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48946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中考真题试卷(备考复习资料)2022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诗话丽水”学习小组邀请你加人“瓯江山水诗路”主题短片制作团队,请参 加下面的活动。(16分)活动一搜集资料1 .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各题。瓯江,一条始于百山祖的yuan ()源之河,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沿途气候景象变口 出奇。孕大含深,从古至今引发无数文人墨客jing ()相吟诵,为承载中国传 统历史文化提供了广阔语境。(摘自求索纪录频道山水诗话丽水人)(1)听记的同学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yuan ()源jing ()相(2)两位同学对“变口出奇” 一词的写法产生

2、分歧,请为口处选出恰当的汉字。()A.换B.幻(3)听记的同学没听清楚“”这一处的短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短语。()A.秀山丽水B.山清水秀【答案】(1).渊.竞B (3) A【解析】【小问1详解】渊源(yuAnyuGn):指源流,深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源。竞相(jing xiang):意思是争相,互相争着(做)。【小问2详解】变幻出奇:指无规则可循、不易揣测的变化不同寻常。故选B。【小问3详解】根据“摘自求索纪录频道山水诗话丽水人”分析,这段话描写的是浙江丽水的景色:“秀山”和“丽水”。“山清水秀”是山和水的特点。故选A。活动二撰写文案2 .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

3、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4”(吴均与朱元思书)。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2),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卫,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4)”(李白送友人)的绵邈。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答案】.天下独绝.杏花疏影里(3).会当凌绝顶 .落日故人情【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 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疏、凌、 落”等字容易写错。活动三学习

4、取景3 .小组用下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 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A.王湾次北固山下B.李白渡荆门送别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示例一:我选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幅作品借游子的行舟与清丽的江水, 表达淡淡的羁旅之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幅作品借广阔的江面和高悬的船帆, 表达开阔的心境与雄放的激情。示例二:我选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幅作品借苍茫的江面与远行的扁舟,表达 思乡怀人的诗情。示例三:我选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幅作品借苍劲的枝条与争流的百 舸,表达乐

5、观进取的诗情。【解析】【详解】考查图文转换及诗词的鉴赏。解答此题,首先分析这幅作品画面的内容,然后从 给出的三首古诗中选择一联与作品画面内容一致的诗句进行鉴赏即可。这幅作品画了湖 面,湖面上有很多船在行驶,因此从给出的三首古诗中选择与湖、船有关的诗句来鉴赏。 A.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与船在湖面行驶有关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 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 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 书归雁,遥相照应。“潮

6、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 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句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 出来了。B.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与船在湖面行驶有关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 一联诗写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 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 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 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7、逢席上见赠中与船在湖面行驶有关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联诗中,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 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 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昵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 的襟怀。据此选择其中一联诗句进行鉴赏即可。活动四学习取名4.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 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A.朝花夕拾B.海底两万里C.红星照耀中国【答案】示例一:我选A。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与心路历 程。书名运用比喻的修辞,“

8、朝花夕拾”比喻旧事重提,将纯真美好的童年比作朝花,“夕 拾”包含着作者对过往生活的珍藏与难寻少年心的怅惘。书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温情 怀恋,含蓄而富有诗意。示例二:我选B。海底两万里创造了神秘船长驾驶潜艇、探索海域的科幻传奇。书名设 置悬念,“海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两万里”既与情节相关联,又给读者留下无 限遐想的空间,激发阅读兴趣。书名暗含着鼓励探索世界、歌颂冒险精神的主题,深刻而 引人入胜。示例三:我选C。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红军的工作与生活情 况。书名运用象征的手法,用“红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是 中国共产党勇敢拼搏光辉品质的外现,也

9、意味着红色革命必将取得全面胜利。书名折射出 作者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作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部名著,结合作品内 容以及主题来分析书名的妙处。如:我选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 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 到了傍晚才捡拾起来”,“朝花”比喻往事,“夕拾”比喻对往事的回忆,这个书名蕴含了 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这本书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既有温情与童 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又如:我选B。

10、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 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这个题目简洁明了,不仅概括了故 事发生的地点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新颖别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跟 随主人公一块去冒险,感受神奇的海底世界。又如:我选C。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 军将领的情况。这个题目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 全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人文诗脉“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龙泉溪流域开展“文学创作研讨

11、”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莫言:我一直牵挂着龙泉的父老乡亲!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龙泉管氏后裔莫言莫言,原名管读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据高密管氏族谱记载,高密管氏是从龙泉迁过去的。2010年,莫言到龙泉寻根问祖时表 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祖上是北宋名 臣、龙泉人管师仁。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诗成白云岩,根 系石马岗。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举办在即,记者专程去北京采访了莫言。(-)龙泉之行印象深刻记者:莫言老师,您好!非

12、常荣幸能够在北京采访您。2010年您曾赴龙泉寻根问祖, 一晃七年过去了,龙泉在您的记忆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莫言:回头一想七年了,但是感觉没那么长时间,好像也就两三年前的事情。上次龙 泉之行,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说石马村。石马村也是我的家谱里面所 记载的,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龙泉落脚的地方。后来他们都迁到后甸村,我去过后甸管师 仁故居、管氏祠堂。当然还参观过青瓷古窑址,去过下樟村、白云岩,管师复隐居的地 方,还深入到宝剑铸造铺里,跟陈阿金师傅现场体验铸剑的过程。总之,这一行内容丰 富,印象深刻,所以我才感觉到仿佛没那么长时间。(二)龙泉是江南很美的风景记者:您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农

13、村度过的,刚刚您也提到了石马村、后甸村、下樟村, 有没有跟您儿时的记忆有重叠,或者勾起您似曾相识的印象?莫言:龙泉和高密完全不一样。你们那边都是名山大川,绿树蓊郁,清泉淙淙,是江 南山明水秀很美的风景。我的故乡高密就是一马平川,完全是平原,高密最高的制高点, 所谓的南山,海拔只不过五六十米。最近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水也很缺。我印象中的高 密是很平坦的,到了冬天,北方万物声杀以后,也很难看到一点绿色,所以和龙泉对比非 常强烈,因此印象也是非常鲜明。(三)龙泉之行在为创作做准备记者:2012年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龙泉老乡都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 欢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关注您的新作,更想在

14、您的作品当中看到龙泉的故事,您有这方 面的打算么?莫言:这可能要慢慢地来吧,因为不可能说我到了一个地方立刻就变成我小说里的素 材,但是写散文也许会更快一些。我来到龙泉看了两天,写一个龙泉游;去了温州,就有 个温州之游,爬上哪座山也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样记录记载性的文章当然随时可以写。但 真的要把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到小说里去,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 也许某一天我写到某一篇小说的时候,突然会记起在龙泉行当中的细节,改头换面变成了 小说素材。总而言之,一个作家的生活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我2010年龙泉之行也是在为 创作做准备,这一切都不会浪费的,总有一天会转化成我文学作品里的东西。(

15、选自今日龙泉2017年8月7日,有删节) 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参加本次研讨活动,请结合专访为他量身定制一封请柬。配诗5 .小组准备给请柬配上莫言的题诗,但成员们对“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这两句是否 合适产生了分歧,请发表你的意见。插图6 .请给请柬设计一幅关于莫言龙泉印象的插图,用文字对画面加以描述。 拟题7 .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在研讨活动中发表演讲,请结合专访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拟一个适合莫 言演讲的话题,并说明理由。【答案】5.示例一:不合适。因为“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是莫言自谦的话,作为邀 请方不能说莫言“惭愧”。示例二:合适。这首诗表达的是莫言龙泉之行的感想,请柬配上他的诗,会让他感受到邀

16、 请方的用心和温暖。6 .示例一:以石马村为主体,四周是连绵的群山,村中有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一条 小河从村中流过,河水清澈,整个画面山明水秀,风景优美。示例二:以龙泉的艺术瑰宝为主体,左边是宝剑铸造铺,悬着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右边 是青瓷古窑址,放着一个圆润温婉的青瓷花瓶7 .示例一:我拟的话题是“积累素材与等待时机”,第三部分写的是莫言回答记者“有没 有写龙泉故事的打算”这个问题,莫言告诉记者“要慢慢地来”,因为创作小说“第一要长 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莫言认为小说创作要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进去,而 这需要长期积累,用长期积累的素材进行创作,需要等待时机。这个话题是第三部分

17、的主 要内容,讲的是创作之道,所以拟写这个话题。示例二:我拟的话题是“散文创作与小说创作的区别”。第三部分写的是莫言回答记者“有 没有写龙泉故事的打算”这个问题,莫言告诉记者如果写散文是很快的,但写小说就需要 积累和等待。莫言认为小说创作要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进去,而这需要长期积 累和等待时机,这是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文学创作的经验之谈,所以拟写这个 话题。【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明确观点,结合内容谈理由即可。示例一:不合适。“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意思是:我这时才来到龙泉祖居地,我很 “惭愧”,不远万里来献上我的心意。“惭愧”一词是作者自谦的话,我们作为邀请方

18、,莫言作为受邀方,在请柬上写上“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是不合适的。示例二:合适。根据“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 诗成白云岩,根系石马岗。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可 知,“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表达的是莫言龙泉之行的感想:请柬上配上莫言的诗, 更能够让莫言感受到邀请方的真诚、心意。【6题详解】本题考查配图。根据题干“请给请柬设计一幅关于莫言龙泉印象的插图”可知,插图应该 体现莫言对龙泉的印象;联系(一)龙泉之行印象深刻“上次龙泉之行,整个过程历历在 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说石马村。石马村也是我的家谱里面所记载的,是我们的祖先最 早在龙

19、泉落脚的地方。后来他们都迁到后甸村,我去过后甸管师仁故居、管氏祠堂。当然 还参观过青瓷古窑址,去过下樟村、白云岩,管师复隐居的地方,还深入到宝剑铸造铺 里,跟陈阿金师傅现场体验铸剑的过程”,(-)龙泉是江南很美的风景“龙泉和高密完全 不一样。你们那边都是名山大川,绿树蓊郁,清泉淙淙,是江南山明水秀很美的风景”可 知,配图可以体现石马村的美景或是风土人情。示例:以石马村为主体,展现村落的特色,左边展现铸剑师父铸剑的场面,右面展现青瓷 古窑址,前面画有光泽温润的青花瓷。【7题详解】本题考查话题拟写。根据(三)龙泉之行在为创作做准备,莫言回答记者提问“2012年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奖,龙泉老乡都感到

20、特别骄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欢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关注您的新 作,更想在您的作品当中看到龙泉的故事,您有这方面的打算么”的内容可知,莫言先生 在“因为不可能说我到了一个地方立刻就变成我小说里的素材,但是写散文也许会更快一 些”“这样记录记载性的文章当然随时可以写。但真的要把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 到小说里去,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也许某一天我写到某一篇小说的时候, 突然会记起在龙泉行当中的细节,改头换面变成了小说素材”主要谈到了散文创作与小说 创作的区别:”一个作家的生活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我2010年龙泉之行也是在为创作做 准备,这一切都不会浪费的,总有一天会转化成我文学作品里的

21、东西”,强调的是小说创作 需要长期的积淀;明确话题,结合莫言回答记者的话来表述原因即可。示例:我拟的话题是“积累素材与等待时机”,第三部分写的是莫言回答记者“有没有写龙 泉故事的打算”这个问题,莫言告诉记者“要慢慢地来”。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莫言 在回答记者时说“把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到小说里去,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 等待时机”。可见“急功近利”是难以尽善尽美的,做好积累“成功”才会水到渠成。只有 素材积累得足够多了,全面了,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才能“手到擒来”。这个话题是第三部分 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创作之道,所以拟写这个话题。天地诗心“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松荫溪流域开展“名土诗文品

22、赏”活动,请你完成 以下任务。山居之美月山草堂四咏明汤显祖()楼转松风韵紫虚,眠云夜冷昼芙菜。山中所有应如此,直是江南陶隐居。(-)风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来深。不知丛桂山中客,长听潇湘云水音。(三)君子山前放午街,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四)酒是金盘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轻盈。西风暮雨何辞醉,便向池亭卧亦清。【注释】选自汤显祖诗文集。月山,在遂昌县城西。8 .下列是四首诗歌的标题,请将诗歌序号分别填到对应的标题后面。松屋卧云()竹院烹茶()荷亭酌酒()竹窗延月()9 .你从这组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案】8.(-)(2).(三).(四).(

23、)9 .诗人在月山草堂听松赏荷、观竹品月,沉浸于清丽雅致的自然景物,追求高洁的君子之 风。诗人在月山草堂取水烹茶、酌酒酣卧,享受着幽居生活,追求闲适的自在人生。【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标题的补充。标题“松屋卧云”对应了第一首诗的“楼转松风韵紫虚,眠云夜冷昼芙蕖”中的“松”“眠云”,因此“松屋卧云”是第一首诗歌的标题。标题“竹院烹茶”对应了第三首诗的“湿烟青竹弄云霞” “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 后茶”中的“青竹” “烧” “茶”,因此“竹院烹茶”是第三首诗歌的标题。标题“荷亭酌酒”对应了第四首诗歌的“酒是金盘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轻盈便向池亭 卧亦清”中的“酒”“花”“池亭”,因此“荷亭

24、酌酒”是第四首诗歌的标题。标题“竹窗延月”对应了第二首诗歌的“风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来深”中的“竹 林” “月窗,因此竹窗延月”是第二首诗歌的标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题。第一首诗歌松屋卧云“楼转松风韵紫虚,眠云夜冷昼芙蕖。山中所有应如此,直是江 南陶隐居”意思是:山中松枝摆动的声音如同紫虚,在山中居住夜中微冷,白天可以欣赏 这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这山中所有的一切,就如同是江南陶渊明的隐居之所啊。 表现了诗人对月山草堂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二首诗歌竹窗延月“风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来深。不知丛桂山中客,长听潇 湘云水音”意思是:秋夜里秋风起,露水重,就好像在清洗着竹林,在月光

25、投射的窗户边 欣赏月色竹影不知夜己深。不知道丛桂是这山中的客人,在月夜下一直听着潇湘云水 般美妙的曲子。表现了诗人沉醉于观竹品月之中,不知夜已深。第三首诗歌竹院烹茶“君子山前放午街,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 溪雨后茶”意思是:正午雨后时分,走在悠悠君子山前,看见山下烧着湿竹,青烟缭绕着 整片的竹林,就像一片片云霞在飞舞。在这样的天气里,就烧一壶玉井的泉水,来试一试 桃溪谷雨后的新茶。第四首诗歌荷亭酌酒“酒是金盘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轻盈。西风暮雨何辞醉,便向池 亭卧亦清”意思是:荷亭之中酒香四溢,这酒好像是天上的露水凝结而成的,身旁的荷花 一朵朵阿娜多姿,像一位位步态轻盈的少女。傍晚

26、时分,荷风、细雨迎面吹来,一醉何 妨!即便醉了,那就在荷亭中安心睡去,享受无边的清静自然。在松屋卧云中,我们看到一位诗人在听松赏荷,感叹此处如同陶渊明的居所:在竹 窗延月中我们看到一位诗人站在窗前赏窗前明月,听竹子摇摆之声。诗人在月山草堂中 听松赏荷、观竹品月,将月山草堂比作江南陶渊明的居所,沉醉于这山中清丽雅致的自然 景物,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生志趣,追求高洁的君子之风。在竹院烹茶中,我们读到 一位放松心情的诗人,趁着午休的时刻,赏景品茶,超然物外,悠雅闲适。在荷亭酌 酒中,我们看到诗人在荷亭中小酌,似醉非醉,似醒非醒,西风暮雨来临之时,也不须 归,可以亭中静卧,尽享清静自然。诗人在月山草堂取

27、水烹茶、酌酒酣卧,表现了诗人享 受着幽居生活,追求闲适自得的人生。尺牍之致与袁六休明汤显祖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 治吴。吴如何而治?瞿洞观相过,应与深谭。(选自玉茗堂尺牍)与汤义仍书明袁宏道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 此推之,当不免矣。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 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 食而不悔耳。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唯大, 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

28、。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 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 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 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 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已教我!(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汤显祖:字义仍,号若 土,又号海若。瞿洞观:人名。仙令:对县令的雅称。漆园:指庄周。固分:本 来如此。文字推知10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 句方法解释应与深

29、谭查阅词典法:延伸,延及。扩展,扩大。同 “谈”,谈论。(1)长林丰 草课内迁移法(2)又何厌焉语境推断法(3)文章推新11 .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 休一文加以分析。文学推想12 .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 阐述理由。文化推求13 .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 补全空缺的内容。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汤义仍问“”,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

30、趣。(2)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0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4)(用四字短语总结)。【答案】10.同“谈”,谈论 (2).丰茂,茂盛.讨厌11 .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与袁六休一文中,汤显祖将内心深处的想法与袁宏道 分享。“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可见他们之间关系亲密。“一路待君不至”,汤显 祖担心袁“吴如何而治”,并给他出谋划策,建议“瞿洞观相过,应与深谭”,学习管理之道。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汤显祖对袁宏道关怀备至,与他无话不谈,因此也是把袁宏道视为知 己的。12 .示例一:不可以。因为结合上句“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可知这里运用了

31、典故。庄 子的逍遥游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一句,极力渲染 鹏之硕大无比和志存高远,从此大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形象。作者用“鹏”这个形象来类 比“大人”,表达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改为“雕”显然就没有这样的意蕴。示例二:可以。“雕”是一种大型猛禽,沁园春雪中就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 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而且雕体形巨大,力大无比,无法驯养,袁宏道用“雕”这个形 象来类比“大人”,表达了对力量的追求。13 .吴如何而治 (2).与汤义仍书(3).与袁六休.尺牍情深/纸短情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技巧: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

32、用法。应与深谭:应该和他深入地谈论。潭:同“谈”,谈论。长林丰草:兴盛的树林丰茂的草。运用课内迁移法,观沧海“百草丰茂”中的“丰”是 丰茂的意思,故“丰”的意思是丰茂,茂盛。又何厌焉:又讨厌什么呢?运用语境推断法,结合前后文可知,这里说自己是“小人”,是 被人们奔走驱赶的,是本分,自己又讨厌什么呢?故“厌”是讨厌的意思。【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答题思路:理解“知己”,知己是指能够互相了解,能够互相关心,能 够交心的朋友:结合与袁六休具体语句,把握汤显祖对袁宏道的关心,进而分析出“知己”的关系。结合与袁六休“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可知,汤显祖与袁宏道的兄弟们关系 非常好,进而能看出

33、和汤显祖关系的亲密;结合“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吴如何而 治? ”可知,这里写出了汤显祖等了袁宏道一路,并且得知他取治理吴,内心非常担忧, 对其非常关心;结合“瞿洞观相过,应与深谭”可知,汤显祖因为担心袁宏道治理吴没有 方法,为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向其他人请教,想的非常细致。汤显祖对袁宏道非常关心, 把自己的想法都坦诚地和其分享,不保留,并且积极的出谋划策,看出汤显祖把袁宏道视 为知己。【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思路:开放性试题,可以或不可以可选,但是理由要充分,结合 与汤义仍书“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 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可知,这里

34、把“鹏”和“大人”这个形象联系起来了,“鹏”的作用是体现“大人的形象,“大人”指的是地位、思想高的人,所以与之相关 联的形象也要体现“大”这个特点,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分析其“大”的特点,语言流 畅、合理即可。示例1: “鹏”不可以写成“雕二结合与汤义仍书“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鹏唯 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 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 ”可知,这里把“鹏”的形象和“大人”的形 象联系到了一起,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大 人”指的是地位高、思想高的人,因此“鹏”的形象必须体现“大”的特点,结合庄子逍

35、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鹏”在中国 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具有“大”特点的意象,并且在逍遥游中“鹏” 一直追求自由, 意蕴丰富,更能体现“大人”的追求,“雕”没有这个效果。示例2: “鹏”不可以写成“雕”。结合与汤义仍书“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鹏唯 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 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 ”可知,这里把鹏的形象和“大人”的形 象联系到了一起,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大 人”指的是地位高、思想高的人,“雕”是大型猛禽,体型粗壮,翅及尾羽长而宽阔,符 合“

36、大”的特点,并且其内涵丰富,沁园春雪中就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的这句诗表明“雕”象征着勇武,这里和“大人”相连,表明“大人”对勇 武、力量的追求。符合语境,可以调换。【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第一空。要找到汤义扔对袁宏道提出的问题,应该在与袁六休中寻找,结合“吴如何 而治?瞿洞观相过,应与深谭”可知,汤义扔问:吴如何而治。第二、三空。结合题干“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可知,这里指出了汤显祖和袁宏 道尺牍的特点和不同,“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 “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分别描绘了 两者尺牍的特点,“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突出尺牍的情感比较浓烈,文字比较多,“深沉如千里

37、绵长之涓流”则突出尺牍情感比较内敛,文字比较少。结合与汤义扔书 “人生几日耳! ”“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 得而用之? ”“知己教我”等句子可知,袁宏道的尺牍文字多,并且情感饱满、浓烈、直 白。结合与袁六休“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等句子可知,汤显祖 的尺牍文字比较少,情感比较内敛。故“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的是与汤义仍书。“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的是与袁六休。第四空。结合“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可知,这里指尺牍的 字数有多有少,但是都能在字里行间表达真挚的情感,用四字短语可以是:尺牍情深,纸 短情长。【点睛】参考译文:与

38、袁六休出关几天有不好的念头。和你家兄弟五六人,互相看着笑了,好像在天上。一路等待你不 到,知道你已经去治理吴。吴怎么治理?瞿洞观有过经验,应该和他深切地谈论。与汤义仍书作吴地县令,有各种辛苦的趣味,不知道遂昌仙令,乐趣又是什么呢?俗话说:“天鹅一 般是白色的,鸦一般是黑色的。”从这推理,应当免不了。人生能有几日呢?兴盛的林子丰饶的草,有什么不好的,自己像这样辛苦。每次看到陶渊 明,不是不想做官,不是不厌恶贫穷。但是想要做官的心,不能超过想要舒适的心:厌恶 贫穷的心,不能超过厌恶劳动的心,所以最终“归去来兮”,宁可乞讨食物也不后悔。我看古往今来,只有讨便宜人,这是第一种人,所以庄周因为逍遥出名。

39、鹏鸟硕大, 所以遮住天空的翅膀,人们不能把它放在笼子里。如果它可以被放在笼子里,一定像鹅鸭 鸡犬之类的,与那些背负中午到达远方的牛马一样,为什么?被人使用。既然这样大人最 终没有用处吗?五石的葫芦,在江海上漂浮;高耸的树木,在广大的田野中逍遥自在;大 人的用处,像这样罢了。况且易中不是用龙来和大人相配吗?龙是什么物?飞起来上 高高的天空,潜在水里进入深深的地里,人难道能被用吗?从这看,大人不被人使用。和 大人相对而言,是小人。我是小人,人们奔走驱赶我,本来如此,又讨厌什么呢?下笔到 这,最近的状况可以知道了。知己教导我吧!清莹诗境“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好溪流域开展“名胜古迹采风”活动,请你完

40、成以下任务。仰视缙云张抗抗缙,赤色之帛。缙云,彤云彩霞缭绕之地。缙云位于浙东南丽水地区,唐武周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建县。缙云城东著名的 仙都风景区,有一株石笋,其型拔地而起,顶部有一方四时不竭天然池水,相传轩辕黄帝 在此铸鼎炼丹所形成。石尹又名鼎湖峰,自晋代起闻名于世。缙云氏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 黄帝夏官的号名,也是黄帝族势力南扩至缙云地区的古老记忆。至唐天宝年间,曾有祥云 仙乐回旋于缙云山,唐玄宗听闻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笔写下“仙都”二 字。缙云、仙都、鼎湖,皆为有出处的美地美景美名。春日去仙都,满眼皆绿,绿树碧水青草滩,被饱满的绿山谷环抱,山间弥漫的雾气 如翠纱飘拂。走过绿

41、荫蔽日的水上长堤,透过山崖上红殷殷的杜鹃花,穿过金灿灿的油菜 花地,轻风吹开雾气,一座摩天石塔,若德若现地兀自耸立。它从一池波光盈盈的湖溪里升起来,远望一眼,并不觉得它何等雄奇,只是与我以 往见过的石笋有些不同,它不在幽暗的山洞、不在高高的山巅,而是以略显谦逊的姿态, 低低伫立于群山之谷,有如平地凸现的泰山。然而,当我渐渐走近它,一直走到它的脚下。它的体积与高度,随着我的步步靠近 而逐渐壮大。我凝视它,然后仰起脸,再仰脸,仍然望不到它的峰顶。那一刻,我被它惊 到了: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囱国敦实的巨石,四壁峰岩光滑陡峭,经受了亿万年风霜雨雪 的磨砺,未有太多损蚀剥落。就像一个强壮伟岸的裸身巨人,灰

42、褐色的肌肤,在酷烈的阳 光和雷暴下,被锤炼得厚实坚韧。南方多雾多雨的湿泄空气,使它吸储了太多的宇宙精华 而拥有强大的气场。巨石半腰有一凹陷的圆洞,很像巨人的肚脐,日夜吐纳着释放着大自 然的能量。再次抬头,依稀望见石柱顶端那一层层茂盛的灌木,错落有致地披挂下来,像 是给石柱披了一件硕大的雨篷。尽管巨岩四壁可供攀缘,但据说只有极少人登上过巨石的 绝顶,见过峰巅苍松翠柏间的神秘水池。我踮足翘望,未见缭绕缤纷的彩云,却有一群小 鸟倏然惊飞,传说中,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后跨赤龙升天而去鼎湖峰,相传生成于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融融岩浆凝固成花岗岩,其后风雨 侵蚀,周围的石灰岩渐渐风化,只剩下一根巨大的花

43、岗岩石柱,直通地底深处。漫漫岁 月,它稳稳矗立于此,有如一枚结实的定山神柱,上托苍穹下恤众生,淡定地低头俯瞰群 山。那一刻,因它慈悲温和的俯视,我虔敬地仰望它。我仰视鼎湖峰,更像是仰望一座挺拔粗壮的巨型天然石雕。石柱高耸,柱旁依偎着 一小石峰,恰似笋尖,高可平石脐,酷似慈母身下的姣儿,故又称童子峰。这座母子石 笋,是缙云的镇县之宝,为千年缙云镇宅安邦。缙云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段。若往 深山去,山沟里怪石叠现,如城堡、如礁石、如雄狮、如火炬、如飞舟、如巨蟒、如冰 坂叠床架屋险象环生却是有惊无险。故而缙云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 险”的美誉。其中的倪翁洞又名初阳

44、谷,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 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时任缙云县令、李白的族叔、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遥望山中的摩崖石刻及奇峰异石,我仰视缙云石砌的历史。仙都景区是一个偌大的公园,花田烂漫,草滩葱郁,牛群在林间悠悠然吃草,一派 乡间野趣。我的视线常被粗壮茂密的杳樟树桂花树械树合欢树吸引过去,一路始终在扬着 头看树,脖颈已酸涩。迎面忽有香气袭来,细看竟是一株高大的含笑花树,绽放的白花 朵、含苞的黄花苞,在我的头顶颔首摇曳。却有一处更重要的场所,等着我瞻仰。鼎湖峰下气势宏大的黄帝祠宇,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原名缙云堂,唐玄宗时改名 为“黄帝祠字”,是我国南部历代各民族祭祀、朝拜华夏

45、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与 西北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高阶重门肃穆,石柱宽檐庄重。心怀敬意,步步仰视而行。数千年来,缙云流传着 许多黄帝的传说。黄帝夏官缙云氏一族南迁浙江缙云山一带以后,与当地先民的原始信仰 结合,吸收先秦道家、汉魏南北朝神仙道教和儒学等,逐步形成了一种古老的“黄帝文 化”。我仰望祠宇高处的匾额与楹联,想象民间祭拜黄帝香火兴旺的盛况。为缙云的文化 坚守、为缙云的历史贡献,我礼贽缙云、仰视缙云。(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3日) 散文文脉14 .作家善于将历史故事穿插于风景名胜中,请根据文意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散文文辞15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

46、括号中的问题。(1)那一刻,我被它惊到了: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囱冏敦实的巨石(“我被它惊到了”冒号后面的内容为什么要另起一段?)(2)我的视线常被粗壮茂密的香樟树桂花树植树合欢树吸引过去,一路始终在扬着头看 树,脖颈已酸涩。(“香樟树桂花树械树合欢树”为什么不写成“香樟树、桂花树、械树、合欢树”?)散文文笔16 .作家文笔老辣,行文不凡,请赏析从“俯瞰”转到“仰望”的妙处。漫漫岁月,它稳稳蠡立于此,有如一枚结实的定山神柱,上托苍穹下恤众生,淡定地低头 俯瞰群山。那一刻,因它慈悲温和的俯视,我虔敬地仰望它。散文文蕴17 .文末“礼赞缙云” “仰视缙云”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散文联

47、结18 .学习仰视缙云后,“诗话丽水”学习小组开展了 “神幻成就名山,开端锻造经 典”的主题阅读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任务一寻名山,话神幻(1)小组发现仰视缙云与水游传西游记都以具有神幻色彩的名山故事开篇。 请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作品开篇的名山神幻故事仰视缙云黄帝炼丹鼎湖峰水浒传太尉走妖龙虎山西游记任务二读名著,品开端(2)开篇的神幻故事对作品组织情节、塑造形象有什么作用?请选择水游传或西游 记,结合作品内容评析。【答案】14. (1)鼎湖峰(2)县令题字/李阳冰题字15 . (1) 一般来说,冒号后面的内容要紧跟其后,但文章却另起一段,异于常规的写法, 既突出了作者近看鼎湖峰时被它的强壮伟岸、厚实坚韧所震撼,又提醒读者下文所写的内容 非常重要,表达了作者从远望到近看鼎湖峰的情感变化。(2)因为这些树种类繁多,粗壮茂密,连成一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