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骨干教师业务考核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骨干教师业务考核办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骨干教师业务考核办法(试行)为充分发挥无锡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市名教师、省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科研先导、教学有方”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对骨干教师考核和管理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制定如下考核办法。一、考核要求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遵纪守法,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凡政治思想、品德修养不合格者,业务考核即为不合格。对师德表现突出者进行加分奖励(按市、省荣誉称号考虑);对有“有偿家教”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实
2、行一票否决。2. 以教育教学实绩为主要依据,同时考核教育科研能力与成果及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的情况。二、考核内容(一) 教学能手1. 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要求,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2. 每年至少上2节校级(含)以上教学公开课。3. 每年至少作1次对本学科教师的校级业务讲座或教材分析。4. 所任班级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不低于85,由所在学校考核。5.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参与校级(含)以上的教育(学)课题研究。6. 每年至少完成1篇有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或者参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论文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或市级获奖(市级三等奖以上)
3、。7. 积极参加学校“青蓝工程”建设,培养、指导12名青年教师,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二) 学科带头人1. 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要求,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2. 每年在市区范围内开12节教学公开、示范课。3. 每年作2次校级(含)以上对本学科教师的业务讲座。4. 所任班级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不低于90,由所在学校考核。5.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与市级以上教育(学)课题研究或担任校级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6. 每年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或参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论文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或获奖(市级二等奖、省级
4、三等奖以上)。7. 积极参加学校“青蓝工程”建设,培养、指导12名青年教师,使其逐步成为学科教学骨干。同时联系并参与1所学校2次(含)以上教研活动。 (三) 名教师、特级教师1. 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示范作用。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2. 每年在市区范围内开12节教学公开、示范课。3. 每年作2次市级以上对本学科教师的学术讲座。4. 所任班级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不低于90,由所在学校考核。5. 努力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科研任务,积极参与省级教育(学)课题研究或担任市级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6. 每年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
5、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有专著和参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论文必须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或获奖(省级二等奖以上)。7. 积极参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指导2名(含)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青年骨干教师。同时联系并参与1所学校2次(含)以上教研活动。三、考核办法1. 无锡市骨干教师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如实填写骨干教师业务考核表,并准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相关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为当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考核材料由学校审核确认后于年底前交学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部。2. 骨干教师每年考核一次。学校管理中心成立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对骨干教师业务考核作最终认定,并报管理中心办公会议通过后发放奖励金额。3. 对
6、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科研与培养青年教师采用量化评分办法,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7079分为基本合格,69分以下为不合格。根据骨干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的要求,无锡市教学能手(包括市区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包括市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与培养青年教师的分值比例分别为82、73和64。4. 业务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两类考核均“合格”的骨干教师,全额发放相应等级的奖励金额;业务考核为“基本合格”的按相应等级的60%发放奖励金额;业务考核为“不合格”或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取消当年的奖励。5. 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未递交考核材料的教师,
7、相应的荣誉称号要重新认定后方可参加考核。附件:1. 无锡市教学能手(包括市区学科带头人)业务考核量化评分办法2.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业务考核量化评分办法3. 江苏省特级教师(包括无锡市名教师)业务考核量化评分办法附件1:无锡市教学能手(包括市区学科带头人)业务考核量化评分办法项目内容和评分得分备注(A)教育教学工作(满分80分)得分(A)=(1)+(2)+(3)+(4)+(5)(1)(15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a.基本分:12分。b.加分:担任班主任工作加1分。个人或所带班级、处室、学校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获得显著成绩,受到表彰,在当年度获得的荣誉称号:县、区级1分,市级2分,省级3
8、分。b=+(1)=a+b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不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扣基本分13分。(2)(30分)任教本学科教学工作,按规定工作量上课、兼课,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a.基本分:24分。b.加分: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包括辅导学生参加省、全国竞赛得奖的)加16分。(2)=a+b1. 未达到规定教学工作量的要扣基本分15分。2. 教学成绩在同类学校、班级中较差的要扣基本分14分。(3)(15分)能带头上好教学公开课,同行评价较高。a.基本分:12分。校级每节6分,市级每节7分。b.加分:同行反映很好,加12分。上教学公开课超过2节的,对超过的每节加3分,此栏目最多可
9、加6分。b=+(3)=a+b1. 要有上课时间、地点、教案、听课记录、听课范围、听课意见等证明材料。2. 市教学能手每年至少要上2节校级(含)以上教学公开课。(4)(10分)能认真做好本学科教师的业务(学术)讲座,听讲教师反映较好。a.基本分:8分。校级每次8分,市级每次10分。b.加分:听课教师反映很好,加12分。超过规定要求讲座次数的,对超过的讲座每次加2分,此栏目最多可加4分。b=+(4)=a+b1. 要有讲座时间、地点、听课对象、范围、讲座稿等证明材料。2. 市教学能手每年至少作1次对本学科教师的校级业务讲座或教材分析。(5)(10分)教学有方。所任班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高,
10、教学质量好。a.基本分:满意率85%为8分。b.加分:满意率高于85%,每高出5个百分点加1分,95%(含)以上为10分。(5)=a+b1. 由所在学校考核并出具证明材料。2. 市教学能手所任班级学生的满意率要求在85% (含)以上。低于85%的,每低5个百分点扣1分。但如果低于75%的,则此项栏目得分为0分。(B)教育科研与培养教师(满分20分)得分(B)=(1)+(2)+(3)(1)(5分)努力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参与教育(学)课题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a.基本分:参与校级课题研究4分,校级课题领题人5分,参与市级课题研究5分。(1)=a+b1. 教育(学)课题要有相应的证明材料:课题立项批
11、复、开题报告、年度进展情况、中期评估、结题报告等。2. 市教学能手应参与校级(含)以上教育(学)课题研究。(2)(10分)努力撰写教育(学)论文或专著,参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并正式发表或得奖。a.基本分:市级刊物发表9分/篇;市得奖79分;省级刊物发表12分/篇;省得奖1012分。b.加分:撰写论文成果突出的,对超出的部分加24分。(2)=a+b1. 市教学能手(市区学科带头人)每年至少应完成1篇高质量的市级教育(学)论文,正式发表或市得奖。(3)(5分)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成绩突出。a.基本分:每培养、指导1名青年教师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得4分。b.加分:有突出实绩的加12分。(3)=a
12、+b1. 市教学能手(市区学科带头人)要积极参加“青蓝工程”建设,培养、指导1名(含)以上青年教师,帮助其提高教学(育)水平。2. 要有具体的证明材料。附件2: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业务考核量化评分办法项目内容和评分得分备注(A)教育教学工作(满分70分)得分(A)=(1)+(2)+(3)+(4)+(5)(1)(10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a.基本分:8分。b.加分:担任班主任工作加1分。个人或所带班级、处室、学校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获得显著成绩,受到表彰,在当年度获得的荣誉称号:县、区级1分,市级2分,省级3分。b=+(1)=a+b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不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扣基本分1
13、2分。(2)(25分)任教本学科教学工作,按规定工作量上课、兼课,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a.基本分:20分。b.加分: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包括辅导学生参加省、全国竞赛得奖的)加15分。(2)=a+b1. 未达到规定教学工作量的要扣基本分14分。2. 教学成绩在同类学校、班级中较差的要扣基本分13分。(3)(10分)能带头上好教学公开课,同行评价较高。a.基本分:8分。市级每节8分,省级每节10分。b.加分:同行反映很好,加12分。上教学公开课超过1节的,对超过的每节加2分,此栏目最多可加4分。b=+(3)=a+b1. 要有上课时间、地点、教案、听课记录、听课范围、
14、听课意见等证明材料。2. 市学科带头人每年在市区范围内开设1节(含)以上教学公开课、示范课。3. 对年龄较大的教师因特殊情况未开设公开课的要增加2次业务讲座。(4)(15分)能认真做好本学科教师的业务(学术)讲座,听讲教师反映较好。a.基本分:12分。校级每次6分,市级每次8分。b.加分:听课教师反映很好,加12分。超过规定要求讲座次数的,对超过的讲座每次加2分,此栏目最多可加4分。b=+(4)=a+b1. 要有讲座时间、地点、听课对象、范围、讲座稿等证明材料。2. 市学科带头人每年作2次校级(含)以上对本学科教师的业务讲座。(5)(10分)教学有方。所任班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高,教
15、学质量好。a.基本分:满意率90%为8分。b.加分:满意率高于90%,每高出5个百分点加1分,95%以上为10分。(5)=a+b1. 由所在学校考核并出具证明材料。2. 市学科带头人所任班级的满意率要求在90%以上。低于90%的,每低5个百分点扣1分。但如果低于80%的,则此项栏目得分为0分。(B)教育科研与培养教师(满分30分)得分(B)=(1)+(2)+(3)(1)(8分)努力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参与教育(学)课题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a.基本分:校级课题领题人或参与市级课题研究6分,市级课题领题人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7分,省级课题领题人8分。b.加分:课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加12分。(1
16、)=a+b1. 教育(学)课题要有相应的证明材料:课题立项批复、开题报告、年度进展情况、中期评估、结题报告等。2. 市学科带头人原则上应参与市级(含)以上课题研究,带领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2)(12分)努力撰写教育(学)论文或专著,参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并正式发表或得奖。a.基本分:市级刊物发表10分/篇;市得奖910分;省级刊物发表12分/篇;省得奖1012分。b.加分:撰写论文成果突出的,对超出的部分加24分。(2)=a+b1. 市学科带头人每年至少应完成1篇高质量的市级教育(学)论文,正式发表或市得奖。(3)(10分)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成绩突出。a.基本分:每培养、指导1名中
17、青年骨干教师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得6分。挂钩并参与1所学校教研活动的得2分。b.加分:有突出实绩的加12分。(3)=a+b1. 市学科带头人要培养、指导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含)以上,要积极参加青蓝工程建设。2.要挂钩并参与1所学校2次(含)以上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市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3. 要有具体的证明材料。附件3:江苏省特级教师(包括市名教师)业务考核量化评分办法项目内容和评分得分备注(A)教育教学工作(满分60分)得分(A)=(1)+(2)+(3)+(4)+(5)(1)(10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a.基本分:8分。b.加分:担任班主任工作加1分。个人或所带班级、处室、
18、学校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获得显著成绩,受到表彰,在当年度获得的荣誉称号:县、区级1分,市级2分,省级3分。b=+(1)=a+b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不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扣基本分12分。(2)(20分)任教本学科教学工作,按规定工作量上课、兼课,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a.基本分:16分。b.加分: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按相对评估教学效果显著(包括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竞赛得奖的)加14分。(2)=a+b1. 未达到规定教学工作量的要扣基本分13分。2. 教学成绩在同类学校、班级中较差的要扣基本分13分。(3)(10分)能带头上好教学公开课,同行评价较高。a.基本分:市级每节8分。
19、b.加分:同行反映很好,加12分。上教学公开课超过1节的,对超过的每节加2分,此栏目最多可加4分。b=+(3)=a+b1. 要有上课时间、地点、教案、听课记录、听课范围、听课意见等证明材料。2. 省特级教师(包括市名教师)每年在市区范围内至少开1节教学示范课。3. 对年龄较大的教师因特殊情况未开设公开课的要增加2次业务讲座。(4)(10分)能认真做好本学科教师的业务(学术)讲座,听讲教师反映较好。a.基本分:8分。市级每次4分,省级每次5分。b.加分:听课教师反映很好,加12分。超过规定要求讲座次数的,对超过的讲座每次加2分,此栏目最多可加4分。b=+(4)=a+b1. 要有讲座时间、地点、听
20、课对象、范围、讲座稿等证明材料。2. 省特级教师(包括市名教师)每年作2次市级以上对本学科教师的业务讲座。(5)(10分)教学有方。所任班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率高,教学质量好。a.基本分:满意率90%为8分。b.加分:满意率高于90%,每高出5个百分点加1分,95%以上为10分。(5)=a+b1. 由所在学校考核并出具证明材料。2. 省特级教师(包括市名教师)所任班级的满意率要求在90%以上。低于90%的,每低5个百分点扣1分。但如果低于80%的,则此项栏目得分为0分。(B)教育科研与培养教师(满分40分)得分(B)=(1)+(2)+(3)(1)(10分)努力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参与教育
21、(学)课题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a.基本分:市级课题领题人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得8分,省级课题领题人10分。b.加分:课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加12分。(1)=a+b1. 教育(学)课题要有相应的证明材料:课题立项批复、开题报告、年度进展情况、中期评估、结题报告等。2. 省特级教师和市名教师原则上应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带领和推动无锡市教育(学)改革。(2)(15分)努力撰写教育(学)论文或专著,参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并正式发表或得奖。a.基本分:省级刊物发表12分/篇;省得奖1012分。b.加分:撰写论文成果突出的,对超出的部分加24分。(2)=a+b1. 省特级教师和市名教师的论文必须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或省级得奖。(3)(15分)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成绩突出。a.基本分:每培养、指导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得6分。挂钩并参与1所学校教研活动的得2分。b.加分:有突出贡献的加12分。(3)=a+b1. 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要培养、指导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等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含)以上,要积极参加青蓝工程建设。2. 要挂钩并参与1所学校2次(含)以上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省特级教师、名教师的辐射作用。3. 要有具体的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