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好妈妈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6437500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个好妈妈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如何做个好妈妈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个好妈妈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个好妈妈精.ppt(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做个好妈妈第1页,本讲稿共23页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Hull),驱力减降论。驱力减降论的要义有二:其一,个体的一切活动,皆起因于内在生理需求而生的驱力;其二,在个体表现行为时,如该行为结果能满足造成驱力之需求,那就会使该驱力减降。驱力减降的结果,自将加强该种行为的重复出现。马斯洛氏的动机理论第2页,本讲稿共23页哈洛的猴子实验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 结论 关系是一切的基础有奶的不一定是娘第3页,本讲稿共23页第4页,本讲稿共23页后续实验那些

2、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第5页,本讲稿共23页对育儿的启示与喂食相比,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肌肤接触,如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脸、胸、背等让孩子体味着“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对大一些的孩子也应如此。尽量避免父母与孩子的长期

3、分离。长期分离造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亲自担当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必须分离,应与孩子做好沟通并坚决离开。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做亲子游戏时,父母应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渐形成坚强、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人。第6页,本讲稿共23页 铁娘子实验铁娘子”实验 是哈洛设计的一种特殊的代母,它会向小猴发射锋利的铁钉,并且向它们吹出强力冷气,把小猴吹的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并且不停尖叫。哈洛声称,这是一个邪恶的母亲,他想

4、看看这会导致什么结果。他制作了各种邪恶的铁娘子,它们有的会对着小猴发出怪声,有的会刺伤小猴。令人吃惊的是,无论什么样的邪恶母亲,哈洛发现小猴都不会离去,反而更加紧紧的抱住它们。启示:受伤的小孩唯一倾向就是去找妈妈。受到惊吓的的幼儿是不计一切代价要紧贴母亲的。第7页,本讲稿共23页绝望之井1960年代,生物精神医学兴起,出现了通过药物减轻精神症状的可能,而这引起了哈洛的极大兴趣,他再次在恒河猴身上进行实验。他建造了一个黑屋子,把一只猴子头朝下在里面吊了两年。哈洛把这叫做绝望之井。那只猴子后来出现了严重的、持久的、抑郁性的精神病理学行为,即使在放出来9个月之后,还是抱着胳膊呆呆坐着,而不像一般的猴

5、子东张西望探索周遭。启示:1、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使孩子的主要社会反应沦为恐惧。2、长期剥夺幼童的母爱,会导致其沮丧、绝望、焦虑、心理残伤和死亡,会在其身心方面上发生严重而久远的影响,直至终生。3、父母尽量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造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亲自担当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必须分离,应与孩子做好沟通并坚决离开。第8页,本讲稿共23页人本主义者的理想的成长一般来讲,健康的人在自己童年,尤其是23岁前获得了足够的爱,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相信,真相意味着爱。所以,他们喜欢真相,哪怕真相起初非常痛苦,他们仍深信这个痛苦是抵达

6、爱的途径。相反,不健康的人,他们在童年收获了太多痛苦,所以,对他们来说,真相意味着痛苦,所以,他们讨厌真相,哪怕真相一开始就意味着快乐,他们仍深信哪个快乐的背后藏着不可预知的痛苦。第9页,本讲稿共23页关于成长-心理的解读幻想是孩子唯一的能力,精神和肉体是一样的,自己和别人是一体的通过妈妈才能实现”全知全能”.这种良好的感觉是他以后的健康自恋自信的基础。这个感觉只有好妈妈才能给予,母爱永恒不便是唯一标准如果婴儿遇到的是一个“坏妈妈”,她不仅对婴儿疏于照料,屡屡让婴儿产生受挫感,也无法体验到婴儿的情感并与之共鸣。更不能容忍婴儿的攻击譬如婴儿咬痛了她的乳房,甚至反而对婴儿的攻击还以惩罚。更糟糕的是

7、,把婴儿当作自己糟糕情绪的发泄对象。或者,她的情绪变化非常快,无法给予婴儿稳定的爱与照顾,那么,这个弱小的婴儿就会遭受不能承受的痛苦,他必须不再面对来自妈妈的攻击,以及自己的糟糕感觉 第10页,本讲稿共23页孩子如何对待坏妈妈最早的模式:乳房就是妈妈 妈妈就是乳房心理机制 婴儿会使用各类心理机制来控制强烈需求、恐怖与婴儿幼稚的感受。婴儿如何和乳房建立关系即可显示下列各种机制如投射、内射、分裂与投射认同。1)投射(projection)是一种心理过程或幻想过程,藉此婴儿相信在现实里有某一客体具有某些婴儿本身感受的特质。因此,喂食良好的婴儿,充满着愉悦而把这份好的感受转回到客体上并且相信乳房是好的

8、东西。好的乳房成了它终其一生所感受到好且有益的原型,而坏的乳房则代表所有邪恶及迫害人的东西。当孩童把它的挫败及恨意转向坏乳房时,它就会把所有它本身所呈现的相当恨意都归因到该乳房上去。第11页,本讲稿共23页好乳房与坏乳房好乳房与坏乳房“好乳房好乳房”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坏乳房坏乳房”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

9、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弃他。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弃他。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好乳房的爱好乳房的爱具有保护和恢复的效力具有保护和恢复的效力坏乳房的恨坏乳房的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第12页,本讲稿共23页2)内射(introjection,或称内摄),是另一个在非常幼小婴儿身上呈现且存在的一重要原始机制,是婴儿从外在世界中所感知而后藉以放到他或她自身里面去的心理幻想。因之,任何从外在世界来的危险或剥夺便进来而成为一种内在危险。挫败客体及焦虑来源,即使对婴儿言是外在的,经由内射作用而成为吓坏了的婴儿的内在迫害者。婴

10、儿利用分裂机制保护他或她自己。第13页,本讲稿共23页3)分裂(splitting)意指分离或隔开感受与自体各面向。婴儿藉由分裂其自我与其客体使成为较可被处理的各面向而来保护它自身;也就是说,分离这些使成为好面向和坏面向使它们各自分开。和母亲及其乳房间的关系是一种牵涉到爱恨感受与挫败满足共存的复杂关系。分裂机制可藉由改变和母亲间复杂关系成为表面上看来许多简单关系而使事物简化(即成为爱的客体与满足的自体、恨的客体与挫败的自体等等)。藉由分裂机制来把危险感受和令人满足的感受分开来而解消掉那危险的感受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4)投射认同(projection identification),婴儿试图

11、防卫自身的另一方式是借着幻想过程把自己内在世界强加到所幻想的外在世界上然后再内化该个世界。婴儿试图借着外化它们来纾解掉某些内在焦虑与内在危险,然后在外在世界中予以修正。在幻想的层次上,它包括把自体不能接受的部分分裂掉,然后把它送到另一个客体上。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5)内化(Internalizations),一个人将外在世界的内射部份加以组织,并成为心理上有意义的架构。克莱因认为有三个重要的内化项目:自我(ego)-克莱因相信婴儿自我出现的时间比弗洛伊德所主张的还早,她认为自我很早即有能力感觉到破坏和爱的力量,并藉由分裂、投射和内射等防卫方式来处理这两股力量。从第一次喂食经验起,婴儿的自我

12、便开始发展进化。当婴儿能被喂饱,并得到爱与安全感时,他所经验到的是好的乳房;但当照顾者没有出现或没有提供奶水、爱或安全感时,婴儿所经验到的是坏的乳房。婴儿会内射这两种乳房经验印象,这些意像提供了幼儿日后自我扩展的焦点。因此,婴儿与最初客体(乳房)的关系是未来自我发展与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二、儿童发展观:、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克莱因以“心态”(position)观修正弗洛伊德“阶段”(stage)观,她同意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性欲发展顺序,但认为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可以反复的偏执分裂样心态(paranoid-schizoid positio

13、n):婴儿的对象关系是与部分对象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分裂过程和偏执焦虑 抑郁性心态(depressive position):在抑郁性心态中,对象关系被整合的方式构成了人格结构的基础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这二种状态间存在一种张力(tension),人总是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一种状态,贯穿了人的一生。这两种状态为分别开始于1岁和1.5岁,在儿童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状态不断地重新被激活。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幼儿的偏执-分裂样的状态出现于获得守恒性对象之前。在此期间,母亲为幼儿的内心世界提供的形象是相对分离的,这些形象是通过在不同情境下母亲的各种表现内向投射而产生的。于是,幼儿从母亲处获得

14、满足体验而内向投射时,就成了“好对象”;如果这些形象是剥夺或感到痛苦时,则使儿童产生照顾他的人在故意迫害他的体验,在此种状态中产生的内向投射,第19页,本讲稿共23页在儿童的内心世界中母亲就成了虐待性的坏对象。在该阶段,儿童的焦虑是怕迫害自己的对象会消灭自身与那些好对象。在正常的心理发展中,儿童的这些幻想性心理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在儿童心目中从母亲处来的各种分离的内在形象就汇合成一个单一的对象,它既有儿童感到满足的好的部分,又有使儿童感到挫折的坏的部分。第20页,本讲稿共23页可是,当坏母亲开始与儿童的内心现实中可爱的好母亲相汇合时,儿童就会感到,他自己在幻想中对迫害者的攻击,也会操作他所敬爱

15、的或必不可少的好对象。于是产生了罪恶感与悲哀,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意丛,逐渐出现了抑郁状态。抑郁状态的痛苦也可以通过否认自己的攻击性效果而暂时得到减轻(躁狂性防御)。但是,要解决抑郁状态问题,还要依靠一种不同的反应,即承担责任并尽力去修复能力所具有的信心。第21页,本讲稿共23页理想的成长环境就是够好的母亲 温尼科特强调自体形成时的环境重要性,他说环境,当它够好时,会促进婴儿的成熟过程。婴儿依赖环境所带来的粮食,而环境(在母亲的身上)则会针对婴儿不同的需求自行调适。随着成长,婴儿会慢慢地不那么依赖环境或母亲。孩子最早是和母亲共生的.婴儿的需求及成熟的历程才是中心重要的,而适应它们则是父母的责任。也

16、就是说,开始是母亲要全然施予到婴儿的照顾上,然后慢慢地她要朝向去适应(de-aptation),第22页,本讲稿共23页共生期好妈妈的特点一个好客体必须是由婴儿出于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当该客体从主观性的改变到成为客观所感知的时,孩童乃逐渐离开全能的阶段(Winnicott,1963/1965d,pp.180-182)。够好的母亲如要成功适应其婴儿,就必须去符合且培育婴儿的全能性需求。母亲要成功且重覆不断地去符合婴儿的自发性姿势或把婴儿的感觉性幻觉当真(1960/1965e,p.145)。这促成婴儿的全能感,婴儿乃开始相信有一外在现实,那就好像很神奇,好像做起来似是在其控制之下(因为母亲可以成功地去调适婴儿的手势姿态和需求)。够好的母亲能够忘掉自己,培养孩子的全知全能的幻觉第23页,本讲稿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