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economics国际贸易与发展.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399830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evelopmenteconomics国际贸易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developmenteconomics国际贸易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evelopmenteconomics国际贸易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evelopmenteconomics国际贸易与发展.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三章贸易与发展本章重点: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发展战略:出口促进与进口替代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相联系的一些趋势:1.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2.国际贸易的增长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3.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4.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5.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6.文化多样性的减少7.贫富差距可能扩大8.国际旅游业的发展9.各种文化的融合及创新10.部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11.部分发达国家把工业垃圾倾倒到发展中国家导致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遭到破坏12.文明以及价值观的冲突13.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14.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15.恐怖主义也在全球化,参与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分子很多时候不在本国行动,而且与本国无关 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1.1 全球化全球化的核心的经济含义是全球化使经济体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更加开放。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收益与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成本和风险全球化的潜在好处:通过提供多种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方式,通过文化、社会、科学和技术的交流,以及传统的贸易和金融交流,全球化能使那些并不富裕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受益。全球化的不利影响:贫困国家可能锁

3、定于依附模式,或因为全球化而完全边缘化(中心-外围理论)。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真正公平的游戏规则是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关键。全球化大浪潮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并不是均衡的(考虑前一波的全球化浪潮与殖民主义的统治与征服相关)。当前存在一些有效的“游戏规则”来规范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对穷国的援助等等,使全球化向前发展。贸易自由化的正式进程是全球化能否向前发展的关键。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1.1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建立两国或多国的经济联盟,从而使经济达到某种程

4、度的结合以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最终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狭义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5、1.2 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1.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2.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3.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4.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

6、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1.2 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及其他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本区域内自由流动;同时市场容量扩大,促进了区域内各国生产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7、增强整体竞争力。每个国家都集中自己的有限资源生产效益最高的产品,在更深的范围内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区别:从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全球化相对范围更广,而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交流则相对更深。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1.2 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放眼世界,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不仅仅只是商品和金融资源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通过对全球贸易与商业开放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家引进的不仅只是商品、服务、金融资源的国际间转移,而且还引入了推进发展和阻碍发展的各种影响,如生产技术、消费模式、制度与组织的安排、教育、卫生与社会制度以及发达国家流行的价值观、思维

8、理念和生活方式等。这些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转移对于发展过程特性的影响,既可能产生有利影响也可能产生危害。最终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国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等的性质,以及它们所制定的优先发展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最优的国际政策是奉行自由贸易和文化国际主义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战略,还是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实行内向型战略以促进进口替代,亦或者外向与内向同时并重?二、国际贸易与发展关于贸易与发展的5个基本问题:1.国际贸易如何影响欠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结构及特点?(“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2.贸易如何改变收入和财富在一国国内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对于一国国内或者国际间而

9、言,贸易是一种促进平等的力量还是一种产生不平等的力量?换言之,收益和损失是怎样分摊的,谁是真正的受益者?3.对于欠发达国家,在什么条件下贸易可能有助于实现它们的发展目标?4.发展中国家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决定它们的贸易额吗?5.考虑过去的经验和对前景的判断,发展中国家是应该采用外向型的政策(自由贸易,扩大资本、人力资源、观念和技术的流动)还是内向型的政策(基于自力更生的利益而采取保护主义),或追求二者的某种结合,例如采用地区经济合作的形式?赞成或反对这些战略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1 关于贸易与发展的5个基本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在资源禀赋、偏好、技术、经济规模、经济与社会制度、增长

10、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决定着国际贸易的全部经济基础),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多样性,以上5个问题的答案对不同的国家来说是不同的。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1 关于贸易与发展的5个基本问题现实经济现象:从近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表现与模式来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强,小国比大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强。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贸易都是商品贸易,特别是初级产品,它们的价格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欠发达国家的出口更加单一,缺乏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的服务的相对价格比发达国家低(GDP较低)。将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导致了初级产品

11、相对价格不断下降(长期趋势);另外,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以及供给)的价格弹性也相当低(即无弹件),因此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任何移动便会导致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这两种弹性现象共同造成了出口收入不确定,而这又导致了较低的且难以预计的经济增长率,造成发展中国家强的对外贸易依赖性。结论: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的低需求收入弹性和低需求价格弹性导致了低经济增长率和高出口收入不确定性,造成发展中国家强的对外贸易依赖性。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2 出口对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贸易条件:Px/Pm。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如果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了,虽然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都可能上升,但贸易条件却恶化了。普雷维

12、什一辛格命题: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在不断下降(或恶化),这种下降会造成收入长期从穷国向富国的转移,应通过进口替代的过程来保护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抵御这种下降趋势。从历史上看,相对于工业制成品而言,初级产品的价格下降了,因此,就一般情况来讲,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而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却得到相对改善。由于初级产品相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较低,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还将不断地下降。这种下降的后果是收入长期从穷国向富国的转移,只有通过进口替代战略来保护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才能抵御这种下降趋势。思考:比较优势陷阱和贫困化增长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3

13、贸易条件和普雷维什-辛格命题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即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 theory,简称HO理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出口产品应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

14、国相对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而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体系下的两个重要理论:A.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factor-price equalization):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

15、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两点寓意:1.它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优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2.它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B.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和发展的5个基本问题,从古典贸易

16、理论中得出的理论答案:1.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提高了世界的产出量,增强了一国的消费能力,并提供了获得稀缺资源的途径,同时也为生产提供了世界范围的商品市场。没有这类市场,穷国就不可能实现增长。2.通过要素价格均等化,提高贸易参与国的实际收入以及有效地使用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3.通过推动并向一国具有比较优势(劳动效率或要素禀赋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倾斜的办法,贸易有助于实现各国的发展。4.各国应遵循比较利益原理指示的方向,而不应去干预市场的自由进行。(奉行自由贸易)5.为了推动增长与发展,国际政策应是外向型的。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5 贸易理论和发展:传统观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哪

17、些重要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与现实世界有哪些不一样?这些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以及发展前景有什么启示?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要素禀赋理论的6 个基本假设条件:1.各国所有的生产资源在数量上是固定的,质量是不变的,它们是充分就业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2.生产技术是固定或类似的,且各国均可自由获得。另外,这种技术的扩散传播将使所有国家受益。消费者偏好相同且不变,不受生产者的影响(即国际消费者主权居主导);3.在各国国内,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完全流动,经济作为整体,特点是完全竞争,不存在风险或不确定性;4.政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不起作用。贸易在众多寻求成本最小、

18、利润最大、彼此类似的厂商间进行,国际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共同决定;5.在任何时点上,贸易在每一个国家都是平衡的(国际收支平衡)。所有国家都能够在最小的偏离下进行调整以适应国际价格;6.任一国家增加的贸易利益,都将有益于该国的国民。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6.1 资源固定、充分就业和资本与熟练劳动力的国际非流动性第一,贸易与资源增长相对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并非既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它们常常为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而不是由它们来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如果认可基于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的不平等贸易的合法性,那么资源禀赋差异的初始状态会导

19、致贸易不平等的强化和恶化。静态的效率变成了动态的无效率、并开始了一个恶性循环过程。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但资本和有技术的劳动力总是在国家之间流动。第二,失业、资源的未充分使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失业。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从对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失业的认可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通过生产国内无需求而专为出口市场服务的产品,未被充分利用的人力资源可以在极少或者是无实际成本的情况下创造出扩大生产能力、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机会。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剩余出口理论。这一理论最初由亚当斯密提出,近来又由缅甸经济学家赫拉明特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对其进行了阐释。2.大量创造当地就业机会的主

20、要途径是保护国内产业(制造业和农业),以防止外国低成本的竞争。这种保护是通过建立各种贸易壁垒,如关税和配额来实现的。那些把创造就业放在首位的欠发达国家,可能会希望实行短期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便建立本国的农村和城市的工业来吸收其剩余劳动力。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6.2 固定且可无偿获取的技术与消费主权技术变革和技术替代对世界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观点认为,西方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可以获得的,正是这一点,使许多新兴工业国家有机会在西方支付研究费用的背景下实现了资本化。某些具有充足人力资本的发展中国家(如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不是自己努力进入研究的前沿,

21、而是通过模仿国外开发出来的产品,由此就能够跟上国际贸易的产品周期。它们利用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从低技术向高技术生产过渡,填补老牌工业化国家留下的制造业的空缺。关于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嗜好和偏好相同且固定不变的假定,是极不现实的。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6.3 国内要素流动与完全竞争: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受控制的市场第一,传统贸易理论假定各国能很容易地调整其经济结构以适应世界价格和市场的变化(要素国内自由流动)。但根据结构主义的论证,这种资源再配置在实践中是很难实现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它们的生产结构常常是刚性的且缺乏灵活性,其要素流功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为

22、一般的是,无论什么类型的政治与制度都会产生结构刚性,包括产品缺乏弹性、缺乏中间产品、货币市场不统一、受限制的外汇兑换、政府许可制度、进口控制、低劣的运输和配送设施以及管理与熟练劳动力的匮乏等等,往往限制欠发达国家按照传统贸易模型平滑而无摩擦地响应变动不居的国际价格信号的能力。第二,完全竞争模型假设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但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生产成本递减而收入增加),这意味着现有的大厂商能够以低价与小的或新的厂商竞争,进而垄断控制世界市场。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实际上规模经济是决定贸易格局的一个普遍因素。对于多数产品而言,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造成了世界供给的

23、垄断和寡头垄断。这种对国际性贸易商品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式的市场控制,以及广泛存在的产品差异、产业间贸易和生产的外部经济等,意味着单个的大公司就可以根据其私利来操纵世界价格与供给,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性的。但是从发展中国家努力推进其经济多元化,特别是促进产业出口的角度来看,收益递增与产品差异(垄断竞争)以及大型跨国公司的非经济力量(对许多政府的政治影响),意味着这些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富国)能够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中大获其益,使它们在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长盛不衰。贸易模型完全竞争假设排除了国际贸易安排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考虑到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相比在世界市场中从历史上看更加不稳定,这样,在初级产品

24、出口促进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可能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利益。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6.4 贸易关系中的政府缺失传统贸易理论忽略了各国政府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能够而且确实发挥着的重大作用。但政府并非是无倾向的旁观者,政府常常强化由于国家大小、经济实力强弱而造成的资源和贸易利益的不均等配置。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干预(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创造本国过去没有的但随着未来世界的需求增加而可能产生的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自

25、身的积累一般非常困难,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对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应选择发展前途好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凸现贸易优势、提高竞争能力。战略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为国家进一步干预贸易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6.5 平衡贸易与国际价格调整如同经济学中其它完全竞争的一 般均衡模型一 样,国际贸易理论不仅是一种充分就业模型,而且还是一种国内外产品和资源的价格总能适应供求状况而即时做出灵活调整的模型。尤其是,贸易条件(国际

26、商品价格比率)总能调节得使一个国家的可出口商品和可进口商品达到供求相等,从而使贸易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即出口价值(数量乘以价格)总等于进口价值。在平衡贸易(balanced trade)并且没有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问题绝不会在纯国际贸易理论中出现。但世界经济的实际状况,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猛涨时期,国际收支赤字以及外汇储备消耗殆尽(或需要借入外国资金来弥补商品贸易赤字)的结果,却成了所有国家(穷国与富国)共同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二、国际贸易与发展2.6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6.6 贸易利益的国民享有传统贸易理论的第

27、6个假设是贸易参与国的国民将因贸易而获益,这一假设的含义是如果发展中国家确实从贸易中受益,则这些利益必然也是这些国家的人民所获得。但是,这个问题又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了:谁拥有土地、资本和技术这些承载贸易利益的要素?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如果二者都是,那么又是以什么样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的呢?在许多国家中,随着跨国公司的扩散以及外资企业的日益增加,欠发达国家出口收入的总量统计(以及实际上的GDP)有可能掩盖了这样的事实:欠发达国家的国民,特别是处于低收入层的人们,可能从所有这些出口中根本得不到任何收益;相反,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主要利益却可能反而大量流向那些非国民手中,这些人将其中的大部分汇回了自

28、己的国家。三、关于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些结论第一,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特点,结论是:贸易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种重要激励。中国、马来西亚、巴西、新加坡和韩国等的成功经验证实了这一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这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激励去更充分地利用闲置人力和资本资源。通过改善出口业绩来扩大外汇收入,也会提供一些必要的资金,使欠发达国家增大其实物与金融资源。但是,出口导向的增长战略可能不仅会使经济结构向错误的方向倾斜(因为不是满足本地居民的实际需要),而且还可能会强化这种增长的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化与不均等的特性,尤其是当大部分出口收入流向外国人时。

29、因此,自由贸易可能会促使出口收入增加以及产出水平提高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出口导向的增长战略就是一个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想战略。这完全取决于出口部门的特性、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与其它经济部门的联系。三、关于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些结论第二,关于贸易的分配效应,可以公平地说,世界贸易的主要利益都不成比例地流向了富国,而在穷国内部则不成比例地流向了该国的富人及在该国的外国居民。三、关于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些结论第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什么条件下贸易才能够帮助它们达成发展意愿。答案是,这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或作为一个集团)使发达国家做出一些有利的贸易让步的能力,尤其是在消除近来

30、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的壁垒方面;(2)欠发达国家的出口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利用其稀缺的资本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使用其丰裕但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劳动力供给,将决定出口收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惠及普通国民;(3)出口收入与其它经济部门的联系也十分重要。例如,小农场农业出口的收入将会扩大对国内生产的简单家居用品的需求,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收入却更有可能通过进口奢侈品而支付给富国;(4)欠发达国家对于外国私人企业的活动的影响和控制到底如何。在确保本国公民公平地分享利益方面,与跨国公司有效打交道的能力极为重要。三、关于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些结论第四,对于欠发达国家能否依靠自己的行动决定他

31、们的贸易规模,答案只能予以推测。对于大多数小的贫困国家来说,闭关锁国、完全不与它国进行贸易是不现实的。它们不仅缺乏赖以自力更生的资源和市场规模,而且即便是维持生存,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地区,也往往要取决于它们获取外国商品和资源的能力。大约有32个最不发达的国家每年都面临着严重饥荒的威胁,对此来说,国际援助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要。对于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管贸易是怎样地不平等和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利益,国际经济体系仍是为其提供稀缺资本资源与技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获得这类资源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展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创建类似于原来的欧共体或欧盟式的地区性贸易集团所获得的长期贸

32、易利益,可能会为一个平衡且多样化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个更好的前景。三、关于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些结论第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实现发展,是对世界其它国家采取外向型姿态好呢,还是向内、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更好些呢,又或者两者平衡兼顾?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二选一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采取更为集体自立的团队形态,可能既有助于各国之间真正的自由贸易,又能促进欠发达国家群体间的相互合作。4.1.1 外向型发展政策(outward-looking development policies)外向型发展政策不仅鼓励自由贸易,而且鼓励资本、工人、企业和学生以及跨国公司的自由流动,并努力形成一个开放的交流体制。自由贸易论者

33、,倡导工业化的外向型出口促进战略。4.1.2 内向型发展政策(inward-looking development policies)内向型发展政策强调欠发达国家需要演化出自己的发展模式,从而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意味着鼓励本国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干中学”,鼓励发展适合本国资源禀赋的技术。贸易保护主义论者,支持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四、贸易发展战略4.1 出口促进与进口替代从根本上看,这两个和贸易相关的发展战略的区别是: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的支持者认为,欠发达国家应该首先用国内产品替代以前需进口的简单消费品(进口替代的第一阶段),然后用国内产品替代更为广泛且

34、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业品(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所有这些都需要对这些进口品施以高关税和配额的限制。从长远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可以获得以下好处:促进国内产业的多样化(“平衡增长”);当规模经济、低劳动力成本和“干中学”的正外部性使得国内价格与世界价格相比具有更大竞争力的时候,就会形成出口以前被保护的工业品的能力。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促进(export promotion)支持者则指出,实施出口促进战略可以从自由贸易及竞争中获得效率和增长的好处;用大的世界市场替代小的国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会造成价格扭曲并带来成本。实际上,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区别较之许多倡导者指出的要小得多,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在

35、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采取了这两种战略。四、贸易发展战略4.1 出口促进与进口替代贸易乐观主义者:提倡自由贸易、外向型发展和出口促进政策贸易悲观主义者:提倡更大的保护,更多的内向型战略和更大规模的进口替代四、贸易发展战略4.2 贸易乐观主义者和贸易悲观主义者贸易乐观主义的论点似乎有意低估国际需求在决定贸易收益中的重要作用。相反,他们十分关注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出口业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贸易自由化能够产生快速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因为自由贸易可以带来以下几点益处:1.它促进竞争,改善资源配置,并在欠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2.它促使提高效率、改善产品和实现技术

36、进步,因而提高要素生产力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3.它加速全面经济增长,这会提高利润、增加储蓄和投资,由此获得进一步增长;4.它会吸引外国的资本和专家,这些都是欠发达国家稀缺的;5.它会带来急需的外汇,在农业部门歉收或干旱及其它自然灾害时可用来进口食品;6.它消除由于政府在出口和外汇市场上的干预造成的高成本的经济扭曲,用市场配置取代在过度活跃的政府部门中产生的腐败和寻租行为;7.它促进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平等性,改善资源的综合配置;8.它使欠发达国家在WTO规则下充分利用改革。四、贸易发展战略4.2 贸易乐观主义者和贸易悲观主义者最后,贸易乐观主义者认为:尽管出口促进可能在开始阶段由于利益有限而进展

37、困难(尤其是与进口替代在第一阶段就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相比),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利益就像获得动量一样会趋向于越来越大,而进口替代则会面临快速的收益递减。四、贸易发展战略4.2 贸易乐观主义者和贸易悲观主义者贸易悲观主义者倾向于强调以下三个基本论题:1.对于初级产品出口而言,其世界需求的增长有限;2.初级产品生产国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3.针对欠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和加工农产品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上升。欠发达国家出口增长之所以缓慢,是由于:1.发达国家已经从低技术、原材料密集型产品生产转向了高技术、技能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降低了对第三世界原材料的需求;2.工业上原材料使用效率的提高;3.对橡胶

38、、铜和棉花等天然原材料的合成替代品的出现和使用;4.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需求的收人弹性低;5.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日益提高;6.发达国家对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保护主义呼声日益高涨。四、贸易发展战略 4.2 贸易乐观主义者和贸易悲观主义者四、贸易发展战略 4.2 贸易乐观主义者和贸易悲观主义者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是:1.发达国家商品和要素市场中的寡头控制,以及欠发达国家可出口商品的竞争性供给不断增加;2.对欠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普遍较低。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protectionism)在发达国家之所以兴起,源于以下几方面:成功地在竞争性的世界市场价格下生产大量初级产品和副产品的欠发

39、达国家越来越多;发达国家中高成本行业的工人对失去工作的自然担忧。在北美、西欧和日本,他们给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缩减或禁止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进口商品。因此,贸易悲观主义者认为贸易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因为:对它们的传统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过于缓慢,这意味着扩大出口会导致更低的出口价格,并使得收入从穷国转移到富国;如果没有进口限制,发展中国家对进口商品的高需求弹性和国外对他们出口商品的低需求弹性,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必须减慢出口增长,以避免出现长期性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危机;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上有“静态的”比较优势,这意味着出口促进的自由贸易政策会趋向于抑制工业化,而工业化却是一国积累和发展技术

40、力量和企业家才能的主要途径。四、贸易发展战略 4.2 贸易乐观主义者和贸易悲观主义者结论:目前的一致意见是倾向于一种折衷的观点,即试图将自由贸易论和贸易保护主义论二者的相关观点整合折中起来,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经济、制度与政治现实。适应某个国家的不一定适应另一个国家。所有前面的讨论也许已经为中、小规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最可行的长期贸易政策,即扩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南-南贸易)以及在第三世界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5.1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近半个世纪以来,欠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大量增长,这种出口增长帮助弥补了发达国家的微弱需求和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

41、损失。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将其贸易对象更多地指向发展中国家之间。他们的观点通常基于下述4个基本论点:1.较之北-南贸易,南-南贸易能够促进相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2.从这种贸易中可以实现更多的动态长远利益;3.可以降低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波动所导致的出口不稳定性;4.可以促进更大的集体自立性。以上观点的本质?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5.2 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种与众不同的南一南贸易假说认为,欠发达国家不仅应该扩大彼此间的贸易,而且应该朝着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传统核心是关于灵活且高度一体化的工业化国家其资源和生产的静态再配置,这对于试图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

42、的当代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理论价值确实有限。然而,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许多概念却为评价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短期成功或失败提供了有效的标准。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欠发达国家经济逐步一体化的基本经济原理是一种长期的动态原理:一体化能够通过扩大市场,为那些还未建好的行业以及那些必须利用规模经济生产的行业提供发展机会。所以,应该将一体化看作是一种促进国家群体间的劳动力合理分工的机制,因为这些国家各自都因为规模太小而无法依靠自己内部的劳动分工来获益。欠发达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动态原理:通过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有可能建立互相合作的产业战略,尤其是在可能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里,例如化

43、肥和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工具行业以及小农场机械设备等。但是,通过将给定行业分别指定给各个国家去运作的产业合作,虽然确实能够使所有的成员国都加快产业的增长,但这要求成员国伙伴采取更接近完全的经济合作和最终的政治联盟形式,而这个阶段又会出现影响国家主权和国家自身利益的问题。而到此,这些问题已经完全超出了联盟进行密切合作的经济范畴。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支持经济一体化的标准的静态准则: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当共同的对外壁垒和内部的自由贸易使生产从高成本的成员国转向低成本的成员国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例如,在经济一体化之前,A国和B国都可以为各自的国内市场生产纺织品。A 国的生产成本可能更低,但它向

44、B国的出口被后者的高关税所阻碍。如果A和B通过消除所有贸易壁垒实行内部自由贸易建立关税问盟,则A国更有效的低成本纺织品工业就会为两国市场提供产品。消除贸易壁垒使得B国从消费其相对高成本的纺织品转向消费更低成本的A国纺织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贸易被创造出来了。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类似地,当对外关税壁垒的建立引起一个或多个成员国的生产和消费从低成本的非成员国(例如一个发达国家)的供给转向高成本的成员国生产商时,就产生了贸易转移。贸易转移一般被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生产从更有效的外国供应者转移到低效的成员国的国内企业,结果整个世界和成员国可能都会感觉到状况变差了。但是考虑潜在的规模经济、国内就业岗

45、位的创造以及收入在一体化区域内的循环流动,静态的贸易转移有可能最终变成动态的贸易创造。这是标准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一个简单的变种,幼稚产业在越大的市场运作就越有可能成长。而且,如果没有经济一体化,每个成员国都将会保护它的国内进口替代产业,排斥所有的低成本外国供应者,则共同对外关税除了产生贸易转移外,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已出现的那些好处。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5.3 地区性贸易集团和贸易全球化 处于相对等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有着相似的市场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它们对联合产业增长方式的合作与合理化有着强烈的兴趣,那么它们一定能够以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从联合的内向和外向型贸易政策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好处。特

46、别是小国的地区性联盟,如中美洲和非洲南部及西部国家,可以为加速共同的发展创造经济条件(主要是以巨大的内部市场的形式),促进长远的发展。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五、南-南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对所有这些新兴的地区性贸易集团的批评性问题,不是关于它们是否会促进更大的内部增长(这是可能的),而是这类地区性贸易集团是否会将整个世界经济分割,反而与最近的贸易全球化背道而驰。大多数的经济学家相信,全球化将持续下去,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建立分支机构的趋势下。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有效的地区性集团能够在允许成员国之间实现专业化以及更多的平等所带来的动态利益的同时,提供一种抵消全球化之负面影响的缓冲。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向发达国家的出口比向欠发达国家的出口内在地更有价值,因为在客户提供关于质量的反馈或者建议厂商生产其他能够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时,学习效应就能产生。理想情况:找到一种平衡,允许欠发达国家贸易集团既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又能逐渐扩大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