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356583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二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ppt(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章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业生产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畜牧业产业结构畜牧业产业结构第一节第一节农村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第一节第一节(一)农村产业的分类(一)农村产业的分类 农村全部经济活动可分为三大产业十三个类别农村全部经济活动可分为三大产业十三个类别一级层次一级层次二级层次二级层次三级层次三级层次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种植业种植业林业林业畜牧业畜牧业渔业渔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等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等大小家畜、家禽等大小家畜、家禽等淡水

2、养殖业、海水养殖业等淡水养殖业、海水养殖业等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建筑业建筑业制造业、采掘业、加工业等制造业、采掘业、加工业等建材业、建筑业等建材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交通业交通业商业商业金融业金融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教卫生文教卫生服务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运输业、邮电业等运输业、邮电业等饮食业、物资供应、仓储业等饮食业、物资供应、仓储业等金融、保险业等金融、保险业等科研事业、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科研事业、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消费品修理、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等消费品修理、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等国家机关、党政机关、

3、社会团体等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二)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及评价(二)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及评价1、概念、概念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和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农村产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和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内部的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门之间,各产业内部的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2、评价、评价 评价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生态效评价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促进农村经济高效益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促进农村经济高效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一)市场取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市场取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资源高效利用和

4、区域布局优化原则(二)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布局优化原则(三)质量和效益优先原则(三)质量和效益优先原则(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开拓农业发(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开拓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展的新空间(二)发展农村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业产业(二)发展农村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构(三)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业服务业产业升级(三)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业服务业产业升级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业生产结构第二节第二节从广义上讲,畜牧业生产结构从广义上讲,畜牧业生产结构(production structure of animal(producti

5、on structure of animal husbandry)husbandry)指畜牧业生产各要素的构成情况,包括畜牧业内部结构,也包括指畜牧业生产各要素的构成情况,包括畜牧业内部结构,也包括畜牧业外部结构(如畜牧业与种植业等其他生产部门的比例结构、饲草料结畜牧业外部结构(如畜牧业与种植业等其他生产部门的比例结构、饲草料结构、所制结构和经营结构等)和地区结构等。本章主要阐述畜牧业内部结构,构、所制结构和经营结构等)和地区结构等。本章主要阐述畜牧业内部结构,即各种畜禽之间的比例和关系。即各种畜禽之间的比例和关系。畜群结构畜群结构 农牧结构农牧结构 畜种结构畜种结构 品种结构品种结构 畜牧业

6、产值占农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总产值的百分比。畜种结构是指不畜种结构是指不同种类的牲畜数同种类的牲畜数量占牲畜总头数量占牲畜总头数的百分比。的百分比。品种结构指同品种结构指同一畜种不同品一畜种不同品种之间的比例种之间的比例或不同性能的或不同性能的牲畜占该类牲牲畜占该类牲畜总量的百分畜总量的百分比。比。畜群结构是指一畜群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按性定时期内,按性别、年龄和用途别、年龄和用途分组的牲畜在整分组的牲畜在整个群体中所占的个群体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农牧结构农牧结构 逐步调整和建立合理的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畜牧逐步调整和建立合理的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畜牧业所占比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

7、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业所占比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畜牧业生产状况如何,不仅直接提高的客观要求。畜牧业生产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而且成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生活,而且成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的一个重要因素。畜种结构畜种结构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所需役畜的绝对数将要大幅度下水平的提高,所需役畜的绝对数将要大幅度下降,但作为商品畜禽使用则应逐渐增加,特别降,但作为商品畜禽使用则应逐渐增加,特别是奶牛、肉牛的增长速度应当比别的牲畜增长是奶牛、肉牛的增长速度应当比别的牲

8、畜增长更快。更快。品品 种种 结结 构构 使用优良畜禽品种是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重使用优良畜禽品种是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重要基础。我国传统畜牧业的品种优点主要在于适应低水平的饲养要基础。我国传统畜牧业的品种优点主要在于适应低水平的饲养条件,耐粗放管理,抗逆性强。与这些特点相联系的缺点则是个条件,耐粗放管理,抗逆性强。与这些特点相联系的缺点则是个体畜禽的生产性能低,主要表现为生长期长,生长缓慢,耗料多。体畜禽的生产性能低,主要表现为生长期长,生长缓慢,耗料多。而在国外,畜牧业中的良种比例不断提高,有的已达而在国外,畜牧业中的良种比例不断提高,有的已达100。畜畜 群群 结

9、结 构构 评估畜群结构,主要是看母畜所占的比重高低。但不同评估畜群结构,主要是看母畜所占的比重高低。但不同的畜类,同一畜类不同的饲养目的,其对母畜所占比重的要的畜类,同一畜类不同的饲养目的,其对母畜所占比重的要求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母畜多,繁殖快,淘汰更新周转也求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母畜多,繁殖快,淘汰更新周转也快,更能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快,更能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畜类结构畜类结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57(195719611961年年):5 5年中,羊的数量和比重年中,羊的数量和比重基本上继续稳定上升,到基本上继续稳定上升,到19611961年羊的比重曾占到年羊的比重曾

10、占到46.146.1,是新中国成立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羊的比重最高的年份。来羊的比重最高的年份。而大牲畜的数量在这个时而大牲畜的数量在这个时期不断下降。期不断下降。19611961年与年与19561956年相比,大牲畜头数年相比,大牲畜头数减少了减少了18241824万头。万头。畜畜 类类 结结 构构 第一阶段(19491956年):在这8年中,各种牲畜的结构变化是:羊的数量和比重都是稳定上升的,到1956年羊的数量和比重都超过了猪。大牲畜的数量也是稳定增长的,但其比重则略下降。猪的数量在前6年稳定增长,其比重前4年略有上升,后4年则下降。畜类结构畜类结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49(19491

11、9561956年年):在这在这8 8年中,各种牲畜的结构年中,各种牲畜的结构变化是:羊的数量和比重都是变化是:羊的数量和比重都是稳定上升的,到稳定上升的,到19561956年羊的数年羊的数量和比重都超过了猪。大牲畜量和比重都超过了猪。大牲畜的数量也是稳定增长的,但其的数量也是稳定增长的,但其比重则略下降。猪的数量在前比重则略下降。猪的数量在前6 6年稳定增长,其比重前年稳定增长,其比重前4 4年略年略有上升,后有上升,后4 4年则下降。年则下降。畜类结构畜类结构畜类结构畜类结构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979(1979年以后年以后):我国各种牲畜的发展和结我国各种牲畜的发展和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12、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特点是:大牲畜和羊稳其特点是:大牲畜和羊稳步上升,而猪的头数和比步上升,而猪的头数和比重略有下降,尤其足重略有下降,尤其足19851985年以后,猪肉在肉类产品年以后,猪肉在肉类产品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禽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禽类的发展加快。这说明了类的发展加快。这说明了我国的畜类结构正向合理我国的畜类结构正向合理的方向转变。的方向转变。畜畜 类类 结结 构构 第一阶段(19491956年):在这8年中,各种牲畜的结构变化是:羊的数量和比重都是稳定上升的,到1956年羊的数量和比重都超过了猪。大牲畜的数量也是稳定增长的,但其比重则略下降。猪的数量在前6年稳定增长,其比重前

13、4年略有上升,后4年则下降。畜类结构畜类结构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62(196219791979年年)60)6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年代初期,我国提出“以养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猪的数量从的方针,猪的数量从19611961年的年的7 5527 552万头,猛增到万头,猛增到19791979年的年的31 97131 971万头,使我国成万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为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猪的比重,自猪的比重,自19641964年以来一年以来一直在直在4040以上,以上,19711971年突破年突破了了5050,19781978年达到年达到53.35

14、3.3的最高点。在这个时期,其的最高点。在这个时期,其他牲畜的数量虽有不同程度他牲畜的数量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其增长速度远不的增长,但其增长速度远不及猪,比重也显著下降。及猪,比重也显著下降。畜类结构畜类结构 牧业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效率低,牧业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效率低,牧业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效率低,牧业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 我国现有畜产品产量结构与饲料转化率呈我国现有畜产品产量结构与饲料转化率呈“倒倒金字塔金字塔”形,即转化率高的产量低

15、,转化率低形,即转化率高的产量低,转化率低的产最高,由此构成了我国畜牧业生产高牦低的产最高,由此构成了我国畜牧业生产高牦低效的内耗结构,资源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畜效的内耗结构,资源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畜产品供给也受到了严重的牵制,急待调整。产品供给也受到了严重的牵制,急待调整。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同畜种结构中猪的比例过大,与我国历来重视生猪生产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同畜种结构中猪的比例过大,与我国历来重视生猪生产的政策有关。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将养猪放在畜牧业生产的首位,提倡、贯的政策有关。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将养猪放在畜牧业生产的首位,提倡、贯彻六畜猪为首的方针,不仅号召集体养猪,大办猪场,而凡提出彻

16、六畜猪为首的方针,不仅号召集体养猪,大办猪场,而凡提出“一人一猪、一人一猪、一亩一猪一亩一猪”的要求,并给养猪业不少优惠条件和政策,因而推动了生猪的快的要求,并给养猪业不少优惠条件和政策,因而推动了生猪的快速发展,猪肉成了肉食品的代名词。猪的地位抬高,必然导致草食畜禽类地速发展,猪肉成了肉食品的代名词。猪的地位抬高,必然导致草食畜禽类地位的下降。因此,在很长时问里,忽视了对草原、草山草坡的改良建没和合位的下降。因此,在很长时问里,忽视了对草原、草山草坡的改良建没和合理利用,忽视了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草食畜发展缓慢,家禽生产更是无从理利用,忽视了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草食畜发展缓慢,家禽生产更是无

17、从淡起。淡起。生产习惯的影响:我国广大农区生产习惯的影响:我国广大农区(除牧区外除牧区外)历来就有养猪的习惯,人们将历来就有养猪的习惯,人们将养猪业作为农业的辅助产业来经营,利用零星劳动时间、残羹剩饭、农业养猪业作为农业的辅助产业来经营,利用零星劳动时间、残羹剩饭、农业副产品,甚至田边地角的野菜进行养猪生产。一方面,一些废弃物转化成副产品,甚至田边地角的野菜进行养猪生产。一方面,一些废弃物转化成了猪肉;另一方面,养猪作为大量积肥的有利方式,又为农业提供了大量了猪肉;另一方面,养猪作为大量积肥的有利方式,又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的优质有机肥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8、。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 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 产品价格的影响:畜禽饲养者是利益盈亏的直接承担者,因而在选择饲养牲产品价格的影响:畜禽饲养者是利益盈亏的直接承担者,因而在选择饲养牲畜种类时,除了考虑地理环境、生产习惯、消费水平等因素外,还要考虑畜畜种类时,除了考虑地理环境、生产习惯、消费水

19、平等因素外,还要考虑畜禽饲养收益的大小。禽饲养收益的大小。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按生产类型大致划分为农业区和牧业区。农业区包括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按生产类型大致划分为农业区和牧业区。农业区包括地处气候比较温和的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南区和气候比较寒冷的华北地处气候比较温和的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南区和气候比较寒冷的华北区、东北区。前者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适宜植物生长,这里既生产丰富的区、东北区。前者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适宜植物生长,这里既生产丰富的粮食,又有大量的可饲用植物,为发展养猪提供了优越的饲草饲料条件;后粮食,又有大量的可饲用植物,为发展养猪提供了优越的饲草饲料条件;后者虽然作物生长

20、期较短,但土地广阔,也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牧业区主者虽然作物生长期较短,但土地广阔,也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牧业区主要在我国西北部,虽然面积广阔,但气候恶劣,雨量稀少,生长期短,产草要在我国西北部,虽然面积广阔,但气候恶劣,雨量稀少,生长期短,产草量低,因而载畜量不高。量低,因而载畜量不高。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一直处于低消费水平状况,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一直处于低消费水平状况,以粮食和素食为主,肉、蛋、奶食品消费极少。而在肉、蛋、奶消费中,猪以粮食和素食为主,肉、蛋、奶食品消费极少。而在肉、蛋、奶消费中,猪肉一直占居首位肉一直占居首位畜产品种类

21、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其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其消费行为也正由单一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品种并求的多元化方向转移。畜费行为也正由单一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品种并求的多元化方向转移。畜产品消费变化之一是长销不衰的猪肉,尤其肥肉现在常常滞销,而瘦肉成了产品消费变化之一是长销不衰的猪肉,尤其肥肉现在常常滞销,而瘦肉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变化

22、之二是昔日被视为上品的禽肉,现在成了寻常人家的人们追求的目标;变化之二是昔日被视为上品的禽肉,现在成了寻常人家的家常菜,由高档食品变成大众化食品;变化之三是长期作为幼儿、老人营养家常菜,由高档食品变成大众化食品;变化之三是长期作为幼儿、老人营养食品的牛奶,现在也成了普通食物,消费量猛增。变化之四是一些优质、高食品的牛奶,现在也成了普通食物,消费量猛增。变化之四是一些优质、高档特种经济畜禽,如香猪、山鸡、乌骨鸡、火鸡、野鸡等成了消费热点,生档特种经济畜禽,如香猪、山鸡、乌骨鸡、火鸡、野鸡等成了消费热点,生产供不应求。这些情况说明,尽管生产决定消费,但更重要的是,生产应积产供不应求。这些情况说明,

23、尽管生产决定消费,但更重要的是,生产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消费、引导消费。极主动地适应消费、引导消费。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产粮多的地方未能产粮多的地方未能充分发挥粮多的优势充分发挥粮多的优势 东北区是我国的粮仓,东北区是我国的粮仓,不仅人均粮食占有量最不仅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多,而且人均占有饲料多,而且人均占有饲料粮也最多。特别是作为粮也最多。特别是作为饲料能量之王的玉米,饲料能量之王的玉米,其产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其产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但东倍,甚至十几倍

24、,但东北却未能利用粮食充足北却未能利用粮食充足的优势发展畜牧业,玉的优势发展畜牧业,玉米、大豆、饼粕等大量米、大豆、饼粕等大量外运、出口。外运、出口。牧草资源丰富的地区牧草资源丰富的地区未能充分开发利用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我国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足,生长期长,雨量充足,生长期长,还有近还有近4 4亿亿hm2hm2左右的草左右的草山、草坡,牧草资源丰山、草坡,牧草资源丰富,是发展草食畜禽的富,是发展草食畜禽的良好场所。但目前这些良好场所。但目前这些资源仍未得到充分的开资源仍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南方的草食畜发利用,南方的草食畜禽发展缓慢。禽发展缓慢。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畜

25、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坚持农牧结合、农牧并举的发展思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从我国坚持农牧结合、农牧并举的发展思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从我国畜牧业生产实际出发,以饲料、饲草生产为基础,以现代科技的推广畜牧业生产实际出发,以饲料、饲草生产为基础,以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为手段,改善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应用为手段,改善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在决不放松生猪生产、稳定生猪存栏、力。充分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在决不放松生猪生产、稳定生猪存栏、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努力扩大耗料少、转化率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

26、因地制宜,努力扩大耗料少、转化率高的家禽和草食家畜饲养规模。逐步降低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高的家禽和草食家畜饲养规模。逐步降低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提高禽类及草食类畜产品的产量和比重。支持引导发展优质适销的特提高禽类及草食类畜产品的产量和比重。支持引导发展优质适销的特种经济畜禽,建立我国节粮高效的合理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全面提高种经济畜禽,建立我国节粮高效的合理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促进畜牧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畜牧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生产结构调

27、整的原则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 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当的生产发展项目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当的生产发展项目及生产规模,将各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及生产规模,将各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经济效益最佳原则:仔细算账,权衡利弊,讲求最什的经济经济效益最佳原则:仔细算账,权衡利弊,讲求最什的经济效益,选择最优的方案。效益,选择最优的方案。满足消费需求原则:根据市场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及其变化满足消费需求原则:根据市场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及其变化的要求,合理地安排各种畜产品的生产。的要求,合理地安排各种畜产品的生产。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 促进生

28、态平衡原则: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促进生态平衡原则: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之间,生物因素及其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节还原者之间,生物因素及其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节转化,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畜牧业生产是在一定的生态环转化,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畜牧业生产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必须利用和强化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境中进行的,必须利用和强化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才能取得产品。能,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才能取得产品。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生产结构的建立,主导部门的选择,主辅部门的生产结构的建立,主导部门的选择,主

29、辅部门的结合,应有利于各地资源优势的发挥,有利于资源的相互利用,结合,应有利于各地资源优势的发挥,有利于资源的相互利用,有利于市场的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决不可取同一模式,有利于市场的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决不可取同一模式,搞一刀切。只有这样,建立的生产结构才具有合理性,才能取得搞一刀切。只有这样,建立的生产结构才具有合理性,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保持生态平衡。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保持生态平衡。1 1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生猪生产 :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1 1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

30、加工,提高效益。: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2 2稳定发展禽蛋生产稳定发展禽蛋生产: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水平,逐步调减城郊饲: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水平,逐步调减城郊饲养总量,扩大农村适度规模饲养,积极推动蛋品加工业发展,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养总量,扩大农村适度规模饲养,积极推动蛋品加工业发展,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转变,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的转变,由单一鲜蛋供应向提高效率转变,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的转变,由单一鲜蛋供应向鲜蛋与加工蛋品结合的转变。鲜蛋与加工蛋品结合的转变。3.3.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继续加快两大肉牛带的发展,并在农牧

31、结合:继续加快两大肉牛带的发展,并在农牧结合地区建立第三条肉牛带。通过大力推进牧区架子牛易地育肥,发挥农区与牧区各地区建立第三条肉牛带。通过大力推进牧区架子牛易地育肥,发挥农区与牧区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结合退耕还草、扶贫开发等工作的开展,因地自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结合退耕还草、扶贫开发等工作的开展,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发展肉用山羊。制宜,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发展肉用山羊。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 4 4加快发展优质禽肉生产加快发展优质禽肉生产:一是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毁开发一是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毁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二

32、是生产和加工要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二是生产和加工要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产业化水平;三是开拓同内、国外两个市场。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现代提高产业化水平;三是开拓同内、国外两个市场。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现代营销体系,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保持和拓宽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营销体系,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保持和拓宽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 6 6突出发展羊毛生产突出发展羊毛生产:发展羊毛生产的重点是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发展羊毛生产的重点是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在细羊毛集中产区,要确定重点区域,大力发

33、展优质细羊毛,实现优质毛品质。在细羊毛集中产区,要确定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实现优质细羊毛的规模生产。全面推行机械剪毛、羊毛除边、分级整理、机械打包、客观细羊毛的规模生产。全面推行机械剪毛、羊毛除边、分级整理、机械打包、客观检验等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羊毛质量达到毛纺工业卜的要求。推行羊毛拍卖检验等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羊毛质量达到毛纺工业卜的要求。推行羊毛拍卖和工牧直交,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优毛优价。和工牧直交,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优毛优价。5 5突出发展奶类生产突出发展奶类生产 :第一要加强奶业基地建设,增加良种奶牛数量,:第一要加强奶业基地建设,增加良种奶牛数量,提高整体产奶水平;第

34、二要发展奶业产业化,加快乳品加工业的调整,开发适合提高整体产奶水平;第二要发展奶业产业化,加快乳品加工业的调整,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优质奶制品,增加液态奶生产;第三是突出奶类消费宣传,引导不同消费群体的优质奶制品,增加液态奶生产;第三是突出奶类消费宣传,引导城乡居增加奶产品消费,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地力要积极推行学城乡居增加奶产品消费,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地力要积极推行学生加餐奶。生加餐奶。1 1继续深化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业的全面继续深化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发展 在提倡家庭饲养畜禽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政策,重点扶持畜禽在提倡家庭饲养畜禽的

35、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政策,重点扶持畜禽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要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力、闲散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要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力、闲散资金、农作物副产品和其他资源,并调拨部分粮食作为饲料,稳资金、农作物副产品和其他资源,并调拨部分粮食作为饲料,稳定和提高生猪生产,大力发展养禽生产。要鼓励千家万户利用山定和提高生猪生产,大力发展养禽生产。要鼓励千家万户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动物生产。与此同时,必须大力地资源,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动物生产。与此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畜禽业,尤其做好对适度规模畜禽场发展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畜禽业,尤其做好对适度规模畜禽场等龙

36、头企业的扶持工作。国有企业应以良种繁育为主,适当生产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国有企业应以良种繁育为主,适当生产商品畜禽。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因地制宜全面地发展商品畜禽。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因地制宜全面地发展畜牧业。畜牧业。2 2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一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结构体系三元种植业结构体系 改革现有耕作制度,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实行饲料改革现有耕作制度,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实行饲料的间种、混种、套种、复种和轮种;将一些不易栽种农作物的的间种、混种、套种、复种和轮种;将一些不易栽种农作物的耕地

37、调整为饲料、饲草地,种植产量高、质量好的饲料、牧草。耕地调整为饲料、饲草地,种植产量高、质量好的饲料、牧草。实施三元种植业结构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耕实施三元种植业结构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在单位耕地面积上获得较高的营养物质产出量,通过饲养地,在单位耕地面积上获得较高的营养物质产出量,通过饲养业转化为人类食品,提高单位耕地面积对人的营养贡献力,以业转化为人类食品,提高单位耕地面积对人的营养贡献力,以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3 3坚持走以节粮高效型畜牧业生产结构的道路坚持走以节粮高效型畜牧业生产结构的道路 明确畜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方针

38、和措施,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明确畜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方针和措施,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饲料报酬高的家禽和奶业生产。要坚持提高城市、同时,大力发展饲料报酬高的家禽和奶业生产。要坚持提高城市、发展农区、改造牧区畜牧业的分类指导思想。在大中城市郊区以发展农区、改造牧区畜牧业的分类指导思想。在大中城市郊区以提高集约化生产程度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的养鸡场、奶牛场及各提高集约化生产程度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的养鸡场、奶牛场及各类畜禽商品生产基地,稳定大中城市畜产品供应。农区是畜产品类畜禽商品生产基地,稳定大中城市畜产品供应。农区是畜产品主产区,要发挥农牧结合的优势,在稳定发展生猪中产的同时,主产区,

39、要发挥农牧结合的优势,在稳定发展生猪中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节粮型高效率的禽肉、禽蛋和牛奶生产。牧区要坚持以大力发展节粮型高效率的禽肉、禽蛋和牛奶生产。牧区要坚持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立足休养生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立足休养生息、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力争有较大发展。息、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力争有较大发展。4.4.开发利用草场资源,建立人工草地,大力发展草食开发利用草场资源,建立人工草地,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家畜 开发天然草地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彻底扭转多年来对草原掠夺式开发天然草地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彻底扭转多年来对草原掠夺式经营和对草原建设投资严重不

40、足的局面,要特别强调适度放牧,经营和对草原建设投资严重不足的局面,要特别强调适度放牧,改土种草,建立人工草地,发展草食动物。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改土种草,建立人工草地,发展草食动物。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草地植被及草山类型,全面策划,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草地植被及草山类型,全面策划,合理布局,栽种或补播适于当地生长的优良草种,采取封育、施合理布局,栽种或补播适于当地生长的优良草种,采取封育、施肥、灌溉等措施保护草场。我国著明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农业肥、灌溉等措施保护草场。我国著明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分为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型知识密集型产

41、业分为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5类。他类。他把草业作为农业型产业革命的组成部分,把草业作为一项产业提把草业作为农业型产业革命的组成部分,把草业作为一项产业提了出来,其含意深远。发展草业,改变饲料构成,提高草食动物了出来,其含意深远。发展草业,改变饲料构成,提高草食动物的生产比重,不仅是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关键,而且也是建立的生产比重,不仅是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关键,而且也是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环节,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环节,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5 5加强畜牧业生产布局,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加强畜牧业生产布局,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一批

42、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 畜牧业生产布局是指畜牧业生产的地域分布,亦称畜牧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布局是指畜牧业生产的地域分布,亦称畜牧业生产配置。合理地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就是根据不同地区配置。合理地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布局不同适应性的畜禽进行专业化生产,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布局不同适应性的畜禽进行专业化生产,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牧业产区。在产区内重点发展某些畜禽,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牧业产区。在产区内重点发展某些畜禽,生产某几种产品,并实现地区专业化。现阶段,根据各地的实生产某几种产品,并实现地区专业化。现阶段,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良种商

43、品畜禽生产基地,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良种商品畜禽生产基地,既是为将来实现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打基础,又是调整既是为将来实现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打基础,又是调整当前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步骤。当前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步骤。6 6积极发展家禽生产,在稳定禽蛋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家禽生产,在稳定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禽肉在肉类中的比重大力提高禽肉在肉类中的比重 家禽个体小,成熟早,生长快,繁殖力强,饲料转化率高,家禽个体小,成熟早,生长快,繁殖力强,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因此,养禽业是一个高效率、低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因此,养禽业是一个高效率、低

44、消耗的生产部门,是畜牧业中的消耗的生产部门,是畜牧业中的“优势行业优势行业”,也是我国养,也是我国养殖业中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部门,其中肉鸡生产业更是被殖业中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部门,其中肉鸡生产业更是被人们誉为人们誉为“速效型畜牧业速效型畜牧业”。养禽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和牧区。养禽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和牧区都有分布,几乎家家户户都可养禽。养鸡业的潜力还很大,都有分布,几乎家家户户都可养禽。养鸡业的潜力还很大,还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此外,我国有着还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此外,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和气候条件,水禽饲养历史悠久,有比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和气候条件,水禽饲

45、养历史悠久,有比较完善的传统生产条件和先进技术,目前饲养量居世界首位,较完善的传统生产条件和先进技术,目前饲养量居世界首位,今后仍应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禽生产。今后仍应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禽生产。7 7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畜禽饲料转化和产出能力畜禽饲料转化和产出能力 不断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良种畜禽纯繁和杂交改不断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良种畜禽纯繁和杂交改良,逐步提高良种畜禽比例,不断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和繁良,逐步提高良种畜禽比例,不断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和繁殖效率。设法解决良种推广手段落后问题

46、,减少种公畜外引殖效率。设法解决良种推广手段落后问题,减少种公畜外引量大、耗费资金大、适应性差、饲料要求高、利用年限短、量大、耗费资金大、适应性差、饲料要求高、利用年限短、易传染易传染(引入引入)疾病等弊端,集中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疾病等弊端,集中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种畜场、种禽场的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充分发挥种畜场好种畜场、种禽场的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充分发挥种畜场的示范作用,帮助广大农村搞好家畜改良工作。的示范作用,帮助广大农村搞好家畜改良工作。8 8建立与畜禽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投资政策、财政政建立与畜禽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体系策和价格政策体系 今后要逐年将

47、国家用于畜牧业的投资和饲料粮,重点投放到今后要逐年将国家用于畜牧业的投资和饲料粮,重点投放到禽肉、蛋和奶业生产,并在贷款上给予优惠政策。随着国家禽肉、蛋和奶业生产,并在贷款上给予优惠政策。随着国家财力的改善和好转,要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并集中财力的改善和好转,要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并集中使用到关系全局和能够发挥长远效益的重点建设上,利用各使用到关系全局和能够发挥长远效益的重点建设上,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引导畜产品的消费结构与畜禽生产结构的调整种宣传途径,引导畜产品的消费结构与畜禽生产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从而达到刺激禽肉、蛋、奶的需求增长和促进畜牧相适应,从而达到刺激禽肉、蛋、奶的需求增

48、长和促进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 畜畜 牧牧 业业 区区 划划 因地制宜,加快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加快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 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 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 1 1、合理利用各地区自然经济资源,规划各地区畜牧业生、合理利用各地区自然经济资源,规划各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的方向。产的发展的方向。2 2、为确定国家投资的分配比例提供客观依据,充分发挥、为确定国家投资的分配比例提供客观依据,充分发挥各地区生产分工的优越性,改

49、进和密切地区间的分工和协各地区生产分工的优越性,改进和密切地区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作关系。3 3、正确地指导各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正确地指导各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而促进以各种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轻纺工业、以及而促进以各种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轻纺工业、以及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布局。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布局。4 4、各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实现机、各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实现机械化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械化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合理布局畜牧业生产合理布

50、局 我国畜牧业生产布局的原则我国畜牧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1 1充分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 2 2充分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 3 3畜牧业生产的布局必须与工业生产布局相适应畜牧业生产的布局必须与工业生产布局相适应 4 4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5 5把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把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 畜畜 牧牧 业业 区区 划划 概念概念:畜牧业区划:畜牧业区划(regional programming of animal husbandry):按照畜牧业生产地区分布的客观规律,调查:按照畜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