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精.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第1页,本讲稿共37页 目录目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前言 一、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二、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一、一、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二、二、评价建议评价建议 三、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 四、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2页,本讲稿共37页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
2、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实践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
3、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第3页,本讲稿共37页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
4、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一)生活性(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
5、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6、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第4页,本讲稿共37页 (三)综合性(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
7、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
8、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与表现。第5页,本讲稿共37页二、课程基本理念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
9、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利。(三)道
10、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11、(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第6页,本讲稿共37页三、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
12、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
13、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第7页,本讲稿共37页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
14、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
15、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第8页,本讲稿共37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
16、童。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惜资
17、源。第9页,本讲稿共37页 (三)知识与技能(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
18、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第10页,本讲稿共37页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健康、安全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1 1、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2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 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 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 6、了解天气、
19、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 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 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第11页,本讲稿共37页9 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
20、的逃生或求助方法。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第12页,本讲稿共37页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愉快、开朗1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 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
21、极向上积极向上4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 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 6、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 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 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敢
22、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第13页,本讲稿共37页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 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 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 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 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 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 6、能初步分辨事非,做了错
23、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能初步分辨事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7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 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第14页,本讲稿共37页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9 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10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11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
24、光荣事迹。、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感到自豪。第15页,本讲稿共37页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 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 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设计与制作3 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生活。4 4、能根据
25、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勤于思考,学习探究勤于思考,学习探究5 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 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7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 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 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法收集需要的资料。、学习利用
26、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法收集需要的资料。10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第16页,本讲稿共37页“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说明说明 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它们之间
27、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开来。第17页,本讲稿共37页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
28、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
29、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目标的全面实现。第18页,本讲稿共37页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三)正确认识
30、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教科书的人,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31、来实现。儿童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32、(参见图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 1)第19页,本讲稿共37页第20页,本讲稿共37页 (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
33、、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发展。(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 1 1、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 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教学活动计划。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教学活动计划。(2
34、 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 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 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
35、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第21页,本讲稿共37页2 2、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选择(1 1)源于儿童生活)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性。(2 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
36、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 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案例”。在使用教材时,要避免照。在使用教材时,要避免
37、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就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就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第22页,本讲稿共37页 3 3、活动组织、活动组织 (1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
38、宜的活动形式。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 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
39、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 3
40、)开放地组织活动)开放地组织活动 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条件。第23页,本讲稿共37页 4 4、活动指导、活动指导 (1 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
41、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及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及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 2)重视活动的过程)重视活动的过程 活动
42、过程是儿童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活动过程是儿童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
43、用的质量、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 3)提高活动的质量)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
44、动中获得发展。第24页,本讲稿共37页 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
45、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
46、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
47、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第25页,本讲稿共37页 二、评价建议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本课程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
48、征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活体现。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活体现。本课程评
49、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第26页,本讲稿共37页 (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1 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 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
50、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 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本课程本课程“情感与态度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