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6437132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优秀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第1页,本讲稿共49页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春秋奴隶制法律制度的解体第一节:春秋奴隶制法律制度的解体 一、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一、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二、公布成文法及其重要意义二、公布成文法及其重要意义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 一、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一、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二、各诸侯国法律制度的转型二、各诸侯国法律制度的转型 三、三、法经法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 历史地位历史地位 四、商鞅变法及其历史地位四、商鞅变法及其历史地位第2页,本讲稿共49页第一节:春秋奴隶制法律制度

2、的解体第一节:春秋奴隶制法律制度的解体一、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一、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一)经济基础的变化(一)经济基础的变化(二)上层建筑的变化(二)上层建筑的变化(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具体表现是,王室衰微、王权下移,诸侯礼崩乐坏具体表现是,王室衰微、王权下移,诸侯称霸,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法制取代礼制。称霸,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法制取代礼制。臣弑君、子弑父、下犯上、弟篡兄、废嫡立庶,违臣弑君、子弑父、下犯上、弟篡兄、废嫡立庶,违礼背法的现象层出不穷。礼背法的现象层出不穷。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春秋170多个国家,“弑君36,亡国52,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3、第3页,本讲稿共49页二、公布成文法及其重要意义二、公布成文法及其重要意义 春秋末期的春秋末期的“铸刑鼎铸刑鼎”事件事件公元前公元前536年,郑国年,郑国铸刑书(鼎),铸刑书(鼎),公元前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年,晋国铸刑鼎,标志着中国古代成文法的产生。郑国大夫邓析私造郑国大夫邓析私造 “竹刑”。左传定公九年(公元前503年)记载:“郑驷歂杀邓析邓析,而用其竹刑竹刑。”公布成文法的重要意义公布成文法的重要意义 春秋末期,郑、晋两国相继“铸刑书(鼎)”。这是中国法律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中国法律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中国奴隶制法律形

4、态的结束和成文法的诞生成文法的诞生。拉开了春秋战国轰轰烈烈的成文拉开了春秋战国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的帷幕法运动的帷幕,。成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滥觞。成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滥觞。第4页,本讲稿共49页第5页,本讲稿共49页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公元前公元前475-前前221年年)一、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一、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继春秋末期郑、晋春秋末期郑、晋两国的成文法之后,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纷纷登上各诸侯国的政治舞台,进行变法改革,制定成文法,于是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成文法运动。首先是在成文法运动的发祥地三晋地区的魏魏国有大府之宪大府之宪

5、、法经法经、楚、楚国宪令宪令、秦、秦国秦秦律律、赵、赵国国律国律。在韩韩国,韩昭侯任用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为相,进行变法改革,颁布了大量的法令第6页,本讲稿共49页二、各诸侯国法律制度的转型二、各诸侯国法律制度的转型(一)法律性质的转变(一)法律性质的转变 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奴隶制法律转变为封建制法律封建制法律。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法经将盗法列于篇首,主张“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晋书刑法志)。秦律中设有“盗罪”,惩罚严厉。盗采桑叶一片,罚劳役30天;保护土地私有权,严禁“盗徙封盗徙封”。第7页,本讲稿共49页 2、

6、以封建等级制取代奴隶制等级制。、以封建等级制取代奴隶制等级制。各国变法中,均采取了以军功授爵以军功授爵的政策,取消取消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如商鞅变法定了20级爵。3、建立并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并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各国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以封建官僚制取代世卿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以封建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世禄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并以相应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第8页,本讲稿共49页(二)法律内容的变化(二)法律内容的变化 1、法律调整的范围扩大,规定更加具体细密。法律调整的范围扩大,规定更加具体细密。如秦的仓律规定了收获物的收藏、保管、放置、统计、加工、发放,以

7、及种粮的保管、每亩地使用种粮的数量,等等。2、刑罚从野蛮走向文明,出现了新的刑种。、刑罚从野蛮走向文明,出现了新的刑种。刑罚开始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总体上看,刑罚开始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总体上看,其标志就是赎刑赎刑被广泛适用。如国语齐语记载,为加强军事力量,齐国法律规定: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鞍盾一戟。第9页,本讲稿共49页3司法组织及其活动司法组织及其活动 春秋时期,司法权下移至诸侯。各诸侯国都有自春秋时期,司法权下移至诸侯。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司法组织,其名称不一;司法组织也开始独立出己的司法组织,其名称不一;司法组织也开始独立出来。来。从文献记载及有关的出土铜器铭文来看,如卫卫国、虞国国、

8、虞国设有“司寇司寇”一职;宋国宋国有“大司寇大司寇”、“小司寇小司寇”之别;楚国楚国有司败司败;晋国晋国有尉氏尉氏。这一时期司法审判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霸主代这一时期司法审判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霸主代替了昔日周天子的地位,并且审理各诸侯国争讼案件。替了昔日周天子的地位,并且审理各诸侯国争讼案件。第10页,本讲稿共49页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除了国君享有最高审判权之外,还在中央设置了专门的司法机构,如中央设置了专门的司法机构,如秦国设有廷尉,楚国设有廷理,齐国设有大理,魏国设有司寇。地方司法审判权则由郡县行政长官兼理。地方司法审判权则由郡县行政长官兼理。各诸侯国审判时都依据各自的法律和习惯。197

9、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之封诊式封诊式中中记录了一些案件,是秦国司法审判活动秦国司法审判活动的真实记载。从中可以看到,秦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司法审判制度。一套司法审判制度。如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第11页,本讲稿共49页 当事人的姓名、身份、机关、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书面报告;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作笔录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口供,可进行刑讯刑讯;最后,司法机关作出判决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爰书”。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秦朝。三、三、法经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第12页,本讲稿共49页(一一)法经法经的体例与主要内

10、容的体例与主要内容 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重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改革。李悝制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诸法合体”,以,以刑为主的法典。刑为主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盗法、贼法贼法、囚法囚法、捕法捕法、杂法杂法、具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晋书刑法志),因此将盗法盗法、贼法贼法列于篇首。列于篇首。第13页,本讲稿共49页盗法盗法是危害他人财产的法律规定。“窃货曰盗”贼法贼法是关于危害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规定。“害良曰贼”网法网法又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捕法是关于追捕盗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

11、杂法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嬉禁、徒禁、金禁、城禁等。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起“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部分。第14页,本讲稿共49页杂法杂法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淫禁淫禁是有关处罚淫乱的规定;狡禁狡禁即惩治盗窃官府符玺及议论国家法令的规定。盗符者、议论国家法令者诛,籍其家;嬉禁嬉禁即处罚赌博行为的规定;徒禁徒禁即对踰制行为的处罚。“大夫之家有侯物,自一以上者诛”。.金禁金禁即对贪污受贿的处罚规定。丞相受金,左右伏诛;犀首(将军)以下受金,则诛,金自镒镒(古代重量单位=20又说24两)以下,罚

12、不诛也)、城禁城禁即对越城的处罚规定。一人则诛,自十人以上夷其乡及族。第15页,本讲稿共49页(二二)法经法经的历史地位的历史地位 法经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2、将实体法实体法(盗法、贼法、杂法)和程序法程序法(囚法、捕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第16页,本讲稿共49页 3、法经的出现有利于司法的统一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4、法经的出现,有利于法律文献

13、的整理、修订、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解释和研究。因此,法经是新式法典的集中体现,是封建成文法典的雏形。但遗憾的是法经很早就已经失传了。晋书刑法志等只保留了其框架。第17页,本讲稿共49页四、商鞅变法及其历史地位四、商鞅变法及其历史地位(一)第一次变法:(一)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9年(一说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是:1、制定了“连坐法连坐法”,“令民为什伍,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而相牧司连坐。2、以以法经法经为蓝本为蓝本,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加以修订、扩充,制定秦律。秦律。从此以后,中国古代法典都以“律”为名。第18页,本讲稿共49页第19页,本讲稿共49页 夏,商、西周直至春

14、秋时期的奴隶制时代,夏,商、西周直至春秋时期的奴隶制时代,一般称法律为刑。如夏有禹刑,商有汤刑,西周有九刑和吕刑,春秋时期郑国有刑书与竹刑,晋国有刑鼎等。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开始称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开始称法律为法法律为法如晋有被庐法,楚有仆区法与茆门法,魏有法经等等。“法”本义虽亦为刑,但它同时含有公平、正直之意,法字不仅有刑杀惩罚的意思,而且有刑罚的标准与规范的内涵。商鞅变法时进一步商鞅变法时进一步“改法为律改法为律”。从此以后,自秦汉至明、清,除宋朝律典称“刑统”,元朝称“通制”、“条格”等外,其他各个朝代基本都称法典为律。第20页,本讲稿共49页 3、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及一切特权。奖

15、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及一切特权。“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属籍”(史记商君列传);“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4、奖励耕织奖励耕织,重农抑商重农抑商:1)颁行)颁行垦草令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为田开阡陌令和和分户令分户令第21页,本讲稿共49页 垦草令垦草令是商鞅推行重农政策重农政策的20条法律措施。其主要精神是主要精神是加强吏治,整顿税收,合理征收农业税;禁止农民迁徙、经商、学文化;禁止商人经营粮食、禁止农民迁徙、经商、学文化;禁止商人经营粮食、开设旅店。重征商税。征集商人出徭役;开设旅店

16、。重征商税。征集商人出徭役;提高减免徭役的条件,将大量人力投入生产劳动;加重刑罚,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连坐。为田开阡陌令为田开阡陌令的精神是的精神是废除原奴隶制井田的疆界,确立新的田界。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就是没收奴隶主贵族的采邑,剥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剥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在国有土地的前提下,依名籍将一定数量的土地分给人民终身占有和使用。第22页,本讲稿共49页 同时,按军功行田宅,人民取得的土地允许子孙继承。按军功行田宅,人民取得的土地允许子孙继承。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分户令分户令要求“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2)奖励农耕。奖励农耕。法律规定“

17、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二)第二次变法。(二)第二次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是:1、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第23页,本讲稿共49页 “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列传),“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食货志)。2、普遍推行郡县制。普遍推行郡县制。郡有郡有“郡守郡守”,县有,县有“县令、县长。县令、县长。”“集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一说四十一县或三十县)”(史记商君列传)。县令、县丞县令、县丞等地方官由国君直接任免,集权中央,等地方官由国君直接任免,集权中央,并统一度量

18、衡统一度量衡制度。3、重申按户口征收军赋。按户口征收军赋。“舍地而税人”(通典食货典赋税上),以利开垦荒地和增加赋税收入,明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第24页,本讲稿共49页(三)商鞅变法对秦国法制的影响及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三)商鞅变法对秦国法制的影响及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位 商鞅变法的改革措施,一方面清理了旧贵族的政治经清理了旧贵族的政治经济势力济势力,另一方面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政治统治,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了其他法家代表的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了其他法家代表的改革,从而使秦国从不被人重视的“夷狄之邦”,一跃而成为令人畏

19、惧的“战国七雄”之首的强国,为后来秦统一天下为后来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第25页,本讲稿共49页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以法经为蓝本制定的秦律秦律,对于秦法制的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秦汉以后的封建法典都以封建法典都以“律律”为名。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为名。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法治法治”理论和推行理论和推行“法治法治”的方法的方法,在法律上确立法律上确立了中央集权制了中央集权制,为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的封建政治制度统一的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和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正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所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第26页,本讲稿共49页第四讲作业:第四讲作业:简述:简述:10、公布成文

20、法的论争及重要意义。论述:论述:11、论法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12、论商鞅变法。第27页,本讲稿共49页第28页,本讲稿共49页 第29页,本讲稿共49页 第30页,本讲稿共49页第31页,本讲稿共49页第32页,本讲稿共49页第33页,本讲稿共49页第34页,本讲稿共49页第35页,本讲稿共49页第36页,本讲稿共49页第37页,本讲稿共49页第38页,本讲稿共49页第39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0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1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2页,本讲稿共49页第43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4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5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6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7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8页,本讲稿共49页 第49页,本讲稿共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