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范文(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范文(优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范文(优选) 本文是精彩最新发布的关于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范文(优选)的具体心得体会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保藏了,这里给摘抄给大家学习。 历史课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章、每一节的学问结构,形成系统。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1 为了提升我校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实效与质量,受学校委派3月9日我们一行十人于3月9赴兰州参加了2023全省高考研讨会。来自宁夏一中和兰州一中的专家和老师在会上呈现了具有显明特色、精彩纷呈的高质量报告。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
2、富,求真务实。从高考试题命题思路、高考试题分析评价、高考阅卷评分和2023年高考其次轮课堂教学复习的角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探讨中学新课程改革、新高考要求和发展趋势与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寻求促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有效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9号上午是由宁夏一中的高英姿老师做了2023年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谈这个报告从命题的角度来探讨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改引导高考,高考推动课改”。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在考查的内容上,强调是历史课程学问而不是历史教材学问;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肯定有点对点的干脆的联系;考查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
3、实力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历史学问的识记。这就要求老师要用课程观去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观背景下,强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成为必定,体现课改理念,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将以往考查学问为重点扭转到对考生历学问的迁移转化。 教学、备考提出建议与反思: 一、探究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有意义的专题。 目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学问点的堆砌,在教材外,无节制地要求学生驾驭更多的史实,于是出现多种教材同时用,新老教材结合上等情形。“在新课标下,基本学问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实行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意实力考察的要求。探究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质是把握历史
4、学科的功能,依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驾驭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设计有效的专题。另一方面,高考命题具有剧烈的“现实性”,即结合时下中国发展的热点话题,运用历史学问加以阐释,以形成正确的相识。如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卷37题以“民本”与“民主”为切点,探究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希望引导大家形成相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定有自己的特色,单纯的仿效西方是行不通的。因此,理性看待时事热点,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考察当下发展问题,是备考中专题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在互动探究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常规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用结论说明结论,用概念阐释概念,以致学生学问固化,不善迁移。因此
5、,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结论活化理解,敏捷运用。 2、每堂课每个专题要有清楚的思路,明确的思想,用思想(观念)引领课堂,激发学生思索和共鸣,最终能用这种思想(观念)解决问题。 3、题海式的训练应当被摈弃,指导学生写论文等形式可以尝试。一方面命题人始终没有放弃以小论文形式入题考查(新课标卷评价材料中西方崛起的观点);另一方面写论文的训练方式有许多优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因为在论文写作中学生参加了整个探究的过程,找材料、论证、写成文字报告并相互协作等。 4、老师业务素养的提高已成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史观和史学探讨新成果的了解和运用。例如,一线还有不少老师在讲解并描述中国外交史的过程中,一边用“落
6、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已经被弃置的理念讲近代史,一边又用“中国渐渐融入世界体系”的理念贴标签,二者相互纠缠,让学生莫衷一是,无法形成理性的相识。简洁且有效的方法是发掘高考题的引导功能,将各种类型、各种专题的高考题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很有意思的新专题。 三、培育考试实力,在教学备考中渗透学科技能培育。 下午由兰州一中的张艳老师做由高考评分细则看应对策略 一、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原则上与标准答案一样。每道题依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2、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 二、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 2、误差限制 3、回评制 结论:相对稳定、公正、公允原则
7、下的高校选拔人才 学生存在问题:基础不牢,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审题不准,实力欠缺 (1)、对概括等实力要求做不到,只能照抄原文 (2)、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要求领悟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结果在谈关中周边地区产生的消极不利影响 (3)、表达实力差;非术语较多。民贵君轻被表达为“民为大,君为小”,“民比君大”,“民权大于君权”。 (4)、运用相关学问的实力差,答题没有层次,有的跳动性大,条理不清 (5)、思维不活,不能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政、经、思文、对外) 三、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选拔、学生 2、教学中渗透新课程要求,突出新材料、新情境(选材视野开阔,思路大而立意深远) 3、体现课改理念,基
8、础、实力与方法并重,考查生的综合素养 分析、驾驭主干学问中的可考点;结合主干学问,分析相关热点问题。 高三历史其次轮复习需把握以下几个结构: 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 2、把握基本历史概念; 3、明确章节学问结构和核心学问点; 4、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探究热点历史问题; 5、解析近年经典高考试题。 会议展示了我省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探讨和备考的成就,体现了我省中学历史教学多元发展的特色,发挥了教研的引领作用,必将促进校际沟通与校本教研。我会在今后的历史课堂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2 薛宝宝为了帮助高三一线老师提高今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
9、,提高广阔一线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领导的支配带领下,于2023年10月2122日,我们在西安邮电高校参与了“2023年高考备考研讨会”。 作为榆林市第三中学历史组的老师代表,我有幸倾听了来自河北衡水市骨干老师杨晓辉老师和陕西师范高校附中名师史小军老师有关高考展望与复习的精彩讲座,感觉获益颇丰。现将收获概括如下: 一、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熟识考纲调整改变,明确基础考点。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框架和依据,是高考的复习方向和指导。北京专家在讲座中以考纲为基点,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指出2023年高频考点的分布状况、热点范围、特点、作用、意义及复习方法,这些无疑为我们高考历史的复习指明白方向
10、和范围,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二、依据高考备考现状,提出自己的备考反思。针对以往在高考备考中存在的惯性现象,如:“大谈历史核心素养”;“大谈技巧实力”;“大谈科学训练,痛批题海战术”;“大谈授人以渔,痛批授人以鱼”和“大谈素养教化,痛批应试教化”六个方面,河北衡水市骨干老师杨晓辉老师抛砖引玉,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得到了在座各位老师的高度认可,这将对我的复习备考工作起到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以自身备考阅历,制定复习策略。 河北衡水市骨干老师杨晓辉老师关于如何搞好一轮复习,提出了自己的个人看法,包括做好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连接与深化,完善学问体系;如何处理好讲课与训练关系;如何处理好批改与讲题、改错与
11、反馈的关系;处理好进度与效果的关系;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几大难点;强化时间观念,抓好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常常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教和分层培育安排八个方面,这些对于我在复习备考工作中将受益匪浅。 四、依据20232023年文综I卷和II卷得分状况统计,探讨高考试题。陕师大附中史小军老师通过对高考试题构成的三大要素:立意、情境和设问,进行概念分析。同时,还提到选择题编制的六大原则:选择题的客观性要求取舍的答案应是没有争议的,其正误界定应当是明确的,而非模棱两可的;题干只能提出一个问题,即只能有一个中心或重心,并且务必在题干中把问题交待清晰,解答的指向性要明确;不能因为困难的问题结构或不必要的背景学
12、问,阻碍考生显示其实际分析问题的实力;错误选择有较强的干扰性,使每个选项看起来好像都有肯定的道理;全部选项的长度都大致相等,在文法上与题干保持一样并且没有文法错误,对不知道正确答案的考生具有相同的迷惑性等原则进行分析,列举相应的高考选择题进行探讨,对提高选择题的备考特别有效,能科学的提高做选择题的精确率。 此外,史小军老师并依据2023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评分细则,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得出以下结论: (一)解答试题要尽量避开在答题形式方面高频出现的偏差; (二)解答试题要尽量精确而简练地运用重要的概念术语; (三)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着手加以解决; (四)选修部分优先
13、选修一教材的复习,兼顾选修四或选修三的复习; (五)克服选做题在操作形式上发生的偏差或者失误,避开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失分,高考试卷上明确标 注; (六)复习过程中应当特殊注意对历史基础学问的全面落实,所以必需非常重视基于评分细则基础上的备考。 五、分析考试规律,增加复习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两位老师都从典型试题研判考试规律,总结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题型与考点,得出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思索结论: 结论之一:新课程试题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式史观为命题范式,以文字、数据、图形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为命题载体,考查历史学科主干学问、热点学问,考查历史学科的各种思维实力。 结论之二:总结新课
14、程高考历史必修教材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有的反复出现,有的轮换呈现;有的仅出选择题,有的常出主观题。加强高频考点的广角度、全方位复习与训练,非常必要。 结论之三:新课程试题选择题12题48分,必修1(政治)、必修2(经济)、必修3(文化)选择题的比例安排随着必做主观题类属的改变而变更。 结论之四:新课程试题必做主观题重视综合考查与运用,留意平衡各种关系,如古代近现代史的比例安排、中外历史的比例安排、政治经济文化的比例安排、学问与实力的比例安排等,所以要留意对第41题有时间或空间大跨度问题的设置方式和解题规律的探讨,加强对第42题开放式问答题新题型的训练与解题规律的探究。 结论之五:新课程试题选做主
15、观题每题设置两问,共15分,试题材料绝大部分不是选修教材内容,有的甚至利用必修教材学问为背景材料,建立关联,借船下海,还有的游离在中学历史教材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方法的考查,所以要留意选修与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究共性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结论之六:全国新课程卷设问指向归类(以2023年全国卷为例),试题设问往往是依据材料或者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考查多种学科实力,包括:(1)概括特征(观点、内容、改变)类,(2)分析历史缘由(历史背景)类,(3)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4)评价(说明)历史事务(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5)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 六、夯
16、实基础学问重综合,强化一轮二轮复习,科学支配高考复习。特殊要注意基础学问的驾驭理解,以此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想,通过探讨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明确备考方向,明确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学问关联;逻辑联系。对历史发展线索的理解作为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思想,以历史线索(特征);主题探究: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社会发展与政治文明历程、器物与社会面貌的变迁和十八大以来中心政治局学习等作为微型专题予以总结,达到提高复习效果,提高成果的终极目标。 七 、探讨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发展趋势,把握高考方向,做好复习安排。对试题的编制和选用,要求以问题为中心,同时,要强调试题专题化和综合性,对事物发展改变全过程的相识以及强化
17、历史思维实力的培育和训练,尤为重要的是调整复习的方式方法,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总之,此次高考备考研讨会展示了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探讨和备考的成就,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多元发展的特色,内容是充溢的,时间是紧迫的,对我的高考复习指导意义是巨大的,其精神和方法必将融入到我详细的高考复习中,期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本次高考研讨会发挥了教研的引领作用必将促进校际沟通与校本教研,我会在今后的历史课堂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3 2023年4月2728日,我有幸参与了安庆市历史中考研讨会,能有机会外出学习、取经,很不简单。因而我也特殊珍惜这难得的
18、机会,仔细倾听、深刻反思。与会的两天中听了两位教学一线优秀老师代表的复习设计课和10位县市教学骨干的专题讲座,感到收获特别大,他们钻研业务学问的那种敬业精神、丰富的历史学问内涵,都值得我仔细去学习。历史中考怎样复习,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考出志向的成果?这唯恐是每一位历史老师现阶段重点思索的问题。我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制定复习安排,抓重点,讲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复习的切入点,改传统的三轮(或四轮)复习法为两轮复习法。 1.快捷定位找考点。 中考命题的难度一般不会太大,基本史实的再现和主干学问的考察仍旧是重点,所以,针对开卷考试特点,平常多做定位
19、训练,即依据教材书目和框架学问,精确定位考点、快速查找课本中相应内容。夯实基础,驾驭和记忆基础学问、主干学问,会大大削减翻书的时间,加快做题的速度。从操作步骤上说,先要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教材的内容。详细说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上册是中国近代史,即从1840年鸦片斗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内容,下册是现代史,即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头的内容,还包括世界古代史;九年级是世界史内容,其中上册是近代史,即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下册是现代史,即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到二十世纪九十年头的内容,力求做到娴熟化、自动化。再依据书目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
20、材的书目,快速确定该学问点是属于那一课,并将每一课的考点学问记在书目栏上,马上定位。最终是要比照能级要求逐个考点落实定位。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各考点构成了学科考试的基础,各能级要求则界定了复习的深度。考纲将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三大能级层次:识记、理解和应用。这也是中考的要求层次。也就是说,属于识记部分的学问点正常状况下是考在选择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驾驭基础的学问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化和延长。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学问点正常状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驾驭基础学问点,还必需要求学生懂得这些学问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这样根
21、据考纲对各考点的要求,比照教材相应内容,把握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础学问与专题复习同步完成,融会贯穿再提高。综合复习不是简洁的学问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驾驭的扎实的学问点串起来,针对某一历史事务、某一个问题、某一段材料作出客观的评价,形成一个整体,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我就依据考试说明,将基础学问和专题的复习同步完成,融会贯穿在一起,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斗争,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就完成了有关改革的大专题的复习,比较系统,学生简单驾驭。特殊是后期复
22、习,利用每天“小卷子”考试的手段,细心设计不同的试卷加以训练和考查,注意“课课过关,强化选择题训练”,刚好反馈,极具成效,使得全体学生都有了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专题复习是综合巩固贯穿历史学问的重要一步。一般来讲,大专题注意纵横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依次为纲去相识历史的基本联系。如中国近代化的探究,包括技术层面的洋务运动、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等。横向联系,指同一时期内的同类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反映。如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为摆脱逆境,美国是通过罗斯福新政,消退了危机,复原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
23、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小专题则注意分析比较。如:复习到资产阶级革命可从英国联系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纵横联系和比较,学生就可以发觉问题,感悟历史现象,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相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化。 二、精确解题 ,精编资料讲方法。 毕业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而历史学科的课时又少,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行能有大量做题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细心探讨考纲,紧扣课本学问,结合热点焦点,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细心编写习题,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的专项指导。如面对材料分析题,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阅读
24、材料,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然后精确定位这段材料属于历史上的什么事务或什么人物,再把它放在详细的时间和事务中去谛视去分析,让材料与事务、人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材料阅读题就迎刃而解了。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会有以下几种状况: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务、现象;依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务、现象结合所学历史学问回答问题;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依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联系实际,谈谈启示。而考查的方式则会是“依据材料,请回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请回答”和“不写依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学问,干脆提出问题”这三种形式。那对于这三种题目的回答,
25、可以这样指导学生:第一种“依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现在材料中,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其次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不写依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学问,干脆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干脆从课本中找,要么依据材料结合课原来回答。这样,把中考题型的特点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三、注意细微环节,仔细细致提高分。俗话说:“细微环节确定成败,习惯确定命运”。一些细微环节的关注与否,会成为得失分的外在因素。首先要擅长分析总结,依据“错题档案”,
26、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需工整、规范作答,要求学生记住“三要”:一要点要序号化;二答案要依次化;三内容要重点化;依据分值奇妙分解题目,一般来讲,答题针对性很强。在一张试卷中,各题的分数安排不同,所以在回答各题时所用时间及答案多少应与分数相对应。也就是说,所占分数比例小,花费的时间要少些,答案也可以简略些,所占分数比例大,那么,这道题就应多花些时间,答案就应具体些,充溢些。例如有的题目是3分,事实上刚好有3个得分点。 其次是把握好时间,政史合卷要求在两个小时内要完成两份试卷,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这样合理
27、支配答题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历史试卷一般限制在五非常钟左右。从教法上说,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题量可略大些,如出十二道选择题(中考是十题),四道综合题(中考是三道题),这样中考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时间惊慌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削减不必要的失分。 再次是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由于是电脑阅卷,要向学生强调卷面书写要仔细,力求程序得分。 最终,不滥用资料。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资料应是线索、脉络式的,不应过多、过杂,重复性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总之,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我将借鉴优秀同仁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让班上每个人都能考出
28、志向的成果,顺当完成初中阶段毕业考试。 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4 历史是门肃穆的学问,肃穆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情愿去学。但是我对历史却好像有着无穷的爱好,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负担或累赘,反而越学越想学,很多别人很头疼的学问点,对我而言,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就驾驭了。其实我的“诀窍”,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把历史趣味化。 首先,我总乐意把自己“代入”历史。历史是人的历史,是我们先辈的生活。我会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一位闻名的历史人物,来理解历史事务的发展经过与结果。 比如,有时,我把自己变成一方诸侯,在乱世中求生存,在面临乱世纷争时,尽自己的才能来使自己强大;有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雄才伟略的
29、君主,想方法在当时的背景下如何使自己在治世上大放异彩。 我习惯在每天漫步或出行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把所学到的学问“运用”到自己的“治世”方针中,就仿佛在脑海里自编自演了一部三国演义。这样,历史成了我的“工具”,我自然就越用越熟了。 现实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现实来学习可以更深化地了解历史事务的影响与意义。因此,我常常从现实动身,采纳假设法来学习历史。我经常想:“假如没有发生这件事,我们现在会怎样?”比如,“假如没有鸦片斗争会怎么样?”或许,没有鸦片斗争,我们就不会流失那么多金银,沦丧那么多领土,也就不会遭遇那么多苦难;可同样,或许我们就不会有轿车,不会有楼房,没有民主的共和国。有时候随着
30、学问的进一步深化,我会不断发觉自己以前的假设存在缺陷,或是这个假设就不应当存在。比如,我当时的这个鸦片斗争假设,现在想来,问题就许多。但在刚接触一个新学问时,正反面都考虑进去,有益于我把历史学得更全面更透彻。 对于那些无法根据逻辑记忆的,如时间、地点之类的学问点,我习惯把它们写成一张张纸条,贴在镜子上,桌子上或者杯子上,这样就不需死记硬背,每天早晨起来就有意无意的看一眼,几天之后,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记得很坚固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历史的三点心得,学无止境,我信任大家肯定会发觉出很多比我好的学习方法。 2023高考历史研讨心得体会5 一、学问系统化 历史课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把握每
31、一章、每一节的学问结构,形成系统。详细来说,学完每一节要知道其中有几个子目,每一子目讲了哪些大的的问题,对每一子目以目的、背景、缘由、内容、过程、概况、结果、影响等提示性词语概括出其结构。学完一章时要回忆本章有几节,每一节有几个子目,每个子目中的目的、背景、缘由、内容、过程、概况、结果、影响各是什么。总之,学习时应首先想到这些提示性词语,以这些这提示性词语为抓手统领教材,不致于让所学的学问支离破裂,顾此失彼。 二、内容条理化 当我们对每节的内容划分成几大块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驾驭的问题。条理化是对教材主要内容的梳理。对每块内容要分成几条要点,使杂乱的内容变得清楚。 三、要点简练化 为便于记忆,
32、须要在系统化、条理化的基础上将所要驾驭的内容进一步简练化,争取做到化大为小,化多为少,以点带面,从而构建起简洁明快、层次清楚、利于统揽的学问结构。如对较为困难的分封制内容可抓住分封的对象、诸侯的义务、诸侯的权利三个方面进行驾驭。宗法制的作用可抓住保证垄断和特权,有利巩固和团结两个方面进行驾驭。 四、阅读精细化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考试内容涉及到教材的各个角落,须要我们适当留意教材中一些边缘化的内容,如引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图片、表格、文献资料、小字注释等,这些都在考试之列,如若忽视,往往陷于被动。如本课中有三幅插图戴冠冕的夏禹、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有一幅
33、历史地图西周分封示意图、还有学思之窗、历史纵横,都是常常考到的内容,不能对它们视而不见。 五、记练一体化 要想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驾驭,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必需学以致用,将所学学问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在练习中发觉记忆中的盲点和理解中的偏差,从而完善学问结构并逐步培育实力。想要高效复习高三历史,首先要树立通史为本的意识,以时间为历史的基本框架,以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协助,构建清楚和等级化了的学问体系。比如考试试题中假如考魏晋南北朝,那么,考试范围所联系的肯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起先发展、九品中正制等等,再辅佐以政治经济文化的方面。所以无论材料如何变换,学生们都基本能够完成所须要的学问的清楚定位。 六、重点学问突破 高考历史试卷虽然没有必定的规律,但是总是还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的,像是一些当年的周年大事和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涉及内容等都是考生们应当重点打算的考点。另外,前几年高考没有考的重要考点也是重点应当打算的对象。这些重点打算五六个可以帮助自己对学问进行有效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