动,认为方便。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植少倜傥,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正光中,起家奉朝请。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 家财,率募勇敢讨贼。以功拜统军,迁清河郡守。后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等,每有战功,除义州刺史。在 州甚有政绩,为家摹所怀。(节选自周书侯植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答案】不久天下大乱,盗贼蜂拥而起,侯植于是分发家财,率领招募的勇士讨伐贼人。【解析】得分点:“寻”,不久:蜂”,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样:“募”,招募。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2、,完成各题。至正初,出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迁都事,又入为监察御史。劾奏阉宦高龙卜恃赖恩私,侵挠朝政, 擅作威福,交通时相,请谒公行,为国基祸,乞加窜逐,以正邦刑,章上,流高龙卜于征东。又言:“御 史对争,须至御前开拆,以防壅蔽之患。言事官须优加擢用,以开谏谆之路。”承天护圣寺火,有旨更作, 乃上言:“水旱相仍,公私俱乏,不宜妄兴大役。“议遂寝.(节选自元史李稷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承天护圣寺火,有旨更作,乃上言:“水旱相仍,公私俱乏,不宜妄兴大役。” 【答案】 承天护圣寺失火(被烧毁),皇帝降旨重建,(李稷)于是上奏说:“水涝和旱灾连续不断,国库和私人都物 资缺乏,不应该随便大

13、兴徭役。”【解析】“火”,名词用作动词,失火;更”,重新;“相仍”,频仍、频繁:“公私”,古今异义词,国库与民用:“妄”, 胡乱地、随便地。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周赧王五年,张仪说武王日:“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 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藉,此王业也。”王许之。齐 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日:“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日:“甚矣王之 托仪于秦也!”齐王日:“何故? ”楚使者日:“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 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

14、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张仪相魏一岁,卒。(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答案】大王这样对内使齐国国力疲惫,对外攻打同盟之国,来使张仪获得秦王的信任。【解析】得分点:“是,这样;罢”,使疲惫;信”,使获得信任。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日:“征不存形迹, 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日:“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人见,言于上日: “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矍然日:

15、“吾 已悔之。征手早目:“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日:“忠良有以异乎?”对日: “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千,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 悦,赐绢五百匹。(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答案】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属,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但没有查出罪状。【解析】得分点:“私”,袒护;“亲戚”,亲属;“按”,调查、审查;状”,罪状。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16、;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 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帝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五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答案】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奸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解析】得分点:“中人”,一般人:”不为奸邪所利”,被动句,“为所表被动。J真题练)一、(2022,贵州贵阳一中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明帝建武元年。魏主【注】以上废海陵王自立,谋大举入寇,会边将言

17、,雍州刺史下邳曹虎遣使请 降于魏,尚书声渊目:“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魏主欲自将入寇。癸卯,中外戒严。戊申,诏代氏迁洛者复租赋三年。相州刺史高闾上表称:“洛阳草 创,曹虎既不遣质任,必非诚心,无宜轻举。魏主不从。久之,虎使竟不再来。魏主引公卿议行留之计, 公卿聿以为宜止,或以为宜行。帝曰:“众人纷纭,莫知所从,必欲尽行留之。势宜有客主,共相起发。 任城、镇南为留议,朕为行进,诸公坐听得失,长者从之。”众皆曰:“诺。”镇南将军李冲日:“臣等 正以迁都草创,人思少安,为内应者未得审谛,不宜轻勃。“帝曰:“彼降款虚实,承,未可知。若其虚也, 朕巡抚淮句,访民事苦,则彼知君德之所在,有北向之心。若其实也

18、,今不以时应接,则失乘时之机,辜 归义之诚,败朕大略矣。”任城王澄日:“虎无质任,又使不再来,其诈可知也。今代都新迁之民,皆有 恋本之心,扶老携幼,始就洛邑,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毓石之储。冬月垂尽,乃百室兴建之时,而驱之使 操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且诸军已进.非无应按。若降款有实,待既平樊、沔,然后銮舆 顺动,亦何晚之有?今率然轻举,上下疲劳,若空行空返,恐挫损天威,更成贼气,非策之得者也。”司 空穆亮以为宜行,公卿皆同之。澄谓亮日:“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乎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 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土之体乎万一倾危,皆公辈所为也。”冲日:“任城王可谓忠于

19、社稷。”帝日:“任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贼,无乃似诸。”澄日:“臣 愚暗,虽涉小忠,要是竭诚谋国,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据。”帝不从。后曹虎果不降。(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注】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9年一199年),为了加强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将都 城从山西平城迁至河南洛阳。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 之义/国土之体乎/B.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

20、 义/国土之体乎/C.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 义/国土之体乎/D.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 义/国土之体乎/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卿或以为宜止”和“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或”含义不同。B. “朕为行论和会论虞常”(苏武传)中的“论”含义不同。C. “诚未可知”和“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含义相同。D. “访民疾苦”和“声非加疾也”(劝学)中的“疾”含义相同。3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孝文帝因齐明帝废海陵王自立为帝,计划趁机率兵大举入侵齐国。正值齐之曹虎派使臣至魏,请求投 降,尚书卢渊认为曹虎有可能是诈降。B.进攻齐国之初,因刺史高闾认为北魏定都洛阳不久,且曹虎终究没有派来人质,孝文帝 召公卿商议前进还是留守的计策,大臣们众说纷纭。C.魏孝文帝认为如果齐人假降,南征可以安抚民心,展示君王仁德,使淮河流域的百姓心生归降之意;如 果齐人真降则不会辜负归义者的诚心,也不会影响宏图大略。D.任城王反对孝文帝轻率出兵,担心万一无功而返,会挫伤朝廷的威严,助长敌方的气势;即使曹虎是真 心降魏,等平定了樊、沔等地,再出兵也不迟。4 .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驱之使撮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2)任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答案】1. A 2. D 3. B4. (1)(朝廷)却要迫使他们身穿铠甲,手执兵器,哭泣着去抵御白刃,这恐怕是不能得胜的军队吧。(2)任城王把听从我的人当作谄媚之臣,不听从我的人难道一定都是忠臣?【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你们在外面的时侯,见到旌旗招展、披甲执坚的阵势,都面露忧色,平素居家议论,不愿南征, 为何今日面对皇上就说这样的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做之事牵涉欺骗和谄媚,这难道是大臣应有之 义,国土应有之体!“见张旗授甲”,句意:见

23、到旌旗招展、披甲执坚的阵势。省略主语“公辈”,“见”作谓语,“张旗授甲”作宾语; 且“皆有忧色”的主语仍然是“公辈”,而不是张旗授甲”,故应在”见张旗授甲“后停顿,排除BD。“面背不同”是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2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前者是“痛苦、忧患”的意思,后者是“强大、宏大”的意思。故选D。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B. “因刺史高闾认为北魏定都洛阳不久,且曹虎终究没有派来人质”错,刺史高闾提出反对意见后,“魏主 不从”,后“久之,虎使竟不再来”,孝文帝才召集公卿商议行留之评。故选B。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24、第(1)题得分点:省略主语“朝廷”,撮”,穿;“兵”,兵器;“当”,抵挡;“殆”,恐怕;“歌舞之师”,得胜 的军队。第(2)题得分点:“以为”,把当作:“佞”,谄媚之臣:“岂”,难道:“忠”,忠臣。参考译文:南朝齐明帝(萧鸾)建武元年(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南朝齐明帝废海陵王(萧昭文)自立为帝,计划大规模发动军队入侵南朝。正值边将上报说,南朝齐之雍州刺史下邳人曹虎派使臣到魏国请求 投降,尚书卢渊说:“只怕曹虎就是下一个周鲂罢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打算亲自率兵入侵南齐。南齐建武元年(494年)十二月癸卯年,内外戒严。戊 申日(初八日),孝文帝下诏自代都平城迁到洛阳的百姓免征三年田

25、租赋税。北魏相州刺史高闾上表说:“我 朝才建都洛阳,曹虎既然不派送人质,一定不是诚心归降,不宜轻举妄动。”北魏孝文帝不听取他的建议。 很久后,曹虎的使节最终没有再来。孝文帝召集公卿大臣商议走还是留的计策,大臣们有的认为应当停止 行动,有的认为应当继续前行。孝文帝说:“众说纷纭,不知该听谁的意见,一定要把走或留的形势讲清 楚,形势上应当有客主两方,共同辩论,相互启发。任城王(拓跋澄)、镇南将军(李冲)作为主留的一方 发表议论,我作为主进的一方阐述观点,各位大臣坐听双方看法之得失,哪方有理听从哪方。”众人都说: “好。”镇南将军李冲说:“我们认为此时正值迁都草创之际,大家都希望稍事安定,对于作为内

26、应的南 朝人,还没有审查清楚,不宜轻率行动。”孝文帝说:“南朝人归降之真假,确实不清楚。假设他们假投 降,我带兵巡行安抚淮河流域,探访民众疾苦,那么他们就知晓北魏君王的仁德胸怀,产生北归之心。任 城王拓跋澄说:“曹虎不派人质,也不再派使者来,他的欺诈态度已经明了。如今自代都平城新迁到洛阳 的百娃,都有留恋故土之心,他们扶老携幼,刚到洛阳,就住所而言,没有一根椽子支撑的居室,就饮食 而言,没有一瓮或一石粮食的储备.冬天将尽,正是百室兴建的时候,朝廷却要迫使他们身穿铠甲,手执 兵器,哭泣着去抵御白刃,这恐怕是不能得胜的军队吧。而且各路军队已开进,并非没有接应。如果他们 是真心降魏,等我们平定了樊、

27、沔等地,然后车驾顺势南行,也有什么晚的呢?如今轻率而行,上下疲劳, 如果空去空回,恐怕会挫伤我朝的威望,反而助长敌人的气势,这不是可行的好办法。”司空穆亮认为应 该可行,大臣们都同意他的看法。拓跋澄对穆亮说:“你们在外面的时侯,见到旌旗招展、披甲执坚的阵 势,都面露忧色,平素居家议论,不愿南征,为何今日面对皇上就说这样的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 做之事牵涉欺骗和谄媚,这难道是大臣应有的忠义,国土应有的表现吗!万一失败,都是你们这些人所造 成的。”李冲说:“任城王可以称得上忠于国家。”孝文帝说:“任城王把听从我的人当作谄媚之臣,不 听从我的人难道一定都是忠臣?所谓小忠诚是大忠诚的敌人,岂不是与

28、诸位的情况相似吗? ”拓跋澄说:“我愚昧不聪明,虽然属于小忠,但重要的是竭尽诚心为国家谋划,不知道所谓大忠究竟以什么为依据。” 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后来曹虎果然不降北魏。二、(2022安徽黄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古公有长子日太伯,次日虞仲。太姜【注】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 公日:“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李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 以让李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李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日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李之法,笃仁,敬老,茗 少。礼下贤者,日中

29、不暇食以待土,土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 闲天、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崇侯虎谐西伯于殷纣日:“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于菱里闵天之徒患 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日:“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日:”谓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 以请纣去炮烙之刑。纣许之。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 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日:“吾所争,周人所呼,何往为,只取辱耳。“遂

30、还,俱让而去。诸侯闻 之,日”西伯盖受命之君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日:“不有天命乎? 是何能为!”明年.伐和。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彼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 武王。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爰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 讼。后十年而崩,谥号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节选自史记周本纪第四)【注】太姜:古公之妃。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纣乃囚西伯于菱里/闵天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

31、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 之纣/B.帝纣乃囚西伯于姜里/闵天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 之纣/C.帝纣乃囚西伯于菱里/闵天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 之纣/D.帝纣乃囚西伯于菱里/闵天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 之纣/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让季历”和“其言不让”(侍坐)中的“让”含义相同。B. “公季修古公遗道”和“因遗策”(过秦论)中的“遗”含义相同。C. “慈少”和“慈父见背”(陈情表)中的“慈”含义不

32、同。D. “周人所耻”和“而耻师焉”(师说)中的“耻”含义不同。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姬昌礼贤下士。他继位后能够屈节礼遇贤能,为了接待士人,甚至到了中午还顾不上吃饭,天下贤士因 此纷纷来归。8 .姬昌机智有谋。崇侯虎对纣王讲他的坏话,为了能够免去自己炮烙之刑,他向纣王献上洛水以西的土地 才得以幸免。C.姬昌治国以礼。虞、芮两国的人进入周的境内,看到互让田界,谦让长者的美俗。他们还没见到西伯, 就已觉惭愧。D.姬昌英勇善战。前后五年间讨伐了犬戎、密须、邪、崇侯虎,打败了耆国,并且营建丰邑,把都城从岐 山迁到丰邑。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西

33、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2)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日:“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 ”【答案】5. B 6. A 7. B8. (1)西伯暗中推行善政,诸侯都请他来裁决(案件)。当时虞、芮两国的人有案件不能裁决,就到周(来 裁决)。(2)殷的祖伊听说这些事,感到害怕,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帝纣。纣王说:“不是有天命助我吗?这又能把 我怎样!”【解析】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乃求有莘氏美女”的意思是(闵天等人)就去搜求有莘氏的美女。省略主语“闵天等人,“求作谓语,有 莘氏美女“作宾语,应在“乃求有莘氏美女”的前后停顿;且哪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

34、奇怪物”都作“求”的宾 语,这些宾语之后都应停顿这样就排除A项。“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的意思是通过殷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句中介宾短语”因殷嬖臣费仲”作状语,修饰 “献之纣”,故应在“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之前停顿。这样排除C、D项。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帝纣把西伯囚禁在菱里。闵天等人很担心,就去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斑纹骏 马,有熊的九套三十六匹驾车之马,以及其他种种珍奇之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故选B。6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前者是“让位”的意思,后者是“谦逊”的意思。故选Ao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8. “为了能够免去自己炮烙之刑,他向纣

35、王献上洛水以西的土地才得以幸免“错。原文,“西伯乃献洛西之 地,以请纣去炮烙之刑”可见,西伯献出土地不是为了自己免去炮烙之刑,而是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故选B。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关键得分点为:阴:暗中,或背地里。狱:讼事或案件。如:去,往,至I。第(2)句关键得分点为:惧,意动用法,感到害怕。是,代词,这。“以(之)告帝纣”省略句,把这个情 况报告给帝纣。参考译文:古公有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儿子李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太姜、太任都是贤惠的妻子。 太任生子昌,有圣明之兆。古公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长子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 想立李历

36、,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剪短头发,而让位 给李历。古公死了,季历即位,就是公李。公李遵循古公留下的原则,笃行仁义,诸侯都顺从他。公季死了,其子昌即位,就是西伯。西伯即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遵照古公、公季的法则, 骂行仁义,尊敬长者,慈爱幼小。由于他能屈节礼遇贤能,为了接待土人,每天到中午还顾不上吃饭,土 人纷纷投奔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西伯善于敬养老人,一起投奔了他。太颠、阂天、散宜生、鬻 子、辛甲大夫等人也去投奔了他。崇侯虎对殷纣讲西伯的坏话说:“西伯积德行善,诸侯归心,将不利于天子。”于是帝纣就把西伯囚 禁在爰里。闲天等人很担心,

37、就去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斑纹骏马,有熊的九套三十六匹驾车之马, 以及其他种种珍奇之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纣大喜,说:“有这里面的一件东西就足以令我释 放西伯,何况还有其他许多呢! ”故赦免了西伯,赐给他弓箭斧钺,使西伯能够征伐。还说:“说西伯坏话 的人,是崇侯虎。”西伯因献洛水以西之地,而请纣废去炮烙之刑。纣答应了他。西伯暗中推行善政,诸侯都请他来裁决(案件)。当时虞、芮两国的人有案件不能裁决,就到周(来裁 决)。他们进入周的境界,看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民都以谦让长者为美德。虞、芮两国的人还没见到 西伯,已觉惭愧,相互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耻,还去干什么,去了只是自取羞辱

38、罢了。”于是 返回,都互相谦让地离开了。诸侯听说,都说:“西伯当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次年,伐犬戎。又次年,伐密须。又次年,打败耆国。殷的祖伊听说这些事,感到害怕,把这个情况 报告给帝纣。纣王说:“不是有天命助我吗?这又能把我怎么样!”又次年,伐和。又次年,伐崇侯虎,并 开始营建丰邑,从岐山下迁都到丰邑。又次年,西伯死,太子发即位,就是武王。西伯大概在位五十年。当他被囚菱里时,也许把易的八卦增加为六十四卦。从诗的作者对西 伯的称颂看,似乎西伯是在那一年受命称王,裁决虞、芮两国讼事。十年后去世,谥号为文王。从此修改 法度,制定正朔。追称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这恐怕是因为称王的吉祥征兆是从太王

39、开始。三、(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宗贞观十六年冬十一月丁巳,营州都督张俭奏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弑其王武。盖苏文凶暴,多不 法,其王及大臣议诛之。盖苏文密知之,悉集部兵,若校阅者,并盛陈酒馔于城南。召诸大臣共青视.勒 兵尽杀之,死者百余人。亳州刺史裴思庄奏请伐高丽,上日:高丽王武职贡不绝为贼臣所弑朕哀之甚深固 不忘也但因丧乘乱而取之虽得之不贵且山东凋弊吾未忍言用兵也十七年夏六月丁亥,太常丞邓素使高丽还, 请于怀远镇增戍兵以逼高丽。上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未闻以百十戍兵威绝域者也。盖苏文 弑其君而寺国政,诚不可忍。以今日兵力,取之不难,但不欲劳百姓

40、。吾欲且使契丹、妹鞫扰之,何如? ” 长孙无忌日:“盖苏文自知罪大,畏大国之讨,必严设守备。陛下姑为之隐忍,彼得以自安,必更骄惰, 愈带其恶,然后讨之未晚也。”上日:“善。”上欲自征高丽,褚遂良上疏,以为:“天下髻犹一身,两 京,心腹也,州县,四支也,四夷,身外之物也。高丽罪大,诚当致讨,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众,仗 陛下威灵,取之如反掌耳。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自余藩屏,陛下所知,一旦弃金汤之全,逾辽海之险, 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皆愚臣之所甚忧也。”上不听。时群臣多谏征高丽者,上日:“八尧、九舜,不 能冬种,野夫、童子,春种而生,得时故也。夫天有其时,人有其功。盖苏文陵上虐下,民延颈待救,

41、此 正高丽可亡之时也,议者纷纭,但不见此耳。”十九年六月丁酉,李世勖攻白岩城西南,上临其西北。城 主孙代音潜遣腹心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日:“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上以唐帜与其使日:“必 降者,宜建之城上。”代音建帜,城中人以为唐兵已登城,皆从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王武职贡/不绝为贼臣所弑/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但因丧乘乱而取之/虽得之不贵/且山东凋弊/吾未忍 言用兵也/B.高丽王武职贡不绝/为贼臣所弑/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但因丧乘乱而取之/虽得之不贵/且山东凋弊/吾未忍 言用兵也/C.高丽王武职贡/不绝为贼臣所弑/

42、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但因丧乘乱而取之/虽得之/不贵且山东凋弊/吾未忍 言用兵也/D.高丽王武职贡不绝/为贼臣所弑/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但因丧乘乱而取之/虽得之/不贵且山东凋弊/吾未忍言用兵也/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召诸大臣共临视”和“临文嗟悼”(兰亭集序)中的“临”含义不同。B. “弑其君而专国政”和“术业有专攻”(师说)中的“专”含义不同。C. “愈肆其恶”和“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肆”含义相同。D. “天下譬犹一身”和“譬如朝露”(短歌行)中的“譬”含义相同。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素出使高

43、丽回国后请求增兵威逼高丽,太宗认为盖苏文弑君专政确难容忍,但虑及兵力和百姓原因, 还是暂缓为好。B.太宗想亲自征伐高丽,褚遂良认为四方外族如同身外之物,征之只需大将率兵即可,君主不应轻率远征, 但太宗不听。C.太宗认为征伐高丽是顺应天时之举,此时高丽国的盖苏文欺君虐下,高丽百姓正翘首等待救主,恰是征 伐最佳时机。D.进攻白岩城时,守城首领孙代音按照太宗所授之法,将大唐旗帜插在城墙上,城中人以为唐军已登城, 都跟着投降。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苏文密知之,悉集部兵,若校阅者,并盛陈酒馔于城南。(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未闻以百十戍兵威绝域者也。【答案】9. B 1

44、0. C 11. A12. (1)泉盖苏文暗中探知此事,集合自己的全部将土,做出检阅的样子,并在城南大摆酒宴。(2)远方的人不臣服,就应该加强文治教化招徒他们,没听说用一百多守边战士震慑遥远的边陲的。【解析】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高丽王高建武,缴纳供物从来没有断过,现在被叛臣杀死,我很为他哀伤,绝不会忘记此事。只是 趁人家丧乱之机出兵攻取,即使取得胜利也不足为贵。况且靖山以东地区仍然凋敝贫困,我不忍心提用兵 的事。“不绝”的对象是“职贡”,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且山东凋弊”中,“山东”是主语,“凋敝”是谓语,结构完整,应在“且前面断开,排除D。故选B。10 .

4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C.前者是“放纵”的意思,后者是“扩张”的意思。故选C。1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但虑及兵力和百姓原因“错误。由原文“十七年夏六月丁亥,太常丞邓素使高丽还,请于怀远镇增戍兵以 逼高丽。上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未闻以百土戍兵威绝域者也。盖苏文弑其君而专国政,诚不 可忍。以今日兵力,取之不难,但不欲劳百姓。吾欲且使契丹、靴鞫扰之,何如可知,贞观十七年夏六月 丁亥,太常丞邓素出使高丽回国,请求在怀远镇增兵威逼高丽。唐太宗说:“远方的人不臣服,就应该加强 文治教化招徒他们,没听说用一百多守边战士威慑遥远的边陲的。泉盖苏文杀了国君

46、而独揽国政,实在不 能容忍。以现在的兵力,攻取他并不困难,只是不想劳烦百姓。我想暂且让契丹、秣羯人先去骚扰他们, 怎么样?由此可知,原文说的是“以现在的兵力,攻取他并不困难”,可见不是“虑及兵力的原因。故选A。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赋分点:密,暗中,私下;“悉”,全,都;若者”,做出的样子;“盛陈”,大摆;”并盛陈 酒馔于城南”,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并于城南盛陈酒馔(2)赋分点:“服”,臣服;“修”,加强,发扬;“来”,招徒,使归服:威”震慑;“绝域”,遥远的边 陲。参考译文: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冬十一月丁巳(初五日),营州都督张俭奏报称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了国

47、王高建 武。泉盖苏文凶狠残暴,做了很多违法的事情,国王和大臣商议要杀了他。泉盖苏文暗中探知此事,集合 自己的全部将土,做出检阅的样子,并在城南大摆酒宴。召请大臣们共同观看,率兵把他们都杀掉,被杀 的一共有一百多人。亳州刺史裴思庄上奏请求讨伐高丽,唐太宗说:“高丽王高建武,缴纳供物从来没有 断过,现在被叛臣杀死,我很为他哀伤,绝不会忘记此事。只是趁人家丧乱之机出兵攻取,即使取得胜利 也不足为贵。况且崂山以东地区仍然凋敝贫困,我不忍心提用兵的事。”贞观十七年夏六月丁亥,太常丞 邓素出使高丽回国,请求在怀远镇增兵威逼高丽。唐太宗说:“远方的人不臣服,就应该加强文治教化招 徒他们,没听说用一百多守边战士威慑遥远的边陲的。泉盖苏文杀了国君而独揽国政,实在不能容忍。以 现在的兵力,攻取他并不困难,只是不想劳烦百姓。我想暂且让契丹、秣褐人先去骚扰他们,怎么样? ” 长孙无忌说:“泉盖苏文自己也知道罪行重大,害怕大国讨伐他,一定会严加防备。陛下姑且忍耐一下, 他得以自我保全,一定会更加骄横息惰,更加放纵作恶,然后再讨伐他也不晚。”太宗说:“好。”唐太 宗想亲自征伐高丽,褚遂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