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专业课PPT详细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专业课PPT详细版.ppt(1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袁家冬袁家冬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于洪俊于洪俊于洪俊于洪俊,宁越敏宁越敏宁越敏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城市地理概论城市地理概论城市地理概论M.M.M.M.合肥合肥合肥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安徽科学技术安徽科学技术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社,1983.12,1983.12,1983.12,1983.12 崔功豪崔功豪崔功豪崔功豪,王本炎等王本炎等王本炎等王本炎等.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M.M.M.M.南京南京南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江苏教育出版江苏教育出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社社社,1992.5,1992.5,1992.5,1992.5 许学强许学强许学强许学强
2、,周一星等周一星等周一星等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M.M.M.M.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高等教育出版高等教育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社社社,1997.7,1997.7,1997.7,1997.7 周一星周一星周一星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M.M.M.M.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95.7,1995.7,1995.7,1995.7 顾朝林顾朝林顾朝林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中国城市地理中国城市地理中国城市地理M.M.M.M.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99.11,1999.1
3、1,1999.11,1999.11 顾朝林等顾朝林等顾朝林等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M.M.M.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商务商务商务商务印书馆印书馆印书馆印书馆,1999.,1999.,1999.,1999.11111111第一章第一章绪绪 论论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形成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形成一、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城市地理学(一、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城市地理学(一、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城市地理学(一、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城市地理学(图图图图1-11-11-11-1)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研究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
4、学科,是研究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研究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空间分布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空间分布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空间分布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空间分布和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论科学。和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论科学。和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论科学。和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论科学。二、城市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二、城市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二、城市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二、城市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聚落的发展与演变聚落的发展与演变聚落的发展与演变聚落的发展与
5、演变人类活动空间的重心转移人类活动空间的重心转移人类活动空间的重心转移人类活动空间的重心转移 农村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 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学学学学理论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普通自然地理学普通自然地理学普通自然地理学普通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貌学地貌学地貌学陆地水文学陆地水文学陆地水文学陆地水文学气候学气候学气候学气候学
6、海洋地理学海洋地理学海洋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聚落地理学聚落地理学聚落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村落地理学村落地理学村落地理学村落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
7、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图图图图1-11-1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世界区域地理学世界区域地理学世界区域地理学世界区域地理学国家区域地理学国家区域地理学国家区域地理学国家区域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计量地理学计量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地图学地图学地图学地图学GISGIS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节城市
8、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考察城市的两种视点一、考察城市的两种视点一、考察城市的两种视点一、考察城市的两种视点 “点点点点”与与与与“面面面面”宏观与微观宏观与微观宏观与微观宏观与微观 区域中的城市区域中的城市区域中的城市区域中的城市 城市中的区域城市中的区域城市中的区域城市中的区域二、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一)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一)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一)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二)区域内部城市空间组织研究(二)区域内部城市空间组织研究(二)区域内部城市空间组织研究(二
9、)区域内部城市空间组织研究(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四)城市问题与城市政策研究(四)城市问题与城市政策研究(四)城市问题与城市政策研究(四)城市问题与城市政策研究(五)城市化问题研究(五)城市化问题研究(五)城市化问题研究(五)城市化问题研究第三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第三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城市相关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相关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相关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相关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等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
10、等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等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等一、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一、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一、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一、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三、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三、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三、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三、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四、城市地理学与环境科学四、城市地理学与环境科学四、城市地理学与环境科学四、城市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五、城市地理学与五、城市地理学与五、城市地理学与五、城市地理学与城市形态学城市形态学城市形态学城市形态学?第四节我国城市地
11、理学发展概况第四节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概况 思考题:思考题:、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包括哪、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包括哪、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包括哪、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包括哪些方面?些方面?些方面?些方面?、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宏观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微观城市地理学研、宏观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微观城市地理学研、宏观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微观城市地理学研、宏观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微观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区别何在?究的主要区别何在?究的主要区
12、别何在?究的主要区别何在?第二章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地域划分城市与城市地域划分第一节城市的概念第一节城市的概念 一、城市概念的相对性一、城市概念的相对性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二、城市的基本特征(一)人口特征(二)景观特征(一)人口特征(二)景观特征(三)职能特征(四)文化特征(三)职能特征(四)文化特征第二节城市地域划分第二节城市地域划分一、城乡界线的划分一、城乡界线的划分 城乡二元论与城乡连续论城乡二元论与城乡连续论 (图(图2-12-1)农村地域城市地域农村地域城市地域城乡二元论城乡二元论农村地域过渡地带城市地域农村地域过渡地带城市地域 城乡连续论城乡连续论 图图2-12-1城乡界线划分城乡界线
13、划分 二、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法二、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法二、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法二、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法(一)城市功能区(一)城市功能区(一)城市功能区(一)城市功能区 (Metropolis Statistical AreaMetropolis Statistical Area)(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等等等等(二)城市行政区指标?(二)城市行政区指标?(二)城市行政区指标?(二)城市行政区指标?第三节我国城市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第三节我国城市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第三节我国城市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第三节我国城市建制标准和统计
14、口径 一、现行市镇建制标准一、现行市镇建制标准一、现行市镇建制标准一、现行市镇建制标准 基本原则:人口下限与职能构成基本原则:人口下限与职能构成基本原则:人口下限与职能构成基本原则:人口下限与职能构成 市与镇的区别?市与镇的区别?市与镇的区别?市与镇的区别?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 中国城市地域构造全市?市区?建成区?中国城市地域构造全市?市区?建成区?中国城市地域构造全市?市区?建成区?中国城市地域构造全市?市区?建成区?(表表表表2-12-12-12-1)(图图图图2-12-12-12-1)图图 2 2-2 2 中国城市地域构成示意图
15、中国城市地域构成示意图 思考题:思考题:、现代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从城乡连续论的观点正确理解现代城、如何从城乡连续论的观点正确理解现代城、如何从城乡连续论的观点正确理解现代城、如何从城乡连续论的观点正确理解现代城乡关系?乡关系?乡关系?乡关系?、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两种城市地域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我国城市地域构成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统计、我国城市地域构成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统计、我国城市地域构成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统计、我国城市地域
16、构成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统计的影响有哪些?的影响有哪些?的影响有哪些?的影响有哪些?第三章第三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城市产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第一节城市产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第一节城市产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第一节城市产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人类定居人类定居人类定居人类定居聚落的出现聚落的出现聚落的出现聚落的出现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畜
17、牧业农业与畜牧业 剩余产品的交换剩余产品的交换剩余产品的交换剩余产品的交换市市市市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大农业手工业与大农业手工业与大农业手工业与大农业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大机械工业的出现大机械工业的出现大机械工业的出现大机械工业的出现 现代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区位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区位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图图图图3-13-13-13-1)地理位置、地形、水文、资源条件等地理位置、地形、水文、资源条件等地理位置、地形、水文、资源条件等
18、地理位置、地形、水文、资源条件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相对位置、交通、人口、经济结构与经济发相对位置、交通、人口、经济结构与经济发相对位置、交通、人口、经济结构与经济发相对位置、交通、人口、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展水平等展水平等展水平等(表表3-13-1)第三节其他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节其他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 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职能主导型城市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职能主导型城市 二、区际贸易与流通职能主导型城市二、区
19、际贸易与流通职能主导型城市 三、产业专门化与综合职能主导型城市三、产业专门化与综合职能主导型城市(图图3-23-2)图图图图3-2 3-2 3-2 3-2 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思考题:思考题:、怎样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怎样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的观点?产物的观点?、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哪些?、地理位置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四章第四章城市职能与城市分类城市职能与城市分类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
20、型划分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 (一)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一)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一)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一)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求服务的部分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求服务的部分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求服务的部分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求服务的部分 非基本部分:为本城市的需求服务的部分非基本部分:为本城市的需求服务的部分非基本部分:为本城市的需求服
21、务的部分非基本部分:为本城市的需求服务的部分 (二)基本部门与非基本部门(二)基本部门与非基本部门(二)基本部门与非基本部门(二)基本部门与非基本部门 基本部门:以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基本部门:以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基本部门:以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基本部门:以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 非基本部门:以非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非基本部门:以非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非基本部门:以非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非基本部门:以非基本部分为主的经济部门 (三)基本与非基本比(三)基本与非基本比(三)基本与非基本比(三)基本与非基本比 (B/N)(B/N)(B/N)(B/N)二、城市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划分
22、方法二、城市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划分方法二、城市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划分方法二、城市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划分方法(一)普查法:准确、繁琐(一)普查法:准确、繁琐(一)普查法:准确、繁琐(一)普查法:准确、繁琐(二)残差法:经验性、主观性(二)残差法:经验性、主观性(二)残差法:经验性、主观性(二)残差法:经验性、主观性公式公式公式公式0 0 (4-1)(4-1)(三)区位商法:假设条件(三)区位商法:假设条件(三)区位商法:假设条件(三)区位商法:假设条件 L Li i (i=1,2,3,i=1,2,3,,n n)(4-2)(4-2)()(4-3)(4-3)其中:其中:其中:其中:t t
23、 (4-4)(4-4)N N N N0 0 0 02 2 2 2e e e ei i i ie e e et t t tE E E Ei i i iE E E Et t t tE E E Ei i i iE E E Et t t t(四)正常城市法(四)正常城市法(四)正常城市法(四)正常城市法:经验性经验性经验性经验性阿氏值与莫氏值阿氏值与莫氏值阿氏值与莫氏值阿氏值与莫氏值 两个重要结论:两个重要结论:两个重要结论:两个重要结论:值的地域差与规模差值的地域差与规模差值的地域差与规模差值的地域差与规模差 (五)最小需求量法(五)最小需求量法(五)最小需求量法(五)最小需求量法 最小需求量?最小
24、需求量?最小需求量?最小需求量?两个假设一个结论两个假设一个结论两个假设一个结论两个假设一个结论 (表(表(表(表4-34-34-34-3)两个问题对最小需求量法的修正两个问题对最小需求量法的修正两个问题对最小需求量法的修正两个问题对最小需求量法的修正三、基本非基本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三、基本非基本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三、基本非基本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三、基本非基本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的因素(一)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的因素(一)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的因素(一)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的因素城市规模专业化程度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模专业化程度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模专业化程度城市发展历史城
25、市规模专业化程度城市发展历史(二)基本非基本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基本非基本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基本非基本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基本非基本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乘数效应城市发展乘数效应城市发展乘数效应城市发展乘数效应 (表表表表4-14-1)(表表表表4-24-2)城市就业城市就业城市就业城市就业:E=BE+NBEE=BE+NBE (4-5)(4-5)其中其中其中其中:E E 为城市就业总人口为城市就业总人口为城市就业总人口为城市就业总人口 BEBE 为基本部分就业人口为基本部分就业人口为基本部分就业人口为基本部分就业人口NBENBE非非非非基本部分就业人口基本部分就业人口基本部分
26、就业人口基本部分就业人口 E=E=(1+1+)BEBE (4-6)(4-6)设设设设:(1+1+)=(4-7)(4-7)则则则则:E=E=BEBE (4-8)(4-8)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城市人口:P=E P=E (1 1)(4-9)(4-9)NBENBEBEBENBENBEBEBE其中其中:P P 为城市总人口为城市总人口 为带眷系数为带眷系数 E E 为城市就业总人口为城市就业总人口 P=(1 )BE (4-10)设:设:NBE=P (1)(4-11)其中其中:为可变系数为可变系数 根据公式根据公式根据公式根据公式(4-4)(4-4)、(4-8)(4-8)、(4-10)(4-10)可以
27、得到三个公可以得到三个公可以得到三个公可以得到三个公式式式式:E=(1)1 BE (4-12)NBENBEBEBE P=(1)1 BE (4-13)(4-13)NBE=(1)1 BE (4-14)(4-14)证明证明证明证明结论:结论:结论:结论:表现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机会增加方表现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机会增加方表现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机会增加方表现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机会增加方面的城市发展是由城市基本部分的变动所决定的面的城市发展是由城市基本部分的变动所决定的面的城市发展是由城市基本部分的变动所决定的面的城市发展是由城市基本部分的变动所决定的。第二节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第二节城市职能分
28、类方法一、城市职能的概念一、城市职能的概念一、城市职能的概念一、城市职能的概念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所承担的地域分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所承担的地域分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所承担的地域分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所承担的地域分工。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P=E =(BE+NBE)=(1+P/BE)BEP=E =(BE+NBE)=(1+P/BE)BE证明证明证明证明:(1+P/BE)=1/(1-)(1+P/BE)=1/(1-)(BE+P)=BE/(1-)(BE+P)=BE/(1-)(1-)(BE+P)=BE (1-)(B
29、E+P)=BE BE-BE +P-BE-BE +P-2 2 P=BEP=BE P=BE +P=BE +2 2 P=(BE+P)P=(BE+P)P=(BE+P)P=(BE+P)NBE=P NBE=P,P=(BE+NBE)P=(BE+NBE)E=BE+NBE E=BE+NBE,P=EP=E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一)定性描述方法(一)定性描述方法(一)定性描述方法(一)定性描述方法 (表(表(表(表4-44-44-44-4)奥隆索奥隆索奥隆索奥隆索(M.AuronsseauM.AuronsseauM.AuronsseauM.Auronsse
30、au)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 城市职能专门化:城市职能专门化:城市职能专门化:城市职能专门化:在城市诸多职能中,地位相对突在城市诸多职能中,地位相对突在城市诸多职能中,地位相对突在城市诸多职能中,地位相对突出,具有一定区际意义的重要职能出,具有一定区际意义的重要职能出,具有一定区际意义的重要职能出,具有一定区际意义的重要职能。关于定性描述方法的讨论关于定性描述方法的讨论关于定性描述方法的讨论关于定性描述方法的讨论 (二)统计描述方法(二)统计描述方法(二)统计描述方法(二)统计描述方法 (表表表表4-5)4-5)4-5)4-5)哈里斯哈里斯哈里斯哈里斯(C.D
31、.HarrisC.D.HarrisC.D.HarrisC.D.Harris)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 临界值:城市职能专门化的定量指标临界值:城市职能专门化的定量指标临界值:城市职能专门化的定量指标临界值:城市职能专门化的定量指标 关于统计描述方法的讨论关于统计描述方法的讨论关于统计描述方法的讨论关于统计描述方法的讨论(三)统计分析方法(三)统计分析方法(三)统计分析方法(三)统计分析方法 (表(表(表(表4-64-64-64-6)纳尔逊纳尔逊纳尔逊纳尔逊(H.J.NelsonH.J.Nelson)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的城市职能分类 平均值
32、(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与标准差()与标准差()与标准差()与标准差()=(4-15)(4-15)(4-15)(4-15)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的三级标准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的三级标准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的三级标准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的三级标准 +2+2 +3+3X Xi i(Xi(Xi)2 2n nn n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讨论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讨论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讨论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讨论 (图图图图4-1)4-1)4-1)4-1)(四)(四)多变量分析方法多变量分析方法多变量分析方法多变量分析方法 多变量分析方法的技术与流程多变量分析方法的技术与流程多变量分析方法的技术与流程多变量分析方法的技
33、术与流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多变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多变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多变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多变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各变量对城市差异性的影响各变量对城市差异性的影响各变量对城市差异性的影响各变量对城市差异性的影响 (表(表(表(表4-74-74-74-7)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的区别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的区别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的区别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的区别 关于多变量分析方法的讨论关于多变量分析方法的讨论关于多变量分析方法的讨论关于多变量分析方法的讨论 下一节下一节下一节下一节(图图图图4-24-24-24-2)图图图图 4-24
34、-24-24-2城市多变量分析流程图城市多变量分析流程图城市多变量分析流程图城市多变量分析流程图 资料矩阵资料矩阵资料矩阵资料矩阵列相关系数矩阵列相关系数矩阵列相关系数矩阵列相关系数矩阵行相关系数矩阵行相关系数矩阵行相关系数矩阵行相关系数矩阵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归并技术分类分类分类分类第三节我国城市职能分类第三节我国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 孙盘寿孙盘寿孙盘寿孙盘寿(1984)1984)1984)1984)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西
35、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 周一星周一星周一星周一星等(等(等(等(1988)1988)1988)1988)中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中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中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中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三、我国城市职能分类特点与问题三、我国城市职能分类特点与问题三、我国城市职能分类特点与问题三、我国城市职能分类特点与问题 理论与方法论的完善理论与方法论的完善理论与方法论的完善理论与方法论的完善统计资料的不充分统计资料的不充分统计资料的不充分统计资料的不充分思考题:思考题:、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
36、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些方面?些方面?些方面?、什么是城市职能?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什么是城市职能?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什么是城市职能?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什么是城市职能?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
37、别和联系有哪些?系有哪些?系有哪些?系有哪些?、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的进化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各阶、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的进化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各阶、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的进化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各阶、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的进化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各阶段的方法有哪些特点与问题?段的方法有哪些特点与问题?段的方法有哪些特点与问题?段的方法有哪些特点与问题?第五章第五章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第一节城市体系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城市体系的基本概念 一、一、一、一、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的词义辨析的词义辨析的词义辨析的词义辨析Chaos Chaos Ch
38、aos Chaos 混乱、无秩序、无规则的状态混乱、无秩序、无规则的状态混乱、无秩序、无规则的状态混乱、无秩序、无规则的状态SystemSystemSystemSystem整齐、有秩序、有规则的状态整齐、有秩序、有规则的状态整齐、有秩序、有规则的状态整齐、有秩序、有规则的状态 Urban systemUrban systemUrban systemUrban system城市有秩序的状态城市有秩序的状态城市有秩序的状态城市有秩序的状态 二、二、二、二、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的内涵的内涵的内涵的内涵 城市的空间作用
39、和等级关系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关系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关系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关系 三、三、Urban system Urban system 的地域性的地域性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群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群 (图(图5-15-1)图图5-15-1城市体系的等级划分城市体系的等级划分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不同职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不同职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不同职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构成的有秩序的城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构成的有秩序的城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构成的有秩序的城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构成的有秩序的城
40、市集合市集合市集合市集合。第二节中心地理论第二节中心地理论一、克里斯泰勒一、克里斯泰勒一、克里斯泰勒一、克里斯泰勒 (W.ChristallerW.ChristallerW.ChristallerW.Christaller)的中心的中心的中心的中心地理论地理论地理论地理论(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中心地中心地中心地中心地 (central placecentral placecentral placecentral place)与中心地职能与中心地职能与中心地职能与中心地职能 门槛门槛门槛门槛 (thresholdthresholdthresholdthresh
41、old)与服务范围与服务范围与服务范围与服务范围 中心性中心性中心性中心性 (centralitycentralitycentralitycentrality)与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等级(二)假设条件(二)假设条件(二)假设条件(二)假设条件 、区域自然条件的均质性;、区域自然条件的均质性;、区域自然条件的均质性;、区域自然条件的均质性;、区域交通条件的均质性;、区域交通条件的均质性;、区域交通条件的均质性;、区域交通条件的均质性;、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质性;、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质性;、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质性;、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质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合理性
42、。、人类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三)市场区的理论模型(三)市场区的理论模型(三)市场区的理论模型(三)市场区的理论模型 六边形网络及嵌套系统六边形网络及嵌套系统六边形网络及嵌套系统六边形网络及嵌套系统 (图图图图5-2)(5-2)(5-2)(5-2)(图图图图5-3)(5-3)(5-3)(5-3)(图图图图5-4)5-4)5-4)5-4)k k k k值值值值:某一市场区内拥有下一级完整市场区的数量某一市场区内拥有下一级完整市场区的数量某一市场区内拥有下一级完整市场区的数量某一市场区内拥有下一级完整市场区的数量 决定决定决定决定k k k k值的三原则值的三原则值的三原则值
43、的三原则:市场、交通、行政市场、交通、行政市场、交通、行政市场、交通、行政 (图图图图5-5)(5-5)(5-5)(5-5)(图图图图5-6)5-6)5-6)5-6)(四)中心地体系(四)中心地体系(四)中心地体系(四)中心地体系当当当当k=3k=3k=3k=3时时时时,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1,3,9,27,31,3,9,27,31,3,9,27,31,3,9,27,3n n n n(n=0,1,2,3,)n=0,1,2,3,)n=0,1,2,3,)n=0,1,2,3,)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1,2,6,18,?1,2,6,
44、18,?1,2,6,18,?1,2,6,18,?当当当当k=4k=4k=4k=4时时时时,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1,4,16,64,41,4,16,64,41,4,16,64,41,4,16,64,4n n n n (n=0,1,2,3,)n=0,1,2,3,)n=0,1,2,3,)n=0,1,2,3,)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1,3,12,48,?1,3,12,48,?1,3,12,48,?1,3,12,48,?当当当当k=7k=7k=7k=7时时时时,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市场区排列为:1,7,49,34
45、3,71,7,49,343,71,7,49,343,71,7,49,343,7n n n n (n=0,1,2,3,)n=0,1,2,3,)n=0,1,2,3,)n=0,1,2,3,)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中心地排列为:1,6,42,294,?1,6,42,294,?1,6,42,294,?1,6,42,294,?二、廖什二、廖什 (A.LoschA.Losch)景观景观(一)需求圆锥(一)需求圆锥(一)需求圆锥(一)需求圆锥需求随距离增加而递减需求随距离增加而递减需求随距离增加而递减需求随距离增加而递减(二)市场区与中心地体系(二)市场区与中心地体系(二)市场区与中心地体
46、系(二)市场区与中心地体系 k k k k值值值值:市场区数量市场区数量市场区数量市场区数量 =中心地数量中心地数量中心地数量中心地数量 (图图图图5-8)5-8)5-8)5-8)k=(mk=(mk=(mk=(m3)3)3)3)2 2 2 2+n+n+n+n2 2 2 2 (5-1)(5-1)(5-1)(5-1)k=(m+1/2)k=(m+1/2)k=(m+1/2)k=(m+1/2)3 3 3 3 2 2 2 2+(n+1/2)+(n+1/2)+(n+1/2)+(n+1/2)2 2 2 2 (5-2)(5-2)(5-2)(5-2)(图5-7)距离(价格距离(价格)需需求求d dY Y2 2Y
47、Y1 1X X1 1X X2 2r r图图5-7 5-7 需求圆锥需求圆锥rr最大需求半径最大需求半径达西(达西(达西(达西(M.F.DaceyM.F.DaceyM.F.DaceyM.F.Dacey)公式公式公式公式:k=mk=mk=mk=m2 2 2 2+mn+n+mn+n+mn+n+mn+n2 2 2 2 (5-(5-(5-(5-3)3)3)3)其中其中其中其中:(nm,m:(nm,m:(nm,m:(nm,m取取取取1,2,3,;n1,2,3,;n1,2,3,;n1,2,3,;n取取取取0,1,2,)(0,1,2,)(0,1,2,)(0,1,2,)(表表表表5-1)5-1)5-1)5-1)
48、表表表表5-1 5-1 5-1 5-1 廖什的中心地体系廖什的中心地体系廖什的中心地体系廖什的中心地体系m 1 1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5 5 m 1 1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5 5 m 1 1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5 5 m 1 1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5 5 5555n 0 1 0 1 2 0 1 2 3 0 1 2 3 4 0 1 n 0 1 0 1 2 0 1 2 3 0 1 2 3 4 0 1 n 0 1 0 1 2 0 1 2 3 0 1 2 3 4 0 1 n 0 1
49、0 1 2 0 1 2 3 0 1 2 3 4 0 1 2222k 1 3 4 7 12 9 13 19 27 16 21 28 37 48 25 31 k 1 3 4 7 12 9 13 19 27 16 21 28 37 48 25 31 k 1 3 4 7 12 9 13 19 27 16 21 28 37 48 25 31 k 1 3 4 7 12 9 13 19 27 16 21 28 37 48 25 31 39393939(三)廖什景观(三)廖什景观 (图图5-9)5-9)(四)两学说的比较(四)两学说的比较 三、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三、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第三节城市的空间作用第三节
50、城市的空间作用 一、城市空间作用的类型与条件一、城市空间作用的类型与条件(一)城市空间作用的类型(一)城市空间作用的类型 物流、人流、金融流、信息流物流、人流、金融流、信息流 网络密度与城市的等级网络密度与城市的等级(二)城市空间作用的条件(二)城市空间作用的条件(二)城市空间作用的条件(二)城市空间作用的条件 互补性互补性互补性互补性 (complementaritycomplementaritycomplementaritycomplementarity)中介机会中介机会中介机会中介机会 (intervening opportunityintervening opportunity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