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电脑硬件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电脑硬件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参考.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MACRO.泓域咨询 /绍兴电脑硬件项目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7五、 建设背景、规模8六、 项目建设进度9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9八、 环境影响10九、 建设投资估算10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13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14一、 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14二、 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7三、 行业壁垒18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21一、 行业概况21二、 基本风险特征21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23一、 项目选址原则2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3三、
2、创新驱动发展30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1五、 产业发展方向34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8第六章 运营模式分析40一、 公司经营宗旨40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0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1四、 财务会计制度44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48一、 公司发展规划48二、 保障措施54第八章 法人治理56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6二、 董事61三、 高级管理人员66四、 监事68第九章 安全生产分析71一、 编制依据71二、 防范措施72三、 预期效果评价78第十章 进度实施计划79一、
3、项目进度安排7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0第十一章 环保分析81一、 环境保护综述81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2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4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4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4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85七、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6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88一、 人力资源配置88劳动定员一览表88二、 员工技能培训88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91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1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1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93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93二、 建设投资估算93建设投资估算表95三、 建设期利息
4、9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5四、 流动资金96流动资金估算表97五、 项目总投资9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9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10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8三、 偿债能力分析10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112一、 项目风险分析112二、 项目风险对策114第十七章 总结评价说明117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19主要经济指
5、标一览表119建设投资估算表12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2流动资金估算表12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9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绍兴电脑硬件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5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
6、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技术原则1、坚持科学
7、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散热器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散热产品生产厂商,市场竞
8、争逐渐加剧,产品竞争开始从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为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行业内主要生产企业致力于整合研发、品牌、渠道、生产等环节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行业竞争向高水平、高层次的竞争发展,对参与企业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则会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行业将面临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4667.00(折合约5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7039.02。其中:生产工程38152.76,仓储工程6825.9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483.27,公共工程5577.06。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千件电脑硬件的生
9、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ABS料、PS料、钢材(SPCC)。(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喷粉柜、固化炉、冲床、空压机、陶化线、燃烧机、喷枪。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则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
10、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636.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424.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95%;建设期利息430.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流动资金4782.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8424.08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5638.3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60.63万元,预备费425.10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
1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4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6924.50万元,纳税总额3733.72万元,净利润5606.7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18%,财务净现值2794.4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56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4667.00约52.00亩1.1总建筑面积57039.021.2基底面积19066.85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8.512总投资万元23636.992.1建设投资万元18424.082.1.1工程费用万元15638.352.1.2其他费用万元2360.632.1.3预备费
12、万元425.102.2建设期利息万元430.032.3流动资金万元4782.883资金筹措万元23636.993.1自筹资金万元14860.933.2银行贷款万元8776.064营业收入万元44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6924.506利润总额万元7475.707净利润万元5606.788所得税万元1868.929增值税万元1665.0010税金及附加万元199.8011纳税总额万元3733.7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2715.08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646.81产值14回收期年6.5615内部收益率16.1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794.42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
13、建议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一、 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PC行业虽然已经进入成熟期,但其下游应用与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关,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鼓励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将支撑PC行业的稳定。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鼓励游戏行业的发展,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
14、出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2017年4月,文化部制定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游戏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等游戏门类协调发展,促进移动游戏、电子竞技、游戏直播、虚拟现实游戏等新业态发展”,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落地推进,国内游戏产业有望持续增长,与游戏相配套的PCGamingDIY硬件行业也有望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为整合各体育项目,将电子竞技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组建电竞国家队,电子竞技的受支持和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政策和媒体对电竞的偏见逐步消除,健康向上的电子竞技文化正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近年来,部
15、分高校也将电竞纳入专业范畴,开设了电竞和游戏管理专业。电子竞技产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将带动适用于电子竞技对战的PCGamingDIY硬件行业的市场扩大。(2)CPU性能及工艺的更新带动PC散热器市场稳步发展随着半导体技术及工艺的发展,CPU的工艺也不断提升,以全球CPU市场的领导厂商Intel为例,其采用“Tick-Tock”发展战略模式,CPU芯片制造工艺以2年一个周期的频率提升,2000年时,Intel的Pentium4(Willamette)制造工艺为180nm,到2017年,Cannolake的制造工艺已经提升为10nm3D。随着CPU芯片制程工艺及性能的提升,CPU芯片的TDP(The
16、rmalDesignPower,散热设计功耗)整体呈上升趋势,Pentium4(Willamette)系列产品的TDP约为20W左右,KabyLake系列中高端产品Corei7-7740K处理器TDP则上升为112W,而IntelCPUCorei7系列产品最高温度在70左右,如果电脑散热不良,温度过高很容易引起电脑死机或自动关机,所以PC散热器厂商需要不断研发设计出新的散热器产品,以匹配CPU的Tick-Tock周期,终端消费者也会在购买新款CPU时,配备新的散热器产品,保障新款CPU的性能能够充分发挥。(3)新应用及传统散热器行业升级带动行业新发展散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推动散
17、热行业升级。2004年以前,铝挤工艺散热产品一直是PC散热行业的主流,甚至目前在主流散热器市场上仍然广受欢迎。然而,随着CPU发热量在不断攀升、超频技术兴起,铜铝结合散热器显然无法满足CPU的散热需求,热管散热技术应运而生,热管在散热器领域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理念,从散热原理到散热器设计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水冷散热方式兴起,水冷PC散热器逐渐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2011年9月和10月,CPU产业两大巨头Intel及AMD纷纷宣布了旗下新款处理器将捆绑液冷散热器一起销售后,水冷散热器已经逐步开始进入传统风冷散热器的市场。新型散热器的出现,带动替代需求不断增长,促进本行业发展。除
18、了PC散热器外,主要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手机、服务器、LED、工业控制、电力电子、电动车等应用均需要使用到散热产品。云计算的兴起,带动服务器行业快速发展,国内服务器散热市场快速发展;电力电子的散热市场则是高准入壁垒的稳定市场,以海外散热器厂家为主,国内厂商散热产品进口替代的空间很大。新应用的增加给本行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不利因素(1)全球PC出货量呈下降趋势依据Gartner统计数据,全球PC出货量自2011年达到3.65亿台历史高点之后,近年来一直呈现下滑趋势,2017年全球PC出货量为2.63亿台,较2016年下降2.68%,降幅有所收窄。随着PC出货量的下降,PC散热器的出货量,
19、特别是品牌PC机自带的低端PC散热器呈现下降趋势,PC散热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对缺乏产品设计能力、渠道优势不明显和技术能力不足的PC散热器厂商的生存造成一定风险。(2)新兴散热市场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LED照明、电动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催生了新的散热市场需求,但LED照明、电动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其对传统产业的替代程度也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新兴散热市场发展前景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研发投入风险。二、 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上游行业情况PC行业发展至今,行业越来越成熟,催生了上游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行业主要产品PC散热器、机箱
20、及电源的上游主要为铜铝型材、塑胶件、五金等原材料行业,上游的原材料行业竞争充分,供应商供应充足,而且价格、质量高度透明,不存在依赖特定供应商的情况。2、下游行业情况PCGamingDIY硬件行业的终端消费者是PCGaming玩家、网吧、部分机构组织等,目前,大部分PC游戏体积越来越庞大,对电脑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可靠的电脑散热工具为游戏的持续运行提供帮助。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许多PC游戏玩家会选择新游戏上市期间自行装机,会购买新的PC电脑散热器、机箱和电源等产品。3、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以PC散热器为主的PCGamingDIY配件行业上游原材料市场是成熟市场,厂商众多,原材
21、料供应充足,相关的技术水平及质量控制能够满足中下游发展的需要,不存在依赖特定供应商的情况。PCGamingDIY配件行业的终端消费者PCGaming玩家、网吧、部分机构组织等,由于终端消费者数量多、分布广,并且在行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PCDIY配件市场本身也发展成为较为活跃的消费品市场,形成了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化分工,为提高了市场拓展的效率,降低销售成本,PC电脑散热器、机箱和电源等生产商会选择经销模式进行销售,行业下游直接客户主要为PC配件经销商。随着电子商务及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加速电商渠道布局,电商平台也逐渐成为自有品牌配件厂商的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和销售渠道。三、 行业
22、壁垒1、技术壁垒PC散热器的研发与生产涉及传热学、电化学、材料学、工业设计及制造等学科,其应用于有散热需求的各种终端产品,应用范围广泛。进入本行业不仅需要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对下游应用PC行业具备深刻的认知,包括深入了解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熟知终端应用产品的性能、相关技术指标,深刻理解客户对成本、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等。同时,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开发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吸引消费者,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能力等方面的保证,对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构成较高的壁垒。2、资质与专利壁垒PCGamingDIY硬件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23、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国内大多数从事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不足、技术积累有限,又缺乏有效的产研合作渠道,导致产品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少数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凭借多年行业从业经验及技术基础,已经着手建立起与电子产品散热有关的技术和产品专利体系,涵盖了产品结构、设计、新技术应用、关键生产工艺的方方面面,强化了竞争优势,给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障碍。3、品牌壁垒终端消费者对PC散热器、机箱和电源产品具有较为明显的用户体验,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对终端消费者使用体验影响较大,因此经销商等客户在选择PC散热器时,对产品与供应商都有很高的要求,包括产品的散热性能、产品品质、性价比,供应商的供货
24、能力与效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综合服务能力等。同时,由于行业内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终端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产品品质及配套服务进行多方面的长期考察,因此,品牌地位的建立亦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进而品牌也构成了本行业的进入壁垒。4、人才壁垒电子计算机配件行业更新换代很快,要求的研发团队综合素质要强,除了熟练掌握产品方案设计、应用技术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市场敏感度,对下游和产品的未来趋势变化有较为精准的把握,以适应未来产品的更新换代及技术变革。这对国内本行业的各类相关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的研发经验、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行业的新进入者也构成了较高的人才壁垒。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25、一、 行业概况PC游戏硬件产品随着计算机行业及PC游戏行业的发展而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苹果电脑的问世,电脑游戏开始了商业化的道路,经过40多年的蓬勃发展,电脑游戏及硬件行业成为至关重要的经济产业,依据国际投资银行服务公司Digi-capital最新发布的报告,2018年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达1,650亿至1,700亿美元,行业已趋于成熟,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二、 基本风险特征1、市场需求下降风险受PC行业整体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电子计算机配件产品市场需求有下降的风险。若PC行业整体市场需求继续下滑,PC散热器的市场需求可能随之下降,从而对行业销售及盈利造成不利影响。2、市场竞争风险
26、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散热器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散热产品生产厂商,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产品竞争开始从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为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行业内主要生产企业致力于整合研发、品牌、渠道、生产等环节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行业竞争向高水平、高层次的竞争发展,对参与企业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则会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行业将面临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
27、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北纬 291335至301730、东经 1195303至1211338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境域东西长130.4千米,南北宽118.1千米,海岸线长40千米,陆域总面积为8273.3平方千米,市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面积2959.3平方千米。至2017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为333.9平方
28、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11.1平方千米。绍兴市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呈“山”字形。地貌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而在面积分配上,则表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而下,最高点为位于诸暨境内海拔1194.6米的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最低点为海拔仅3.1米的诸暨“湖田”地区,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台地。北部平原地表地貌比较单调,但地下空间比较复杂,发育了分布较复杂的淤泥层、软土层和硬土层,为地表建筑提供了多样的建设基础。“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9、基本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提升至全国第31位。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成效明显,市区印染、化工产业“跨域整合”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名单,金属加工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跃升,创造性开展绍兴黄酒保护发展条例立法工作,黄酒、珍珠两大经典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浙江省唯一获得“腾笼换鸟”工作考核“八连冠”的城市。启动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计划,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集群生态逐步建立,成功创
30、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品质农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加快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步。深入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战略,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扎实推进,创新服务综合体、研究院、众创空间等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完善,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000多家,涌现出工厂化养蚕、“不上头”黄酒等一批颠覆性新技术新产品,建成一批人才创新创业园,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连年攀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
31、135万人。资本市场优势继续保持,全市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双超万亿,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3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区域评价等组合拳改革和国资国企等各领域改革,统筹实施以“1+9”为主体的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全省领先并入选全国改革年度案例,绍兴滨海新区引领性平台作用不断显现,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夜间经济、数字生活等消费业态持续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质量不断提升,获批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保税区、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出口占全国份额13.3。东西部扶贫
32、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对口合作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发展品质取得重大飞跃。开创“融杭联甬接沪”一体发展新局面,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牵引作用不断增强。市域发展体制机制不断理顺,市区首位度和集聚辐射能力显著提高,镜湖核心区和“古城项目群”加快建设,绍兴城际线实现进杭联甬,杭绍台高速绍兴段、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诸暨段通车,金甬铁路、杭绍台铁路、杭绍城际铁路、杭州中环绍兴段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左右,建成省级特色小镇4家、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6家。以“五星达标、3A争创”引领乡
33、村振兴,率先实施“闲置农房激活”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列入全国试点,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总收入3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薄弱村,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文化传承创新取得重大成效。绍兴文创大走廊布局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和活力充分激发,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颁布实施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高标准办好公祭大禹陵、兰亭书法节、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等文化活动及水陆国际“双马”、女排世俱杯等国际赛事,成功举办绍兴发展大会、国际友城大会、“绍兴周”等活动,中国越剧艺术节永久落户,获评全国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柯桥区、新昌县获评全省首批5A级景区城,新昌
34、县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建成文化中心、奥体中心、名人馆、大禹纪念馆、阳明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140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诸暨市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试验区”。人居环境取得重大改善。颁布实施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统筹实施碧水、蓝天、净土、清废等行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发布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制度改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成钦寸水库、永宁水库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显著提升
35、,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类比例达100%,连续五年夺得“大禹鼎”。统筹做好城中村改造、治危拆违、全域景观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实现“基本无违建”全覆盖,棚户区改造获督查激励,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全国推广,5个项目入选省未来社区试点,全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多方面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
36、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从国内看,当前和今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将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市内看,处于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我省加快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及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等重大战略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将释放叠加效应,对
37、我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和区域竞合“左右逢源”带来叠加红利。处于产业升级加速期,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将先后落户并建成投产,传统产业竞争力有望得到整体性重塑,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将焕发新活力,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具有诸多“引爆点”,文商旅农体融合发展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我市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加快变革性重塑。处于改革开放创新突破期,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开放平台、科创平台和人才项目建设将多向发力,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板问题将不断破解,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增创新优势,推动我市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度机制、平台体系和营商环境。处于城市建
38、设提升期,城市有机更新和融入沪杭甬都市圈一体化将明显提速,“大交通”项目将陆续投运,公共服务、民生水平和宜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推动我市网络化大城市的集聚、辐射综合功能持续提升,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地位以及杭绍甬一体化的“金扁担”支点作用更加凸显。处于社会治理深化期,社会利益诉求更趋多元,社会政策从兜底型向引领型转变,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精密智控新阶段,数字化变革将融入市域治理各方面,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推动我市加快形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须抓紧破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要久久为功,重点领域关键环
39、节改革亟待突破,城市国际化水平和中心城市能级提升需要加快步伐,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举措还需全面落实。综合分析,绍兴总体上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我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深刻认识省委赋予我市“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的新使命新任务,切实树立“率先”意识、增强“窗口”担当,奋发有为、奋力作为、奋勇争先,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不断开拓绍兴现代化发展新境界。三、 创新驱动发展二三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彰显“重要窗口
40、”的绍兴风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样本。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建成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形成以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区副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功能充分发挥,绍兴滨海新区和镜湖大城市核心全面建成,古城保护利用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并具备申遗条件,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城市能级大幅跃升。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文化高地辨识度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
41、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效率和美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高质量建成美丽绍兴,成为“三生三宜”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整体智治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实现具有“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绍兴、平安绍兴,成为营商环境最优市、最具安全感城市。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现代化强市,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加快实现产业质量、创新实力、开放活力、城市能级、文化品质、生态
42、环境、民生福祉、改革效能、治理能力跃升,确保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并不断争先进位,形成“重要窗口”市域样本硬核成果。打造成为传承“名士之乡”气质、彰显科技创新实力的卓越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效益和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显著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实力不断增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5万人,初步建成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打造成为“靠改革吃饭”“闯天下市场”的活力城市。高效率流通体系、高层次贸易体系、现代商贸服务体系、特色跨境电商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国家级开放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以
43、绍兴滨海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为重点的高能级战略平台做强做优。消费潜力不断激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8%,出口占全国份额13.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保持在10%以上增长,网络零售总额、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倍增,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的高效循环体系加快构建。打造成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集群智造跨越升级的样板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面重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先进智造
44、基地竞争力全面增强。打造成为“融杭联甬接沪”、杭州湾南岸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城市。现代城市体系不断完善,杭州湾金南翼和大湾区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彰显,基本形成“杭州绍兴”联合枢纽和“336”交通圈(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实现“县县通高铁、三区智慧路、镇镇联高速”,更大范围实现绍兴与长三角城市“一卡通行”“一网通办”,杭绍同城、甬绍一体、全面接轨上海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域协同发展、大市区融合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效,努力形成具有“一线城市”标准的城市核心功能。打造成为文化守正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标杆城市。城市文化体系有效重塑,文化形象更加饱满、文化辨识度更加鲜明、文明程度持续
45、提升,文商旅加速融合,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形象显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构建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绍兴气质、古今辉映的文化繁荣发展新格局。打造成为独具江南水乡韵味、凸显全面绿色转型成效的美丽城市。自然生态体系持续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一盘棋”全面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市域生态颜值和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全市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县控以上水质断面类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保持100%,生活
4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域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城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比降低到1.7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90%以上的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成为市场机制最活、营商环境最优的包容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基本建成,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各类主体活力迸发,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水平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全面建成,“掌上治理之市”建设成效明显,在更多领域争创地方改革样板。五、 产业发展方向增强优势领域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战略,以超常规举措全面构建具有绍兴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形成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一)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育。对标先进城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构建覆盖全球顶尖人才的“人才地图”。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