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说课稿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说课稿精心编辑版(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率说课稿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说课稿精心编辑版(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7.3功率说课稿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7章第3节功率。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课标、教材分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
2、的价值观。 “能量”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充分说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这节要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然后通过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力学中的功和能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内能以及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打基础。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功率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用P=W/ t进行解题。(3)、正确理解公式P=Fv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
3、率、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理解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难点 :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四、教法和学法教法:对比分析法,类比方法,分析讨论法等结合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两幅画面,并进行对比画面一:一台起重机在1分钟内把1吨重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画面二:另一台起重机在30秒内把1吨货物体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思考:它们
4、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二)进行新课一、功率情境设置1:现有甲、乙两人摘棉花,甲6天摘了500 kg,乙8天摘了600 kg,你打算怎样比较谁摘得快,并说出你的方法情境设置2: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AW1W2,t1t2BW1W2,t1t2CW1W2,t1t2 DW1W2,t1t2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工作量与时间的比值来衡量甲、乙两人的工作快慢用比值来反映快慢,比值大的快,比值小的慢 在以上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1、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另一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功2、在物
5、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二、功率与速度多媒体展示问题: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已知作用力F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求:(1)力F所做的功;(2)力F的功率引导学生总结:功率的另一种求解公式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讨论:由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综合学生讨论得到:由于据PW/t求出的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据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总结:PW/t求平均功率PFv可求瞬时速度(v是瞬时速度)PFv可求平均速度(v是平均速度)三、实例探究1、
6、关于功率的计算课件展示:质量m=3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 s,求:(1)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3)在3 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引导学生:自主钻研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共同总结2、关于机车的启动问题课件展示: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取10/s2,问: 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若汽车保持0.5/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自主钻研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共同总结(三)、课堂总结、点评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根据黑板上总结。(四)、课后作业课后练习1、2、3六、板书设计各位评委,本节课我们是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 采用导、议、展、练的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