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计划施工质量验收设计标准规范GB50204-20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工程计划施工质量验收设计标准规范GB50204-2015.doc(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6000 直线段最小长度(mm)40050060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6.3.5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定位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应符合表 6.3.5 的规定,其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1.5 倍的尺寸偏差。 表 6.3.5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定位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构件截面高(厚)度(mm)h300300 1500 允许偏差 (mm)51015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各类型构件总数的 10%,且不少于 3 个构件,每个构 件不应少于 5 处。
2、 检验方法:尺量。6.46.4 张拉和放张张拉和放张 主控项目 6.4.1 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前,应对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 试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符合配套锚固产品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且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 的 75; 2 对采用消除应力钢丝或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筋的先张法构件,不应低于 30MP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6.4.26.4.2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绞线总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
3、一截面钢绞线总 根数的根数的 3%,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 每跨计算。每跨计算。 检查数量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观察观察, ,检查张拉记录。检查张拉记录。 6.4.3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 偏差为5%。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 3 根。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一般项目 6.4.4 预应力筋张拉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张
4、拉力下预应力筋的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相对允许 偏差为6%; 2 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_6.4.5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应检查预应力筋张拉后的位置偏差,张拉后预应力筋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 5mm,且不应大于构件截面短边边长的 4%。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3%,且不应少于 3 束。 检验方法:尺量。6.56.5 灌浆及封锚灌浆及封锚 主控项目 6.5.1 预留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6.5.2
5、 现场搅拌的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3h 自由泌水率宜为 0,且不应大于 1,泌水应在 24h 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2 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 0.06; 3 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 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 6;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 自 由膨胀率不应大于 3。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配比性能试验报告。 6.5.3 现场留置的孔道灌浆料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30MPa。 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组应留取 6 个边长为 70.7mm 的立方体试件,并应标准养护 28d; 2 试件抗压强度应取 6 个试件的平均值;当
6、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 值相差超过 20%时,应取中间 4 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5.4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 20mm,二 a、二 b 类环境时 50mm,三 a、三 b 类环境时 8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5%,且不应少于 5 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6.5.5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锚具外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 1.5 倍,且不应 小于 30mm。检查数量:在同一
7、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3%,且不应少于 5 束。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7 7 混凝土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的规定分批检 验评定。划入同一检验批的混凝土,其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3 个月。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 28d 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养护试件。-_试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的规定。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再置入标准 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 28d 或设计规定龄期。 7.1.2 当采
8、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 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折算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 采用。 7.1.3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应按本规范第 10.2.2 条的规定 进行处理。 7.1.4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 的规定检验评定。 7.1.5 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提供基本性能试验报告。 7.1.6 预拌混凝土的原
9、材料质量、制备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O2 的 规定。7.27.2 原材料原材料 主控项目 7.2.1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通用硅酸 盐水泥盐水泥GB175GB175 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检查数量:按同一厂
10、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 水泥,袋装不超过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7.2.2 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 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性能、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混
11、凝土外加剂, 不超过 50t 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7.2.3 水泥、外加剂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1 获得认证的产品; 2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 一般项目 7.2.4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矿物掺 合料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 粉、磷渣粉、钢铁渣粉和复合矿物掺合料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沸石粉
12、不超过 120t 为一批, 硅灰不超过 30t 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_7.2.5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的规定,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 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 的规定,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 骨料GB/T25177 和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7.2.6 混凝土拌
13、制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采用饮用水作为混凝土用水时,可不检验;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水 源时,应对其成份进行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水质检验报告。7.37.3 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 主控项目 7.3.1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7.3.2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离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7.3.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
14、010 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离子、碱的总含量计算书。7.3.4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原材料、强度、凝结时间、稠度等应满 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强度试验报告。一般项目 7.3.5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每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
15、 m3 时,每 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稠度抽样检验记录。 7.3.6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耐久性检验,其检验结 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_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试件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 和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 标准JGJ/T193 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耐久性试验报告。 7.3.7 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含气量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
16、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取样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含气量检验报告。7.47.4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主控项目 7.4.1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 抽取。抽取。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每拌制每拌制 100100 盘且不超过盘且不超过 100m3100m3 时
17、时,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2 每工作班拌制不是每工作班拌制不是 100100 盘时盘时, ,取样不得少于取样不得少于- -次;次; 3 3 连续浇筑超过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1000m3 时,每时,每 200m3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 -次;次; 5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7.4.2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
18、合施工方 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7.4.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混凝土养护记录。8 8 现浇结构分顼工程现浇结构分顼工程 8.1 一般规定 8.1.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2 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 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8.1.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
19、功 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 8.1.2 确定。 表 8.1.2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_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裂缝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
20、功能的裂缝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有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8.1.3 装配式结构现浇部分的外观质量、位置偏差、尺寸偏差验收应符合本章要求;预制构 件与现浇结构之间的结合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8.28.2 外观质量外观质量 主控项目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
21、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 理;对裂缝、连接部位出现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 经设计单位认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 新验收。(不需监理批准,但应有方案并备案和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8.38.3 位置和尺寸偏差位置和尺寸偏差 主控项目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
22、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 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 处理方案,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新标准变化)。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_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处理记录。 一般项目 8.3.2 现浇结构的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8.3.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应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应少 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
23、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 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应少于 3 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表 8.3.2 现浇结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整体基础15经纬仪及尺量 独立基础10经纬仪及尺量轴线位置 柱、墙、梁8尺量6m10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柱、墙层 高6m12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全高(H)300mH/30000+20经纬仪、尺量垂直度全高(H)300mH/10000 且80经纬仪、尺量层高10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标高 全高30水准仪或拉线、尺量基础+15,-10尺量 柱、梁、板、墙+10,-5尺量截面尺寸 楼梯相邻踏步
24、高差6尺量中心位置10尺量电梯井洞长、宽尺寸+25,0尺量 表面平整度8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板10尺量 预埋螺栓5尺量 预埋管5尺量预埋件 中心位置 其他10尺量 预留洞、孔中心线位置15尺量注:1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2 H 为全高,单位为 mm。 8.3.3 现浇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设备安装的要求。其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 方法应符合表 8.3.3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表 8.3.3 现浇设备基础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_坐标位置20经纬仪及尺量不同平面标高0,-20水准仪或拉线
25、、尺量平面外形尺寸20尺量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0,-20尺量 凹槽尺寸+20,0尺量 每米5水平尺、塞尺量测平面水平度全长10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每米5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垂直度全高10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中心位置2尺量 顶标高+20,0水准仪或拉线、尺量中心距2尺量预埋 地脚螺栓垂直度5吊线、尺量 中心线位置10尺量 截面尺寸+20,0尺量 深度+20,0尺量预埋 地脚螺栓孔 垂直度h/100,且10吊线、尺量 中心线位置5尺量 标高+20,0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带槽锚板平整度5直尺、塞尺量测预埋活动地 脚螺栓锚板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2直尺、塞尺量测注:1 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
26、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2 h 为预埋地脚螺栓孔孔深,单位为 mm。9 9 装配式结构分顼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顼工程 9.1 一般规定 9.1.1 装配式结构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 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2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3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 固长度; 4 预埋件、预留管线的规格、数量、位置。 9.1.2 装配式结构的接缝施工质量及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9.2
27、 预制构件 主控项目 9.2.1 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_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验收记录。 9.2.2 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梁板类简支受弯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的要求,检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 2)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 3)
28、对大型构件及有可靠应用经验的构件,可只进行裂缝宽度、抗裂和挠度检验。 4)对使用数量较少的构件,当能提供可靠依据时,可不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2 对其他预制构件,除设计有专门要求外,进场时可不做结构性能检验。3 对进场时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预制构件,应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应驻厂监督制作过程: 2)当无驻厂监督时,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对预制构件主要受力钢筋数量、规格、间距及 混凝土强度等进行实体检验。 检验数量:每批进场不超过 1000 个同类型预制构件为一批,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个构 件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实体检验报告。 注:“同类型”是指同一钢种、同一混
29、凝土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结构形式。 抽取预制构件时,宜从设计荷载最大、受力最不利或生产数量最多的预制构件中抽取。 9.2.3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 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处理记录。 9.2.4 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等的材料质量、规格和数量以及预留孔、预留洞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一般项目 9.2.5 预制构件应有标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2.6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
30、查处理记录。 9.2.7 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9.2.7 的规定;设计有专门规定时,尚应符合 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的预埋件,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可取表 9.2.7 中规定数值 的 2 倍。-_检查数量:按同一类型的构件,不超过 100 件为一批,每批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5%,且不应少于 3 件。表 9.2.7 预制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m125 m 且m121810楼板、 梁、柱、 桁架m1820长度墙板4尺量楼板、梁、柱、桁架5宽度、高(厚) 度墙板4尺量一端及中部, 取其中偏差绝对 值较大处 楼板、梁、柱、墙板内表面5表面平整度墙
31、板外表面32m 靠尺和塞尺 量测 楼板、梁、柱且/750l20侧向弯曲墙板、桁架且/1000l20拉线、直尺量测 最大侧向弯曲处 楼板/750l翘曲墙板/1000l调平尺在两端量 测 楼板10对角线墙板5尺量两个对角线中心线位置5预留孔孔尺寸5尺量中心线位置10预留洞洞口尺寸、深度10尺量预埋板中心线位置5 预埋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0,-5 预埋螺栓2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10,5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2预埋件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面 平面高差5尺量中心线位置5预留插筋外露长度+10,-5尺量中心线位置5 长度、宽度5键槽 深度10尺量注:1为构件长度,mm;2 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偏
32、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9.2.8 预制构件的粗糙面的质量及键槽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_检验方法:观察。9.3 安装与连接 主控项目 9.3.1 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措施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3.2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时,灌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记录。 9.3.3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时,其连接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33、。 9.3.4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有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9.3.5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l07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lO7 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9.3.6 预制构件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时,其材料性能及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
34、05 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相关规 定。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和钢筋焊接及 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9.3.7 装配式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构件时,构件连接处后浇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 7.4.1 条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9.3.8 装配式结构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 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处理记录。 一般项目 9.3.9 装配式结构施工
35、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_9.3.10 装配式结构施工后,预制构件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台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 9.3.10 的规定。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部位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 9.3.10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 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
36、 表表 9.3.10 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竖向构件(柱、墙板、桁架)8构件轴线位置 水平构件(梁、楼板)5经纬仪及尺量标高梁、柱、墙板、楼板底面或顶面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6m5 构件垂直度柱、墙板安 装后的高度6m10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构件倾斜度梁、桁架5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外露5梁、楼板底 面不外露3 外露5相邻构件平整度 柱、墙板不外露82m 靠尺和塞尺测量构件搁置长度梁、板10尺量 支座、支垫中心位置板、梁、柱、墙板、桁架10尺量 墙板接缝宽度5尺量10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10.1 结构
37、实体检验 10.1.1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的内 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 可检验其他项目。 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 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 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10.1.2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检验,检验方法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 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 行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
38、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的规定;结构实体混凝 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 的规定。-_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d 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 14d。日平均温度为 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冬期施工时,等效养护龄期计算时温度可取结构构件实际养护温度,也可根据结构构件 的实际养护条件,按照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28d 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10.1.3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 的规定。 10.1.4 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F 的规定。 10.1.
39、5 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1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10.2.1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合格; 2 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3 观感质量验收应合格; 4 结构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 10.1 节的要求。 10.2.2 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 2 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 3 经有资质的检测
40、机构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 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 4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 验收。 10.2.3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设计变更文件;2 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3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文件; 4 混凝土、灌浆料试件的性能检验报告; 5 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6 预制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安装验收记录; 7 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8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的检验记录; 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预应力
41、孔道灌浆记录; 10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12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 13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4 结构实体检验记录; 15 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6 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_10.2.4 混凝土结构工程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存档备案。附录附录 A 质量验收记录质量验收记录-_A.0.1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表 A.0.1 记录。表 A.0.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分部(子分 部)工程名 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检验批容量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 目负责人检验批部位施工依据验收依据验收
42、项目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 2 3 4 5主 控 项 目1 2 3 4 5一 般 项 目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专业工长(施工员) :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 月 日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表 A.0.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可按表 A.0.2 记录。-_表 A.0.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数量检验批数量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分包内容序号检验批名称检验批容量部位/区段施工单位检查结果监理单位验收结论123456789101112131415说明:施工单位
43、检查结果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A.0.3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可按表 A.0.3 记录。-_表 A.0.3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项工程数量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单位负责人分包内容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数量施工单位检查结果监理单位验收结论1钢筋分项工程2预应力分项工程3混凝土分项工程4现浇结构分项工程5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结构实体检验报告观感质量检验结果综合验收结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监
44、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附录 B B 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B1 检验要求-_B.1.1 预制构件的承载力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进行检验时,应满足下式的 要求:(B.1.1-1)u00 u式中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荷载实测值与荷载设计值(均包括0 u自重)的比值;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设计要求的结构等级确定,当无专门要求时取 1.0;0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按表 B.1.1 取用。u2 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B.1.1-2)u00 u式中 构件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根据现
45、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按实配钢筋的承载力计算确定。表 B.1.1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受力情况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u有屈服点热轧钢筋1.20 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 宽度达到 1.5mm;或挠 度达到跨度的 1/50无屈服点钢筋 (钢丝、钢绞线、冷加 工钢筋、无屈服点热轧 钢筋)1.35有屈服点热轧钢筋1.30受压区混凝土破坏无屈服点钢筋 (钢丝、钢绞线、冷加 工钢筋、无屈服点热轧 钢筋)1.50受弯受拉主筋拉断1.50 腹部斜裂缝达到 1.5mm,或斜裂缝末端受压混凝 土剪压破坏1.40沿斜截面混凝土斜压、斜拉破坏;受拉主筋在端 部滑脱或其它锚固破坏1.5
46、5受弯构件的受 剪叠合构件叠合面、接槎处1.45B.1.2 预制构件的挠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规定的挠度允许值进行检验时,应满足下列的要求:-_(B.1.2-1)s0 saa 式中 在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或荷载准永久组合值作用下的构件挠度实测值;0 sa挠度检验允许值,按本规范第 B.1.3 条的有关规定计算;sa2 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挠度检验或仅检验构件的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B.1.2-2)c s0 s2 . 1 aa 应同时满足公式(B.1.2-1)的要求。0 sa式中 在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或荷载准永久组合
47、值作用下,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构件c sa短期挠度计算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B.1.3 挠度检验允许值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sa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值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B.1.3-1)sf/aa按荷载标准组合值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B.1.3-2) k sf qk1MaaMM式中 Mk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值计算的弯矩值;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 faB.1.4B.1.4 预制构
48、件的抗裂检验应满足公式(B.1.4-1)的要求:(B.1.4-1)cr0 cr(B.1.4-2)pctk cr ck0.95f式中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与检验用荷载标准组0 cr合值(均包括自重)的比值;-_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cr由预加力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pc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 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tkf按荷载标准组合值计算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ck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B.1.5 预制构件的裂缝宽度检验应符合下式的要求:(B.1.5)0 s,maxmaxww式中 在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或荷载准永久组合值作用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0 s,maxw裂缝宽度实测值; 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表 B.1.5 取用。maxw表 B.1.5 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mm)设计要求的最大裂 缝宽度限值0.10.20.30.4maxw0.070.150.200.25B.1.6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