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看过该分享的人还喜欢看:大家发表的互动观点(0人发表)还没有人发表过观点,你还不做第一个?窗体顶端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发表 直接输入观点,最多8个字窗体底端其中好友观点为:2023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不定项选择题1、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A、2周岁 B、3周岁 C、4周岁 D、5周岁2、注意是一种()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聚合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思维 D、形象思维4、认
2、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5、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A、创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 B、班杜拉 C、韦納 D、阿特金森8、元元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二努力学习,他的动机属于()A、高级动机 B、低级动机 C、外部动机 D、内部动机9、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属于()A、定势 B、变式 C、原型 D、内化10、在学习动
3、机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 B、班杜拉 C、韦納 D、阿特金森 11、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表现在活动中。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12、下列不属于言语过程的是()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13、现行的幼儿园体制大多是按幼儿的()分班。A、心理年龄 B、实际年龄 C、智力年龄 D、知识经验 14、下列不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15、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的形象属于()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
4、、幻想16、根据我国现实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17、11.5岁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18、下列各项中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 C、宽容大度 D、相貌出众19、“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C、超常的表现D、父母表现不当所致20、儿童最初的创造想象是()A、无意的自由联想B、随意的自由联想C、愿望性想象 D、情境性想象21、幼儿()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
5、不存在甚至是不可能有的形象A、想象 B、印象 C、感觉 D、知觉22、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语词记忆23、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榜样 B、强化 C、挫折 D、父母的惩罚24、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ABC)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25、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A、社会性 B、自然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26、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可以从()等方面入手A、理解教育 B、表情识别 C、情景理解 D、情绪追忆27、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识
6、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28、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有()A、同情 B、关心 C、合作 D、谦让 E捐献29、人的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30、测的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二、填空题1、动机分为间接动机和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在学习和劳动活动中的动机主要是()。2、意志包括三个基本特征:()()()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4、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5、在幼儿阶段儿童的内部动机以()为主6、儿童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7、儿童
7、合群性养成和独立性培养的最好手段是()8、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幼儿为主9、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10、注意的两个的主要特点是()和()11、()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12、儿童的动作发展先从()和()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作13、人们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行动客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称为()14、()及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15、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三、辨析题1、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在可逆性阶段时,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
8、,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2、孩子苦恼要玩具时母亲不予理睬这是惩罚。3、教师为儿童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步发展再构建平台,属于支架式教学。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创造性。5、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技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对某个行为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是行为练习。四、简答题1、简述如何在活动中克服不良情绪2、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3、简述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4、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论述题1、试
9、述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2、试述影响幼儿行为改变的方法心理学610章试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C 2C 3C 4B 5A 6C 7D 8C 9A 10A 11ABC 12BCD 13B 14ACD 15C 16C 17A 18ABC 19B 20D 21A 22A 23C 24ABC 25A 26BCD 27ACD 28ABCD 29ABCD 30C二、填空题1直接动机 间接动机2明确的目的、意识调节行动、克服困难3稳定性和可变性4经典条件作用5好奇6性格7游戏8正常9道德感10指向性、集中性11能力12头部、躯干13意志14言语15消除紧张三、辨析题1、答:错误。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
10、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的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2、答:错误。这是消退。消退是指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减弱或消失。3、答:正确。4、答:错误。体现的是学习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5、答:正确。答案:1、(1)成人瑶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 (2)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 (3)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注意对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称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2、(1)动作发展正常
11、 (2)认知活动积极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3、(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首尾规律 (3)近远规律 (4)大小规律 (5)无有规律 4、(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与幼儿的创造力五、论述题1、答:(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2)重视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2、答:(1)强化法。强
12、化是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5)惩罚法。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
13、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2023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出众2个性的(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4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A理想B动机C需要D志向5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 )开始形成的。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调控系统D情绪状态5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A自我意识
14、B个性特征C能力倾向D个性倾向7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8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B思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 )的成分。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10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11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B儿童
15、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12( )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A语言能力B模仿能力C认识能力D特殊能力13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表现在活动中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14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5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16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A个性的调节系统B个性的
16、倾向性C个性的心理特征D个性的能动性17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B先天性C易变性D稳定性18“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19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气质D性格20布鲁姆认为,( )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A13岁B15岁C17岁D19岁21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 )。A安全B交往C游戏D尊重2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2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24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
17、难抚育型和( )。A情绪不稳定型B多愁善感型C掩蔽现象型D起动迟缓型25(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稳定性较强二、填空题1_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2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_。3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_需要和_需要两种。4_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可能是被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5兴趣有三个特点:_、_和_。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性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
18、_及_、_方面。7_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_和_。8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_、_、_及_。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和_。10兴趣有三个特点:_、_和_。三、名词解释1个性2自我意识3需要4动机5兴趣6气质7性格8能力9智力分化论10智力复合论11智力内容变化论四、简答题1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简述个性的结构特点。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4简述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5简述动机和需要的关系。6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7简答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8简述个
19、性倾向性的含义及其特征。9简述幼儿动机和需要的发展。10简要回答能力的分类。11简述幼儿能力的发展。12什么是“掩蔽现象”?五、论述题1试述幼儿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2试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3试述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意义。4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六、案例分析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则不属于这一类。2A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是独特性的体现。3B一个
20、方面可以看出另一个方面,这说明个性的整体性。4C需要是动机系统的基础。5B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6A自我意识的成熟是儿童个性的成熟。7D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8D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9A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从自我评价中产生的。10C需要要成为推动活动的动力,还必须有外在的诱因。11A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12B模仿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13D能力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14B这是针对多血质儿童的弱点。15A儿童智力在学龄前就成熟了。16C个性心理特征最能集中反映一个的心理面貌。17C气质相对稳定。18D儿童对
21、自我评价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19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20C布鲁姆认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在17岁。21A安全的需要不属于社会性需要。22A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内容。23C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24D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起动迟缓型三种。25D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二、填空题1个性 2自我意识 3生理社会 4动机 5指向性 情绪性 动力性6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指向性7性格 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惯常的行为方式8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9能力 气质 性格 10指向性
22、 情绪性 动力性三、名词解释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3需要: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4动机: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3、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5兴趣:是指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7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8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
24、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开始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
25、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四、简答题1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另外,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2)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行为的各个
26、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3)个性的稳定性。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4)个性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人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即使比较基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包括:
27、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2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
28、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
29、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各方面。5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6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
30、最明显特征之一。(2)喜欢交往。儿童进入幼儿期后,在任何地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可以不经他人特别介绍,孩子之间会很快、自然而然地熟悉起来,并一起做游戏。 (3)好奇好问。这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两个方面。(4)模仿性强。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5)好冲动。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好冲动。7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1)分离感。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
31、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2)稳定的同一感。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8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1)积极性。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去组织自己的行动。例如,当一个人的需要较强烈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比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2)选择性。个性积极性使
32、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例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9幼儿需要和幼儿动机的发展。(1)幼儿需要的发展。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优势需要有所发展。(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10心理学家从不同的
33、角度将能力划分成两大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注意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挥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不可缺少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11幼儿能力的发展表现在:(
34、1)幼儿智力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人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2)幼儿特殊能力的表现。在幼儿期,有些特殊才能已经开始有所表现,如音乐、绘画、体育、数学、语言等。12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儿童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型。五、论述题1幼儿的气质对幼儿心理
35、活动和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幼儿的气质是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气质对幼儿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气质不能影响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幼儿的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2)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幼儿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母亲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适应性强、乐观开朗、注意持久,则母亲的民主性表现突出。而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较高的反应强度(如平时大哭大闹)、高活动水平(如爱动、淘气)、适应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见,幼儿自身的气
36、质类型,通过父母亲教养方式而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幼儿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2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1)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
37、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对自己的简单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2)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
38、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3幼儿个性评价是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前提。对幼儿的评价不是那种主观的评价,而是基于对幼儿客观观察的较科学的评价。这种公正、客观的评价是教师正确进行教育的前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而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大发展。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教师对每个幼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对幼儿进行的个性评价,不但可以了解
39、幼儿个性的全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且还可以对幼儿日常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诊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特别是要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他们,这对教师真正了解孩子是非常必要的。总之,作为教师要懂得,幼儿的行为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决定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幼儿,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方法。4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日常观察记录。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出孩子们行为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记录并不一定按照固定的规则。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创新。(1)观察记录的项目
40、。对幼儿观察记录的项目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游戏、午睡、进餐、起床等,同时,对偶然事件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2)观察记录的内容。观察记录应该尽可能详细些,要记录下当时的环境及幼儿行为的整个过程。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将上述项目用简单的叙述方式记录下来。(3)评价。在完成了所有的观察记录项目以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也是观察记录的目的所在。评价可以有不同形式,但一般来说有如下几项: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等。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
41、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2023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1(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矢D移情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父亲B同龄人C母亲D教师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4、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5、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42、社会文化 B电视 C家庭 D幼儿园6、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放任型 B溺爱型 C保护型 D包办型7、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8“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9(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10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 )项不正确。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C父母的
43、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11重视(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l2强调人生成功因素中( )的决定性,使“智商决定论”成为历史。A智力B个性C情商D智力l3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依恋类型。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14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 )。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15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16“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17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 )结论。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18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