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必修2.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376144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必修2.ppt(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化学必修2 第三专题教材分析高一学生已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已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初三已学的化学知识第九章:现代化学合成材料(科学版下册)第九章:现代化学合成材料(科学版下册)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C、H、O、N有机物的特征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受热易分解,易燃烧,熔点和沸点较低。甲烷的性质甲烷的性质 甲烷组成元素的判断甲烷组成元素的判断 原理原理:CH4+2O2 CO2+2H2O碳碳元素的存在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检测。氢氢元素的存在 燃烧生成水 小液滴 使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甲烷的俗名、可燃性。使用甲烷时应先检查甲烷的纯度,否则易发生爆炸的危

2、险。乙醇乙醇俗名酒精,无色有特殊香味且易燃的液体,化学式为C2H5OH,是酒的成分之一。乙醇具有可燃性 C2H5OH+3O2 2CO2+3H2O乙醇的检测能使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稀硫酸酸化)由橙色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不做要求。)乙酸乙酸俗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3H,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漂白、氧化、杀菌、消毒的性能。塑料塑料乙烯 聚乙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即一种塑料。塑料的品种有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的鉴别 燃烧法燃烧法 易燃烧

3、、不冒烟、无臭味的是聚乙烯 不易燃烧、冒烟、臭味的是聚氯乙烯 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知道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弹性特别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品种有: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晴橡胶等。合成纤维利用某些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品种有尼龙、涤纶和人造羊毛等。各种纤维的检验 棉易燃烧,有烧纸的气味 羊毛易燃烧,气泡成球,有烧毛发气味。合成纤维先溶化后燃烧,或边溶化边燃烧,有特殊气味。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糖糖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淀粉、麦芽糖、蔗糖和葡萄糖是常 见的糖。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 淀粉的检验淀粉的检验 试剂碘水。现

4、象:溶液变为蓝色。淀粉的性质:在消化液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 糖,才能被肠壁吸收。麦芽糖、蔗糖也一样。葡萄糖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C6H12O6 6O2 6CO2+6H2O 检验检验试剂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包括试剂配制方法、量。现象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不要 求。脂肪脂肪液态称为油,固态称为脂。是人体的后备能源。蛋白质蛋白质 组成元素:C、H、O、N等。是支持生长和发育的主要营养素。蛋白质在水解液的作用下与水反应最后生成各 种氨基酸。肉类、鱼类、奶类、蛋和豆类等食物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某些性质蛋白质的某些性质鸡蛋白能溶于水在浓硫酸钠溶液中会析出

5、蛋白质(不出现盐析概念)重金属盐、加热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维生素功能、均衡营养的意义维生素功能、均衡营养的意义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化学必修模块有机化合物课程标准化学必修模块有机化合物课程标准认识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的重要作用。知道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简单实例了解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举例说明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了解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征。能举例说明能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说明能说

6、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苏教版化学苏教版化学专题专题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共分成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一)知识体系(一)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石燃料与有机物的关系(P54引言及视野拓展)(2)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对于自然资源、防止污 染、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意义(3)了解石油的炼制工序分馏、分馏产品的裂化和裂 解 P58-59(4)了解煤的综合利用气化、液化和干馏

7、P61(5)知道甲烷分子构成和乙烯、乙炔和苯分子的结构特 点。(6)了解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主要性质和用途。(7)认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 方法和过程。(甲烷的燃烧及燃烧产物的检 验;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石油的分馏;乙烯、乙炔和苯与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溴水反应;(近10个探究活动)(2)尝试采用推理、联想、类比等方法学习新知识(3)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价键、原子团对化学性质 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石油炼制工序分馏、裂化、裂解体 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认识取代反应与日常生活的

8、关系 (氟利昂用途、烃的燃烧热的应用等)(3)认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对合成有机化 合物的意义(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 天然气的利用甲烷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甲烷分子的构成CH4 甲烷燃烧现象的观察、产物的检验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石油炼制石油炼制 石油的分馏原理、蒸馏装置、裂化反应 乙烯的分子构型,碳碳双键与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 乙炔的分子构型,碳碳三键与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 煤的综合利用煤的综合利用 苯苯 直接燃烧煤炭的局限性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价值 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的结论苯的分子构型与性质的关系(三)教学策略建议1、由日常生活事例引入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2、组织

9、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甲烷的组成元素、燃烧产物的检验3、教师通过实验讲解碳原子数与烃沸点高低的关系4、学生自主学习从石油中分离各成分蒸馏原理、了解产品的类别5、学生自主完成乙烯、乙炔、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6、应用类比推测的方法学习乙炔的性质7、通过历史上苯结构的推断过程,展现思维方法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四)深难度的把握依据学生水平不同可以有所不同1、天然气的利用甲烷天然气的利用甲烷基本要求:知道甲烷的分子构成、空间构型、与氯 气的光照下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燃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烷烃分 子通式CnH2n+2(n1)较高要求:由甲烷的分子构成联想其它烷烃(乙烷、丙烷等)的 结构

10、特点;根据取代反应的 原理判断简单烷烃与氯气反应的产物;不同的烃燃烧耗氧量大小的应用。(复杂、带支链烷烃的命名不要求)2、石油的炼制乙烯基本要求:了解石油的蒸馏装置、蒸馏原理、石油 的分馏产品,C16H34的裂化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水、氢 气的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能使酸性高锰酸 钾酸性溶液褪色;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氢气、卤化氢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能使酸性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较高要求:理解蒸馏原理,掌握蒸馏在有机物提纯中 的应用;理解碳碳双键、三键与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掌握加成反应的原理,能正确书写一些加成反应方程式。3 3、煤的综合利用、煤的综合利用 苯苯

11、 基本要求:知道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的综 合利用的主要方法及对应产物;知道 苯的分子结构特点,会写燃烧反应、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一些烃 基(基团)的名称。较高要求:理解苯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 苯能发生的取代反应的内在原因;会写 一些烃基(基团)的结构简式。(五)课时建议 5节课为宜第一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甲烷第二、三课时:石油的炼制 乙烯乙烯第四课时:煤的综合利用 苯苯第五课时:习题课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物 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一)知识体系(一)知识体系(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

12、白质等都是人体 重要的营养物质(2)了解乙醇、乙酸、油脂、糖类(葡萄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的 结构特点(3)乙醇与钠、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乙醇的检验方法、用途(4)乙醛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5)乙酸的电离、与乙醇的酯化反应、萃取分液提纯操作(6)油脂的皂化反应水解反应、肥皂的制取、去污原理简介(7)知道糖类的溶解性,淀粉的水解反应、葡萄糖的氧化反应(与氧气、银氨 溶液、氢氧化铜反应),葡萄糖、淀粉的检验(8)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变性),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1)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已学知识,充分挖掘生活实例、实验素材,通过相关实验探究,进一步体验学习的过程

13、和锻炼实践能力。(安排钠与乙醇、乙醇催化氧化;乙酸与石蕊、碳酸钠、乙醇;油脂皂化反应;糖类溶解性、水解,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淀粉的检验和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蛋白质性质盐析、变性等10多个探究活动)(2)注意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不同,有机物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条主线。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食品中的有机物与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身体健康的关系。(2)通过活动探究栏目体验有机物的性质和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油脂用于生成肥皂)、食品、居室污染(甲醛)(3)了解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 系(醇醛酸 酯

14、)(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 乙醇乙醇 乙醇分子结构(有OH的推断)了解与OH直接连接的基团不同,OH上H 的活动性不同(水与乙醇相比)铜可作为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乙酸乙酸 进一步了解与OH直接连接的基团不同,OH上 H的活动性不同,乙酸具有弱酸性(乙醇与乙酸相比)乙醇与乙酸在催化剂存在、加热下发生酯化反应脱水的 机理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纯乙酸乙酯的原理 酯酯 油脂油脂 酯和酸在结构上的区别 油脂的分子结构特点(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机理 判断等碳原子数(碳原子数较少且为直链)的饱和酯 与饱和一元羧酸是同分异构关系 糖类糖类 糖类物质又称为碳水化合物的原因

15、淀粉与纤维素的葡萄糖单元C6H10O5结构的差异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氢氧化铜反应的机理、反应液的配 制、方程式的书写 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蛋白质蛋白质 氨基酸氨基酸知道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的区别试剂品种与蛋白质盐析、变性的联系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氨基酸分子的特有基团(三)教学策略建议1、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初三已学的知识,以食品中的有机物为线索,列举一些实例,如谷物酿制成酒、酿制成醋,食用油脂长期储存后,会发出“哈喇”味油脂被氧化变质等等,组织学生学习乙醇、乙酸、酯和油脂、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性质。2、可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如利用时令水果酿制

16、果酒、果 醋、糯米酿制黄酒;炖蛋、肥皂去油污等等小实验,体验食品中的有机物的性质。3、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讨论自然界中的CO2、H2O与糖类 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4、可组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银镜反应、皂化反应、淀 粉水解等,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有机化合物的性 质,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四)深难度的把握乙醇乙醇基本要求:1、知道分子结构特点,能写出乙醇结构式 2、会写乙醇与钠、氧气反应的方程式较高要求:1、能根据乙醇与钠的反应推导出结构式 2、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3、理解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的多种形式 4、是否酒后驾车的判断依据乙乙 酸酸基本要求:1、知

17、道分子结构特点、会写电离方程式2、知道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会写方程式3、知道实验2中饱和碳酸钠溶液对酯化产品的提纯 作用较高要求:1、能理解羟基接羰基比乙基接羟基时,羟基氢的活动性更强,能电离出H+,具有酸性2、能分析实验2中饱和碳酸钠溶液对酯化产品的提纯作用,实验产品乙酸乙酯的提纯方案的设计酯酯 油脂油脂基本要求:1、知道油脂的来源及对人体的生理意义2、知道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子结构中含有的 基团与乙酸乙酯相同,会写油脂的结构简式3、知道皂化反应概念,会写皂化反应的方程式较高要求:1、理解皂化反应的实验过程,皂化反应的原理2、知道肥皂去污的原理糖糖 类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知道葡萄

18、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在水中的溶解性。2、知道蔗糖与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会写麦芽糖水解的方程式(蔗糖不做要求)。3、知道淀粉的检验方法、会写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4、知道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会写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及在酒化酶催化下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较高要求较高要求:1、理解葡萄糖检验的原理(CHO的检验:试剂品种、配置、实验操作要点、仪器的清洗等)和应用。2、理解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和氨基酸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知道蛋白质

19、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其生理功能不同。2、知道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是天然高分子 化合物3、知道盐析、变性的概念;试剂与盐析、变性的关系;75%酒精用于消毒、甲醛(福尔马林)用于标本的保存的原因等。4、知道几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及结构简式,知道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5、知道酶催化剂的特点较高要求:较高要求:1、理解蛋白质盐析、变性的应用P75 62、知道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化3、理解膳食结构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第一课时:乙醇第二课时:乙酸第三课时:酯 油脂第四课时:糖类第五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第六课时:习题评讲(五)课时建议 6节课为

20、宜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一)知识体系(一)知识体系(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以乙酸乙酯的合成为例,从横向角度将乙烯、乙醇、乙醛和乙酸的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关联到的有机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等,思维容量的跨度大,综合性强。以选择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为例,探讨实际生产最佳路线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如原料来源、反应物的利用率、反应速率、技术设备水平、生产成本和废弃物的排放等。要考虑综合成本),还要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原子利用率、对环境影响等因素。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的合成为例,说明加聚反

21、应及产品。介绍单体、链节、聚合度概念如条件许可,还可简要介绍缩聚反应(合成酚醛树脂)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特殊性能 2、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1)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尤其是与生活密切 相关的物质,了解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意义(如各种药品,尤其是各种抗生素;日用品如各种染料,油漆、塑料;学习用品如笔、笔芯、橡皮、书皮,饮料中的香精、色素等等),激发学习的热情。(2)可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课题讨论,交流心得P78。(3)通过对乙酸乙酯的合成路径的讨论,强化对有机反应的认识。(4)一般采用逆推法分析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起始原料(5)可用视频、FLASH等手段形象展示加聚反应的过程 3、情感

22、、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资料的查阅,体验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对 人类生活的影响(2)从日常生活经验体会各种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性 能差异(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1)乙酸乙酯的合成 从乙酸乙酯分子结构的特点入手,抓住有机化学中“成 哪断哪”的思路,通过分解乙酸乙酯的结构,知道它由 乙酸和乙醇合成;乙醇可有乙烯(石油)获得,也可 以由谷物发酵(酿酒)获得,有乙醇就可以合成乙酸。三种合成乙酸乙酯路径优缺点的对比 已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2)与加聚反应有关的概念、加聚反应原理 相关反应及应用(3)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用途(三)教学策略建议(三)教学策略建议1、事先布置一些与

23、课程内容有关的课题,通过学生的课后查阅资料,上课时通过交流素材、讨论问题,扩大知识面,化解难点。2、可从日常素材入手,介绍加聚反应、缩聚反应及 产品和用途,化枯燥为生动。3、注意展示实物样品、图片、音像资料,凸显合成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四)深难度的把握(四)深难度的把握基本要求:1、知道合成乙酸乙酯的三条路径,会写有关反应的方程式。2、知道最佳合成路径的判断标准3、知道加聚反应定义,会写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合成的方程式。4、知道一些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了解单体、长链、聚合度、链节的关联性 提高要求:1、掌握常见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2、能举例说明高分子化合物的一些应用,

24、今后研究的方向3、能对“防治白色污染”提出自己的见解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所举有机合成物的基础合成原料应在课本内所学习的重点物质范围内,不宜扩展,否则难度会迅速增大,增加学习难度。2、加聚反应的单体应是碳原子数比较少(24)的烯烃,不宜扩展到支链烯烃、二烯烃等,不宜介绍橡胶、化学纤维的合成。3、缩聚反应一般只以甲醛与苯酚的发生的酚醛缩聚为例,达标校也可以简要以甘氨酸为例,介绍多肽(蛋白质)合成。4、作业P81第四题信息跨度明显偏大,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取舍,不必过多去解释酸醇的生成机理,只抓最后的酯化反应和G、H的结构简式即可。(五)课时建议 3节课为宜第一课时:乙酸乙酯的合成第二课时:常见塑料的合成第三课时:作业评讲本专题复习建议1、烃类复习注意将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学性质按反应类型、试剂品种等做横向对比,强化对甲烷、乙烯、乙炔、苯性质的记忆与理解。2、食品中的有机物注意官能团的衍变关系,醇 醛酸 酯(油脂)。油脂、糖类、蛋白质可按能发生水解的线索归类。3、典型有机物的检验:试剂、现象、化学方程式。4、合成有机化合物注意与无机化学中有关知识的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