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无答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无答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21、庄子二则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一、回顾复习相关资料 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2、作品介绍: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 ,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3、解题: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二、学习目标1、 巩固文中实词和虚词,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3、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让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重 1、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 2、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三、合作探究一、庄子名 , 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代表作品有 ,名篇 、 。二、给下列
3、划横线的字注音。北冥( ) 鲲鹏( )抟 ( ) 迁徙(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翻译重点词语。冥: 鲲: 鹏: 怒: 垂: 海运: 天池: 2.翻译重点句子。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1翻译重点词语。齐谐: 志: 击: 抟: 去: 尘埃: 息: 极: 2.翻译重点句子。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四、精讲点拨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鸟为什么要迁徙
4、到南冥?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五、学生小结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六、达标测试1.对下列句中
5、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句相同,句相同 B.句不同,句相同C.句相同,句不同 D.句不同,句不同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
6、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D.鲲鹏这一形象在庄子笔下成了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作者赋予鲲鹏全新而又非常深刻的意义,因为鲲鹏已经实现了庄子的自由理想。4、庄子逍遥游中出现的成语有 和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21、庄子二则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备人:孟金凤 复备人:张玉彬一、回顾复习1、文学常识:庄子,庄子;2、检查背诵北冥有鱼。二、学习目标1、
7、 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2、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3、理解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三、合作探究(一)、一读课文,字音节奏1、读一读,给加点的字注音。 濠梁( ) 鲦鱼( ) 请循其本( )(二)、二读课文,疏通文意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 ) 是鱼之乐也( ) 鯈鱼出游从容( )3、一词多义。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 是鱼之乐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4、翻译句子。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译: ,安知鱼之乐?译: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 四、精讲点拨(三)、三读课文,读出语
8、气1、庄子曰:“出游从容,是也。”2、惠子曰:“,安知鱼之乐?”3、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5、庄子曰:“。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四)、四读课文,判断性格,辨别胜负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3.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五、学生小结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通篇采用对话形
9、式,两人一句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完不禁会心一笑,且沉思良久。六、达标测试1、庄子是 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 。(3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是鱼之乐也(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请循其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译: 4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鱼,安知
10、鱼/之乐C.我知之/濠上也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辩,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的辩论”。(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 (2)正反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复述故事。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一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愿意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
11、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词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据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
12、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3、。“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 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 要靠气息相吹。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