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心得20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心得2021.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心得2021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心得 5 篇【篇一】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通知的印发,使得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就关于单位绩效考核提供了指导方向、指导思想、考核依据。一、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进一步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
2、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二、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基本依据,作为检验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三、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
3、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四、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通知指出,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发展。五、加强推动高质量
4、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组织协调通知要求,加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强化组织部门主责主业意识,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工作衔接,力求简便高效,力戒形式。把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更好结合起来。【篇二】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为引导党员干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发挥职能作用的行动指南。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新时代,新要求,新担当、新作
5、为。对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绩考核也要紧跟新时代步伐、紧贴人民期盼,用好政绩考核“指挥棒”,突出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突出“考什么”,在细化指标上提升考核“精准性”。考核指标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考核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要突出政治标准、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作为政绩评价的基本依据;要对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潜绩与显绩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充分考虑地方和部门工作性质、职能职责特别是
6、关系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放管服改革、提供公共服务等的实际成效,科学分级分类精准设置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社会评价等考核指标,引导党员干部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突出“怎么考”,在以民为本上提升考核“人民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政绩考核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要坚持一时和一贯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充分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等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贯穿
7、于考核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标尺,防止考察失真、用人失误。突出“如何用”,在奖惩分明上提升考核“实效性”。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政绩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奖勤罚懒,鞭策后进、鼓励先进,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培养教育、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要建立考核结果公开制度,把政治坚定、人民满意、实绩突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不断激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激情,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要加大对政绩掺假注水行为的惩治力度,树立正确的政绩和选人用人风向
8、标。要建立完善优化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篇三】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这就说明政绩考核不仅事关领导干部,而且还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此,组工干部在政绩考核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民为本、用好民意、为民服务,方能用好手中的“指挥棒”。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出发点,以民为本。政绩考核从表面上来看,看的是领导干部的成绩单,但实际上看的是领导干部的“售后服务单”。因此在政绩考核中,组工干部要坚持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重点看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解决
9、了多少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它来自人民。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它不是为了所谓的“政绩”,而是要权为民所用。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着力点,用好民意。如何让政绩考核更真实、更具民意、更高质量,还接地气,其实着力点还是在人民群众。组工干部在政绩考核中要增强群众参与度,不能远在庙堂之上,关起门来搞。而应该走进寻常百姓家,敞开大门欢迎人民群众参与,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以人民群众的认可、“好话”作为衡量好政绩的标准,以人民群众的
10、质疑、“坏话”作为检验政绩较差的依据。要注重分析p 群众主观感受指标,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政绩考核离不开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政绩考核就会失去重心,甚至偏离方向。因此,政绩考核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着力点,用好民意,才能更好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落脚点,为民服务。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政绩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把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任人唯贤,
11、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要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正说明了这一点。组工干部在政绩考核中,不仅要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而且更应考核领导干部从政的导向。要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组工干部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政绩考核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以民为本、用好民意、为民服务,做到政绩考核与民相关,才能用好政绩考核这根“指挥棒”,让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篇四】“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政绩考核工作是考察干部综合素质的“
12、试金石”,也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为新时代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组工干部要用好考核“炼丹炉”,炼就政绩考核工作“火眼金睛”,真正为党员干部“画准像”。深入实际观察干部,不断增添“炉中料”。作为干部选拔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如果工作作风不深入,就了解不到干部的真实情况。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才能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干部的
13、优劣,考察干部的得失,千万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凭印象、做决断。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干部的优劣,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要充分依靠群众,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打分”。多维立体考察干部,时刻关注“炉中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干部,进行综合分析p 研判,才能提高识人用人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突出重点进行实绩考核,深入基层进行实地分析p 、实绩评价,注重在重点工作一线看干部、选干部,把重点岗位作为培养、考察干部的“炼金炉”,将干部考核从“闭门考察”向“开门考察”转变,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用好群
14、众评价这面镜子,倾听干部考核中的群众声音,从群众角度照出干部工作“实景”、照出干部作风“死角”,让干部考核考透、核准。注重一线培养干部,精准“灶”就“炉下火”。“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从实践中培养选拔好干部,既要靠干部自身加强实践锻炼,也要靠组织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要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建立和完善选拔优秀村(社区)干部担任乡镇党政领导副职,注重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加大从基层一线招录公务员比例,不断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要优先从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优秀干部中选拔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使那些沉得下去、踏实肯干的干
15、部,受到鼓励、受到器重,避免把基层锻炼当“镀金”、作“跳板”,真正使培养锻炼干部的过程成为提高干部能力素养的过程。“大器不可小用,小士不可大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干部考核工作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在“准”“全”“效”上下功夫,激励干部敢为人先、担当作为,敲响改革的鼓点、踩实发展脚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篇五】“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近日,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围绕新时代、新气象、新思路,展望新格局、新发展、新未来,为组工干部握好“指挥棒”、持稳“度量衡”划定范围、找
16、准基调,为广大领导干部设定“基准线”“高标杆”,促使其成为“为天地立心”的“刚正清官”、“为民生立命”的“忠厚廉吏”。“度”准干部理解力,擦亮忠诚担当的干部底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才能成为干事创业的“先行者”“弄潮儿”。用政绩考核度量干部的政策理解力,考察干部是否具有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否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将党的方针政策、人民的建议诉求、社会的发展动向作为“枕边书”“随身册”,把增强政策学习力、提升理念理解力作为自身目标。“量”好干部执行力,锤炼真抓实干的干部作风。领导干
17、部是“火车头”“掌舵手”,干部的贯彻执行力、应急处变力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效率、效果。紧握政绩考核“指挥棒”,设置直指干部贯彻效率、执行效果的具体考核指标,用“成绩单”“记事簿”“排名榜”说话,让“行动派”“实干家”脱颖而出,令“理论派”“空想家”自惭形秽。通过考核将干部的“注意力”“关注点”转移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变考核为动力,促使干部努力为自己的“考核表”增添“加分项”“闪光点”。“衡”清干部“群众缘”,塑造贴近民心的干部形象。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要眼睛向下、意志向上,脚步向下、视野向上,真正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肩并肩,将提升群
18、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好政绩考核“度量衡”,就要让群众走上干部考核的“评判席”,将群众感受、公众评价引入干部考核范围,引导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出点子,让群众成为干部成长的“见证者”“记分员”。充分发挥干部政绩考核的“度量衡”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聚焦于高质量发展,着眼于民生大小事,才能重塑干部作风,建强干部队伍。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初探杜元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社会发展重心的指示器,也是导引领导干部行为的指挥棒。改革开放以来,一度仅以经济发展、GDP增长为领导干部工作中心与热点,这些因素也是各地政府考核干部的硬指标。于是出现一种社会风气:各级干部热衷于追求经
19、济效率、招商引资数量、地方道路、广场、楼堂馆所硬件建设,拼速度,比规模,政绩工程层出不穷,还美其名为打造招商引资环境;而对节能减排、资环境保护、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缺乏热情,这方面工作是干部考核盲点,干部工作软肋。因此,当前研究改进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标准和方法很有必要也非常紧迫,特别是对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为什么要改进现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政绩考核体系是干部从政行为的风向标。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才能使领导干部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才能为群众
20、准确地识别、评价、监督干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一)现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由来和作用。从1980年初期到中期,干部考核从强调主观性的政治态度考核转向对具体的、可衡量的和量化的指标考核。到了198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已经建立了正式的关于县和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年度考核的指标。包括从工业总产值、税收、农业产量到基础设施的投资、人口增长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等,旨在将干部的政绩考核标准化和系统化。1995年,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1998年,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20_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央又相继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2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考评试行办法、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等关于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文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对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即扮演了所谓的“指挥棒”的作用。首先,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作用。这种政治激励在改革开放头2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具有明显的作用。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极大地激励着地方领导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这种制度在地方官员中引入了政治竞争,因为地方官员的升迁和物质利益直接与其政绩相关,更重要的是,它为上级官员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22、提供了实质性的手段。其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政府职能正在由微观走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全面管理走向有所侧重,正在经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的过程,着重要解决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与错位等问题。总的来说,现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目标和标准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相一致,对政府职能转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成为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二)现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不足。现行的政绩考核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核内容笼统,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尽管目前干部绩效考核内容也包括思想
23、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但从各单位 2规定的内容来看,都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往往无法进行实际考核。有的单位简单地把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作为考核内容,缺乏具有本地方和本部门特点的专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受到严重影响。第二,考核指标设臵不合理,考核体系不完整与科学,考核指标单一性甚至唯一性。这导致部分官员成天围着GDP转,社会“弥漫”着浓浓的“招商引资”气息。第三,考核主体缺乏民意性。考核的主体主要是上级官员,缺乏让广大群众参与评判与监督的渠道与机制,使干部政绩没有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民意,其考核往往只能成为对上负
24、责的一种手段。第四,考核泛滥名目繁多,滋生形式。大有通过考核来解决一切问题之势,其结果往往陷入一种“考核治国”的简单运作逻辑之中。第五,考核结果的定位与运用不够合理。有的部门或单位不能合理、及时、准确地运用考核结果,例如,有的强调考核结果的运用与干部的升降奖惩相挂钩,但给予什么鼓励、如何鞭策和惩处,缺乏统一的尺度和具体硬性措施,使考核结果的运用缺乏科学性。(三)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应包含的内容。当前,政府工作具有目标多元性和价值多样性的特征,而“政绩”则体现了一种系统、全面和多层次的价值内涵。因此,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仅是所做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益,还包含行政成本、政府效能、政治稳定、社会进
25、步、良性发展、持续运行等多种含义。因而,笔者认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通常都应评估领导干部政绩的四个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经济性表示投入成本的最小化程度,考查领导干部的成本意识,开支节约程度。效率性表示既定投入水平下产出水平的最大化,一般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包括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效果性表示产出结果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一般通过人民群众对 3结果的满意程度来衡量。公平性表示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弱势群体是否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一套的考核标准和办法越来越不能客观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也不
26、能真实体现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同时也难以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因此,当前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研究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和方法,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二、积极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指标决定着政府工作的导向。建立科学完善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及绩效评估方法,就是要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引导政府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终形成科学的地方发展观,真正做到勤政为民,求真务实。(一)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绩考核制度。政绩考核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联动才能达到应有效果。从目前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来看,还需建立以下六项相关
27、制度:一要规范干部岗位职责。目前干部岗位职责规范不明确,工作职责相互交叉,多头负责严重,干部履行职责随意大,考核时对其工作实绩往往难以把握。因此,必须要把建立党政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党政班子的主要职能,精简领导职数,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规范班子成员各自的岗位职责,减少交叉兼职。二要建立与考核评价标准相衔接的统计支持系统。由于统计上的原因,一些比较能够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集中体现领导班子政绩、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指标,因为没有统计数据,在实践中无法核实。因此,要及早研究建立高效可靠的统计支持系统,把涉及考核 4的经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及党建工作的主要
28、指标一律纳入统计部门的业务范畴,定期公布统计数据和分析p 报告,对一些指标也可通过审计办法予以审定。三要建立经常性考核机制。各单位平时要做好目标的自我监控工作,单项指标完成情况要每季向上级职能部门申报,经部门检查核实认定和考核办公室汇总审核,并报经分管领导审定后,纳入统计部门数据库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年底组织考核组进行全年工作实绩考核。四要探索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党委政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因此,党政干部的政绩评价应以群众评价为主。如市场监管方面如何,应主要看“企业满意度”,在社会管理方面如何应主要看“公民满意度”,等等。为此,当前要把各地开展的“满意机关”社会化评比活动进一步规范化、正常化、制度化
29、,作为民意调查制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今后可逐步将民意调查交由社会调查机构来完成,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五要建立考核责任追究制度。要精选考核组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素质。同时,严格相关责任及失责追究制,对不能履行工作职责、提供虚假情况、考核结果失真失实或违反纪律的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六要建立考核监督制度。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聘请政绩考核工作监督员,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预告、公示和公议制度,将能公开的考核内容、过程和结果向公众公开,增加考核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新闻工作者、民主党派
30、和各种民间社团代表的监督。通过多方位的监督,促使考核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严格遵守纪律,坚持考核程序,自觉做到公道正派,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二)必须把“民生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如今,各地 5各部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使群众切实感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政绩考核体系时,按十七大提出的思路进一步体现民生观。因此,在考核干部政绩时,加大民生指标的分值设臵是一种有益探索。比如在经济发展指标中,强调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人均GDP及其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与民生状况
31、指标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率、农村人均收入及其增长率等具有相同的分值,这样的考核可以让干部更加注重与民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群众最关心什么,干部就该考虑什么”。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十七大部署的重大任务。随着对民生指标的日益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有效参与,对干部的政绩考核必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真实。而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将促使广大干部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而更好地心系民生、服务民生。(三)必须把“环保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用环保指标考核干部,既是真实民意的反映,也是民意的诉求。我国作为人均资匮乏的人口大国,传统的经济核算
32、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因为过去的统计方法只对GDP经济增长数字进行统计,而没有体现生态、自然、环保等要素的统计。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对环境、生物破坏也很突出,从根本上导致了经济价值的“提前消费”,而这种“提前消费”只会把经济发展带入死胡同。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实践也证明,忽略了社会层面的发展,其中包括人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水平、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与资保护等,以牺牲能消耗、环境资为代价,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增长,留下的却是永久的危害和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保 6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不断的发展后劲。在新的历史
33、发展阶段,在经济有了一定能级和规模后,现代化建设更要突出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特别需要明确一种认识:GDP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而经济发展也只是政府绩效的一个指标。我们不能忽略社会层面的发展,其中包括公平分配、公共服务水平、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与资保护等,都应成为对党委政府宏观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现行的干部制度之下,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政绩观能否确立以及考核体系是否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把环保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未完成任务、环境
34、质量恶化、发生重大污染事件的责任人追究责任。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地方干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四)必须把“行政成本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力度,其中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但最终实现建设节约型政府的目标,还亟须加强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工作。从198_年到20_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3和12.7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的增
35、长速度。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8_年的10到20_5年的19.2。20年间增长将近一倍,超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6的标准。同期,我国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只提高了0.5, 7国防、科技和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8、1.2和0.4个百分点。可见政府浪费加大了财政负担,挤占了科教文卫医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因此,应把行政费用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公务员人均行政费用和行政费用增长率等作为行政费用的控制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既注重政府职能实现程度,又注重纳税人满意程度;既注重行政结果,又注重行政成本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赏罚分明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激发和保护政府官员节约和用好公共资的积极性。 参考书目: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2、赵家骐:努力推进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建设,人民日报, 20_年03月03日,第十五版;3、楼阳生:用科学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 20_年03月03日,第十四版;4、周凯: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学习时报(学习教育专版),20_4年05月31日;5、张晓燕:以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导向,学习时报,第495期,2021年7月20日。范文主题突出,语言铿锵。很经典。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