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和比较诗学教学课件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学和比较诗学教学课件资料.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学和比较诗学教学课件n诗经之学诗经之学n在在先先秦秦时时期期诗诗经经就就被被儒儒家家尊尊为为“六六经经”之之一一。(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春秋秋、乐乐,因因乐乐早早已已亡亡佚佚,后后世世又又称称为为“五五经经”)诗诗经经在在汉汉代代又又被被定定为为官官学学,因因此此后后世世的的文文人人常常常常把把诗诗经经之之学称为学称为“诗学诗学”。唐代开始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在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之后,才开始用诗学来指称广义的文艺理论。2、比较诗学n比较诗学就是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理论体比较诗学就是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
2、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各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于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本质规律的探求,并在这种跨越中阐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具有的特征。n n无无论论中中西西诗诗学学在在基基本本概概念念和和表表述述方方法法等等方方面面有有多多大大的的差差异异,但但它它们们都都是是对对于于文文学学艺艺术术审审美美本本质质的的共共同同探探求求,换换句句话话说说,中中西西方方文文论论虽虽然然从从不不同同的的路路径径走走过过来来,但但它它们们
3、的的目目标标是是一一致致的的,其其目目的的都都是是为为了了把把握握文文学学艺艺术术的的审审美美本本质质,探探寻寻文文艺艺的的真真正正奥奥秘秘。这这就就是是世世界界各各民民族族文文论论可可以以进进行行对对话话和和沟沟通通的的最最坚坚实实的的基基础础,是是中中外外文文论论可可比比性性的的根根源源,因因为为任任何何文文学学研研究究(包包括括比比较较文文学学研研究究)的的根根本本目目的的,就就是是为为了了把把握握住住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规律。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规律。n 曹曹顺庆顺庆n第第一一个个也也是是终终极极的的目目的的在在于于通通过过描描述述各各式式各各样样从从源源远远流流长长、而而基基本本
4、上上是是独独自自发发展展的的中中国国传传统统的的文文学学思思想想中中派派生生的的文文学学理理论论,并并进进一一步步使使它它们们与与源源于于其其他他传传统统理理论论的的比比较较成成为为可可能能,从从而而对对一一个个最最后后可可能能的的普普遍遍的的世世界界性性的的文文学学理理论论的的形形成成有所贡献。有所贡献。n 刘若愚刘若愚 n二、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二、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 n比较文学三个阶段:比较文学三个阶段:n法国学派阶段;法国学派阶段;n比比较诗学在学在20世世纪上半叶基本上半叶基本处于尚未展开的状况于尚未展开的状况n基基亚“比比较文文学学不不是是文文学学比比较”,是是“国国际文文学学关
5、关系系史史”n法法国国学学派派的的“造造反反者者”艾艾田田伯伯比比较不不是是理理由由批批判判了了法法国国学学派派的的保保守守观点点,提提出出“从从比比较文文学学到到比比较诗学学”。n美美国国学学派派阶阶段段;(比比较较诗诗学学产产生生)跨跨民民族族、跨跨语语言。韦勒克、艾田伯、日尔蒙斯基言。韦勒克、艾田伯、日尔蒙斯基n60年年代代以以来来,文文学学理理论大大规模模地地涌涌入入比比较文文学学研研究究领域,成域,成为20世世纪后半叶世界比后半叶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大特征。文学研究的一大特征。n 跨文化阶段(中西比较诗学)跨文化阶段(中西比较诗学)n历历史史的的探探寻寻和和批批评评的的或或美美学学的
6、的沉沉思思,这这两两种种方方式式自自视视为为恰恰好好相相反反,而而事事实实上上却却应应彼彼此此补补充充如如此此,比比较较文文学学便便会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n法国学者法国学者 艾田伯艾田伯n 当当比比较较诗诗学学进进入入到到中中国国文文化化语语境境以以后后,中中国国学学术术界界尤尤其其是是比比较较文文学学界界也也开开始始将将西西方方的的“诗诗学学”概概念念与与中中国国的的“文文艺艺理理论论”的的概概念合在一起来使用。念合在一起来使用。n海外及台港:海外及台港:n1975年,刘若愚年,刘若愚 n中中国国的的文文学学理理论论(海海外外第第一一部部中中西西比比较诗学的
7、代表作)较诗学的代表作)n(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n“形形而而上上学学的的理理论论”、“决决定定的的理理论论”、“表表现现的的理理论论”、“技技巧巧的的理理论论”、“审审美美的的理理论论”、“实用的理论实用的理论”1983年,叶维廉年,叶维廉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东西比较文学模子的应用“文化模子文化模子”理论的提出理论的提出叶维廉指出:用西方文学理论来套中国文论,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解释中国的文学作品,来印证中国文论,必然导致割裂和扭曲中国文化传统。n周周英英雄雄结结构构主主义义与与中中国国文文学学、王王建建元元雄雄浑浑观观念念:东东西西美美学学立立场场的的比
8、比较较、古古添添洪洪记记号号诗诗学学、郑郑树树森森现现象象学学与与文文学学批批评评、张张汉汉良良读者反映理论读者反映理论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借鉴艾布拉姆斯的理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借鉴艾布拉姆斯的理论,以论,以“作家作家”取代取代“艺术家艺术家”,以读者取代,以读者取代“欣赏者欣赏者”,而,而“宇宙宇宙”、“作品作品”两项则维持不两项则维持不变,并将这四要素重新排列成两个反向圆环,图变,并将这四要素重新排列成两个反向圆环,图示如下:示如下:艾布拉姆斯的理论艾布拉姆斯的理论大陆早期的中西比较诗学大陆早期的中西比较诗学n王国维王国维 n1904年年红红楼楼梦梦评论评论 n1908年年人人间间词词话。
9、话。n“写写实实的的”与与“理理想想的的”、“优优美美”与与“宏宏壮壮”等等西西方方诗诗学学概概念念与与范范畴畴n鲁迅鲁迅 n1908年年 n摩罗诗力说摩罗诗力说n“摩摩罗罗诗诗派派”其其实实就就是是浪浪漫漫派派,十十九九世世纪纪初初期期盛盛行行于于西西欧欧和和东东欧欧,是是以以拜拜伦伦和和雪雪莱莱为为代代表表的的资资产产阶阶级级上上升升时时期期的的积积极极或或革革命命的的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论诗题记:“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n朱光潜朱光潜 n
10、1942年诗论年诗论 钱钟书谈艺录谈论中国诗歌时引证许多西方诗学例子。“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1949-1977年,比较文学及比较诗学一度销声匿迹1979年管锥篇出版,复苏。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宗白华美学散步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金克木比较文学论文集、杨周翰攻玉集、范存忠英国文学论集80年代初,比较诗学再呈新貌。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大陆第一本系统的中西比较诗学专著是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注重中西比较诗学的文化探源;二、注重中西诗学范畴比较研究;三、将中西诗学归为五大类,即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等基本问题。80-90年代,繁荣兴旺。黄药眠、
11、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三、三、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 比比较较诗诗学学研研究究的的机机理理性性主主要要是是指指比比较较研研究究中中的的一一般般规规律律以以及及在在进进行行不不同同诗诗学学研研究究中中必必须须遵遵循循的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其产生的一些独有的特征。一些基本原则及其产生的一些独有的特征。一、可比性原则一、可比性原则 跨文化的比较诗学是可以研究的,它的可比性跨文化的比较诗学是可以研究的,它的可比性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定。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定。(一)本体论原则(一)本体论原则 研究者必须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诗学本体中去,从研究者必须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诗学本体中去,从整个的诗学构架、运思方式,到概念、范畴
12、的整个的诗学构架、运思方式,到概念、范畴的规定性内质,都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思索和了解,规定性内质,都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思索和了解,一种身份的转换和文化的认同是这种本体论研一种身份的转换和文化的认同是这种本体论研究的前提。究的前提。n 言志与模仿言志与模仿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亚里士多德情感的宣泄一、可比性原则一、可比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 1、相对文学而言,诗学理论对系统的依、相对文学而言,诗学理论对系统的依赖性更强,这种思考的连续和意义的逻辑赖性更强,这种思考的连续和意义的逻辑连接是一个完整意义得以表达的前提。
13、连接是一个完整意义得以表达的前提。2、一种诗学体系还必须与整个大的文化、一种诗学体系还必须与整个大的文化系统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理解,比如说中系统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理解,比如说中国诗学是由儒家诗学、道家诗学和佛教诗国诗学是由儒家诗学、道家诗学和佛教诗学所构成,这样,中国诗学实际上与整个学所构成,这样,中国诗学实际上与整个中华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中华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多种文化因素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想等多种文化因素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阐发性原则二、阐发性原则所谓阐发研究,即将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所谓阐发研究,即将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具有内
14、在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具有内在可比性的基本问题加以相互印证,相互发现,比性的基本问题加以相互印证,相互发现,相互阐释,并相互运用,以求把握文学的相互阐释,并相互运用,以求把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在互相参照中找到共同问题,普遍规律。即在互相参照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共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证实共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二、阐发性原则二、阐发性原则进行比较诗学研究,首先必须透视其可比性,建进行比较诗学研究,首先必须透视其可比性,建立起可比性关系。然后,比较诗学开始进入到理立起可比性关系。然后,比较诗学开始进入到理论的相互阐发阶段。它在三个层面上展开。论的相互阐发阶段。它在三个
15、层面上展开。(一)语言转换原则(一)语言转换原则 语言是信息与文化的承载者,当两种语言发生碰语言是信息与文化的承载者,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的时候,实际上给了不同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撞的时候,实际上给了不同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民族意识一种相互接触、猜测、选择、接受的机民族意识一种相互接触、猜测、选择、接受的机会。因此,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是文化与观念的转会。因此,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是文化与观念的转换换。(二)理论的相互渗透(二)理论的相互渗透(三)诗学范畴的对比研究(三)诗学范畴的对比研究理论的相互渗透理论的相互渗透(一)(一)“诗可以怨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与痛苦的解脱中西文论都一致肯定痛苦对文学创作
16、的积中西文论都一致肯定痛苦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痛苦在一定意义上是创作的动力,极作用。痛苦在一定意义上是创作的动力,表现痛苦的诗篇较之欢娱的作品具有更强表现痛苦的诗篇较之欢娱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的艺术感染力。理论的相互渗透理论的相互渗透叔本华:解脱说福楼拜:与珍珠是牡蛎生病所结成的一样,文学创作是作家更深层的痛苦的流露。尼采弗洛伊德理论的相互渗透理论的相互渗透中国诗人的苦闷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中国诗人的苦闷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内涵,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抱负和用世之心内涵,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抱负和用世之心不得实现。不得实现。西方文人的痛苦之源,多是西方文人的痛苦之源,多是“欲望欲望”,尤其
17、是人的本能欲望。,尤其是人的本能欲望。理论的相互渗透理论的相互渗透司马迁:发愤著书刘勰:蚌病成珠钟嵘: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韩愈: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组织声要妙;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二、阐发性原则二、阐发性原则(四)文学批评中的诗学借用(四)文学批评中的诗学借用 这是比较诗学中不同诗学的实践性阐发。这是比较诗学中不同诗学的实践性阐发。如借用西方诗学理论来分析中国文学,或如借用西方诗学理论来分析中国文学,或者用中国文论来分析西方文学,使在某一者用中国文论来分析西方文学,使在某一个文化中生成的独特诗学话语在另一个文个文化中生成的独特诗学话语在另一个文化系统中接受检验,这个过程实际
18、上是一化系统中接受检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诗学被实践阐释的过程。个诗学被实践阐释的过程。应该注意不同诗学中之类似概念的非对应性。我国文学理论界由于长期通过翻译的西方诗学体系来阐发文学现象,同时又采用与之类似的中国古代文论概念来佐证、说明西方的体系,以至于很多类似概念被未加辨析地、等同地使用。这种使用实则蕴含了对于不同诗学内涵的严重混淆。应对于所使用的不同诗学概念予以正本清源式的辨析学界中有种用西方名词术语给中国文学现象标签的现象。袁鹤翔曾严厉批评有人把李贺称为“巴洛克”诗人。有些研究者没有注意中西文化根源的探寻,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肤浅的,表面的形似或貌同的比较研究。谢天振:这种X+Y的牵强比附,可以称之为阿猫阿狗式研究。三、综合性原则三、综合性原则比较诗学的综合性原则是指这种研究一般比较诗学的综合性原则是指这种研究一般在四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层面上展在四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层面上展开:一为文化层面,二为诗学的本体论层开:一为文化层面,二为诗学的本体论层面,三为诗学范畴层面,四为概念术语层面,三为诗学范畴层面,四为概念术语层面。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