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导游词.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99053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西南宁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导游词.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西南宁导游词 广西南宁导游词 篇1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简称邕,别称邕城,历史上的南宁属百越领地,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20xx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起先,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地理条件: 南宁位于中国广西南部,地处低纬度(22.49°N,108.21°E),地形平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四面山丘环绕,面对东南亚,毗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西接印支半岛。邕江穿城而过,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面 积 全市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52平方公里。气 候 南宁属于南

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高温多雨,冬短暖和干燥,无霜期长。年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1.9千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27小时,日照百分率39%。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1。霜期短,年平均有霜日数仅4.3天。年降水量为1304.2毫米。风向随季节发生改变。但由于地形的影响,全年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极大风速34.4米/秒。风速的季节改变不明显,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行政区划 南宁现辖兴宁区、良庆区、邕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6个城区和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6县。人口民族 全市总人口为648.85万人

3、,其中城区人口为150.06万人。聚居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土地和矿产 南宁地处岭南有色金属地带,现已勘查发觉有锰、锌、铝、金、银、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云石、花岗岩等41种,为全国已知矿种的三分之一。首府南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充溢诗情画意的南国名城,可谓是半城绿树半城楼,有花园城市的盛誉。她到处绿叶婆娑,满目青翠,槟榔、棕榈等亚热带风景树,遍植街头、公园、城里和城外。这些乔木的果实与菠萝、香蕉、荔枝、龙眼等南国佳果,给南宁带来了芳馨的四季。山、河、湖、溪、绿树鲜花与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景交相辉映,构成了富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园

4、林风貌特色,被中外游人盛誉为中国的绿都。山、水、人、情构织成了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呈现出撩人的亚热带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剧烈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踏上南宁之旅。辖6个市辖区、6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青秀区。 广西南宁导游词 篇2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来线以南,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

5、重要经济中心。面对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市区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分别为104公里、173公里和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疆的东兴市、凭祥市分别为204公里和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南宁市对广西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

6、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南宁市名称来源: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20xx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起先,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 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1320xx年),中心政府为取南疆安静而定名,广西境内由邕改为南宁,南宁由此而得名。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设南宁为自治区首府;至此,南宁之名始终沿用至今。【行政区划】南宁市行政区划为7区5县: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区,其中下辖高新经济开

7、发区、东盟经济开发区、五象新区、横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共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2个街道。兴宁区:总面积751平方千米。总人口29.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7万人;壮族人口18.14万人。辖2个街道、3个镇:民生街道、朝阳街道、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共有38个社区、37个行政村,330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厢竹大道。青秀区:总面积872平方千米。总人口58.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5万人;壮族人口15.56万人。辖5个街道、4个镇: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津头街道、刘圩镇、南阳镇、伶俐镇、长塘镇。共有58个社区、46个行政村,276个自然

8、村(屯)。区政府驻东葛路。江南区:总面积1154平方千米。总人口44.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9万人;壮族人口21.83万人。辖4个街道、4个镇:福建园街道、江南街道、沙井街道、那洪街道、吴圩镇、苏圩镇、延安镇、江西镇。共有28个社区、68个行政村,780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壮锦大道19号。其中,那洪街道由南宁经济开发区托管。西乡塘区:总面积1298平方千米。总人口77.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1万人;壮族人口28.89万人。辖10个街道、3个镇:衡阳街道、北湖街道、西乡塘街道、安吉街道、华强街道、新阳街道、上尧街道、安静街道、石埠街道、心圩街道、金陵镇、双定镇、坛洛镇。共有7

9、6个社区、69个行政村,372个自然村(坡、屯)。区政府驻衡阳西路11号。其中,心圩街道由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良庆区:总面积1379平方千米。总人口2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3万人;壮族人口20.97万人。辖1个街道、5个镇:大沙田街道、良庆镇、那马镇、那陈镇、大塘镇、南晓镇。共有12个社区、57个行政村,436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德政路。邕宁区总面积1255平方千米。总人口33.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50万人;壮族人口30.66万人。辖3个镇、2个乡:蒲庙镇、那楼镇、新江镇、百济乡、中和乡。共有9个社区、65个行政村,455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蒲庙镇红星路18

10、号。武鸣区:总面积3378.36平方千米。总人口68.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4万人;壮族人口59.46万人。辖13个镇:城厢镇、太平镇、双桥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陆斡镇、两江镇、罗波镇、灵马镇、甘圩镇、马头镇。共有20个社区、198个行政村,1796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城厢镇。隆安县: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总人口39.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6万人;壮族人口37.95万人。辖6个镇、4个乡:城厢镇、南圩镇、雁江镇、那桐镇、乔建镇、丁当镇、古潭乡、都结乡、布泉乡、屏山乡。共有13个社区、118个行政村,1240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城厢镇。马山县:总面积234

11、5平方千米。总人口53.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17万人;壮族人口40.02万人。辖7个镇、4个乡(其中2个瑶族乡):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乔利乡、加方乡、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共有6个社区、145个行政村,3001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白山镇。上林县:总面积1869.64平方千米。总人口48.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01万人;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5%。辖7个镇、4个乡(其中1个瑶族乡):大丰镇、光明镇、巷贤镇、白圩镇、三里镇、乔贤镇、西燕镇、澄泰乡、木山乡、塘红乡、镇圩瑶族乡。共有16个社区、131个行政村,1355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大

12、丰镇。宾阳县:总面积2308平方千米。总人口103.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28万人;壮族人口20.12万人。辖15个镇、1个乡:宾州镇、黎塘镇、甘棠镇、思陇镇、新桥镇、新圩镇、邹圩镇、大桥镇、武陵镇、中华镇、古辣镇、露圩镇、王灵镇、和吉镇、洋桥镇、陈平乡。共有40个社区、193个行政村,1892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宾州镇(20xx年10月13日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横县:总面积3464平方千米。总人口1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4.22万人;壮族人口44.07万人。辖14个镇、3个乡:横州镇、百合镇、那阳镇、南乡镇、新福镇、莲塘镇、平马镇、峦城镇、六景镇、石塘镇、陶圩镇、校椅镇、云表

13、镇、马岭镇、马山乡、平朗乡、镇龙乡。共有26个社区、276个行政村,1404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横州镇。【历史沿革】南宁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汉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前206前116)为南越国地,元鼎六年(前111)属郁林郡领方县地。三国时,属吴国辖地,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地,始终持续到西晋。东晋大兴元年(318),从郁林郡析出晋兴郡,隶属广州,治所晋兴县,晋兴县成为南宁的第一个地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兴县为宣化县,治所宣化城(今南宁市区)。唐武德四年(621),以宣化县地设南晋州,领宣化一县;五年,宣化县分

14、出宣化、武缘(今武鸣县)、朗宁、晋兴、横山5个县,隶属南晋州;贞观六年(632),南晋州改称邕州,为邕州都督府,这是南宁成为桂西南地区行政中心的起先,也是南宁简称邕之始(邕字来自唐元和郡县志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的记述);天宝元年(742)改邕州为朗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邕州,撤销朗宁郡建制,由州领县;咸通三年(862),邕州属岭南西道,治所宣化县,这是南宁相当于今省级政权治所起先。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为邕州路,辖宣化县、武缘县,置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峒镇抚,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泰定元年(1324)九月,为庆南疆绥服,邕州路改称南宁路(取南疆安静之意),宣化县隶属南宁路,南宁

15、得名始于此;至正二十三年(1363),湖广行中书省分置广西行中书省,南宁路隶属广西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废南宁路,置南宁府,宣化县隶属南宁府,治所在今南宁城。清朝承袭明朝建置,清朝初年,南宁府隶属广西,宣化县隶属南宁府,府、县治均在今南宁市。民国元年(1912)7月,废宣化县并南宁府,同年10月,广西军政府从桂林迁至南宁,南宁成为广西省会。民国2年6月,废府留县,南宁府改为南宁县,同时置邕南道,领邕宁、武鸣、扶南(今属扶绥县)、那马(今属马山县)、上思、横、宾阳、永淳(今属横县)、上林、隆安10个县,归德(今属柳江县)、果化(今属平果县)、土忠(今属扶绥县)3个土州,都阳(今属都安县

16、)、安定(今属都安县)、白山(今属马山县)、古零(今属马山县)、兴隆(今属东兰县)、旧城(今属平果县)、定罗(今属马山县)、迁隆峒(今属宁明县)8个土司,治所均在今南宁市。民国3年6月,为避云南省的南宁县同名而改名邕宁县。同年置南宁道,领邕宁、永淳、横、宾阳、上林、武鸣、隆山(今属马山县)、那马、都安、果德(今属平果县)、隆安、扶南、绥渌(今属扶绥县)、上思14个县和定罗土司。民国20xx年废道,由省干脆领县。民国20xx年7月设南宁市政府,与邕宁县合署办公,同年11月,撤市建制。民国20xx年置南宁民团区。民国20xx年置南宁行政监督区。民国20xx年置第九区,均领邕宁、宾阳、横、永淳、扶南

17、、绥渌、同正(今属扶绥县)、隆安、上思9个县。民国20xx年10月,广西省会从南宁迁至桂林。民国20xx年置南宁行政监督区(又叫第九区)。民国31年4月,将第八区(武鸣)、第九区合并称第四行政区,治所南宁,领邕宁、永淳、横、宾阳、上林、武鸣、隆山、都安、那马、平治(治今平果县)、果德、隆安、同正、扶南、绥渌、上思16个县;民国38年10月,广西省会再次从桂林迁至南宁。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1月,南宁建市。同年2月8日,广西人民政府成立,确定南宁市为省会。1952年12月,南宁亦为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驻地。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为

18、首府。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宣告成立,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1965年国务院确定改憧族为壮族。1958年-20xx年,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市和南宁(专区)地区并存。20xx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辖原南宁地区南部凭祥市和崇左、扶绥、大新、宁明、龙州等县。原南宁地区北部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划归南宁市。20xx年2月16日,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南宁市气候概况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北回来线以南,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内,属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足够,雨量充足,霜少无雪,气候暖和,夏长冬短。 南宁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冬

19、季中的1月温度最低,平均温度近13,平均最低温度也有10左右,因而并不感到冷;夏季中的7、8月最热,平均温度在29左右,平均最高气温33左右,也不算太高。特点是高温的时间比较长,从2月到10月均有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记录。南宁降水充足,年均降雨量达1300毫米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为79%,因而常使人感到燥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春秋两季气候温柔,集中的降雨是在夏天。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华似锦,物产更是丰富。如此,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也是名符其实,从而获得"青城

20、"之美誉。 广西南宁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挚友,欢迎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一独秀峰靖江王城来巡游观光。独秀峰位于广西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内,是王城景区的核心景观,素有南天一柱之称。独秀峰与桂林闻名的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对高度66米。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每当晨曦夕照,披上太阳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又被称为紫金山。独秀峰拥有唐以来的历代石刻136块,均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最有价值的石刻当数820xx年前刻于读书岩前的大比宴享即席劝驾诗。诗中所言桂林山水甲天下,早为世人所认可与传颂。各位游客挚友,现在我们去

21、欣赏两处岩石。我们先看这读书岩,位于独秀峰东南侧,因南朝时始安(桂林)郡太守颜延之常在此读书而得名,是桂林最早的名人胜迹。读书岩上有唐人郑叔齐的新开独秀山石室记,是现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记述散文,颜延之咏独秀峰的诗句也因此文而得以传世。我们再来看太平岩,位于独秀峰西南,因明朝时靖江王在洞里发觉太平通宝而得名。中国传统桂林独秀峰太平岩文化以60甲子纪年,每一年均有一个相对应之年神主子间之事,且60甲子又与生肖习俗中的12生肖相对应,每一个生肖又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所以来到太平岩,找寻与自己的生肖相对应的年神,并对其有所了解,不失为游客在旅途中的一件趣事。各位游客挚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独秀峰顶上

22、的独秀亭。此为二层、红柱、六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长宽各4.8米,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高6米,长宽各4.7米,面积22平方米,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四周有围栏,高居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览无余。各位请看,这是位于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的中山纪念塔,是桂林市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20xx年9月,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闻名人士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维仁、裘邦焘等,为纪念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广西统一,特在孙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师北伐暂住之处,兴建此塔,以示纪念。各位游客挚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靖江

23、王城景区,它位于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至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现为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靖江王城始建于公元1372年,其城垣全部采纳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垣周长1500米,城墙厚5.5米,高近8米,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非常坚实。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坚城深门,气概森严。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实行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各位挚友在此不仅可领会到从前王城的威历肃穆,而且还可亲自摩挲620xx年城墙的沧桑历史。清朝唯一的汉人格格孔四贞(即还珠格格)的家,

24、就在这从前王府的深宫禁地之内。当然,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观赏到戏剧的活化石一傩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宫廷演艺,起到祝愿平安、敬神驱鬼的作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三元及第坊,位于靖江王城南面正阳门上。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三元是乡试、会试和殿试均名列第一的人,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三元。自唐代以科举取士1000多年来,连中三元的仅13人,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陈继昌是临桂人,把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各位挚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贡院,这块风水宝地曾因科举时代屡出状元而名扬天下。在此,您不仅可以想象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而且还可以感

25、受学子们十年寒窗的艰辛和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各位请看,这是状元及第坊,在王城东华门上,原坊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为新科状元龙启瑞所建,毁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20xx年)。在这之前,张建勋、刘福姚分别于光绪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试第一甲榜首。在4年的两科中,桂林继唐赵观文和陈继昌、龙启瑞之后,一连出两名状元,震惊了全国,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传为佳话。重建状元及第坊时,把4人的名字并列在坊前。各位请看,这是榜眼及第坊,在王城西华门上,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为于建章而立。于建章,永福人,任过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典试、山东学政等职。 广西南宁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

26、来古镇,我是今日的解说员。西来古镇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部被誉为“自然氧吧”、“成都花园”的蒲江县西北部,地跨临溪河、小河子与大小五面山,全镇森林覆盖率超过49%,距离成都市区84公里。古镇历史悠久,战国的船棺、汉代的冶铁遗址、西魏的临溪古县城、唐宋的茶马古道,至今踪迹可循。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西来古镇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十大古镇”。西来镇俗称西来场,秦汉时期曾是西南重要的炼铁中心。三国时期,有临溪古渡,是蒲江与邛崃的必经之地。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临溪县,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临溪县降为临溪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

27、明朝政府将临溪镇划给蒲江县。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临溪河暴发百年不遇的洪水,上游张魁场关帝庙内的关帝神像冲到了临溪场西林寺的产田里,临溪场的人们认为关帝爷从西而来,在这里停下,说明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西林寺的住持静慈和尚捐出庙中产田,在关帝神像搁浅处新修了关帝庙。庙门向西而开,有不忘从西而来之意。康熙34年(公元1696年),蒲江县县令李绅文,借用佛教教义中的典故,即达摩祖师西来意及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经从西取来的典故,改名为西来场。我们前方有一个古香古色的戏台,西来是川剧之乡,闻名川剧作家徐文耀就是西来人。以前,西来场有钱、刘两姓大家,分别在关帝庙庙门和场西头两处搭灯杆、建戏台,雇戏班演出,

28、大唱对台戏,喧闹非凡。而今,只保留下了刘家戏台,每周六,戏台上都会演出川西戏曲的经典名段。现在戏台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关帝庙的旧址。自古以来,西来又被称为草根儒乡。广场南侧的文风塔体现了西来崇教尚文的风俗。塔建于道光一十三年,高13.6米,共三层,外加宝顶,翘角飞檐,特别精致。文风塔始建于清代道光十三年,塔高13.6米。三重翘角檐精致玲珑,各层塔身上的浮雕人物、动物、花卉、诗歌提联,内容丰富。第三层正面檐下有“文风塔”匾额;其次层有“奎星阁”匾额,第一层正面嵌有扇形匾额,上刻有“惜字宫”三字,两边竖刻对联“废墨收经史,遗文贮汉唐”。读书识字是教化的基础,所以乡间特殊看重文字,有文字的纸不能乱扔

29、,废弃也要慎重检点、焚化敬神。当年修建该塔,选址在顺河而建的古镇东头,更是蕴含着“培地脉”的理念。西来地形有如顺水之船,将“文风塔”修在船头,恰似船上桅杆;有了桅杆,船就稳定,既可平安远航,又可坚固停岸,不仅能保西来一帆风顺、亦可辅佑该镇文风昌盛,文运久远。西来老街由文风街、簸箕街和龙眼街三条主要街道组成。老街街道宽约七八米,建筑结构、好用功能和民间工艺奇妙结合在一起构成了1200米长街和近700米小巷。在老街上,居住着395户人家,总人口达1288人。良好的生态环境,静谧澹泊的人文环境使西来古镇吸引了许多燕子的到来,老街的屋檐下可以看到许多燕窝,西来古镇也被游客们叫做燕窝古镇。文风街为古镇正

30、街,西至台子坝,连接起簸箕街和龙眼街。很多历史建筑的遗存都在文风街,像我左手侧的刘紫佶私宅修建于民国年间。整个建筑是木质架构,青砖砌墙,三层楼阁式。私宅内部有两个小天井,格子样式的窗户,过道或墙壁的窗子上方呈尖形或穹隆型,木楼梯的墙壁上有雕刻精致的浅浮雕装饰图案。而这片建筑是当年禹帝宫的所在地,建于宋咸平年间,是西来最古老的庙宇,西来人俗称王爷庙,庙堂是四合院式的,解放前曾改作学堂,1987年全部拆除建为供销社。现在分散为几间店铺。在中兴街的墙上,还能看到一块刻着“禹帝宫”字样的青砖。再往前走就是“江西会馆”旧址了,大通檐、小天井,前为吊脚楼,后为二楼一底的砖壁木板房,是西来的最高建筑。会馆中

31、间有两个小天井,天井四周为转角楼,全部楼相通。此馆在“湖广填四川”时,钱氏等家族从江西迁来,于康熙年间所建。解放后曾用作政府机关,后改为邮电所。现在则在爱护基础上将之改建为一个精品客栈。这儿有一座特殊的封火墙,在西来古镇仅此一处,大家请看,墙由青砖砌成,线条流畅,有别于传统川西民居,带着山西建筑风格,这建筑正是清代年间,陕西商人贺家所建,当年“大川号”整个邛崃、蒲江地区鼎鼎大名的商号,主营米、盐、布等。生意火红,大有压倒西来首富本地徐钧太的势头。徐钧太便打通自己的铺面,在大川号正对面修建一条街,以形成街煞,以煞大川号风水。后来徐、贺两家在商场上鹿死谁手不得而知,但徐钧太所修建的过街楼、小姐楼、

32、中兴街却成为了古镇上的一道风景。“过街楼”是徐均太为第四方夫人史氏所修建,连接起后面的小姐楼。小姐楼高出其他房屋一层,为木质结构,雕梁画栋,做工精致。小姐楼后来被改做私塾,最终因年久失修被拆掉。这有一个店招徐待诏,这是个理发店,为什么叫待诏呢?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诏",剃须理发挖耳朵等系列的老手艺就称为“待诏”,“待诏”这个职位连皇帝的脑袋都可以去摸。“待诏”是“随时待命而被呼唤的意思”。据考证明末清初的时候,发型统一为剃半头,留辫子。平民百姓不好统一,朝廷就把剃头匠组织起来,手持圣旨,归于待诏,享受俸禄,走街串巷,逮住一个剃一个,为此百姓便不叫他们“待诏”,而叫“逮住

33、”。从今,串乡理发的都称“待诏”。西来竹编店也是很有特色的,竹编,是西来传统工艺产品之一。西来生产竹子,用竹编手工编织的各种日杂品、工艺品做工精致,品种繁多、牢固耐用。在文风街,各种小吃名目繁多,风味独特,粑食类有铲发粑、粽子、猪儿粑、枕头粑、玉麦粑等;还有各种野生特色蔬菜,诸如摘耳根、刺龙宝、灰灰菜、厥菜、三塔菌等。而最富特色的风味小吃当数蛋醪糟、粉子醪糟、甜水面、凉面等以及临溪河鱼、山珍斗鸡公等地方美食。有爱好的挚友们,不妨品尝品尝。这有一条挂满红灯笼的深邃小巷,叫烟巷子,为什么叫烟巷子呢?原来是古代卖烟的地方。民国时代,又是烟馆云集的地方,“烟巷子里吞云吐雾,自己家中啥事不做,一天不去心

34、里发慌,一屋家产全部抽光。”是当时烟民的真实写照。这儿是几条老街交汇的地方,这边原是钱家的势力范围,西来民间有刘半街。钱半场的说法,说的是西来两大家族钱刘两家各占半条街。街中建有高高的灯杆,是挂百颗灯的。百颗灯祈福是西来传统民俗。灯杆高13米,两侧三十六盏顶上一盏底下一盏,象征三十六洞天神仙、玉皇大帝和土地神。灯纸为白红相间,红为太阳,白为太阴。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到十五,九月初一到初九,由当地长老诵经点燃,祈万福消百灾。这边原先有一个戏台,逢年过节,各种游乐活动都在此实行,特别喧闹,赶场天生意也特别好,为延长台子坝的兴盛,往左侧新修了一条街,就是我们今日的龙眼街。龙眼街是解放前由一个叫王崇古的人

35、实施修建的,王崇古曾在闻名川军将领李家钰部队中任职,后教私塾。这“龚尧山木器店”阴刻字就是他亲自写的。因为这条街统一规划设计,所在在西来老街中,这条街建筑及临街的铺面风格样式是最统一、整齐的。这条街刚刚修好后就解放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店面都是由本地原住民开的,有生态水果,老茶铺,老腊肉、竹编,特别的质朴。老街上有许多老茶铺,茶香四溢,临溪河两岸五面山区,是名著茶谱中记述的临溪茶的产地,临溪茶从唐代起就经过茶马古道远销西蕃。蒲江素有“中国第一绿茶之乡”的美誉,蒲江绿茶就是发源于西来。镇里的老人们在老茶铺里喝茶、闲聊,打长牌,很是悠然。好山好水好心态,使得西来成为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多达十余名,9

36、0岁以上老人50余名。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对身体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龙眼街尾有一口龙眼井,水质相当好,时至今日,四周几十户人家,仍常到这儿取水。龙眼井原有两口,相隔一丈左右。相传当时旁边住着一户主子名钱万湘的人家,其夫人李氏,在一个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的夏天傍晚,望见天空中有一条金龙狂舞,双眼之光像两支利剑,直射到对面徐姓土地上久久没有消逝。其次天早饭后,钱李氏跑去一看,发觉那里竟留下了两个相隔一丈左右的斗碗大的洞。钱、李夫妇感到这块地非同一般,必为风水福地,于是便出高价买下。在沿着两个洞口往下掘井之时,掘到约三丈深处,竟发觉两口井底都有红鱼一对、大鲢鱼一条,而井中之水澄澈透亮,甘醇可口。从今

37、钱家用井中之水烤酒、开面房而渐致富有,所制之酒和挂面均远近著名。后来其中一口井因后来建立房屋被填,只留现在这口。呈现在各位敬重的客人眼前的,是临溪塔,塔高41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负一层和一层是西来文化主题馆西清鉴,馆藏西来三千年历史人文风物。展品有战国出土的陶器、兵器,唐代的摩崖造像,明代大悲寺出土佛像。西来文化主题馆以禅茶西来为主题,分为净土修禅心,古镇觅遗风,茶乡养灵性,临溪悟菩提四个篇章,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西来悠久的历史,临溪茶的芳香,古镇的文脉,登塔则可俯瞰整个西来古镇,大小五面山,临溪河,老街胜景尽收眼底。“临溪之渡,四路要津”,这座桥叫来安廊桥,始建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20

38、_年),民国33年(公元1944年)毁于洪水,20_年重建此桥。廊桥与临溪秀水为伴,千百年来见证着西来过往,在这里,陆游曾写下了“河边相送驿边迎,水隔山遮似有情。岁晚无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泥行。”的诗句。魏了翁写下了“西来紫马倦行春”的词句。临西茶,铁器,茶马古道远销各地。吹拂着清爽的河风,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来的“灵水古榕”文化商业街区,在近一里路长的河堤上生长着12棵名声远播的千年古榕树,成为西来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边有一棵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特大榕树,荫盖的面积达一亩左右,树干须五六个成年人牵手才可合围。树干与主枝相接部位有数个包块旁逸斜,经细根缠绕,其状颇为观音横立于树干之上,所以人们

39、称此树为“观音树”。这一颗叫菩提树,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相传,北宋末,连年战乱,世道艰难,盗贼横行,一位来自峨眉山九老洞的游方和尚,化缘到此,便在莲花树下以参禅之道劝化世人,使得盗贼削减,西来安居祥和,后来老和尚在此树下安稳坐化,当地人便把此树取名为“菩提树”。这棵就是我们西来盛名“夫妻树”。它枝叶茂密,树干似人。两棵分别的树干在离地约2米处合抱在一起,合抱处长出很多根须,交织缠绕,合抱处下方约10厘米,两棵树干又伸出两只长长的“手”紧紧相握。关于“夫妻树”,还有一个漂亮动人的传闻。据说南宋年间,临溪河上游在深夜陡降特大暴雨,房屋坍塌。有一男一女同抱着一根木头,顺流而下,到达临溪古渡时,被艄翁

40、刘德柱救起。经询问得知,男名张德久,女名李翠芝,其家人不知冲向何方,葬身何处。渡口群众深表怜悯,帮助他们绑起了两间草房。二人后来结成夫妻。李翠芝有一双巧手,擅长编织草鞋。她的草鞋,绳粗草紧、好穿耐久,一传十、十传百,远近著名。慕名来预购者川流不息,生意红火,也有人称她为草鞋西施。张德久种地、李翠芝织鞋,两人生活过得虽然清贫,却很恩爱。随着年事增高,张德久患上了咳嗽病,无法下田劳动,两个人全靠李翠芝卖草鞋为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连续数日下雪,地上的积雪达一尺多厚。等雪化之后,古渡旁的人家几天未望见张李夫妇进出。推开柴门一看,两夫妻紧紧抱在一起,早已气绝身亡,邻里们把他俩的遗体深埋在河边。若干年后

41、,在古渡下边河堤上同时长出两棵榕树,年深日久,紧紧拥抱在一起,成了今日的夫妻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们就这样相拥相握历经上千年风雨,喻示着爱情的坚贞与甜蜜。(恋人们到西来,总会来看看夫妻树,许愿祈福,在这里,我祝福各位游客挚友们爱情甜蜜,与心爱的人白头偕老。)而旁边的一大一小两棵古榕,则像慈爱的母亲牵着她心爱的孩子,给他暖和。河对岸是西来古镇二期书院禅村项目,项目依托820_年历史沉淀的鹤山书院,打造集书院文化、农耕文化、会议中心、精品酒店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动工,明年年底建成开放。鹤山书院有着820_年历史,由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教化家魏了翁(公元1178-1237年)

42、于公元1210(嘉定三年)年兴建。鹤山书院藏书十万册,藏书量居宋代各大书院之首,是宋代得到皇帝赐额的34所书院之一。这座亭叫澹然亭,了翁先生曾经用“平生处己,澹然无营”这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苏东坡也有“澹然都无营,百年何由毕”的诗句。20_年3月31日,棋圣聂卫平在亭上与西来棋院院长董彦对弈,吸引了四川各地围棋好爱者前来观战。快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敬爱的挚友们,特别荣幸能与您们共度一段奇妙的时间,祝各位在西来玩的开心,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广西南宁导游词 篇5 龙脊古壮寨梯田文化观景区属其中之一,位于龙脊村,是具有较高人文欣赏价值和梯田欣赏价值的观景区。龙脊古壮寨目前有300户人家,1300

43、多人口,有廖、侯、潘三姓,壮族,是广西北壮的聚居地。龙脊古壮寨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壮族典型干栏建筑群,村寨里上百年的老房子目前还保存有七座,最早的一座是清朝同治年间修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村寨内还保存有几户人家连在一起的壮族连屋,古风古韵,极具壮族建筑代表性。龙脊古壮寨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完整的古迹:有上百条千回百转的青石板路和雕刻精致的青石板桥;有清朝光绪八年修建的大青石条寨门,至今还立于村寨东西两面;有清朝同治十一年修建的用于防火的太平清缸,清缸至今完好,仍为壮民所用,水缸上的石雕动物活灵活现、清楚可见;有记载着乾隆五十七年间潘天红为民请愿的奉宪永禁勒碑;有康熙六年清庭为征剿湖广少数民族起

44、义在龙脊札兵驻营的旧址;在村寨的中心还有一口日夜清泉喷涌的龙泉井,井口雕刻着一条石龙,仿佛一条神龙降雨凡间;有雕刻着象征壮族三兄弟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的三鱼共首图案的石板桥;有全国罕见雕刻精致的壮族绣球石碑;村寨内还有很多宝贵的风水树:有树龄已有两百多年的国家一级古树红豆杉,树枝上仍旧挂满了一串串的红豆;有树龄已达三百多年的国家重点爱护古树大樟树,古树参天至今还能为村民遮风避雨。龙脊古壮寨是壮族梯田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在清朝时期就以盛产茶叶而著名,龙脊古壮寨梯田文化观景区最高海拨1300米,最低海拨350米,这里的梯田其规模和气魄之大,雄伟、雄浑,像巨龙一样绵亘不绝。目前这里已开发形成始祖田、游

45、龙下江、 长沟三个观景点。游龙下江观景点: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层又一层的梯田就在脚下,层层的梯田仿佛手牵着手从河水湍急的金江河回旋而上,始终修到白云缭绕的山头,像巨龙一样以移山倒海的气概,穿云破雾、气呑山河,尉为大观。始祖田观景点观景点:龙脊古壮寨是壮族梯田的发源地,也是龙脊始祖田的所在地,在这里可以侧看古壮寨的全貌, 一层层梯田似一圈一圈年轮,使人想起龙脊先民靠着一身热血肝胆,敲着铜锣喊着的号子,赤着双脚光着膀子,挥动着锄头在开山造田的沧桑岁月。龙脊的先民历经几十代人的努力用血汗和才智创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奇迹龙脊梯田,谱写了人与自然互生的一首大歌。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龙的灵气,感悟到龙脊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沟观景点:在这里可以俯看到龙脊古壮寨的全景,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吊脚木楼层叠相加,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呈现在眼前。早晨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片青瓦似巨龙的麟片蔚为壮丽。村寨前那曲曲折折的梯田似一首古老的壮歌,曲调宛转流畅,在龙脊悠悠岁月中唱着那不老的歌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