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物理量(单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速度 V(m/S ) v= S:路程 /t:时间重力 G N ) G=mg m :质量 g:9.8N/kg 或者 10N/kg 密度 (kg/m3 )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 F 合 (N) 方向相同: F 合=F1+F2 方向相反: F 合=F1 F2 方向相反时, F1F2 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 F 浮 N F 浮=G 排=m 排 g= 液 gV 排 G 排:排开
2、液体的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稳条件 F1L1= F2L2 F1 :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上升的距离 动滑轮 F= (G 物+G 轮)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 物+G 轮)S=n h n :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 W (J) W=Fs F :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W 有 总功 W 总 W 有=G 物 h W 总=Fs
3、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 100% 功率 P (w) P= W:功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t:时间 压强 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p (Pa) P= gh :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3 kg/m3 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4、Pa P=F/S 功 W 焦耳(焦)J W=Fs 功率 P 瓦特(瓦)w P=W/t 电流 I 安培(安)A I=U/R 电压 U 伏特(伏)V U=IR 电阻 R 欧姆(欧)R=U/I 电功 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 C) J/kg C 真空中光速 3108 米秒 g 9.8 牛顿千克 15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热 学 部 分】1、吸热: Q 吸Cmt t0Cm t 2、放热: Q 放Cmt0 tCm t 3、热值: 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Q 有效利用 /Q 燃料 5
5、、热平稳方程: Q 放Q 吸 6、热力学温度: Tt273K 【电 学 部 分】1、电流强度: IQ 电量 /t 2、电阻: R= L/S 3、欧姆定律: IU/R 4、焦耳定律: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 QI2Rt 普适公式 (2)、 QUItPtUQ 电量 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 II1I2 (2)、 UU1U2 (3)、 RR1R2 (4)、 U1/U2 R1/R2 分压公式 (5)、 P1/P2 R1/R2 6、并联电路:(1)、 II1I2
6、(2)、 UU1U2 (3)、 1/R1/R1 1/R2 R R1R2/R1 R2 (4)、 I1/I2 R2/R1 分流公式 (5)、 P1/P2 R2/R1 7 定值电阻:(1)、 I1/I2 U1/U2 (2)、 P1/P2 I12/I22 (3)、 P1/P2 U12/U22 8 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 电功率:(1)、 PW/t UI 普适公式 (2)、 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八年级下全部物理公式V 排V 物=P 物P 液( F 浮=G)V 露V 排=P 液-P 物P 物 V 露V 物=P 液-P 物P 液 V
7、排=V 物时, G F 浮=P 物P 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 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 V 平 s/t(定义式)2.有用推论 Vt2-Vo2 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 平 Vt+Vo/2 4. 末速度 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 Vs/2Vo2+Vt2/21/2 6. 位移 sV 平 tVot+at2/2 Vt/2t 7.加速度 aVt-Vo/t 以 Vo 为正方向,a 与 Vo 同向加速a0 ;反向就 a08.试验用推论 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 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 Vo:m/s ;加速度 a:m/s2
8、 ;末速度 Vt:m/s ;时间t 秒s;位移 s:米( m);路程 :米;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物体速度大 ,加速度不肯定大 ; 3a=Vt-Vo/t 只是量度式,不是打算式 ; 4其它相关内容: 质点、位移和路程、 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 P19/s-t 图、 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 P24;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 Vo0 2.末速度 Vtgt 3.下落高度 hgt2/2 (从 V
9、o 位置向下运算)注: 4.推论 Vt22gh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g9.8m/s2 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邻近较小 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1.位移 sVot-gt2/2 2. 末速度 VtVo-gt (g=9.8m/s2 10m/s2)3.有用推论 Vt2-Vo2 -2gs 4. 上升最大高度 HmVo2/2g 抛出点算起)5.来回时间 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 1全过程处理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一、测量 长度 L:主单位 :米;测量工具 :刻度尺;
10、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时间 t:主单位 :秒;测量工具 :钟表;试验室中用停表; 1 时 3600 秒, 1 秒1000 毫秒;质量 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二、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定一个物体运动必需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体叫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公式:1 米秒 3.6 千米时;三、力力 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 N);测量力的
11、仪器:测力器;试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成效: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物体运动状态转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转变;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重力 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_精品资料_ 重力和质量关系: G=mg m=G/g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g=9.8 牛千克; 读法:9.8 牛每千克, 表示质量为 1 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 9.8 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章物体
12、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二力平稳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 两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始终线上;物体在二力平稳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稳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处于平稳状态的物体同始终线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合力 F=F1+F2 ; 合力方向与 F1、F2 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 F=F1-F2 ,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擦、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7牛顿第肯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13、态;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四、密度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先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 V 国际单位:千克米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关系: 1 克厘米 31103 千克米 3; 水 1103 千克米 3;读法: 103 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 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 千克;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面积单位换算:1 厘米 2=1 10-4 米 2,1 毫米 2=1 10-6 米 2;五、压强 压强 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 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成效用压强大小表
14、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 /米 2;特地名称:帕斯卡( Pa)公式:F=PS 【S:受力面积, 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 单位:米 2;】转变压强大小方法: 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压强; 增大压力或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 型管压强计);】产生缘由: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淌性,对器壁产生压强;规律: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竖直高度; 深度 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公式: P= gh h:单位:米;:千克米 3;g=9
15、.8 牛千克;大气压强: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 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试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 (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 个标准大气压 76 厘米水银柱高 1.01 105 帕10.336 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缘由: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
16、气体)对它向 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缘由: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 液体所受重力;即 F 浮G 液排 液 gV 排; (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3浮力运算公式: F 浮G-T 液 gV 排 F 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 F 浮G 物 且 物G 物 且 物 液七、简洁机械当物体悬浮时: F 浮 G 物 且 当物体下沉时: F 浮F2 FF12+F22+2F1F2cos 1/2(余弦定理)F1F2 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畴: |F1-F2| 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
17、s,FyFsin ( 为合力与 x 轴之间的夹角 tg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就 ;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 ,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 ,反之也成立 ;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挑选标度 ,严格作图 ; 4F1 与 F2 的值肯定时 ,F1 与 F2 的夹角 角越大,合力越小 ;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5)同始终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 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
18、动定律 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转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其次运动定律: F 合 ma 或 aF 合/ma 由合外力打算 ,与合外力方向一 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F-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稳力 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分,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稳 F 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 FNG ,失重: 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 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 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 P67 注:
19、平稳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或者是匀速转动;1.简谐振动 F-kx F: 回复力, k:比例系数, x: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 终反向 2.单摆周期 T2 l/g1/2 l:摆长 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 :摆角 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其次册 P26.波速 vs/t f /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 由介质本身所打算 7.声波的波速 在空气中) 0:332m/s ;
20、20:344m/s ;30:349m/s ;声波是 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连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 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 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其次册 P21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章的热运动;分 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1rr0 ,f 引r0 ,f 引f 斥, F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 ,f 引f 斥0,F 分子力 0,E 分子势能 0 5
21、.热力学第肯定律 W+Q 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转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成效上是等效的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 J,Q:物体吸取的热量 J, U:增加的内能 J,涉及到 第一类永动机不行造出见其次册 P40 九、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章运动的猛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 K,t:摄氏温度 体积 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22、压强 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连续、匀称的压力,标 准大气压: 1atm 1.013 105Pa 76cmHg1Pa 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间隙大;除了碰撞的瞬时外,相互作用力柔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抱负气体的状态方程: p1V1/T1 p2V2/T2 PV/T 恒量, T 为热力学温度 1、电功:电流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运算式: W UItPttI2Rt UQ其中 W tI2Rt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单位:焦耳( J) 常用单位千瓦时( KWh ) 1KWh 3.6 106J 测量: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
23、器消耗电能多少的外表)接法: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 1、3”进“ 2、4”出; “ 1、2”火“ 3、4”零参数: “ 220V 10A(20A)”表示该电能表应当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10A ,在短时间内电流不能超过20A ;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 2200W ;“ 50Hz”表示电能表应在沟通电频率为 50Hz 的电路中使用;“ 3000R/KWh”表示工作电路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 3000 转;电能表间接测量电功率的运算式:P3.6 106(W)2、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电功率的单位是瓦;运算
24、式:电路)PW/t UII2R(其中 P I2R 只适用于纯电阻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分与联系:额定功率是由用电器本身所打算的,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所打算的;联系:P 实() 2P 额,可懂得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先的1/n 时,功率就变为原先功率的1/n2 ;4、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打算的;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 跟电流 I 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R 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 t 成正;运算式: Q=I2Rt UItt(其中 QUIt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6、电热器:主要部件是发热体,是由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7、家庭电路8、
25、触电:肯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所引起的损害事故;9、安全用电常识:不接触电压高于36 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明插_精品资料_ 座的安装应高于地面1.8m ,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应接地;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速度 = S / t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m / s = 3.6 Km / h声速 = 340m / s光速 C = 3 108 m /s 密度 =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 在同始终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26、F1、F2 在同始终线线上且方向相同压强 p = F / S p = g h p = F / S 适用于固、液、气p = 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p = g h可直接运算液体压强1 标准大气压 = 76 cmHg 柱 = 1.01 105 Pa = 10.3 m 水柱浮力 F 浮 = G F 漂浮、悬浮: F 浮 = G F 浮 = G 排 = 液 g V 排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定物体是否受浮力(2)依据物体浮沉条件判定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运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F 浮G( 液 物)上浮至漂浮 F 浮 G( 液 物)下沉F 浮 =
27、G( 液 = 物)悬浮杠杆平稳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稳条件也叫杠杆原理滑轮组 F = G / n F =(G 动 + G 物) / n SF = n SG 抱负滑轮组忽视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 1KW = 103 W ,1MW = 103KW 有用功 W 有用 = G h(竖直提升) = F S(水平移动) = W 总 W 额 = W总额外功 W 额 = W 总 W 有 = G 动 h(忽视轮轴间摩擦) = f L(斜面)总功 W 总= W 有用 + W 额 = F S = W 有用 / 机械效率 = W有用 / W 总 =G /(n F)_精品资料_ = G 物 /(G 物 + G 动)定义式第 11 页,共 11 页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