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2608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国内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doc(1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三皇五帝 传说是中国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战国至汉代文献中有很多说法。三皇:一说指燧人、 伏羲、神农;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说 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常见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 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禹 鲧之子。 尚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句下孔传云:禹代鲧为崇伯 ,说明禹曾 被舜任命为司空,并继承了其父的封邑与爵称。后因治水有功,舜举荐他当上了部落联盟 的首领。 涂山之会 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行天命自居, 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权,取得了“夏后”的地位。经过激烈的战斗,三苗战

2、败了。这 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不断加强了夏禹的王权。 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 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 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 都转化成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鸣条之战 古代一次著名的战事,发生于夏代末年。当时夏桀无道,国内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四 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于是,商汤决定兴兵伐夏。 尚书序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 野,作

3、汤誓 。这是商汤向士兵们发表的征伐夏桀的誓师辞。汤历数了夏桀的罪恶,说明伐 桀是执行天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汤要求军士们努力执行天的命令。他亲自率师西征, 夏、商二军在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之野发生一场战斗,夏桀战败而出逃,死于南巢(今安 徽寿县东南)。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少康中兴 -_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夏后相之妻后缗所生。后缗母家为有仍氏,当寒浞攻杀夏 后相的时候,相妻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生少康,所以少康一直生活在有仍氏。长大 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 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

4、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 少康才站住了脚,并开展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夏的贵族靡逃到与夏同姓的有鬲氏。靡收抚了斟灌氏、 斟氏的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积蓄力量。在靡的密切配合下,少康终于攻灭了寒浞,杀浇 于过,杀于戈,重建了夏朝。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 。 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 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 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 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

5、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 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今河南商丘) 。在以后三百年当中, 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 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 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 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

6、来,耐心 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 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 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 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 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 “殷墟”。 -_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

7、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 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 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 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 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 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 焚,商王朝灭亡。 帝辛伐东夷 帝辛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

8、 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 。又如同书昭公十二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把对 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 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些军队久困战场,无心 战斗,前徒倒戈,终于导致商王朝的灭亡。 宣王中兴 周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 时复兴。 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 824 年),秦仲为大 夫,攻西戎,被杀。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伐戎,得胜。五年,宣王还曾与尹吉甫 一起伐猃狁(即西戎)于鼓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猃狁

9、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率师 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 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 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向周朝见。十八年,南仲 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域,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这一时期,宣王还曾命方 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 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宣王二十二年, 还继续西周早年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不过,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

10、甲士四万五千-_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 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 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 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 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 焚,商王朝灭亡。 大盂鼎 大盂鼎器主为康王时的大臣盂。相传道光初年和小盂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礼村,现藏于 中国历史

11、博物馆。此鼎深腹,立耳,柱足,足上有扉棱,沿下饰一周饕餮纹。腹内有铭文 19 行,共 291 字,为康王册命盂的记载。其内容可于尚书酒诰相对照。铭文中记载 了商王沉湎于酒以致失国的教训及周王赏赐盂土地民人之事,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的重要 资料。 井田制 西周王朝的广大国有土地,实行井田制的管理方式。 周礼小司徒:九夫为井, 四井为邑。 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井田便是在规整的一块方田之外附有墉垣,并有畎、 沟、洫、浍等更周密的灌溉系统。诸侯和百官从周王那儿直接得到的土地及依附于土地的 生产者,只能世袭,无权买卖,故井田制有

12、两层用意,既是诸侯和百官作为俸禄的等级单 位,也是课验勤惰直接耕种者的计算单位。西周后期出现了土地转让或买卖,井田制瓦解。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一句,出自诗鲁颂宫篇,其云: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 川,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是指附属在土地上作为仆庸的耕作者。分封制度下,封君拥 有三批属民,一是担任官司的人,一是分配的殷遗民,一是附属在封地上的原居民。 土田 附庸即指其中的第三批。 西六师、殷八师 西周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兵员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 。后来周公在 平叛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扩建国家直属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武装力量进行收编,又 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事编制,兵员由周人、殷人组成,

13、八师的戍守区在殷地,故称殷八 师 。后又因其长期驻守成周,故又称成周八师 。 三监 -_周武王灭商之后,以商旧都封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 殷都以西为庸,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管叔、蔡叔、霍 叔总称三监。一说武王以邶封武庚,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 陈余 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地名士。陈胜起义,陈余与至交张耳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 兵略赵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陈、张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 彻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至邯郸,与张耳拥立武臣为赵王,自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 相。武臣后为其部下李良所杀,陈余击

14、败李良,李良投奔秦将章邯。章邯攻破邯郸,张耳 与新立之赵王歇走入钜鹿城被秦军围困;陈余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钜鹿北。钜鹿城内食尽 兵少,张耳好几次派使者请陈余进兵,陈余自忖兵少,不敢进。后项羽救赵败秦,钜鹿解 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陈余之兵为张耳所收,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 自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以陈余未随自己入关,仅封他南皮三县,而以张耳为常山王。 陈余遂联合齐王田荣败张耳,张耳投汉。汉高帝三年(前 204 年),遣韩信、张耳伐赵,斩 陈余于水上。 秦始皇 秦始皇即嬴政(前 259前 210),原为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庄襄王的儿子(相传为吕不韦 所生),公元前 246 年即位,当时

15、年仅十三岁。由于未行成人之礼,实际专权用事者为吕不 韦及太后宠信的宦官缪毒。公元前 238 年秦王政开始亲政,当年镇压了缪毒的叛乱,第二 年又免去了吕不韦的职务。接着任用李斯为丞相,采纳其灭六国以成一统的建议,派大将 王翦等人进行统一战争。从公元前 230 年到前 221 年,他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韩、赵、魏、 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四海统一。统一全国后,他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即秦始皇。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可决定国家一切事物,直接任免重要的中央及地方官 吏。此外,秦始皇又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又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统 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他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将山

16、东六国贵族迁移到关中,又焚毁 儒学诸书,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公元前 210 年,秦 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约法三章 刘邦率兵进入咸阳后,秦王子婴迎降。刘邦本欲住在秦帝宫殿里面,后经张良等人劝 谏,便封存秦宫中财宝,退出咸阳,驻军灞上。又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对他们说:父老 苦秦苛法久矣,秦法规定,诽谤者灭族,偶语者弃市。我来时曾与诸侯相约,先入关中者 为王。如今我当为王,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 人皆官复原职。 秦人闻之大喜,争以牛羊酒食飨劳军士,唯恐刘邦不为王。 郡县制 -_秦朝的地方

17、行政制度。秦朝将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两级:郡和县。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 地方行政机构,长官为郡守,掌全郡政务;郡尉辅佐郡守;监御史掌监察工作。郡下设县, 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县有大县小县之分,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 县长。县令、县长下设县尉、县丞。县尉掌管全县的军事和治安,县丞为县令和县长的助 手,掌全县司法。秦朝建立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以后增至四十多个。 三公九卿 秦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 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公之下有九卿,他们

18、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 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 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 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 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马邑之谋 建元六年(前 135 年)匈奴军臣单于遣使求和亲。大行王恢深恶匈奴反覆无常,既然和 亲但又不断骚扰边境,便主张用兵。大司农韩安国反对,故仍允和亲。雁门郡马邑县(今山 西朔县)是汉与匈奴的互市中心,当地豪姓聂壹自愿诱杀匈奴。武帝召群臣会议,经过激烈 争论后,武帝终于采纳建议,决定诱

19、伐匈奴。元光二年(前 133 年),聂壹暗中与单于联络, 假作出卖马邑,诱使单于出兵;而武帝则遣韩安国、王恢、李广等,将车骑、材官三十余 万匿马邑旁山谷中。单于率十万骑入塞,未至马邑百余里,发觉这一阴谋,遂引兵北还。 史称马邑之谋 ,从此匈奴与汉邦交破裂,兵端乃启。 杨可告缗 武帝于元狩四年(前 119 年)颁布算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征收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产 税,以及车、船税。但由于有许多人隐匿财产,偷税漏税,故于元鼎三年(前 114 年)十一 月下令百姓告发偷漏缗钱者,称之为告缗 ,此事由杨可主管。规定凡告发属实,将会被 没收偷漏缗钱者的财产的一半赏给告缗者。据汉书食货志载,于是杨可告缗遍天

20、下, 中家以上大抵遇告 ,政府得民财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 宅亦如之 。武帝将没收来的田地、奴婢分配给各个部门。水衡、少府、太仆、大农等部门 设置农官,分别经营没收所得的各县土地。没收来的奴婢则主要负责饲养禽畜或在官府担 任杂役。告缗制度沿续近十年,直到官营盐铁酒、均输获利,国家财政有明显好转,才停 止执行。 行均输法 汉武帝推行的另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鼎二年(前 115 年),武帝以孔仅为大农令、桑 弘羊为大农丞,开始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在各郡国设均输官,令郡国将应缴纳的贡品, 连同运输费用折价交给当地的均输官,由均输官在价低的地方采购,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_师作为

21、官需或交平准出售,其余的转运到价贵的地方出卖。有时还在价贵地方将出卖贡品 所得款项,用以采购当地价廉的土特产,易地辗转贩运贸易。运输所用的人工,名义上由 国家支付工资(当时称为僦费),实际上是征发民夫,作为农民的一种徭役。 设平准制 汉武帝推行的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封元年(前 110 年)由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桑弘羊提 出。办法是在长安设置名为平准的机构,以大司农属下的平准令掌管。凡大司农诸官 的所有物资,包括均输贡物所剩余的物品,以及工官制作器物中作为商品的部分,基本上 都集中到这一机构。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就以低价出售;价格下跌时,则予收 购,以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就理论上说,这种官营商

22、业能起到平抑物价,限制富商大贾操 纵市场的作用,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然而在实行中,官商勾结起来囤积居奇,贱收贵卖, 进行投机,富商大贾并未受到真正的抑制,贪官又乘机中饱,结果还是苦了百姓。 独尊儒术 汉初崇尚黄老无为,令社会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至汉武帝时,为进一 步加强中央集权及统一全国思想,遂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 134 年),采纳董仲舒建议,以 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更化善治,德刑并用,一统纪而 明法度,使民知所从。此外,汉武帝又大量提拔儒生充当中央和地方官吏,不治儒学之博 士皆被罢免,由是自宰相至地方官几乎全由士人充任。汉武帝又设五经博士,专授儒家

23、经 典,同时又设太学、办学校、察举孝廉,使儒家理论渗透到各阶层领域,成为国家政策及 管治的理论根据。 七国之乱 西汉初期,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渐渐强大,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建议对这种势力加 以控制。文帝的时候,贾谊就提出把大的诸侯国变成几个小的,以削弱其面积及实力。景 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削藩的建议,即削夺诸侯的封地。他指出:今削之亦反, 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景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削去了 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这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汉景帝三年(前 154 年)当景 帝下令削夺吴王一些封地时,吴王刘即与楚、赵、胶西、胶东、川、济南等六国联合起来 公开

24、反叛。他们打着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举兵而西。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 36 万 大军平叛。三个月以后,叛军失败,刘被杀,七国之乱结束。 白登之围 为了打击北方的匈奴侵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 200 年)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北讨,在 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白登山被匈奴围困达七日之久。陈平献计用重金贿赂匈奴单于的 阏氏,才得以解脱。白登之围后,刘邦便采用娄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昭宣中兴 -_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的烽 火四处燃烧。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之诏,表示要发展生产,与 民休息。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西汉历

25、史进入昭、宣时期。 这一时期,统治集团主要采取了轻徭薄赋、重视吏治、平理刑狱等政策和措施。使一 度动荡的西汉王朝又稳定下来。史称“昭宣中兴”。 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 ,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十余人编纂而成。据汉 书艺文志 ,有内篇二十一、 外篇三十三,今仅存内篇 。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 多采用阴阳五行之说,并兼儒、墨、名、法诸家,故学者认为是杂家之作。 区田法 或称区种,是一种农田耕种方法,最早记载见于成帝时的泛胜之书 。具体作法是在 田中间开沟或挖穴,称为区,在区中点播。在点播前,先要溲种(以肥料或可以防虫的物质 处理种籽),在区内施用重肥。下种后,要注重中耕除草,保和灌溉。这种耕

26、种方法的优点 是在小面积的土地上经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得以提高;而且也可施用于坡地,有利 于扩大土地的利用范围。区田法技术要求高,费工费力,所以未能推广。 一种农田耕作的方法,由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出来,推行于北方干旱地区。其办 法是将一亩土地定制六尺,分成三圳三垄,圳垄相间,圳宽一尺、深一尺,垄宽一尺。第 一年在种植时将种籽播在圳底,到中耕时把垄上的土和草逐次锄入圳中以培壅苗根,至暑 天时,圳垄已经相平。第二年种植时变更过来,上年的圳改为垄,垄改为圳。如此轮换耕 种,所以称代田法。这种耕作方法的优点是,种籽在圳底,可以保,幼苗在圳中也能得到 较多的水份,中耕时将垄上的土和草锄入圳中能使

27、作物根深叶茂,利于生长,增加产量。 代田法始行于三辅,后来推广到河东、弘农,乃至边郡。 罢榷酤官 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前 98 年)始行榷酒,即将酿酒业由官方垄断经营。郡国设榷酤官代 办县具体事务,酒利上缴中央。酒利是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昭帝始元六年(前 81 年)盐铁会议后,诏罢榷酤官 ,即允许私营。但私营须经申报,才能自酿自卖,政府则 收取酒税;未经申报而私卖的仍旧禁止。 西域都护 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汉时,都护是加于其他官号上的职称,多以骑都尉领其职, 秩比二千石;东汉时为单任官职。都护一职始设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 60 年),都护府设 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监护西域诸城

28、郭国。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废置。东汉和帝永 元三年(91 年),班超平西域,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 址未详)。安帝永初元年(107 年),西域乱,不复置都护。-_五经博士 博士是古代学官名。汉初承秦制,百家都有博士。文帝时置书 、 诗的一经博士, 景帝置春秋博士。武帝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又设易和礼的博士,合文景所 设之三经博士,为五经博士。 算缗告缗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 119 年)颁布的法令。算缗即向富商大贾门徵收财产税,规定商人 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120 钱) ,手工业者每四千钱抽税一算,非三老和北边战士而有轺 车的每辆车抽税一算,商人的车每辆则徵收二算,

29、五丈以上的船每条徵税一算。以上财产 必须首先自报,如有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的,鼓励知情者揭发检举,这就是告缗。凡揭发 属实,被告者的财产则全部没收,并罚戍边一年,而其所没收的资产,会分一半给告发人, 以作奖励。于是全国算缗大行,告缗成风,中家以上的商贾纷纷破产,大大打击了大商贾 的势力。 刺史 中央派至地方的监察官。刺史受御史中丞统辖。设立刺史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督察和控制。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 106 年),除三辅、三河、弘农外,将全国划分成十三 州部,每部设刺史一人,分管几个郡国,称部刺史或州刺史。刺史的主要职务是督察诸侯 王、郡守和地方豪族。刺史每年秋冬需到所管的郡国巡察,当时人称为

30、行部 ,他们通过 行部以了解下情,年底回京奏事。刺史之秩仅六百石,而所监察的守、相为二千石,成帝 时为使其权位及其品秩相符,遂将刺史之秩提高到二千石。东汉时,刺史不必再亲自回京 报告;有了属吏,属吏有从事史、假佐;也有了固定治所。实际上,州成为一行政区域; 刺史也成为比郡守高一级的行政官员,权责比西汉时有很大的增加。东汉末年,也有些刺 史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首领。 中朝外朝 汉初丞相的权力很大,汉武帝初即位时,丞相田竟达到无视皇帝权威的地步。汉武帝 为加强皇权,渐渐信用身边的近臣宠臣,他们位虽低但权重,称为中朝或内朝 ,而 以丞相为首的机构则称为外朝 。 推恩令 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

31、重要法令。元朔二年(前 127 年),武帝采纳主父偃 的建议而颁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封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名义上是 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酎金 -_汉时诸侯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指重酿之酒)所献的黄金。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 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酒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目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 余数超过五百口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武帝时,曾藉酎金不足为名,削弱、打击诸侯王 和列侯的势力。 黄老之术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 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

32、兼采阴阳、 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老之术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 必然性, 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 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 ,主张是非有,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 法为符 。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 , 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 公正无私 , 恭俭朴 素 , 贵柔守雌 ,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 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东汉时,黄老之术与谶纬之说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 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左袒右袒 吕后临朝称制的时候,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封诸吕为王。吕后一死,诸吕就打算作 乱,当时吕产、吕禄分别

33、将兵领南军北军,太尉周勃被排斥在军外。吕禄有一个好朋友叫 郦寄,周勃便与陈平合谋,找到郦寄,让他劝说吕禄交出兵权。郦寄便到吕禄那里,对他 说:当初先帝让太尉周勃统领北军,现在,周勃要让您赶快交出将印,否则将会大祸临 头。 吕禄认为郦寄是自己的好朋友,不会欺骗自己,便把军权交出来了。周勃手持军印走 入军中,对众士兵说:跟着吕氏走的,把右胳膊露出来;为刘家做事的,把左胳膊露出 来。 众人皆袒露左臂以示效忠刘氏。周勃便带领众人灭掉诸吕。 布衣将相 布衣是指布制的衣服,意谓平民百姓。而将相则指在政府中担任武将文臣的朝廷政府 官员。西汉初朝廷向被称为平民政府 ,其臣下亦多出身自平民阶层,由是又称为布衣

34、将相 。如萧何为沛主吏掾,曹参为狱掾,申屠嘉为材官,陈平、陆贾等为白徒,周勃为吹 鼓手,樊哙屠狗,娄敬挽车,灌婴贩缯,韩信为游民等。 郡国制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国 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刘邦认为封建有 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但 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难于驾驭。故在文帝时,贾 谊曾建议削弱诸侯;至景帝,晁错更进一步提议削减诸王封地,由是诸王为求保障自身利 益,便打着诛晁错,清君侧之口号,起兵反对汉室,史称七国之乱 。

35、及后景帝派周 亚夫平定叛乱,诸王被杀。自此,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归中央,分封王国 名存实亡。 刘秀 -_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削平群雄,统一中国,为稳定、巩固王朝统治,首先致力 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厚予爵禄而禁止其干政;对诸侯王和外戚也予多方限 制;行政体制,则仍置三公,事归台阁;减省地方官吏。其次,安定民生,恢复经济,主 要措施有重行西汉初年三十税一旧制;遣散军队还乡务农;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 婢的法律地位;兴修水利等等。其三,比较适当地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本人也 勤政节俭,遗诏薄葬。因此,在他统治期间,经济有明显的恢复,政治也相对稳定,史称

36、 光武中兴 。 王充 王充(2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早年在太学学习,师事班彪,博通百 家之言。后归授徒,在县、郡任小官吏。其友谢夷吾上书举荐,章帝公车徵辟,因病不行。 所著之论衡为一著名之哲学著作,提出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性的气是构成 天地万物之元素,其属性自然 、 无为 ,批判君权神授以及谶纬、符瑞、灾异等迷 信思想;否认灵魂不灭、人死成鬼、生而知之等等。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他 还著有养性书 ,已佚。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子,弟班超,妹班昭。 彪致力于著史,为续司马迁史记 ,作后传六十五篇。固承父志,继续撰

37、写。以有人 告发私改国史下狱,超上书为之申辩得释。明帝召为兰台令史,典校秘书,遂得以再从事 著作,积二十年增补而为汉书 。章帝建初四年(79 年)奉诏撰集诸儒生在白虎观讲论五经 异同事,成白虎通德论 ,又称白虎通义 。和帝永元元年(89 年),以中护军随大将军 窦宪北征匈奴,纪功勒石燕然山。次年,行中郎将军。后窦宪被诛,班固受株连,死于狱 中。其时汉书尚缺八表及天文志 ,由其妹昭与马续奉诏续成之,为西汉一代之断代 史。著有诗文四十余篇,以两都赋最为人传诵,明人张溥辑有班兰台集 ,近人丁福 保辑有班孟坚集 。张鲁 张鲁,生卒年不详。字公旗,沛国丰县(今属江苏)人。张道陵之孙,继祖父在蜀地传 道。

38、后到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道教政权,自称师君,下设祭酒管理各地。在各地道路 上设义舍 ,置义米 、 义肉 ,任往来路人量腹取足。入其道者先交五斗米,又称 五斗米道 。曹操进入汉中后投降之。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与黄巾军 作战中起家,献帝初平二年(192 年)据有兖州,并收编青州黄巾,用其精锐建成青州兵 。 建安元年(196 年),将汉献帝迎到许(今河南许昌),自任丞相,把持朝政。在诸侯争战中占-_据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他收降了张绣,击杀了吕布,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 袁绍,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 年),在赤壁被孙刘联军

39、打败,退回北方。以后又打败 关中的韩遂、马腾。他在北方大兴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专营,使辖区的社会经济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在军事上,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 精通兵法,在战略战术及军事理论上都有建树。他还擅长诗歌,一些作品如短歌行等 更是千古名篇。曹操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光武帝 光武帝(25-57),姓刘名秀,南阳蔡阳人(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刘邦九世孙,新莽末年 与兄刘演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室为号召,于昆阳一战立下大功。刘秀在更始政权中,利 用在河北作战的机会,经营自己的基地。更始三年(25 年)六月,他在高(今河北柏乡北)称 帝,是

40、为光武帝,年号建武。九月,更始军洛阳守将投降刘秀。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刘 秀仍称汉朝,由于其都城洛阳在长安以东,史称东汉。建武三年(27 年),刘秀灭赤眉军, 又经过十多年的战争,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至建武十六年(40 年)完成统一。刘秀建立 东汉后,在政治上改革官制,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强化对军队的控制。在经济上,实行度 田,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在思想上提倡经 学,表彰名节。由于这一切措施,使当时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东汉王朝得以兴盛,史称 光武中兴 。在位三十三年卒。察举和征辟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察举,是地方州郡以“贤良”、 “孝廉”

41、、 “秀才” 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所谓征辟,是由朝廷、 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 在名义上,被察举和征辟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因之,为了 争取被察举和征辟,当时的士大夫颇注意修饰自己的品行,以激扬声名,抬高身价。有的 人更是矫情造作,沽名钓誉,以便博取高官厚禄。在察举和征辟时,贿赂请托,特权横行, 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选举乖实”的状况,甚至连最高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汉明帝刚即位 就说:“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 ”(后汉书明帝纪 )就是在这种 腐朽的选举制度下,豪强地主盘根错节地控制着各级政权部门,封建的等级关

42、系日益凝固 化,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 “儒学世家”开始形成。如邓禹一家,凡公者 2 人,侯 29 人,大将军以下 13 人,中二千石 14 人,州郡长官 48 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 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这些世家大族,以后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五斗米道 道教派别之一,又称天师道。顺帝时张陵(后称张道陵)创立于蜀郡鹄鸣山,入道者每 人需缴纳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陵死后,子衡、孙鲁相继为教主。益州牧刘焉,以鲁为 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击汉中太守苏固。鲁杀张修,遂自号君师 ,雄据巴汉近三十 年。教内组织严密,初入道者称鬼卒 ;受道已信者称祭酒 , 鬼卒由祭酒统率。 部众

43、多者称治头大祭酒 。信徒必须绝对服从教主。诸祭酒在道旁设义舍 ,内置 义米肉 ,以供行人取食。 谶纬 -_谶是方士们把一些自然现象作为天命的徵兆编造出来的隐语或预言;纬是对 经而言,是方士们用诡秘的语言解释经义的著作。最早的谶书是河图 、 洛书 。纬 书的内容萌芽于伏生的尚书大传和继起之董仲舒的春秋阴阳 ,但到武帝时才出现托 名于经书的纬书。当时六经和孝经都有纬书,总称七纬书 。谶书和纬书合称为谶 纬 。这些书的内容虽包括一些有用的天文、历法、地理和古代传说,但绝大部分荒诞不经, 可以穿凿附会地随意解释,所以王莽、刘秀等都利用它们来改朝换代,取得帝位。在中元 元年(56 年),谶纬书被定为功令

44、必读之书,其地位实际上凌驾于经书之上。章帝时召儒生 在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由班固写成白虎通德论 ,把谶纬和今文经学糅合一起,使经学 进一步谶纬化。 太平道 东汉晚期道教的一派,灵帝熹平年间钜鹿人张角创立。他与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 带传道。道徒手执九节杖画符颂咒,以治病为名,组织道众。十余年间,青、徐、幽、冀、 荆、阳、兖、豫八州信徒发展至数十万人。张角分信徒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余人,小 方六、七千人,各有统帅带领。华北各地流民和农民,纷纷参加。张角乃于甲子岁(灵帝中 平元年,公元 184 年)发动起事。张角自号黄天 ,其徒众头裹黄巾,号黄巾军 。黄巾 起事失败后,太平道亦逐渐湮没无闻。

45、西域都护 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汉时,都护是加于其他官号上的职称,多以骑都尉领其职, 秩比二千石;东汉时为单任官职。都护一职始设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 60 年),都护府设 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监护西域诸城郭国。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废置。东汉和帝永 元三年(91 年),班超平西域,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 址未详)。安帝永初元年(107 年),西域乱,不复置都护。玄学 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 说。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魏晋人尤其注重老 子 、 庄子和易经 ,称为三玄 。魏晋玄

46、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 王弼、向秀、郭象等。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它是由汉代 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又鉴于汉末儒学衰落,为弥补其不足而产生出来的; 它亦是汉末魏初清谈直接演化而来的产物。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 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 、 庄子注解易经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 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 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 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 、 寄言出意的方 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

47、形式。由是形成两晋南北朝玄学的独有特色。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曹魏建立后由吏部尚书陈群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 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 ,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_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实际上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 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以此制选官。 土断 东晋南朝撤消侨州郡县,将侨人编入所在郡县户籍,谓之土断。侨州郡县无定界,侨 人皆免调役。侨姓士族广占田园,隐匿人口,朝廷赋役日削。东晋成帝咸和中始行此法, 咸康七年(341 年)诏核实编户,令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哀帝兴宁二

48、年(364 年)三 月初一庚戌日,桓温厉行土断,检括户口,称庚戌土断 。安帝义熙九年(413 年)刘裕再 申前令,取消白籍,裁并侨州郡县。此后南朝各代,亦数度土断。不论侨人土著,悉令著 籍同土断之例。 宗主督护制 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 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 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 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 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宗法家长制: 对偶婚: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若干同胞的一群姐妹与同胞的一群兄弟集体通婚, 男女关系并不固定,男子多妻,女子多夫,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种形式称为普 那路亚家庭 。对偶婚是它的发展形式,其特点是男女结合短暂而不稳定,男女双方仍分属 于自己的氏族,没有固定的同居生活,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所生子女均属母亲所有。 对偶婚本身也有很多形式,一种是双方都住在自己母亲的氏族中,通常是丈夫去女方家; 一种是双方都到专为他们建筑的公房中过夫妻生活;一种是丈夫搬到妻子家中居住,称从 妻居。到父系氏族社会,从妻居最终被从夫居取代。 3.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传说中的人物:神农、黄帝 在我国古文献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