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的设计.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386273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的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的设计学院:汽车学院班级: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成员名单: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2012年5月14-2012年5月271. 芯片功能简介一、AT89C51的功能简介1、AT89C51芯片简介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FLASH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

2、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2、引脚功能说明 (1)VCC:电源电压 (2)GND:地 (3)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

3、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位,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4)P1口: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E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LL)。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 1.0/T2)和输入(P 1.1/T2EX ),参见下表。P1.0和P1.1的第二功能引 脚 号 功能特性P1.0T2(定时/计数器2外部计数脉冲输入),时钟输出P1.1T2EX(定时/计数2捕

4、获/重装载触发和方向控制)(5)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2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L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 RI指令)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6)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

5、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LL)。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表4-2所示。(7)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P3口的第二功能端口引脚第二功能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外中断0)P3.3(外中断1)P3.4T0(定时/计数0)P3.5T1(定时/计数1)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8)/VPP:外部访问允许

6、。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 ) 。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端状态。如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允许电源VPP,当然这必须是该器件是使用12V编程电压VCC 。(9)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10)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11)数据存储器:AT89C52有256个字节的内部RAM,80H-FFH高128个字节与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是重叠的,也就是高128。字节的RAM和

7、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是相同的,但在物理上它们是分开的。当一条指令访问7FH以上的内部地址单元时,指令中使用的寻址方式是不同的,也即寻址方式决定是访问高128字节。RAM还是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如果指令是直接寻址方式则为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12)中断:AT89C52共有6个中断向量:两个外中断(INT0和INT1),3个定时器中断(定时器0, 1, 2)和串行口中断。(13)时钟振荡器:AT89C52中有一个用于构成内部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一起构成自激振荡器,振荡电路参见图4-1(

8、a)图所示。外接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及电容C1、C2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构成并联振荡电路,对外接电容C1、C2虽然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但电容容量的大小会轻微影响振荡频率的高低、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起振的难易程度及温度稳定性,如果使用石英晶体,我们推荐电容使用30pF士10pF,而如果使用陶瓷谐振器,建议选择40pF士l0pF。用户也可以采用外部时钟。采用外部时钟的电路如图4-1(b)图所示。这种情况下,外部时钟脉冲接到XTAL1端,即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则悬空。 由于外部时钟信号是通过一个2分频触发器后作为内部时钟信号的,所以对外部时钟信号的占空比没有特殊要求,但最小高电平

9、持续时间和最大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二 DS1624功能简介1.DS1624基本原理 DS1624是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集成了测量系统和存储器于一体的芯片。数字接口电路简单,与I2C总线兼容,且可以使用一片控制器控制多达8片的DS1624。其数字温度输出达13位,精度为0.03125。DS1624可工作在最低2.7V电压下,适用于低功耗应用系统。(1)DS1624基本特性 无需外围元件即可测量温度 测量范围为55125,精度为0.03125 测量温度的结果以13位数字量(两字节传输)给出 测量温度的典型转换时间为1秒 集成了256字节的E2PROM非易性存储器 数据的

10、读出和写入通过一个2线(I2C)串行接口完成 采用8脚DIP或SOIC封装,如图2.34.1 图2.34.1(2)引脚描述及功能方框图 DS1624的功能结构图如图所示:(3)DS1624工作原理 温度测量 图4.34.3 温度测量的原理结构图DS1624在测量温度时使用了独有的在线温度测量技术。它通过在一个由对温度高度敏感的振荡器决定的计数周期内对温度低敏感的振荡器时钟脉冲的计数值的计算来测量温度。DS1624在计数器中预置了一个初值,它相当于55。如果计数周期结束之前计数器达到0,已预置了此初值的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字就会增加,从而表明温度高于55。与此同时,计数器斜坡累加电路被重新预置一个值

11、,然后计数器重新对时钟计数,直到计数值为0。通过改变增加的每1内的计数器的计数,斜坡累加电路可以补偿振荡器的非线性误差,以提高精度,任意温度下计数器的值和每一斜坡累加电路的值对应的计数次数须为已知。DS1624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得到0.03125的精度,温度输出为13位,在发出读温度值请求后还会输出两位补偿值。表2给出了所测的温度和输出数据的关系。这些数据可通过2线制串行口连续输出,MSB在前,LSB在后。表2 温度与输出数据关系表 温度数字量输出(二进制)数字量输出(十六进制)1250111,1101,0000,00007D00H25.06250001,1001,0001,00001910H0

12、.50000,0000,1000,00000080H00000,0000,0000,00000000H-0.51111,1111,1000,0000FF80H-25.06251110,0110,1111,0000E6F0H-551100,1001,0000,0000C900H 由于数据在总线上传输时MSB在前,所以DS1624读出的数据可以是一个字节(分辨率为1),也可以是两个字节,第二个字节包含的最低位为0.03125。表2是13位温度寄存器中存储温度值的数据格式高八位字节 低八位字节SB14B13B12B11B10B9B8B7B6B5B4B3000其中S为符号位,当S0时,表示当前的测量的

13、温度为正的温度;当S1时,表示当前的测量的温度为负的温度。B14B3为当前测量的温度值。最低三位被设置为0。(4)DS1624工作方式DS1621的工作方式是由片上的配置/状态寄存器来决定的,如表4,该寄存器的定义如下:表4 配置/状态寄存器格式DONE1001011SHOT其中DONE为转换完成位,温度转换结束时置1,正在进行转换时为0;1SHOT为温度转换模式选择。1SHOT为1时为单次转换模式,DS1624在收到启动温度转换命令EEH后进行一次温度转换。1SHOT为0时为连续转换模式,此时DS1624将连续进行温度转换,并将最近一次的结果保存在温度寄存器中。该位为非易失性的。(5)片内2

14、56字节存储器操作控制器对DS1624的存储器编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字节编程模式,另一种是页编程模式。在主器件发出开始(START)信号以后,主器件发送写控制字节即1001A2A1A00(其中R/W控制位为低电平“0”)。指示从接收器被寻址,DS1624接收后应答,再由主器件发送访问存储器指令(17H)后,DS1624接收后应答,接着由主器件发送的下一个字节字地址将被写入到DS1624的地址指针。主器件接收到来自DS1624的另一个确认信号以后,发送数据字节,并写入到寻址的存储地址。DS1624再次发出确认信号,同时主器件产生停止条件STOP,启动内部写周期。在内部写周期DS1624将不产生确

15、认信号。在页编程模式中,如同字节写方式,先将控制字节、访问存储器指令(17H)、字地址发送到DS1624,接着发N个数据字节,其中以8个字节为一个页面。主器件发送不多于一个页面字节的数据字节到DS1624,这些数据字节暂存在片内页面缓存器中,在主器件发送停止信号以后写入到存储器。接收每一个字节以后,低位顺序地址指针在内部加1。高位顺序字地址保持为常数。如果主器件在产生停止条件以前要发送多于一页字的数据,地址计数器将会循环,并且先接收到的数据将被覆盖。像字节写操作一样,一旦停止条件被接收到,则内部写周期将开始。(6)存储器的读操作在这种模式下,主器件可以从DS1624的EEPROM中读取数据。主

16、器件在发送开始信号之后,主器件首先发送写控制字节1001A2A1A00,主器件接收到DS1624应答之后,发送访问存储器的指令(17H),收到DS1624的应答之后,接着发送字地址将被被写入到DS1624的地址指针。这时DS1624发送应答信号之后,主器件并没有发送停止信号,而是重新发送START开始信号,接着又发送读控制字节1001A2A1A01,主器件接收到DS1624应答之后,开始接收DS1624送出来的数据,主器件每接收完一个字节的数据之后,都要发送一个应答信号给DS1624,直到主器件发送一个非应答信号或停止条件来结束DS1624的数据发送过程。(7)DS1624的指令集数据和控制信

17、息的写入读出是以表5和表6所示的方式进行的。在写入信息时,主器件输出从器件(即DS1624)的地址,同时R/W位置0。接收到响应位后,总线上的主器件发出一个命令地址,DS1624接收此地址后,产生响应位,主器件就向它发送数据。如果要对它进行读操作,主器件除了发出命令地址外,还要产生一个重复的启动条件和命令字节,此时R/W位为1,读操作开始。下面对它们的命令进行说明。访问存储器指令17H:该指令是对DS1624的EEPROM进行访问,发送该指令之后,下一个字节就是被访问存储器的字地址数据。访问设置寄存器指令ACH:如果R/W位置0,将写入数据到设置寄存器。发出请求后,接下来的一个字节被写入。如果

18、R/W位置1,将读出存在寄存器中的值。读温度值指令AAH:即读出最后一个测温结果。DS1624产生两个字节,即为寄存器内的结果。开始测温指令EEH:此命令将开始一次温度的测量,不需再输入数据。在单次测量模式下,可在进行转换的同时使DS1624保持闲置状态。在连续模式下,将启动连续测温。停止测温指令22H:该命令将停止温度的测量,不需再输入数据。此命令可用来停止连续测温模式。发出请求后,当前温度测量结束,然后DS1624保持闲置状态。直到下一个开始测温的请求发出才继续进行连续测量。表5 主机对DS1624写操作通信格式I2C通信开始主器件发送控制字节(DS1624地址和写操作)DS1624应答主

19、器件发送访问DS1624的指令DS1624应答主器件发送的数据字节DS1624应答I2C通信停止表6 主机对DS1624读操作通信格式I2C通信开始主器件发送控制字节(DS1624地址和写操作)DS1624应答主器件发送访问DS1624的指令DS1624应答I2C通信开始主器件发送控制字节(DS1624地址和读操作)DS1624应答数据字节0主机应答数据字节1主机非应答I2C通信停止2. 硬件系统电路设计整个电路由主控器AT89C51控制,与其相连的分别是一个温度传感器DS1624和一个数码管。传感器感知周围的温度并将感知的温度传给单片机,在通过相应的接口将温度传给数码管显示。这样就实现了温度

20、的采集与显示。整个电路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3. 软件编程调试及性能分析1.整个软件的主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开始传感器初始化程序向传感器读取一个字节程序从传感器读一个字节程序温度转换程序调用温度转换程序调用写程序写入相应的数调用读程序读取温度值显示对应的温度2.电路原理图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子上。(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子上。(3)把DS1624芯片插入到“二线总线模块”区域中的8脚集成座上,注意芯片

21、不插反。(4)把“二线总线模块”区域中的PIN1 PIN2分别用导线连接到“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6和P1.7端子上。(5)把“二线总线模块”区域中的PIN4 PIN5 PIN6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区域中的GND端子上。4.程序设计内容(1)由于DS1624是I2C总线结构的串行数据传送,它只需要SDA和SCL两根线完成数据的传送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也得按着I2C协议来对DS1624芯片数据访问。有关I2C协议参看有关资料,这里不详述。对于AT89S51单片机本身没有I2C硬件资源,所以必须用软件来模拟I2C协议过程。(2)要从DS1624中读取温度值,首先启动D

22、S1624的内部温度A/D开始转换,对应着有相应的命令用来启动开始温度转换,有关DS1624的指令集参考前面的叙述。一般情况下,DS1624经过一次温度的变换,需要经过1秒钟左右的时间,所以等待1秒钟后,即可读取内部的温度值,对于读取的温度值,仍然通过DS1624的指令集来完成温度的读取。但所有有数据的传送过程必须遵循I2C协议。5.C语言源程序#include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displaybit=0xfe,0xfd,0xfb,0xf7, 0xef,0xdf,0xbf,0x7f;unsigned char code displaycode=0x3f,0

23、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0x00;unsigned char code dotcode32=0,3,6,9,12,16,19,22, 25,28,31,34,38,41,44,48, 50,53,56,59,63,66,69,72, 75,78,81,84,88,91,94,97;sbit SDA=P16;sbit SCL=P17;unsigned char displaybuffer8=0,1,2,3,4,5,6,7;unsigned char eepromdat

24、a8;unsigned char temperdata2;unsigned char timecount;unsigned char displaycount; bit secondflag=0;unsigned char secondcount=0;unsigned char retn;unsigned int result;unsigned char x;unsigned int k;unsigned int ks;void delay(void);void delay10ms(void);void i_start(void);void i_stop(void);void i_init(v

25、oid);void i_ack(void);bit i_clock(void);bit i_send(unsigned char i_data);unsigned char i_receive(void);bit start_temperature_T(void);bit read_temperature_T(unsigned char *p);void delay(void)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void delay10ms(void) unsigned int i; for(i=0;i1000;i+) d

26、elay(); void i_start(void) SCL=1; delay(); SDA=0; delay(); SCL=0; delay();void i_stop(void) SDA=0; delay(); SCL=1; delay(); SDA=1; delay(); SCL=0; delay();void i_init(void) SCL=0; i_stop();void i_ack(void) SDA=0; i_clock(); SDA=1;bit i_clock(void) bit sample; SCL=1; delay(); sample=SDA; _nop_(); _no

27、p_(); SCL=0; delay(); return(sample);bit i_send(unsigned char i_data) unsigned char i; for(i=0;i8;i+) SDA=(bit)(i_data & 0x80); i_data=i_data1; i_clock(); SDA=1; return(i_clock();unsigned char i_receive(void) unsigned char i_data=0; unsigned char i; for(i=0;i8;i+) i_data*=2; if(i_clock() i_data+; re

28、turn(i_data);bit start_temperature_T(void) i_start(); if(i_send(0x90) if(i_send(0xee) i_stop(); delay(); return(1); else i_stop(); delay(); return(0); else i_stop(); delay(); return(0); bit read_temperature_T(unsigned char *p) i_start(); if(i_send(0x90) if(i_send(0xaa) i_start(); if(i_send(0x91) *(p

29、+1)=i_receive(); i_ack(); *p=i_receive(); i_stop(); delay(); return(1); else i_stop(); delay(); return(0); else i_stop(); delay(); return(0); else i_stop(); delay(); return(0); void main(void) P1=0xff; timecount=0; displaycount=0; TMOD=0x21; TH1=0x06; TL1=0x06; TR1=1; ET1=1; ET0=1; EA=1; if(start_te

30、mperature_T() /向DS1624发送启动A/D温度转换命令,成功则启动T0定时1s。 secondflag=0; secondcount=0; TH0=55536/256; TL0=55536%256; TR0=1; while(1) if(secondflag=1) secondflag=0; TR0=0; if(read_temperature_T(temperdata) /T0定时1s时间到,读取DS1624的温度值 for(x=0;x3; displaybuffer0=(dotcoderesult)%10; displaybuffer1=(dotcoderesult)/10

31、; if(start_temperature_T() /温度值数据处理完毕,重新启动DS1624开始温度转换 secondflag=0; secondcount=0; TH0=55536/256; TL0=55536%256; TR0=1; 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T0用于定时1s时间到 secondcount+; if(secondcount=100) secondcount=0; secondflag=1; TH0=55536/256; TL0=55536%256;void t1(void) interrupt 3 using 0 /T1定时1

32、ms用数码管的动态刷新 timecount+; if(timecount=4) /T1定时1ms到 timecount=0; if (displaycount=5) P0=(displaycodedisplaybuffer7-displaycount | 0x80);/在该位同时还要显示小数点 else P0=displaycodedisplaybuffer7-displaycount; P2=displaybitdisplaycount; displaycount+; if(displaycount=8) displaycount=0; 6、程序的仿真图参考文献:1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

33、技术M.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42-48. 2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2-18. 3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9. 4 刘高潮.一种实用的多功能数字温度计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07,8-10. 5 白泽生. 用MCS-51单片机实现温度的检测J.现代电子技术,2005,12-15. 6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6-60. 7 杨刚,周群.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4-26. 8 张洪润.电子线路与电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24. 9 王松武.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4-19. 10 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