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理讲课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生理讲课教案.ppt(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血管生理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血流量与血流速度(一)血流量与血流速度1.血流量(血流量(Q)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2.血流速度血流速度 血液中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血液中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3.血管中各截面的血流量都与心输出量相等。血管中各截面的血流量都与心输出量相等。血流量相等时,血流量相等时,血流速度与血管总横截面积成反比血流速度与血管总横截面积成反比。33cm/sec in the aorta 0.3 mm/sec in the capillaries(一)血流量与血流速度 Q=(P1-P
2、2)r4/8L This equation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Q of laminar flow of blood.P=(P1-P2):The pressure gradient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vessels R=radius:The radius of the vessel L=length:the length of the vessel =viscosity:The viscosity of the blood泊肃叶定律1.血流阻力(血流阻力(R)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
3、为血流阻力。2.3.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4.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血管口径、血液粘滞度、血管长度血管口径、血液粘滞度、血管长度(二)血流阻力及其影响因素(二)血流阻力及其影响因素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1.血压(血压(blood pressure)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2.单位:千帕(单位:千帕(kPa)或毫米汞柱()或毫米汞柱(mmHg)3.血压的形成血压的形成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心脏收缩和射血心脏收缩和射血(三)血压(三)血压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Volume
4、of blood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lation 84%of the blood in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64%in the veins.13%in the arteries 7%in the systemic arterioles and capillaries 16%of the blood in the pulmonary vessels and heart The heart contains 7%The pulmonary vessels contains about 9%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
5、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动脉血压动脉血压 arterial blood pressure:指主动脉血压指主动脉血压动脉脉搏动脉脉搏 arterial pulse:动脉血压波动时所引起的动脉血管管壁的搏动。动脉血压波动时所引起的动脉血管管壁的搏动。(一)动脉血压的正常值(一)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心室收缩时动脉管内的最高血压称为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管内的最高血压称为收缩压2.舒张压(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内的最低血压称为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内的最低血压称为舒张压。3.脉压(脉压(pulse pressure)
6、: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4.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血压平均动脉血压 舒张压舒张压+1/3 脉压脉压 正常为正常为100mmHg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二)动脉血压的形成(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前提)(2)心脏射血心脏射血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4)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为何大动脉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
7、期都测有压力?为何大动脉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都测有压力?使左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 内的连续血流。使心动周期中的动脉血压变化 幅度远小于左心室内压的变化 幅度。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作用作用备注备注收缩压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一般收缩压的高低反一般收缩压的高低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多少心率心率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一般舒张压的高低反一般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贮器作用 体循环平均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充盈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循循环血量和血血
8、量和血管容量管容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四)动脉脉搏(四)动脉脉搏1.动脉脉搏(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 动脉扩张和回缩,这种有节律的动脉搏动,动脉扩张和回缩,这种有节律的动脉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称为动脉脉搏。2.脉搏的强弱与脉搏的强弱与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动脉的顺应性动脉的顺应性、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有密切关系,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密切关系,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思考题1.1.形成动脉血压外周阻力的是什么部位?为什么?形成动脉血压外周阻力的是什么部位?为什
9、么?2.2.影响外周阻力的因素有哪些?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外周阻力的因素有哪些?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3.3.大失血后动脉血压如何改变?为什么?大失血后动脉血压如何改变?为什么?4.4.试比较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试比较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四、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静脉的功能:静脉的功能:血液回流的通道血液回流的通道 贮存血液贮存血液 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自身输血(selfbloodtransfusion)当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当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得小静脉和肝、脾储血库收缩,减少血管床内使得
10、小静脉和肝、脾储血库收缩,减少血管床内容纳的血量以增加回心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容纳的血量以增加回心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四、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定义定义:指:指右心房右心房和和胸腔内大静脉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的血压。正常值正常值:412 cmH2O 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之一。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之一。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为何压力这么低?为何压力这么低?四、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一)静脉血压(一)静脉
11、血压 2.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定义定义: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正常值正常值:514 cmH2O (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 412cmH2O)外周静脉压的特点外周静脉压的特点:(1)压力低压力低 (2)易受重力和体位改变的影响易受重力和体位改变的影响 (3)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脏收缩力(心泵)心脏收缩力(心泵)呼吸运动(呼吸泵)呼吸运动(呼吸泵)骨骼肌活动(肌肉泵)骨骼肌活动(肌肉泵)体位改变体位改变卧位变立位卧位变立
12、位立位变卧位立位变卧位四、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二)静脉血(二)静脉血 流及其影响因素流及其影响因素 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 的物质交换。的物质交换。(一)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一)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微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微静脉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典型
13、微循典型微循环的组成环的组成三条通路:三条通路:1.直捷通路直捷通路(thoroughfare channel)生理意义:保证静脉血回流生理意义:保证静脉血回流 骨骼肌中多见骨骼肌中多见 2.迂回通路迂回通路(营养通路,(营养通路,nutritional path)生理意义:进行物质交换生理意义:进行物质交换 cap开放的数目取决于局部代谢水平开放的数目取决于局部代谢水平 3.动静脉短路动静脉短路(arteriovenous shunt)生理意义:调节体温生理意义:调节体温 皮肤内中多见,可调节体温皮肤内中多见,可调节体温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通血
14、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动静脉吻合支微微动动脉脉微微静静脉脉1.微循环的前阻力(微动脉和后微动脉)微循环的前阻力(微动脉和后微动脉)后阻力(微静脉)后阻力(微静脉)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微循环的血管平滑肌受微循环的血管平滑肌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支配支配3.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缩血管活性物质(缩血管活性物质(NE,Adr等)等)舒血管活性物质(局部代谢产物)舒血管活性物质(局部代谢产物)(二)微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二)微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堆积堆积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毛细血
15、管血流量增多血流量增多代谢产代谢产物清除物清除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括约肌收缩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血流量减少(二)微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二)微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学流量调节微循环学流量调节组织液组织液血液血液物质交换主要方式:物质交换主要方式:扩散扩散 滤过和重吸收滤过和重吸收 入胞和出胞入胞和出胞(三)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三)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1.其生成与回流决定于四种力量:其生成与回流决定于四种力量:2.组
16、织液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称为组织液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称为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EFP)。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滤过力量滤过力量(生成压)(生成压)重吸收力量重吸收力量 (回流压)(回流压)六、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六、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滤过滤过重吸收重吸收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动脉端:动脉端:EFP(3015)()(1025)10mmHg静脉端:静脉端:EFP(1215)()(1025)8mmHg故血浆成分由毛细血管故血浆成分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生成组织液动脉端
17、滤出生成组织液EFP(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自我输液(selftransfusion)在休克初期,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毛细血在休克初期,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毛细血管后阻力,致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使得组织管后阻力,致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使得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增加以增加回心血量称之为自液进入毛细血管增加以增加回心血量称之为自我输液。我输液。(二)(二)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压(主要因素)毛细血管压(主要因素)2.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质分子形成)
18、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质分子形成)3.淋巴循环淋巴循环 4.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三)淋巴循环(三)淋巴循环 1.结构: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单向活瓣结构: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单向活瓣 2.生理意义生理意义:(1)回收蛋白质回收蛋白质 (2)运输营养物质运输营养物质 (3)调节体内液体平衡调节体内液体平衡 (4)防御屏障作用防御屏障作用六、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六、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
19、迷走神经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节前神经元位于节前神经元位于T15 在星状神经节内换元在星状神经节内换元 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交感神经兴奋时:(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正性变力(工作细胞)正性变力(工作细胞)NE+1-R Gpro-AC-cAMP-PKA L-钙通道开放钙通道开放 平台期钙内流增加平台期钙内流增加 肌浆网肌浆网RYR开放开放 胞浆钙
20、增多胞浆钙增多 心肌收缩增强心肌收缩增强(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正性变时(窦房结正性变时(窦房结P P细胞)细胞)NE+1-R Gpro-AC-cAMP-PKA T-钙通道开放钙通道开放 4期钙内流增加期钙内流增加 4期去极化加快期去极化加快 自律性增强自律性增强 HR加快加快(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正性变传导(房室结区细胞)
21、正性变传导(房室结区细胞)NE+1-R Gpro-AC-cAMP-PKA L-钙通道开放钙通道开放 钙内流增多钙内流增多 房室结慢反应细胞去极化速率和幅度增加房室结慢反应细胞去极化速率和幅度增加 房室传导加快房室传导加快节前纤维末梢释放节前纤维末梢释放Ach+N-R(节后神经元膜上)(节后神经元膜上)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NE+1-R(心肌细胞膜上)(心肌细胞膜上)心率心率(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时作用)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心房肌、心室肌收缩力心房肌、心室肌收缩力(正性变力作用正性变力作用)CO SVHRBP 一、神经调节(一、神经
22、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交感神经兴奋时: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支配2.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 节前神经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前神经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分支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分支 心迷走神经兴奋
23、时:心迷走神经兴奋时:节前纤维末梢释放节前纤维末梢释放Ach+N-R(节后神经元膜上)(节后神经元膜上)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M-R(心肌细胞膜上)(心肌细胞膜上)心率心率(负性变时作用负性变时作用)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负性变传导作用负性变传导作用)心房肌收缩力心房肌收缩力(负性变力作用负性变力作用)CO BP 细胞膜对细胞膜对对对K+的通透性的通透性SV HR(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紧张性支配特点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紧张性支配特点心交感紧张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占优势)心迷走紧张(占优势)右侧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影
24、响占优势,主要控制心率变化。右侧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影响占优势,主要控制心率变化。左侧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影响占优势,主要控制房室传导速度。左侧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影响占优势,主要控制房室传导速度。(真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除外)(真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除外)1.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节前神经纤维末梢释放节前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 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NE 血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有血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有-R、-RNE+-R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平滑肌收缩NE+2-R 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平滑肌舒张 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支配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
25、的支配 安静状态下有低频紧张性活动。安静状态下有低频紧张性活动。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二)血管的神经支配(二)血管的神经支配2.舒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对外周总阻力改变影响不大对外周总阻力改变影响不大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特殊!)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特殊!)安静状态下无紧张性活动安静状态下无紧张性活动 递质是递质是Ach 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只对局部血流起调节作用只对局部血流起调节作用 递质是递质是Ach 主要分布于脑、唾液腺等处的血管平滑肌主要分布于脑、唾液腺等处的血管平滑肌 一
26、、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二)血管的神经支配(二)血管的神经支配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三)心血管中枢(三)心血管中枢 指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指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1.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部位)(基本部位)(1)缩血管区)缩血管区(2)心交感中枢)心交感中枢(3)心迷走中枢: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心迷走中枢: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4)传入神经接替站:延髓孤束核)传入神经接替站:延髓孤束核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重要的整合部位重要的
27、整合部位,能进一步使心血管活动与机体各能进一步使心血管活动与机体各种行为的改变协调。种行为的改变协调。延髓腹外侧部延髓腹外侧部生理意义: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使循环功能适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使循环功能适应机体所处的状态或环境的变化。机体所处的状态或环境的变化。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3.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4.其他其他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四)心血管反射(四)心血管反射 (1)生理意义
28、:生理意义:经常监测动脉血压的变动,经常监测动脉血压的变动,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准确的调节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准确的调节,使动脉血压稳,使动脉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定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但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四)心血管反射(四)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四)心血管反射(四)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颈动脉窦、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性反射压
29、力感受性反射(2)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感受血管壁受机械性牵张的程度)(感受血管壁受机械性牵张的程度)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窦神经并入舌咽神经:窦神经并入舌咽神经 中枢中枢:延髓腹外侧心血管中枢:延髓腹外侧心血管中枢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交感缩血管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 效应器效应器:心脏和血管:心脏和血管BP突然突然颈动脉脉窦、主主动脉弓脉弓压力感受器力感受器发放冲放冲动 窦神神经迷走神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延髓孤束核缩血管中枢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心交感中枢(
30、-)心迷走中枢(心迷走中枢(+)交感交感缩血管血管紧张心交感心交感紧张 HR、SV、CO 动脉壁受脉壁受牵张的程度的程度心迷走心迷走紧张BP 回落恢复回落恢复交感交感缩血管神血管神经(-)血管舒血管舒张,PR 心交感神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心迷走神经(+)双向调节双向调节即可减压,也可升压即可减压,也可升压减压反射的由来减压反射的由来80160调节敏感区调节敏感区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范围调节范围平平均均 sensor: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sensitive to:缺氧、缺氧、PaCO2 及及PH 的改
31、变的改变 afferent fibers:窦神经和迷走神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center:由孤束核至:由孤束核至延髓延髓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 效应: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效应: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主要主要)调节心血管活动调节心血管活动注意:此反射只在缺氧、窒息、失血、注意:此反射只在缺氧、窒息、失血、BP过低和酸中毒过低和酸中毒 等情况下发生作用。等情况下发生作用。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四)心血管反射(四)心血管反射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缺氧缺氧PaCO2PH 颈动脉体脉体主主动脉体脉
32、体()()窦神神经迷走神迷走神经孤束核孤束核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交感交感缩血管血管紧张血管收血管收缩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HR 间接使接使 CO BP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心肺感受器:存在于心房、心室和肺循环血管中的压力感受器存在于心房、心室和肺循环血管中的压力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心房壁的牵张感受器心房壁的牵张感受器BP 血容量血容量心心脏和血和血管壁受管壁受牵张程度程度()()心肺感受器心肺感受器迷走神迷走神经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心迷走心迷走紧张心交感心交感紧张交感交感缩血管血管紧张HR CO PR B
33、P 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四)心血管反射(四)心血管反射3.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一)肾上腺素(一)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NE)1.属于儿茶酚胺类属于儿茶酚胺类 血中的血中的Adr 和和 NE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2.Adr:可与可与-R、-R结合结合(1)在心脏:在心脏:Adr 1-R正性正性变时作用作用正性正性变力作用力作用正性正性变传导作用作用HRSVCOBP(2)Adr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作用取决于血管平
34、滑肌-R、-R的分布。的分布。Adr -R血管收血管收缩小剂量小剂量Adr 以兴奋以兴奋 2-R为主;为主;大剂量大剂量Adr 也兴奋也兴奋-R,多数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升高。,多数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升高。其作用取决于受体的分布密度。其作用取决于受体的分布密度。Adr 2-R血管舒血管舒张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一)肾上腺素(一)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NE)2.Adr 3.NE:可与可与-R(主要)、(主要)、1-R结合,但与结合,但与2-R结合的能力较差。结合的能力较差。在血管:在血管:在心脏:在心脏:NE -R血管收血管收
35、缩,PR BP NE 1-R正性正性变时、变力、力、变传导作用作用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一)肾上腺素(一)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NE)HRSVCOBP 但由于但由于BP BP,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压力感受,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作用超过性反射对心脏的作用超过NENE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故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故HRHR。若是离体心若是离体心脏,NE对HR的作用?的作用?血管血管紧张素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肾上腺皮上腺皮质细胞的血管胞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素受体,引起相,引起相应的生理效
36、的生理效应。血管血管紧张素原(素原(肾素底物,在肝合成)素底物,在肝合成)肾素素(酶,由,由肾近球近球细胞分泌)胞分泌)血管血管紧张素素(十(十肽)血管血管紧张素素(八(八肽)血管血管紧张素素转化化酶(主要存在于肺血管)(主要存在于肺血管)血管血管紧张素素酶 A血管血管紧张素素(七(七肽)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1 1)活性很活性很强的升血的升血压物物质。(2 2)刺激渴)刺激渴觉中枢,中枢,导致致饮水行水行为。(3 3)与血管)与血管紧张素素一起促一起促进肾上腺皮上腺皮质 释放放
37、醛固固酮。又称抗利尿激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re,ADH)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1.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2.储存于:神经垂体轴突末梢储存于:神经垂体轴突末梢3.作用:作用:生理剂量生理剂量抗利尿作用抗利尿作用大剂量大剂量升压作用升压作用(如大量失血或严重失水时)(如大量失血或严重失水时)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三)血管升压素(三)血管升压素1.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PGI2 NO2.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因子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因子 内皮素(内皮素(en
38、dothelin)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激酶系统:激酶系统:舒血管舒血管,调节局部血量和动脉血压,调节局部血量和动脉血压2.心钠素心钠素(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舒血管舒血管,抑制心功能,抑制心功能 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素分泌,排钠利尿排钠利尿3.组胺组胺:舒血管舒血管,增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的通透性,导致水肿导致水肿。4.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功能复杂,可调节动脉血压和局部血流量功能复杂,可调节动脉血压和局部血流量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五)其它(五)其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