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教学文稿.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353542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教学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教学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教学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教学文稿.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2012年高考题)年高考题)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分)江城子江城子 秦观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变做:纵使

2、。(1 1)概括)概括“杨柳杨柳”“”“飞絮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分)(2 2)词中)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一句是从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 4分)分)(2)词中)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

3、)化用而来,请比较)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两者的的异异同同。【答案答案】1、共同点:共同点:都运用了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绵延。(。(2分)分)2、不同点:、不同点:手法和内容情感手法和内容情感不同。不同。李词运用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暗喻;李词抒发的是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离别之苦。(2分)分)(冲刺训练(冲刺训练3)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目

4、。(8分分)越调越调 凭栏人凭栏人江夜江夜 张可久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1 1)请联系全曲赏析)请联系全曲赏析“江上何人搊玉筝?江上何人搊玉筝?”的的表达表达效效果。果。用用问句问句将注意焦点集中到人物和主要事件上,将注意焦点集中到人物和主要事件上,到底是到底是“何人何人”,最终无法了解,这为美妙动人的,最终无法了解,这为美妙动人的音乐增添了距离感、神秘感、朦胧感;音乐增添了距离感、神秘感、朦胧感;对于对于“何人何人”的追问的追问强化了强化了读者对美妙音乐的印象。读者对美妙音乐的印象。【答对其中

5、两点即可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冲刺训练(冲刺训练3)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的题目。(8分)分)越调越调 凭栏人凭栏人江夜江夜 张可久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2 2)将此曲与白居易)将此曲与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中的中的“醉不成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忘归客不发”作比较,说出他们作比较,说出他们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上上的的相同相同之处。之处。都描写了都描写了“江江”“”“月月”等景

6、物为音乐作等景物为音乐作烘托烘托,都描写了听众反应来突出音乐效果(都描写了听众反应来突出音乐效果(侧面描写侧面描写)。)。都都以实写虚以实写虚,主人公虽然没有出场,但其技艺却,主人公虽然没有出场,但其技艺却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求求“同同”关键词;求关键词;求“异异”关键词关键词比较思想情感比较思想情感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体味情感 江宁夹口三首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其三)宋宋王安石王安石 落帆江口落帆江口月黄昏月黄昏,小店无灯欲

7、闭门。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舟下建溪 宋宋方惟深方惟深客航收浦客航收浦月黄昏,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系舟犹有去年痕。(1)(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 月黄昏月黄昏 三个字,且用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析。(4(4分分)辽宁卷辽宁卷17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

8、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8分分)原则: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船船舟舟店店店店无灯无灯无灯无灯枫半死枫半死枫半死枫半死帆帆航航答案:答案:“月黄昏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了基本色调。方法: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体味情感。客船、客船、“无灯无灯”、野、野(小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孤寂怅惘的心绪。

9、的心绪。步骤一:总论。步骤一:总论。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步骤三:体味情感步骤三:体味情感1、求求“同同”关键词关键词:客船、客船、“无灯无灯”、野、野(小小)店、半死枫树等店、半死枫树等北京卷北京卷12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题(8 8分)分)夜游宫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

10、死。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词中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残,心未死 与陆游与陆游书愤书愤中中 塞上长城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相比较,两处所表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 4分)分)比较比较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异同异同原则: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整体把握,求同辨异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比较比较情感情感异同异同 答案:答案:答案:答案:词句

11、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 1、求、求“同同”关键词:关键词:2 2、存、存“异异”关键词: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自许;鬓虽残、衰鬓斑鬓斑谁知、心未死;谁知、心未死;空、衰、斑空、衰、斑比较表达技巧比较表达技巧方法

12、:方法: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原则: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求同析异整体把握,求同存异,求同析异福建卷福建卷10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李 白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而作此诗。(1 1)

13、诗中的)诗中的 雁雁引愁心引愁心去去 一句,有的版本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写作 雁雁别秋江别秋江去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为什么?(4 4分)分)更妙更妙为什么为什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李 白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1 1)诗中的)诗中的 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 一句,有的版本写作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雁雁别秋江去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

14、4分)分)答案:答案:“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运用了运用了拟人拟人手法,写出了李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白流放遇赦的高兴高兴心情。心情。步骤一:总起。步骤一:总起。这一句写这一句写大雁有意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君山有情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映衬。“引愁心引愁心”比比“别秋江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颖。步骤二:解析诗句。步骤二:解析诗句。步骤三:总结。步骤三:总结。比较思想情感比较思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体味情感。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整体把握,求

15、同存异,辨同析异比较表达技巧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小 结诗歌鉴赏比较原则诗歌鉴赏比较原则 塞上听吹笛塞上听吹笛 高高 适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李 益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1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2 2)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3 3

16、)比较两首诗的语言。)比较两首诗的语言。(4 4)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14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进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进行比较。(8(8分分)典型试题:典型试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塞上听吹笛塞上听吹笛 高高 适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李 益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1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

17、想感情。)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高诗写景,表现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还的和高诗写景,表现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还的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乡之情。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乡之情。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14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进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进行比较。(8(8分分)典型试题:典型试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角度:高诗妙用通感,将修辞手法角度:高诗妙用通感,将梅

18、花落梅花落笛曲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对故乡梅的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对故乡梅的联想。李诗恰切比喻,联想。李诗恰切比喻,“沙似雪沙似雪”、“月如霜月如霜”,写出边,写出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抒情手法角度:高诗寓情于景,和平宁谧和思乡之抒情手法角度:高诗寓情于景,和平宁谧和思乡之情蕴于情蕴于“雪净雪净”、“牧马牧马”、“月明月明”、“羌笛羌笛”和和“梅梅花花”的意象中。李诗写景兼抒情,前三句写景、写声,后的意象中。李诗写景兼抒情,前三句写景、写声,后一句抒情。一句抒情。表现手法角度:高诗虚实结合、象征暗示,表现手法角度:高诗虚实结合、象征

19、暗示,“雪净雪净”写春来,象征危机化解,写春来,象征危机化解,“月明月明”暗示边塞安静,暗示边塞安静,“牧牧马马”暗示胡马北还和将士牧归。暗示胡马北还和将士牧归。“羌笛羌笛”暗示边烽暂息的暗示边烽暂息的安闲;前两句实写表现边塞和平生活,后两句虚写边塞梅安闲;前两句实写表现边塞和平生活,后两句虚写边塞梅花满关山的景色。李诗烘托铺垫,花满关山的景色。李诗烘托铺垫,“沙似雪沙似雪”、“月如霜月如霜”渲染环境艰险,衬托悲凉的思乡之情。渲染环境艰险,衬托悲凉的思乡之情。塞上听吹笛塞上听吹笛 高高 适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借问梅

20、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李 益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 3)比较两首诗的语言。)比较两首诗的语言。炼字角度:高诗一个炼字角度:高诗一个“满满”字,既写牧马时字,既写牧马时节梅花该落的合情合理,也洋溢节梅花该落的合情合理,也洋溢“埋骨岂需桑梓地埋骨岂需桑梓地”的盛唐豪情,更隐含全体将士怀乡的不伤之思。的盛唐豪情,更隐含全体将士怀乡的不伤之思。李诗的一个李诗的一个“尽尽”字,写了将士怀乡的无一例外和字,写了将士怀乡的无一例外和绵绵不尽的乡愁。绵绵不尽的乡

21、愁。语言特点:高诗苍凉高壮,不以文采华丽见语言特点:高诗苍凉高壮,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虽有思乡之情,却不低沉哀婉,充满慷慨昂扬长,虽有思乡之情,却不低沉哀婉,充满慷慨昂扬的基调。李诗简洁清空,不事雕琢,以神运笔,不的基调。李诗简洁清空,不事雕琢,以神运笔,不落行迹,进入诗中的内容无不是具有塞上特点的事落行迹,进入诗中的内容无不是具有塞上特点的事物。物。典型试题:典型试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塞上听吹笛塞上听吹笛 高高 适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22、 李李 益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1)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2)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3)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4)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典型试题:典型试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阅读下面的元曲,联系王维的阅读下面的元曲,联系王维的阅读下面的元曲,联系王维的阅读下面的元曲,联系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

23、,完,完,完,完成后面的题目。成后面的题目。成后面的题目。成后面的题目。仙吕仙吕 后庭花后庭花 赵孟頫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戴荷叶归去休。相同点:相同点: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不同点:不同点:王维诗的结尾直接写出归隐的意愿,而这首王维诗的结尾直接写出归隐的意愿,而这首散曲则含而不露,只用散曲则含而不露,只用“归去休归去休”三

24、字作了点暗示。三字作了点暗示。水乡秋雨来时充满动感的暮色:全水乡秋雨来时充满动感的暮色:全幅造境,以水为主,写的是水乡景色,水乡风情。幅造境,以水为主,写的是水乡景色,水乡风情。(1 1)赵孟頫与王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精通)赵孟頫与王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精通诗画。而王维的诗画。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和赵孟頫的和赵孟頫的后庭花后庭花都是诗中有画。都是诗中有画。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撒满宁静的月夜: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撒满宁静的月夜:三联写景,有山有水,写的是空山景色,村民生活。三联写景,有山有水,写的是空山景色,村民生活。后庭花后庭花描绘了描绘

25、了 (2)这首散曲与王维的)这首散曲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相比,在思相比,在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很多相似支出,也有不同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很多相似支出,也有不同的的地方,请你说说它们的异同。的的地方,请你说说它们的异同。(2012年)年)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分)江城子江城子 秦观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韶华不为少年留。

26、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不尽,许多愁。注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变做:纵使。(1)概括)概括“杨柳杨柳”“飞絮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情感。(4分)分)(2)词中)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一句是从“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化)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27、)分)江城子江城子 秦观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变做:纵使。(2)词中)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

28、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同。(4分)分)【答案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分)(2012年)年)14.阅读下

29、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分)江城子江城子秦观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变做:纵使。(1)概括)概括“杨柳杨柳”“飞絮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

30、的情感。(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分)答:答:_【答案答案】“杨柳杨柳”“飞絮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分)(2)词中)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分)

31、答:答:_【答案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内容不同。(2分)分)课课 堂堂 练练 兵兵浙江卷浙江卷16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齐齐安郡中偶题安郡中偶题

32、暮热游荷池上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杜牧 杨万里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半缕轻烟柳影中。披襟拦得一西风。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一时回首背西风。低面深藏碧伞中。低面深藏碧伞中。(1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刻时刻的景色,的景色,均以荷与均以荷与_为诗歌的主要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意象。(。(2 2分)分)(2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来刻画来刻画 荷荷 的形象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荷 所表现出

33、来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情感特点,并特点,并作简要分析。(作简要分析。(4 4分)分)傍晚傍晚 西风西风答案:答案:都采用都采用拟人拟人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齐安郡中偶题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半缕轻烟柳影中。披襟拦得一西风。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一时回首背西风。低面深藏碧伞中。低面深藏碧伞中。1、比较表现手法比较表现手法 求求“同同”关键词关键词2、比较情感比较情感 存存“异异”关键词关键词倚恨

34、倚恨回首回首 背背 低低 藏藏背背 披披 愁愁藏藏拦拦低低回首回首 拟人拟人步骤一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二步骤三步骤三 前一首的前一首的“绿荷绿荷”有有“恨恨”而而“背西风背西风”,含,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伤感不平之情,基调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凄怨低沉。后一首的后一首的“荷花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似是“愁热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怜爱喜悦喜悦之情,基调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活泼有趣。2 2、解题要领、解题要领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赏。结合题意,找准比较鉴赏点结合题意,找准比较鉴赏点(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和不同点)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