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 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手法解析: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常用技巧,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它是指用景物来传达、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往往是在诗歌的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寻味。王昌龄的两首从军行的结尾方法。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一首从独坐思家、吹笛寄怨写起,最后在本位收住,直抒相思之情。后一首从琵琶弹奏新曲写起,抒发不堪忍受的离别之情,最后以“高高秋月照长城”的
2、画面来透露情思。相比较而言,后一首在结尾处该言情而不言情,反述眼前所见景物,使全诗空灵含蓄,获得了言外传情的艺术效果。所以沈义父指出:“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再如钱起的湘灵鼓瑟诗: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杏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一首试帖诗,表现湘灵女优美动听的瑟曲之声。起首二句以总赞点题。中间四韵八句通过楚客怀怨、金石感泣、白芷吐芬、湘水生悲等描绘,极力表现曲声之神奇动人的力量。随后诗人从瑟声转到鼓瑟之人,但是“曲终人不见”,诗人的心中不禁充溢了凄迷怅惘之情。结尾处,诗
3、人没有把这一感情倾吐出来,而是用“江上数峰青”截住,把情渗透到景中,让读者在这幅时空无限的画面寻绎绵绵的情思。李益的春夜闻笛诗: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思归之作。起句写闻笛,初春之夜,寒气犹存,那一阵阵的笛声,在谪贬的诗人听来像是家乡亲人的呼唤,于是禁不住泪湿衣裳。后二句诗人虚拟大雁北飞的情景,传达出自己不能如雁一样返回故乡的怨望与惆怅。这一宕笔,不言当下云何而当下意境可想,既避免了前幅实义已尽而继续申说的累赘,又深化了诗人的感情,扩大了读者的想象和增加了全诗的韵味。课文中我们学过不少这样的诗词:如周邦彦词苏幕遮的结尾:“五月渔郎相忆
4、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小楫”二句,写梦中与小伙伴们驾着小舟,进入荷花塘深处的情景。以景结情,既展现了生动的景物画面,又把浓郁的诗情融入画中,并宕出远神,给予读者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回味。又如李白的送友人以“萧萧班马鸣”作结,用两匹马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烘托出诗人的缱绻情谊。苏轼的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些诗歌的结句都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技巧,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高考真题2005年重庆市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
5、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006年上海春考卷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回答: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且是描写,属于典型的“以景结情”的写法;从题干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
6、场面,自然是“动静对比”。如果不知道“以景结情”的表达技巧,此题的回答就不完整。表达效果: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例题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问:试分析这首诗结尾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特色?答:端着酒杯赏花,想起长安诸弟,杜陵到了寒食,该是芳草青青。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人与地的双重怀念交相触
7、发、融合为一体。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即事夏完淳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答案】“一片月临城”写的是诗人抬头看见明月已经爬上城头,月色凄凉,照着大地。作者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写惨淡的月色笼罩城池,营造了寂静悲凉的气氛,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破家之痛。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问:这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答案:夜已很深,诗人惊坐床
8、上,只听见风雨扑窗的声音,诗人以景结情,融情于景,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答题思路: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分析诗句内容明确手法,并进行解析,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析其表达效果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赤壁杜痒(明)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乌满烟芜。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杜庠:号西
9、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8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两首诗的尾句历来为人称道,写法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6分)【答案】:8.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1分)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
10、运多舛等伤感情绪(2分)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2分)9杜庠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荒岛上满目荒芜、鸥鸟乱飞,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3分)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3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赠筝妓伍卿李远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
11、纱到伍卿。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轻轻、伍卿:均为不见于载籍的弹筝高手。十三声:唐宋时古筝有十三根弦。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云和:出产乐器之地。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人论绝句的含蓄艺术,有“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一法,李诗用“玉腕红纱”来写弹奏者正有此妙。B钱诗“冯夷”和“楚客”均能理解湘灵的哀伤,前
12、者听后情不自禁起舞,后者悲从中来,不忍卒闻。C钱诗结构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写起,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两首诗都让我们感受到演奏者的形象,李诗中的伍卿美丽动人,钱诗中的湘灵对爱情忠贞不渝。15两首诗均以描写音乐见长,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描写音乐方式的异同。(6分)【答案】: 14B(一个“空“字可见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 15共同点:都运用侧面描写。李诗“满筵座客“听后不语,运用座客反应来描写音乐的哀婉之感;钱诗中楚客“不堪“听,以此反应描写音乐效果之悲苦。(2分)不同点:李诗尾句运用比喻(类比),把哀婉的筝音比成是行雁的哀鸣,形象生动写出音乐的哀戚动人。(2分
13、)(答以形写声亦可)钱诗运用想象,想象瑟声感动金石,传声苍穹,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描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传递出音乐的悲伤感人。(或:钱诗在乐曲的高潮处戛然而止,由虚转实,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达到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2分)(不同点处,各写出一个手法并加以分析,即可各得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注:沅湘:沅水、湘水。7.第一句即景起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8.三、四两句运用了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答案】7.这一句即景起兴,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14、手法。把屈原的.幽怨比作浩浩深沉的沅湘流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屈原幽怨之深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遇的无限同情与之愤慨。8.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三闾庙四周萧瑟凄凉的情景:日暮时分,秋风萧瑟,枫林摇落,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感慨不已,哀怨不尽的凭吊之情。情蓄景中,给人无限想象。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本诗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时写的。幢幢(chung chung):昏暗、摇曳的样子。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移情入景,以悲凉的心境观景,诗人笔下无焰的“残灯
15、”、摇曳不定的“灯影”都流露出诗人的悲伤之情。B、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只以神态描写就尽显诗人听闻友人遭贬谪后的震惊之情。C、乐天在读了此诗后曾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可见其诗有很强的艺术魅力。D、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2、全诗以景结语,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最后一句诗的妙处。(4分)答案:1、(3分)B(诗句不仅有神态“惊”的描写,更主要是动作“坐起”的描写,动作描写深化了震惊的情感,“只”“尽显”表述不当。)2、(4分)诗人借暗风寒雨渲染悲凉气氛,将自己的惋惜、愤懑、痛心等诸多情感融于景语之中,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6、(联系全诗内容1分,景物描写与情感关系2分,语言表达1分)5、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抒情更含蓄;(或“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手法1分;景物特点、情感分析1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满庭芳碧水惊秋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8.词作的景物
17、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9.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案】:8.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或词作开篇描绘碧水放冷光,黄云聚集,大地苍茫,落叶满阶,又有砧杵声声入耳之境,视听结合)(动静结合)(2分),营造衰飒、萧索的意境(1分) 渲染气氛,烘托出词人此时此地的悲苦心境(2分。(手法答出拟人,可酌情给分。)9.(1)故人故园之思。(1分)飘泊异乡,秋天日暮听到砧杵声时,很自然地会起故园之思,“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在写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2分)(2)时光流逝的慨叹。(1分)惊秋,砧杵声催
18、让诗人不觉生出时光飞逝的慨叹。(2分)(3)贬谪之后知音难觅的慨叹。(1分)“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婉转地表达出在遭贬谪以后的生活历程的孤单,“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流露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悲苦。(2分)(答出两条就可给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题。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C. 这首
19、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D. 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2. 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答案】【小题1】C【小题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筛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枪的思家之念。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小题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词的综合能力。C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错误。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
20、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故选C。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注】三塔湖,在溧阳县西七十里,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边。2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健康还宣城途径溧阳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中的“湖
21、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做铺垫。B.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C.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D.“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能体现再次来此的欣喜。15.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答案】:14.C项,“彻底解脱”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是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的意思。15. 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景。一静一动,描绘出一幅充满了蓬勃生气的画面。以景结情,结
22、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恬适愉快的喜爱之情。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秋兴【宋】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z):狭窄。12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2分)(1)_ (2)_13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颔联中的“乾坤”既指天地,也象征着朝廷或者官场。一个“迮”字透出了仕途的险恶、朝廷的腐败以及国土的沦丧。B“病入中年日月遒”的“遒”字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的“遒”字意思一
23、样,是“迫近”的意思,也是“终了”之意。C颈联用“百战铁衣”借代身经百战的将士,以“五更画角”借代战事不断,这些情景或许只是作者梦中或是想象的。D陆游的好友刘应时曾说“放翁前身少陵老”,这首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近似于杜甫的诗歌风格,正好印证了刘的评价。14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12(1)中年多病 (2)壮志难酬 (3)战事未宁(2分,三选二)13B(2分)14示例1:尾联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描写烟雨中桐江岸边的丹枫、钓船,既照应标题“秋”,又寄托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示例2:尾联运用想象,描写自己烟雨中到桐江垂钓的画面,表达了隐逸的愿望,也暗含了无奈和苦闷之情。
24、(4分)评分说明: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想象、虚笔、用典等1分,句意描述1分,愿望1分,情感1分九.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答案】:14.(8分)(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2)正因为能“清游”“静
25、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3)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1)第二句中的“独”字对全篇的结构有怎样的作用?(2)第四句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收到怎样的效果?【答案】(1
26、)第二句中的“独”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它既是对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对下句“想”字的伏笔。(2)第四句以景结情。寄想像于故园的寒食景色,烘托出想念诸弟之情,使人感到情深意远,蕴藉有味。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踏莎行春暮寇准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注】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菱花:指镜子。1.“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面面?(5分)2. 这首词
27、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3请简要赏析结句“长空黯淡连芳草”。(分)【答案】1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绘的(2分)开篇描绘出一幅暮春风物,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后,梅树上也结出了小小的青色果子。由所闻到所见,犹如画卷般,营造一片清幽的景象。2(3分)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思念之情,孤寂情怀(3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3分)3“长空黯淡连芳草”运用“以景结情”手法(分),长空黯淡写女主人公遥望远方,心情黯然;芳草连接长空,表现主人公思念之情绵长(分),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春色逝去的感伤惋叹,孤寂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8、。(2分)。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西归绝句唐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释】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2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2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答案】21.反衬或衬托2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29、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解析:开篇的作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引起下文,统领全文,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渲染某种氛围等。2: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十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问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1
3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B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C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结构严谨,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D作者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本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2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31、。”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的艺术效果。【答案】1C2结句以景结情,诗人用眼前漫山的黄叶飘飞这一深秋萧瑟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自己飘零旅况、久客思归的悲寂心情,确实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意对即可)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1、“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词作以景语作结,更添愁情。春水绿波流向天际,暮色中尤见凄迷。它既是词人“回首”所见之景,同时也寄寓着词人心中流淌不尽的愁思,愁入不尽之水,何其伤也。十六、阅读下面这
32、夔诗,回答问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试题1尾句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案】末句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艘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