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诗词赏析训练课件讲解学习.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353722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诗词赏析训练课件讲解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课外诗词赏析训练课件讲解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诗词赏析训练课件讲解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诗词赏析训练课件讲解学习.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外诗词赏析训练课件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注释】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霁(j):雨止天晴。6请根据诗意,在下i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先遣。(2分)()松径(或松林)()7登高远眺,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2分)答:8“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达了“望者”怎样的情感?(2分)6溪上或船上(溪上或船上(1分)柏林寺(分)柏林寺(1分)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溪上溪上”“柏林寺柏林寺”等关键词中得到等关键词中得到启发进行作答。启发进行作

2、答。7一是雨后,青山加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更显苍翠。(一点一是雨后,青山加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更显苍翠。(一点1分,意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青山霁后云犹在青山霁后云犹在”一句中的一句中的“霁霁”字表明雨后初晴,所字表明雨后初晴,所以以“青山如洗青山如洗”,“云犹在云犹在”写出雨后天空中飘着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显得写出雨后天空中飘着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显得更加苍翠。更加苍翠。8“惊喜惊喜”或者或者“惊奇与愉悦惊奇与愉悦”。(答对。(答对“喜爱喜爱”“赞美赞美”“热爱热爱”等情感,等情感,而无而无“惊惊”或意外或

3、意外”之意,得之意,得1分)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从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和诗人的行踪可以【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从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和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看出“望者望者”内心的愉悦,内心的愉悦,“雨后初霁雨后初霁”可谓可谓“惊喜惊喜”。天平山中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楝(li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答: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答6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在绵绵

4、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3分)分)7“送送”字是拟人手法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莺啼”相伴的情景;(相伴的情景;(1分)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分)望夫石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5、注】望夫石:亦作望夫山。(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1分)(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1)只似当时初望时)只似当时初望时(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望”字上做文章。字上

6、做文章。“望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层。一、二句从“望夫石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望”者一往情深。三句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望来已是几千载”比比“终日望夫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苦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恋的执着。“望夫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几千载”久望

7、之后,末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句突然出现“初望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初望初望”的心情最迫切,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望”字第三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已是”与与“只只似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3)B【解析】(【解析】(1)“只似当时初望时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

8、的神态,这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与“不回头不回头”意思相近。(意思相近。(2)重点是指出)重点是指出“望望”的三层不同意思。(的三层不同意思。(3)“行人行人”是是指指“望夫望夫”中的中的“夫夫”,即丈夫。,即丈夫。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2分)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2分)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分)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评分要点及说明】仅答【评分要点及说明】仅答“久别重逢久别重逢”之类不得分;答之类不得分;答“高高兴兴”“喜悦喜悦”之类,得

9、之类,得1分。分。(4分)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分)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的感慨。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注释】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才:仅。(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答:(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分)火炉中的

10、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分)(2)“梅花梅花”有高洁的志趣,(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分)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

11、称八寸为咫。5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6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7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2分)5旧时王谢堂前燕旧时王谢堂前燕6“旧帘旧帘”表明表明这是一个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寻常百姓家百姓家”。“旧帘旧帘”是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的标志。“旧帘旧帘”与上句中的与上句中的“新燕新燕”均均为名词,词性相对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符合诗歌的对仗对仗要求。要求。表现了主

12、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答到三点即可)7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1)暮。)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画面:枫林

13、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愁思!(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冷”字正点出了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冷山月,清猿无

14、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之情。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1)暮。)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愁思!(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冷”字正点出了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就连猿也为

15、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之情。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

16、1)暮。)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愁思!(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冷”字正点出了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

17、: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之情。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1)暮。)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愁思!(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冷”字正点出了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

18、清的猿声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之情。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19、。(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1)暮。)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愁思!(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冷”字正点出了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

20、景互融。示例二:通过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之情。月螺川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棹(zho):船桨。孤亭:这里指螺江。诗人:王猷定(y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1)诗中哪些自然景

21、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答:(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2)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参考译文】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

22、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东坡【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2分)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21.清幽,宁静清幽,宁静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的思想情感。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

23、,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2)繁茂,生机盎然繁茂,生机盎然13.(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和向往江上宋董颖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1.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_、_的特点。14.2.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

24、(1)空阔(宽阔、高远)空阔(宽阔、高远)(2)澄澈(明净)澄澈(明净)15.【答案】示例一:第二句。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答案】示例一:第二句。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离的形单影只。离的形单影只。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反复抚弄沙边柳,正是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反复抚弄沙边柳,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示例三:第四句。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示例三:第四句。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眼下正有离别之愁。眼下正有离别

25、之愁。田舍田舍【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注释】田舍:农家。筑圃:修筑打谷场。菁:水草。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1全诗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13.“乐乐”或或“乐哉乐哉”(2分)分)“忙忙”(1分)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2分。答分。答“乐乐”或或“乐哉乐哉”,得,得2分。若答分。若答“忙忙”字,字,得得1分。分。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

26、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喳喳喳地叫得正欢。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是近景。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分)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4.酒旆、夕阳、两三航5.渔人晚归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

27、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1.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2.答案示例:答案示例:语言:语言: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瘦”状马,以状马,以“倦倦”绘鸟,言简义丰,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以形传神;诗用马诗用马“驮驮”,愁由鸟,愁由鸟“呼呼”,柳花,柳花“添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28、。写法:写法: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马”“鸟鸟”“柳柳花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寓情于景。借对寓情于景。借对“马马”“鸟鸟”“柳花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

29、泊的厌倦和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答:2.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2.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

30、,每个要点分,每个要点1分)分)13.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愤感情。(3分,每个要点分,每个要点1分)分)晴江秋望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1.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评分:共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10.“斜”现读xi,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2分)11.诗的

31、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答:1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1、xi共共2分分2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3答案示例:既用答案示例:既用“闲闲”来反衬农家的来反衬农家的“忙忙”,突出了人的,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共共2分分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答: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7.(4分)依:用拟人手法(分)依:用拟人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富有情趣。(2分)分)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之宁静、清幽(2分)分)8.(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春草绕院门,松

33、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恬静心情。(2分)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本诗标题与全诗内容是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分)(2)本诗尾联中的“徒”字有哪几层意思?(4分)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分,意近即可)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

34、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分)(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2分)(1)抒发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着一种满足之感。)抒发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着一种满足之感。(2分)分)(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

35、、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2分)分)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注】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的景色。(3分)2.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3分)6.芦花芦花孤舟肃杀、凄寒孤舟肃杀、凄寒【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比较简单。7.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

36、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亡国之恨。活的孤寂之感,亡国之恨。题齐安城楼杜牧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注】呜轧(y):拟声词。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1(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3分)(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分)(1)()(3分)分)“寒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既写出了水

37、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下的清冷场景(1分),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分),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2分)。分)。(2)“七十五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1分),分),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惆等)之情(2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写出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写出“家乡遥远家乡遥远”给给1分,写出分,写出“思乡之情思乡之情”给给2分。意对即可。分。意对即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38、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6.(1分)分)“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或或“中原中原”或或“中原大地中原大地“或或”中国中国“。7.(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一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一点1分,满分分,满分2分为止,意分为止,意

39、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8.(3分)分)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借古讽今“不得分);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答出一点得(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分,答出两点得3分)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

40、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言外之意是。(2分)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分,意近即可)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共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

41、气势。(共3分。意近即可)分。意近即可)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释】啭:鸟婉转地叫。移:移动,这里指飞翔。向:在。1.“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2.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3.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1.知道知道2、前两句描写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自由自、前两句描写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自由自在在,百啭千啼;山花烂漫百啭千啼;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树间树间,恣意欢畅恣意欢畅3.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生活自

42、由自在、不受羁绊的生活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注】蘼芜(mw):香草名。2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2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21.“窈窕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靡芜草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靡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22.诗人沐浴

43、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之情。赠荷花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白白莲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1列举以上两首诗中三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词。2写出一句与荷花或莲叶相关的诗句或谚语。3细读以上两首诗,说说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1卷舒开合素花别艳(

44、写出任意三组即可)2诗句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谚语示例:荷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3李商隐的赠荷花先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诗人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陆龟蒙的白莲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大意符合即可)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1,古人评诗常用古人评诗常用“诗眼诗眼”的说法,所谓的说法,所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

45、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一句中的“诗眼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是哪个字?为什么?(空。诗歌首颔两联都在写景,渲染了古寺特有的幽静氛围。颈联开始融入作者主观感受,把客观景致与诗人的禅思理趣合在一起写,山光使鸟性欢愉,潭影使人心空寂。“空”字有力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心中的杂念、浮躁消失殆尽的美妙境界。)2,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3,诗中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

46、中的当中的“俱寂俱寂”与与“钟磬音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不矛盾。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有力地表现诗人在寂静幽深的寺院中找到了内心的“静境”,意境深长,发人深思。)阅读杜甫诗登岳阳楼回答问题。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2

47、,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颔联写登楼所见,突出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坼”“浮”两字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了吴楚两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诗句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的浩瀚无边。)阅读辛弃疾破阵子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3.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2.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

48、的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3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

49、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阅读黄鹤楼1,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描绘这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汉阳城里树木葱郁和鹦鹉洲上芳草繁茂的画面。表达

50、了诗人登楼时的思乡之情)2。“日暮”(时间)和“烟波江上”(景致)与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谈谈你的理解。(有。“日暮”之时间所见“烟波江上”之景致,优美而迷蒙,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不禁归思难禁)阅读归园田居1,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