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通识教育途径与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艺术通识教育途径与模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艺术通识教育途径与模式摘要:艺术通识教育不应只是高校教育的简洁组成,也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艺术常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应被视为打通学科壁垒、思维壁垒、表达壁垒的重要教育手段,是当代创新创意教育中培育学生想象力、感悟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它能够叩开科学殿堂的大门,也最终与科学交汇于人类文明之巅。对于应用工科型高校而言,其需要立足于调研、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艺术通识教育实施方案与途径,切实培育出敢想象、有激情、高素养的创新创意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艺术通识教育;教学模式2022年3月,艺术学正式成为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育的第13个学科门类,这彰显了其影响力和国家对其的高度重视。
2、近年来,我国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大力进展艺术教育,除专业艺术院校外,各综合型高校也主动行动,成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从整体上看,部分以应用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校的艺术教育相对薄弱,特殊表如今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仍停留于以观赏作品、陶冶情操为主的艺术普及层面,没有与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部分教育者没有认识到艺术通识教育对于创造性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工科类学生学习艺术通识课程主要是为了拿学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探讨以应用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便具有肯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应用工科型高校往往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要求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行业、进入角色。然而,新时代对于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更要求其具有创新创造能力,以跟上甚至赶超日新月异的时代进展。对于此,艺术通识教育便起到不行替代的作用。首先,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力、心情表达能力,这些是当代人才必备的能力。毫无疑问,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当人们倾听优美的乐曲时,头脑中会出现美妙的场景;观看绘画时,作品中的留白会引发观者的二次创作。艺术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宽阔的、敏捷的,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灵感、彰显独特差异、引发审美追求,它能够把人们置于新角度、新思路
4、、新方法中。近年来,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应用工科型高校的代表,主动开展艺术通识教育。从开展效果看,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造热情得到激发,学生敢于想象、习惯想象,主动发觉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切实提升了想象力和表现力。其次,艺术通识教育补充、完善了综合型高校的教育体系。当前,部分应用工科型高校存在重视成果、重视量变的状况,专业学习渐渐细分与窄化,专业课程的比重增大,缺乏非专业培育过程特殊是艺术素养、审美方面的培育。这种过于强调效率、结果的工具理性教育模式,简单导致部分学生较为急迫、焦虑、冷漠。而艺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理解工具,能够关心学生回来社会、了解人文,建构自身的宏观文化认知,重新
5、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联,增进情感,避开陷入片面理性造成的人性异化。不仅如此,艺术通识教育通过形象思维训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发其智力与技能相结合,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提升。最终,艺术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艺术通识教育的有效开展,是破除“智育第一理念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应用工科型高校占据相当一部分比重。部分应用工科型高校长期以来对人文课程特殊是艺术通识教育不够重视,导致艺术通识教育塑造人格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2002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对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作出规划和部署,提出相关的整体要求和实施纲领,将高校艺术教育置于提
6、升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高度,对大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给予政策支持。因此,在艺术教育相对薄弱的应用工科型高校开展艺术通识教育改革,便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二、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实施根据与途径1.以实证调查为根据艺术通识教学模式的探寻要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引导,以调查讨论、实地讨论、文献讨论为根据,设置收集数据、制订方案、反馈意见三个讨论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数据收集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以访问、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为帮助手段。笔者从学院6至7个非艺术类专业中抽取数百名在校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包括大一至大三的本科生与少量讨论生,学生专业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问卷整体分为三个部分,题
7、型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组成,题目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其中,第一部分为必答题,主要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1至2道简答题,也作为必答题出现;第三部分则为3至4道选答的简答题,内容包括对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认识,对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现状的评价,对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意见、建议及其他需求表达等。此问卷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需要进行特地的整理、汇编与分析,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关键根据。2.以共同协作为路径结合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当下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艺术通识教育开展的可行路径。教学理论方面,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主
8、动吸纳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对比一些国外工科高校艺术通识教育方式。如,麻省理工学院开设有35门艺术课,学生在学期间必需修满8门人文艺术课程。我国应用工科型高校在调整艺术通识教育模式时可以借鉴这些关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阅历,从而探寻最合适的方案。教学管理方面,各教学单位与部门共同推动。我国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管理形式多样,如,课堂教学由教务处管理,艺术社团由团委管理,艺术活动或艺术节由艺术教育中心管理,而这些管理部门各自又有上级管理部门。因此,建立一套既符合艺术通识教育客观规律,又符合高校自身进展定位与实际状况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成为协调各部门有序推动艺术通识教育良性进展的关键。高校应建立以艺
9、术教育专职教师为核心,以校院团委、校学生会、各级社团组织为部分的网络型艺术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在校院教学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群策群力、协作得当,有效、有序、多层次地开展各级各类艺术通识教育活动。教学途径方面,多课堂齐头并进。在应用工科型高校中,艺术通识教育不能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教育,也不能成为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而要真正通过多课堂模式开展和推动。高校应将多课堂以“同心圆的形式展开排列。第一课堂为“圆心,讲解核心概念,传递基础学问,既传授学生艺术学问,又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做好预设和铺垫。第二课堂可视为第一课堂的实践部分,主动组织校内艺术活动,如艺术节、海报展、创意集市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实践热情。第
10、三课堂则为“同心圆的最外层,努力实现校内与校外的艺术共建,借助社会艺术力量,最大限度地拓展艺术学习的范畴与空间,从而形成核心概念的运用、思索的规律闭环。教学课程方面,各学科交叉、融合。艺术通识教育与其他各专业课程间要既互相区分又互相关联,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作用,打通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建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互通性的艺术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事实上,中国艺术一直就有融会贯通的传统,也就是说,艺术通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教会学生用联系、进展、整体的视角审视文化现象,用艺术的思维方式思索本专业问题,从而全面地把握并感悟学问的真谛,即以“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探寻艺术门类之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教学资
11、源方面,学校与社会实现共享。一方面,将社会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引进来,通过开设讲座等形式,实现学校内部与社会各界的人力、设备、图书、场地等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主动组织非艺术类学生走出去,参与艺术节、画展、文创节等,感受艺术气氛,激发艺术想象。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艺术通识教育效果的评价,要从原来单一考核教学成果和直观教学结果,转变为考核学生在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方面的提升,变“目的考核为“过程考核。高校可以实行单独访谈、跟踪调查、抽样对比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建立学生艺术档案,发觉其艺术通识学习的进度和成果,从而更为客观、精确地给予评价。三、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进展
12、目标与模式首先是人的和谐进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艺术通识教育除了具有传递艺术学问和培育审美观念的作用,还可以修正和改善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通过感染、同感、共情、感化等一系列有温度、有情感的教学,直指人性中最为柔软的部分,重构在单向线性思索中被忽视的审美维度,让学生重新感悟生活中的优美、崇高、意境、韵味,思索现象背后的社会形态。因此,艺术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全面和谐进展的人。此外,借助艺术通识教育建立起艺术心理治疗体系,也是当代高校教育教学进展的重要目标。随着自身角色转化、环境变更、人格进展,大学生简单面对各种矛盾与压力,加之经济、情感、就业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其简单产生一些身心问题。部分
13、工科类学生由于较少接触文学艺术,简单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心情。因此,在稳固和加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引进和推广艺术治疗,无疑有助于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教师、图书馆等的主动协作下,大学生主动参加其中,实现身心全面进展。这也是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其次是教育统筹的和谐模式。针对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现状,结合国内外教育模式展开综合创新,提出应用工科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模式,即艺术通识教育统筹和谐模式。一方面,在应用工科型高校中,艺术通识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让他们能够以艺术思维、审美能力、创造动能、敏锐感知弥补、调适各工科专业学习可能造成的片面性、
14、单一性思维模式,从而到达个人内部教育环境的和谐进展。另一方面是高校教育环境的和谐进展,打破行业分家、学科分家、文理分家的局面,在理论、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以及这些方面包含的不同层次之间到达融合与协调,营造完善的和谐教育生态。结语“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应用工科型高校作为我国行业技术人才培育的摇篮,有责任、有义务探寻艺术通识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育的促进作用,并将其作为打通专业学科壁垒、思维方式壁垒、情感表达壁垒的方式与手段,培育专业能力强、进展后劲大、想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创新创意人才,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育奉献智慧和力量。 张凯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