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税问题的研究.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6422433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农业税问题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我国农业税问题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农业税问题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农业税问题的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我国农业税问题的研究 摘要:安徽省1999、2000年的费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达到了预定的减负目标,初步规范了政府与农夫之间的安排关系。然而,税费改革后中国财政体制和农业税的深层问题也渐渐暴露。乡县财政困难,存在农夫负担反弹的可能。现存农业税收制度阻碍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无法解决公允问题。这表明必需建立现代的农业税收体系,即土地运用税+增值税+所得税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业税改革。关键词:税费改革;农业税;农夫负担安徽省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为了了解改革效果,在安徽省财政厅支持下,我们于2023年8月26日到9月3日,对农村税费改革作了专题调查。调研期间,我们先后到淮北的颖上、五河

2、、以及皖南的歙县,召开了6次座谈会,参与的有农税、农财、农业、预算、乡镇干部、政策探讨专家以及部分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老同志等,查阅了有关资料。基本结论为:一是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达到了中心预定的减负目标,也为入世后农业政策全面调整奠定了基础;二是随着税费改革的实施,中国财政体制和农业税收固有缺陷也渐渐暴露,这些问题急待解决。一、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实施状况安徽省面积有13.9万平方公里,在全省6000多万人口中,80%为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省。该省很早就起先了税费改革试点。1994年,安徽省阜阳市各县(市)先后实行了税费合并、统一征收,但它们将三提五统等费与农业税合并后按人头分摊,形

3、成了事实上的人头税,这一做法农夫反应剧烈,抵触很大。1998年,五河县根据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模式进行了试点。1999年,在财政部指导下,在4个县开展了以取消乡统筹、改革村提留、调整农业税为主的改革试点。200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总结阅历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7号文件,在全省范围内绽开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安徽省在制定方案时明确了税费改革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按农夫上年人均纯收入肯定比例征收的乡统筹费;取消农村教化集资等向农夫征收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屠宰税;逐步削减农夫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运用方法。调整农业税政

4、策的内容:1.调整计税面积,计税面积按二轮承包合同面积为依据;2.调整计税常年产量,计税常年产量以1993年到1997年5年间各县的平均单产为依据;3.实行地区差别税率,全省最高不超过7%;4.改实物征收为统一折成代金,计税粮价由省政府统一确定,分南、北两片。北片6个市以小麦为结算标准,2000年每百斤61元,南片11个地市以水稻为结算标准,每百斤57元;5.改革结算方式,由村结算改为按户结算,个人申报。调整农特税的主要内容有:1.调整农特税率。农特税税率根据略高于农业税的原则由省府重新确定。2.调整征收方式。除烟草外,将农特产品由生产和收购两个环节征收的改由生产环节征收,以利于农产品流通。将

5、村提留改为农业税、农特税附加,与两税合并征收,分别入库。农业税附加为正税的20%,农特税附加原则上为正税的10%。村提留只能用于村干部工资、五保户供给、村行政办公经费等三项开支。村集体公益性和建设性支出一事一议,不再固定向农夫收取。为合理确定农夫负担水平,安徽省还规定了三条硬性措施:1.严格以二轮承包合同面积为农业税计税依据;2.各县的农夫负担水平以1997年实际数为上限,不得突破;3.到村、到户的农业税率最高不得超过7%,附加率不得超过20%;农特税税率应严格按省政府规定执行。从实际执行状况来看,全省农业税税率平均为6.96%,附加率平均为19.9%;农特税率平均为12.64%。为了保证税费

6、改革的顺当实施,安徽省还制定了十几项配套改革措施。经过各级政府努力,2000年这一改革已到位,并按新标准征税。二、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成效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目标明确,省委和省政府重视,实行措施得当,因而税费改革进展顺当,效果明显。(一)减轻了农夫负担,爱护了农业生产力从总量上来看,改革后的全省农夫总税负为37.6亿元,比改革前同口径49.3亿元,削减了11.7亿元,减幅为23.6%;加上取消屠宰税和农村教化集资,农夫负担削减31%,人均负担由109.4元,削减到75.5元,削减了33.9元。同时,省政府一次性取消各种收费、集资、政府性基金和达标项目50种,初步堵住了农夫称之为无底洞的三

7、乱,减负效果明显。在目前,我国农夫增收渠道不多。农产品存在着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农夫外出务工困难的状况下,减轻农夫负担起到了养精蓄锐、爱护农业生产力的作用。(二)初步规范了政府与农夫之间的安排关系改革前,在安排上政府与农夫的冲突集中在乡统筹、村提留等行政性收费上。1.三提五统等是人民公社的内部安排形式。在撤消人民公社,实行家庭经营承包制后,义务教化、民兵训练等家庭以外的事务属于公共事务经费理应由政府负担,而三提五统却将负担转嫁给农夫。比起城市居民来,这是额外负担,而且负担沉重。2.三提五统收费背离了受益原则,是按人分摊的人头税。人头税是一种按人分摊,具有累退性性质,穷人负担高于富人的税收,在

8、中国历史上自清朝雍正2年摊丁人地后已经绝迹。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为筹措地方资金,1990年议会曾通过人头税法案,结果以失败告终并导致她1991年下台。因此,三提五统收费是历史倒退,它的分摊方式极不公允。3.虽然国家规定三提五统等收费负担不得超过农夫上年总收入的5%,但总收入是一个统计数,人为提高总收入既可显示乡村干部政绩,又可获得更多收费,因而存在着高估农夫收入的道德风险。正是由于这类收费是事后、被动的,不具有固定性,农夫额外的、被动接受,负担年年攀升,因而农夫将矛头集中在农村收费上是有道理的。这次改革,在适当提高农业税收的同时取消了一切行政性收费,简便、清晰,且顺应了历史潮流。同时税收附加还

9、为村级行政筹措了适量资金,堵住了无底洞(各种摊派)。税收的稳定性也使农夫心中有了底,给了农夫一个明白。税费改革增加了农夫的依法纳税意识,欠税和恶性抗税案件明显削减。很多地方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农夫排队缴税的可喜现象。(三)带动了农村基层政权职能转变,改善了干群关系税费改革推动了机构改革。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是造成农夫负担过重、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缘由。税费改革后事实上的收支缺口,而向农夫伸手又行不通,这就迫使县乡政府走减人、减事、减支之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市县机构改革之前,乡镇机构改革先行一步。一些县为克服财政困难,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行政人员精减达到50%。目前,全省乡镇机

10、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精简分流工作初见成效。税费改革也推动了基层政权职能转变。市场经济下,政府是向社会供应公共服务,办哪些企业、个人家庭想办而无力办、办不了的公共事务管理机关。然而在过去,从农业税收、三提五统,到教化费集资等,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忙于派款催粮,不合理摊派加上征收方式的强迫性,而摊派款项又没有严格的手续凭证,农夫极不信任。这就形成与农夫尖锐对立。加上一些人贪污腐败,败坏了党风政风。改革中取消了形形色色收费做到了一种税,一口清。税款由个人申报,不再经干部代收,加上征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这些做法,既规范了征纳关系,削减了扰民,又从源头上制止不正之风的滋生扩散,也将乡村干部从催款催粮中解脱出

11、来,给了乡村干部一个清白。三、安徽省改革试点中提出的深层问题在确定安徽税费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深层问题。过去它们为乱收费所掩盖,税费改革后则充分暴露出来了。我们信任,从全国来说,这些问题也具有典型意义。(一)县、乡财政平衡困难,存在着农夫负担反弹可能就规范政府行为、减轻农夫负担的目的来说,安徽省这次改革目标已基本达到。但由于改革未涉及县、乡财政困难深化这一深层问题,存在着收费反弹可能。1.县级财政基础薄弱,消化实力有限。无庸讳言,税费改革在减轻农夫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负担。因此,如何帮助县级财政消化缺口是农夫负担是否反弹的确定因素。然而,安徽省大多属于纯农业县,县

12、级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多年积累的财政问题,基本不具备消化这一财政缺口实力。颖上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产粮县,人口为140多万人,土地平坦,水利条件较好,历史上最高的1999年粮食产量达到97万吨。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该县工业几乎全军覆没,目前只有化肥厂还在生产,却是亏损企业。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该县1.6亿元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税收的为8013万元,大体占一半。在改革前,该县将税费捆起来,按人头摊派。改革后的亩税负担由上年的112元降至65.4元。按人均负担计算由1999年的136元降到2000年的75.3元,下降了44.6%,相应削减财政收入4479万元,假如包括村提留,则削减了8400万元。该

13、县目前的供应人数为2.12万人(含下岗分流人员3000多人),人均支出不足1万元。即使税费改革前,财政也相当困难。税费改革后省财政增加补贴1500万元,但由于多年积累的冲突并未解决,为保政府运转,该县将发工资前四项的范围扩大到全部行政事业单位,但仍有缺口。据计算,在义务教化经费上有缺口为5000万元。类似状况在安徽省不是少数。2.农业税收缺乏弹性,减支措施难以见效。由于农业税收不能随着农业收入增加而增长,而县乡支出却呈逐年增长,因而对纯农业县来说,即使一时能维持运转,随着时间推移,收支冲突终将突出起来。为了帮助安徽省消化财政缺口,中心财政加大了转移支付,增加了财政补助。但该省财政始终偏紧,补助

14、后仍有缺口。为了克服财政困难,省政府下决心大幅度精减县、乡行政人员。但按中心规定,精减人员的工资3年内仍由财政发放,因而减人并不减支。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县级政府财政困难不断深化,因而有收费反弹的可能。另一方面他们又拥有行政权力,即使不能增税,也可向农夫收费或变相收费。因此,只要时机适当就可能产生收费反弹。安徽省的财政困难是中部地区的一个缩影。其实质上是一切刀的分税制体制下农业地区与工业地区的冲突。中国中部地区的优势在农业,解决中国将来吃饭问题的希望在中部。而农业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必定是缓慢的,因而财政困难深化有必定性。为此,区分东、中、西部优势,建设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燃

15、眉之急。(二)税收负担仍旧偏重农业税收负担有两个概念,一是指农业税收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二是指农业税收占农业净收入的比重(即按GDP口径计算)。1980年头以来,随着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广泛运用,农本大大提高。因而我们认为,农业税收负担应按GDP口径来计算。在这方面目前有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按农业总收入计算的农业税收负担为3.55%,属于偏轻。另一种观点是安徽省县、乡干部反映农夫负担偏重。为此,我们对该省统计资料作了分析。该省2000年的农业总收入为1023.4亿元。农业税费总额为37.9亿元,负担率为3.74%,但分母中含养殖业收入,而养殖业是不征农业税的,扣除养殖业后的农业收

16、入为620.7亿元,实际负担率为6.10%。按GDP口径计算,税费负担率为8.98%(见表1)。这与我们在五河县调查的税收负担率10.2%基本一样。当然,其他没有税改的省的农夫负担可能还要重些。从历史上看,即使明朝税负最高的杭州和松江府的负担率为10.5%。因而无论从那方面说,目前农夫的负担都是重的。农夫负担偏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次改革,从中心到地方政府都尽了最大努力,因而指责税收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本缘由是农业生产力偏低。其次是分摊方式不合理,即税负全部集中在种植业上,而占总收入近40%的养殖业却不纳税。因而,如何公允地负担农业税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之,减负当然重

17、要,但根本出路是增收。无论从农夫减负,还是加入WTO后农业严峻形势看,我们都要把农夫增收、农业增效问题提高到基本农业政策的高度来相识。然而,中国农业社会3000年历史证明,小生产农业至多解决农夫温饱问题,致富是不行能的。2.种植业净收入是指按GDP口径计算的农业收入,公式为:农业收入=种植业总收入*系数(0.68),这一系数是来自五河县典型调查。3.依据安徽省统计年鉴,种植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的比重,1999年为62.18%,2000年为60.60%。(三)税费改革也暴露出农业税收的制度性缺陷税费改革解决了农村乱收费问题,也使农业税制与农业经济要求不适应冲突浮出水面。这主

18、要表现为:1.农业两税并存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阻碍作用农业税制是根据种什么,缴什么税的安排经济思路设计的,由农业两税,即农业税和农特税构成。在市场经济下,这一税制结构与调整农业结构要求存在着冲突。歙县财政局反映,面对茶叶供过于求,有些农夫想毁去茶园改种其他作物,但对茶园征收农特税,而对耕地征农业税,且后者的负担轻于前者,由于农特税已纳入乡财政基数,这就势必因影响乡镇利益而成为障碍。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深化,调整种植结构是常常的事。农业税制的缺陷为:(1)价格竞争已经使特产作物、粮棉作物的收益平均化,而农业税的特产作物税负重于粮棉政策起逆向调整作用;(2)在整个农业中,种植业处于基础地位。养殖业不纳

19、税,税收全部集中于种植业的政策,明显不利于巩固种植业的基础地位;(3)农业结构调整会带来农业两税在征管上频繁调整,不利于乡镇财政稳定。(4)即使从征管上看,农业税按户征收必需有征收底册一个乡有上万农户,建立征收底册工作量原来就大,假如频繁变更,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极易产生漏洞。看来,种什么,缴什么税的思路已经行不通。2.农业税制无法解决负担不公允问题公允负担是指高收入者多负担,低收入者少负担。比起改革前的人头税来,新的农业税收按农户承包土地面积征税是比较公允的。然而,亩税额由省核定,全县统一的做法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一——级差地租的存在。级差地租是土地的水利、土地肥瘦等不

20、同而产生的收入差距。忽视这一因素,而采纳全县统一的亩税额标准明显是不公允的。为了既公允,又连片,有的乡实行了按人按份的土地安排方法,承包差地的农户要比承包好田农户的面积多,甚至多一倍。这本是一项很好措施,而现在,承包差地农户的税额却大大提高。这有失公允。而养殖业不纳税,占农业总收入60%的种植业,却要负担100%的农业税收,明显是不公允的。3.农业税制与稳定土地承包经营的要求相脱节土地产权是农业经济的基础。为了稳定农村和农业,1998年中心确定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期延长30年不变。这是应用两权分别原理,明晰土地产权的胜利措施。明晰土地产权在古代称为正经界,是基本农业的政策。在明晰土地产权前提下,

21、运用政策优势加速土地资源流淌是我国现阶段农业政策的基本点。农业税制是政府用于调整农业经济关系方面的基本规制,也应当体现这一要求。明晰土地产权不只是指明确耕作权,更指明确承包人在土地流转上(土地运用权出租、转让)的收益权。只有这样,农夫才认为土地是他的,才有投资、经营主动性。在这方面,农业税收本应起重要作用:(1)它的征收对象是土地,可起界定土地产权的作用;(2)它在向农夫征税的同时,起到爱护税后合法收益的作用;(3)通过对土地租金、运用权买卖收益征税等,在土地流转方面起到确认和爱护承包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可见,农业税收应当是明晰土地产权的重要手段。而现行的农业税制却无法起到这些作用。(1)由于它

22、是按谁种田,谁缴税,种什么,缴什么税进行的,税收都与土地产权归属无关,因而无法起到界定土地产权归属的作用;(2)由于它无法限止各种税后摊派,也就无法起到爱护农夫合法收益作用;(3)由于它不涉及土地运用权转让的税收问题,也就无法爱护承包人这方面的合法权益。可见,农业税制与巩固和强化长期土地承包制要求是脱节的。而适应这一要求的应当是土地运用税。上述制度性缺陷说明白农业税制度已不适应现实农业经济要求。因此,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建立现代农业的税收体系应列入议事日程。我们设想,这一体系应由土地运用税+增值税+所得税组成。四、结论1.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证明,党中心、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正确的

23、,是依法规范农村安排关系、减轻农夫负担的重要措施,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后的第三次革命。这次改革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为入世后农业政策的全面调整奠定了基础。2.农业增收是一切农业公共政策的核心。只有农夫增收,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夫负担,解决三农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税费改革仅仅拉开了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序幕。国外实践证明,发展农场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3.税费改革在减轻了农夫负担的同时,也使农业税收自身缺陷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因而在推动税费改革的同时,我们还须进一步探讨建设现代农业税收体系问题。4.安徽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财政困难,也要求我们对现行一刀切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建设一个区分东、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发挥各地区优势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构架。5.安徽省税费改革胜利阅历还说明,建设现代农业税收体系最适时机是在税费改革完成后。对于尚未进行税费改革的地区来说,减轻农夫负担是第一位的,否则,农村经济难以稳定,下一步改革也没有基础。因此,我们主见农业税改革应当分两步走:先进行税费改革,然后是农业税制度的全面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