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课堂复习练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37228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56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大学之道》课堂复习练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5.2《大学之道》课堂复习练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大学之道》课堂复习练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大学之道》课堂复习练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课堂复习练习课件课堂练习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1 1D D课堂练习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

2、化。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2A西周时期中国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是周礼,与后世编撰的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课堂练习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宗旨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亲近爱抚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心不妄动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知:知道3AB止:到C安:本指安定、平静,这里指性情安和D知:知识。课堂练习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对于学习这事,我们一直提倡刻苦钻研,浅尝辄止是学不到东西的。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3、张老师因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近年来流行的“自由移民”一词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并非如此。我的态度是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我白花了一上午时间跟新来的男同学谈电影艺术,简直是对牛弹琴。A B C D4 4D D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目无全牛: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

4、义)。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能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课堂练习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牛何之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欲治其国者其“恕”乎A项,助词,的;动词,到去、往。B项,均为介词,在。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B课堂练习6对下列句中

5、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D项,“虑”,意思是“思虑周详”。D课堂练习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先正其心A见贤思齐焉B在明明德C朝闻道 D先诚其意A项,“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B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彰显;C项,“朝闻道”中“朝”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早上;D项,“先诚其意”句式结构和例句一致,二者用法也一致,“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诚。D课堂练习8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指周天子的辖区。天下分九州:兖州、冀

6、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广州。B.天子,是古代臣民对帝王的尊敬称谓,古代人认为君权受命于天。后亦用来指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人。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D.庶人,指平民百姓。古代表示平民的称呼有百姓、民、匹夫、布衣、黎民、氓隶、白丁、黔首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天下分九州广州”错,应该将“广州”改为“雍州”。课堂练习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不以其道得之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

7、.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答案】7、答案:B解析:均为介词,在。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课堂练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师说以贻之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均为介词,在。C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课堂练习11(选出画线文

8、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答案】B解析:“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引申为弘扬;第二个“明”形容词,光明正大的。“德”在这里是品德,故排除C项。“在亲民”中的“亲”通“新”,是使动用法,“使

9、民新”引申为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据此可知B正确。故选:B。课堂练习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1)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_巨身修尾,青项金翅_乃重修岳阳楼_(2)治先治其国_国治而后天下平_不效,则治臣之罪_(3)得虑而后能得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未得与项羽相见_而神明自得_【答案】(1)修养;长,高;修建(2)治理;治理得好,安定太平;惩治,治罪(3)处事合宜;同“德”,感恩、感激;能够;获得,得到课堂练习1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1)在明明德明:_(2)在止于至善善:_(3)先齐其家齐:_(4)先诚其

10、意诚:_【答案】(1)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2)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品德、行为(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课堂练习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1)定而后能静静:_(2)静而后能安安:_(3)安而后能虑虑:_(4)致知在格物格物:_(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_【答案】(1)心不妄动(2)性情安和(3)思虑精详(4)推究事物的原理(5)根本课堂练习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用“_”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2)大学之道中,“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3)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

11、件是“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4)大学之道中,作者认为德行修养离不开对事物的正确认知,“_,_。_”道出了认识事物的智慧。(5)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的句子是“_”。(6)大学之道中,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7)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答案】(1)在止于至善(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3)先修其身;先正其心(4)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5)致知在格物(6)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12、为本15.名句默写练习。(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致知在格物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课堂练习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

13、_”。(3)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对国家治理走上轨道的重要性。(4)大学之道中的“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答案】(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2)先修其身;先正其心(3)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3)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答案】(1)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2)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

14、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3)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知:知道,懂得。近:接近。(2)格:推究。至:充分。(3)身修:修养德行,身体力行。家齐:一家和睦,井然有序。课堂练习文言文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15、,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

16、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课堂练习18.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答案:.C.“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中间应断开,排除

17、D项。课堂练习19.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B.庶人:周代社会的平民,后世无官爵者亦称庶人。C.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曾点的父亲,父子二人都曾求师于孔子。D.礼记大学:大学原为礼记之一篇,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答案C曾点,字皙,是曾参之父。课堂练习2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第二段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C.要做到“诚意”,需要

18、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其核心。课堂练习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2)所以,喜欢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课堂练习22.请结合选文前两段内容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