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综合试卷D卷 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综合试卷D卷 附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 页 共 11 页 省(市区)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21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综合试卷 D 卷 附答案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下列选项中关于学术论文的序言部分表述错误的是()A.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 B.简
2、要介绍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 C.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D.简要交代研究结论 2、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A.知识取向模式 B.实践取向模式 C.生态取向模式 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 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 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 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 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5、“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
3、能力”是指()A.实战能力 B.创新能力 C.理性思维能力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6、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A.“不陵节而施”B.“学不躐等”C.“当其可”D.“盈科而后进”7、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比较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A.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 B.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 C.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 D.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8、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A.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B.德性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C.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 D.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 9、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
4、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2 页 共 11 页 D.可塑性 10、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 X 就可能是另一现象 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1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12、不
5、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13、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4、学生在理解“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派生类学习 B.相关类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括学习 15、下列统计方法,不适用于定序变量的是()A.中位数 B.百分数 C
6、.斯皮尔曼相关 D.t 检验 16、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17、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 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 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 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 18、在研究“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的教育状况时,研究生只查阅了上海档案馆。指导教师让该生继续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资料。这个研究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违反了()A.
7、全面性 B.准确性 C.勤于积累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3 页 共 11 页 D.善于思索 19、“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意 D.收敛此心 20、中国近现代教育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21、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1922 年新学制 D.戊辰学制 22、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
8、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2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24、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A.改革科举 B.发行报刊 C.兴办学堂 D.译介西书 25、1963 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其含义是()A.为所有类型的高等
9、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 B.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C.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大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D.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26、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7、学生学习时用简介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组织策略 2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
10、育形式是()A.工读校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4 页 共 11 页 B.半日校 C.列宁学校 D.冬学 29、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 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 C.重视科举考试 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 30、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A.言语信息 B.具体概念 C.定义概念 D.问题解决 31、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A.系统性 B.等级性 C.制度化 D.专门化 32、20 世纪 30 年代初
11、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开展乡村教育试验。这种乡农学校性质上属于()A.农业职校 B.农民夜校 C.教育与行政合一机构 D.教育与军事合一机构 33、夸美纽斯提出直观理性教育,其依据是()A.泛智论 B.感觉论 C.天赋论 D.善性论 34、“物理不外于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的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A.孟轲 B.荀况 C.朱熹 D.王守仁 35、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A.“明明德”B.“止于至善”C.“化民成俗”D.“明人伦”36、某校有 2500 名学生,先要抽取 100 名进行课外阅读
12、情况调查。调查者将学生总体按姓氏笔画排列,把总体划分为 K=2500/100=25 个相等间隔,如随机抽取第 1 名为第 10 序列,那么依次抽取 35,60,85,110直到 100 名学生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实验设计的有()A.单组后测设计 B.单组前后测设计 C.固定组比较设计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5 页 共 11 页 D.不等控制组设计 38、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
13、处于()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39、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40、研究者在某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经测验得到:三年(一)班(25 人)的平均分是 85 分,三年(二)班(29 人)的平均分是 87 分。问三年级的平均分是()A.85 分 B.87 分 C.86 分 D.86.1 分 41、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
14、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42、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43、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44、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A.写命题作文 B.为班级设计网页 C.诊断电脑故障 D.完成考试单选题 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 二、辨析题(共
15、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2、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6 页 共 11 页 3、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简述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2、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3、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4、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5、简述操作技能学习中练习进程的一般规
16、律。四、分析论述题(共 3 小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1、请回答以下问题:(1)蔡元培所说的“教育者非以要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观点?(2)试从学校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说明蔡元培所说的教育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变革中的表现?2、分析叶圣陶 20-30 年的教育评论“变相的语文教案”-此题言之成理即可。3、某研究者欲对某县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他计划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一个规模大约为 80 人的“初中科技夏令营”上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改进建议
17、。(1).指出该研究在取样设计上存在的问题。(2).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具体设计问卷题目之前,研究者需要从若干维度分解研究课题。试为这份学生问卷设计至少四个维度(指标)。(3).下面是该研究者在问卷中设计的四个问题,请指出各自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7 页 共 11 页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D 解析:本题考查的
18、是学术论文的序言部分的内容构成。序言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的目的、意图及研究方法。序言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简要介绍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三是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序言部分的写作要求开宗明义,条理清楚,据理分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2、C 3、D 4、B 5、C 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人的理性。6、D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有:生态化、综合化、跨文化化、现代化。教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19、:教育研究方法 8、B 9、D 10、C 11、B 12、B 13、A 14、A 1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变量的变量特点。定序变量中,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它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因此,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斯皮尔曼相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6、A 1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关系。实验的内在效度愈高,其结果愈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而实验的外在效度愈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愈大。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互相影响。因此
20、,实验设计必须重视这两种效度。但是,在实际情形中,要同时兼顾两者是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比较重视内在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视外在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资料的检索。首先,检索要全面,即全面性,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其次,检索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通过细读,掌握若干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主要观点。要认真
21、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表现为:(1)曲解引申,主观臆断。(2)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3)脱离实际,追赶时尚。这名研究生违反了检索的全面性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9、A 也就是反复玩味,认真咀嚼的意思。20、C 21、C 书上背的知识。22、B 23、C 24、B 25、B 26、D 27、D 这里体现的是用主要、次要等来组织知识。28、D,解析:群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冬学、夜校、雨校、半日学校、识字班等。其中冬学是最主要的形式,它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候开办的,故本题选 D。29、B 30
22、、A 31、C 32、C,解析: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其组织原则之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即乡农学校是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合一,故本题选 C。33、B 直观理性与感觉论相联系。34、D 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35、B 考查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36、B 3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有三种表现形式: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38、B 39、B,解析:本题重在理解。题目中体现的是时代变迁,在变迁中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所以
23、重在体现生产方式对人才的要求,并且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因。答案选 B 项。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9 页 共 11 页 4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已知各组平均数和各组频数的基础上,求得的总的平均数就是加权平均数。总的平均数=(8525+8729)(25+29)86.1。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41、C 42、B 43、C 44、D 45、C 二、辨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答案:错误。英国公学产生于文艺复
24、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同时期的文法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 5 年,应该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2、答案要点:错误。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资格证书是国家颁发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资格凭证。从事教师职业首先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等于成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评分说明
25、】本题考察了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师与学生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首先要回答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其次要说明教师专业化与取得教师资格证二者的区别,最后总结,写出对错即可。3、答题要点:错误。(1)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 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2)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种变量影响的。如果将失败 归因于努力就会产生羞愧和内疚,反而会对学生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1)基本格式:G1O1XO2(实验组)G2O3O4 (控制组)(2)优点:有控制组、前后测比较,一定程
26、度控制选择偏差等,提高研究的内在效度;对比效果。(3)缺点:不是随机取样分组,影响实验效度;有前测,前后测交互作用。2、答题要点:课题论证是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是对课 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 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3、参考答案:(一)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1.基本模式:O1 X O2 2.特征:(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干零来作为实
27、验处理效应。3.优点:(1)因为有前测,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选择被试的某些信息;(2)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地验明实验处理的效果;(3)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局限:(1)由于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2)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测相距时间如果很短,被试可能由于前测产生的练习效应,对后测内容敏感以及疲劳效应等而影响实验的结果;二是如果前后测相距时间过长,那么会出现保持与遗忘的个别差异问题,致使不易分辨出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反应变量,还是受无关变量干扰
28、的结果。(二)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刹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也称不等控制组设计。1.基本模式:O1 X O2 O3 x O4 2.特征:第一,有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一般在原有环境下自然教学班、年级或学校中进行,不是随机取样分组,因此控制组与实验组不等,但实验处理可随机指派。由于不能以随机等组或配对方法去分配被试,只能试图去寻找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控制组,尽可能使组问平衡,两个组等价。第二,都有前后测。3.优点.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的内部效度。4.局限(1)不
29、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2)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1.基本模式:R X O1 R O2 2.特点: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只有后测,没有前测。3.优点:能消除前测和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内在效度较高,既具有前一设计的优点,又避免了练习效应的影响,节省了人力和物力。4.局限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四)随机分派
30、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0 页 共 11 页 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1.基本模式:R O1 X O2 R O3 O4 2.特点随机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3.优点:(1)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都有前后测,便于作对照比较。4.局限: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果而影响外在效度。4、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贾德,通过“水中打
31、靶”实验,贾德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才是迁移发生的重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被试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其主要观点包括:两种学习活动中的共同成分,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但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学习课题里共同因素的概括化;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它有赖于学习者对概括化了的结果两种学习活动中共同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概括化”一般由教师指导,因此迁移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概括化了的结果原理和法则要为学生掌握。因此,学习者应用原理、法则的“心向”也影响迁移。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但应,原则的概括有着较大的年龄
32、差异。同时,应注意到在对知识进行概括时,常会出现过度概括化,或者是由于错误的概括化造成学习定势,导致负迁移的产生。(2)对教学的启示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首先肯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用经典实验总结了“概括化”让学生掌握一般知识原理、公式是产生迁移的关键这一观点;最后,指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习者学习心向(定势)两个因素对迁移的影响作用。这些看法都是可取的。但是,它把迁移仅看成是概括化了的结果学生掌握现存的原理、公式,而不是概括的过程学生运用思维,自己去把握理论知识的观点,却是片面的。因为,这是一种只满足于新旧课题里共同要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学习者置于被动学习
33、地位的迁移理论。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对鼓励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或概括,同时在进行概括过程中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到概括化的经验只是影响迁移成功的条件之一,如果只抽取出两种情境中的基本原则,而忽略二者的差异,也无法正确地解决新问题。5、(1)练习是操作技能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2)练习含义:以形成某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3)练习进程的一般规律:练习曲线:练习次数与工作量、所需时间、错误量的关系;练习成绩逐步提高(三种形式);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暂时停顿与突进);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四、分析论述题(共 3 小题,每题 30 分
34、,共 90 分)1、【解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凯程专门押中的题。问题 1 解析:新观念其实主要指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即凯程课堂中专门讲过得“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问题 2 解析:(1)教育制度的体现主要指 1922 年学制,男女共同受教育。(2)教育方法的体现主要指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实用主义思想,突出做中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3)教育内容的体现主要指学习白话文,学习科学知识。2、答案:1.概括基本观点与主张。(1)叶圣陶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各种课程,数学、外文、劳动技术,自然等课程等的教案过于强调单一的“文字讲解”,不注重应用,而是更多的成了识字、阅读课程;虽然
35、表面不是语文课程,但是,结果都被教师当成了“语文课”来上,因此,称为“变相的语文教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和见解也变成了仅仅停留在“文字讲解”以及“语句理解”方面。(2)真正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是固定的拼音、汉字、词语的讲解,注重的只是基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语文课程本身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情感教育,文化的传递等等,将语文课变成了“汉字课”,因此,称为“变相的语文教案”。2.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指出“变相语文教案”的局限性。(1)课程标准是有关各学科教案内容的教案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案进度和教案方法上的基本要求。一切教案都应该符合自身的课程标准,而“变相语
36、文教案”无法达到自身学科的教案标准,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课程目标的来源通常有四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二是学科的逻辑;三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四是社会的需求。“变相的语文教案”容易混淆学科之间差异,导致各自的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实施课程中各门课的特点不明确、混淆了学科的界限。详见冲刺班讲义。(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变相
37、的语文教案”是因为课程实施者没有清楚了解课程计划的意图和课程目标,缺乏对课程设计的思考而导致的。(4)课程评价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同等重要,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原有的课程评价更加关注卷面成绩而形成了“变相的语文教案”过程中对“文字讲解”和“语句理解”的重要性的过分关注。3.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改革领域正在进行哪些与变相语文教案这种现象相关联的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表现为:(1)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社会性、价值观和创造性的培养。(2)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
38、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3)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4)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1 页 共 11 页(5)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功能。(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忽视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改革领域正在进行哪些与变相语文教案这种现象相关联的课程改革内容包括:(1)课
39、程标准方面:制定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2)教案过程方面:教师在教案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案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案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案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3)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案
40、。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4)课程评价方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案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案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继续改革和完善测试制度。(5)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6)关于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3、答案:第一题:问题:样本代表性不高。理由:抽样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避免取样偏差。第二题:维度:时间:在校时间的课业负担;离校后课后作业负担;每天晚上休息时间(睡眠时间);课余自由支配时间;作业:不同或单科的作业量;难易程度;所耗费的时间;教师:教师作业评判,对各个学生的作业负责度;家庭:父母作业指导,关心度,帮助程度;效果:对自己的成绩的影响,对自己个人发展的影响等。第三题:判断:错误: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错误:问题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错误:问题用语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错误: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或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