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制造业企业信息化(1)269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制造业企业信息化(1)2691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读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现在已进入到信息化社会。当今,信息资源所起的作用已经超过了物质和能源这两种传统的资源,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和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都更加关注和重视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手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把发展信息化作为我国的国策。因此,我们必
2、须把握住当前的机遇,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何谓制造业?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工业?工业是指开采资源并对其加工,从而为社会提供商品、服务或资源的生产部门的总称。如能源开采、采矿、石油炼制、化工、制药、食品、纺织、服装、电子器件、仪器仪表、汽车、机械等。 制造业是工业中的重要成员。在工业部门中,制造业占有中心地位。何谓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从以上定义来看,制造业的输入是各种自然的或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输出社会需要的产品。
3、这里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在这个定义下,那种采掘业(采油、采煤、采矿等)不属于制造业。例如,石油开采不属于制造业,而石油练制则属于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是工业产品的生产者。制造业企业的基本任务就是为社会提供用户所需的工业产品(包括工业劳务);同时要求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以期取得必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造业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如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能源等),经过一系列或多种形式的变换(如,机械等行业的物理变换;化工等行业的化学变换),使其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有形的产
4、品或无形的产品)提供给社会。 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分工精细的复杂机构,它由许多生产环节和职能部门组成。生产部门采用各种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配备各种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从事产品的生产制造活动。制造业企业各部门各环节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企业的所有职工和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为了使企业达到这个共同的目标,必须通过企业管理过程,即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一系列管理手段,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职工的行动协调起来,按照统一的计划,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产品为中心进行的。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定单制定生产计划,并根
5、据企业现有的库存资源,采购生产所必须的物料,安排生产设备和人员进行生产。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活动也是围绕着产品开展的,如编制产品的生产计划,控制产品的生产进度,保证产品的质量,控制产品的成本等。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在现代制造业企业中,科技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加工中,采用了大量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大量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在整个企业的运作中,从产品设计和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到日常办公都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带动了企业管理的变革,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组织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超越了企业原有的
6、框架和运行模式,对企业管理现行模式是一场革命。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为其它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国防,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一切所需的产品和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原动力。如果没有制造业不断地为各行业先进的装备,就不能有效地提高产业部门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没有先进的、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企业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使我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许多国际的著名企业,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及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大举进入我国
7、市场,对我国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下,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比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这些差距,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技术和经验,迎头赶上去。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以下几点。 信息爆炸的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制造业生产产品的规格型号、花色品种越来越多。使得一个企业同时生产的产品种类大量增加;同时,产品的功能、结构、工艺、材料等越来越复杂。因此,制造业企业的技术部门、生产管理部门需要处理的制造数据急剧膨胀,这对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提高
8、数据处理的能力,才能使企业摆脱被动的局面。 市场和劳务竞争的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全球化和信息化。全球化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但提升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也使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运行效率和活动空间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商务平台和新的技术条件下,传统制造业重新进行了调整和出现了新的分工。发达国家主要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中国。在这种市场和劳务竞争国际化的条件下,使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直接与许多国外的跨国公司在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进行正面的竞争。
9、信息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出现的又一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构成的一种综合性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模式、竞争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因素。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严峻的挑战。对于那些忽视信息技术应用的企业都将被社会抛弃。 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近二三十年来是科学技术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各种高新技术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工艺、自动
10、化、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的面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能力。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要求得生存,就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将生产和经营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永远充满活力。高新科技的应用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1) 高新科技的应用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 高新科技的应用有利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可以使企业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速度,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 3) 高新科技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含量,使新产品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4) 高新科技的应用可以改造企业的加工制
11、造技术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的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保证产品质量; 5) 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优化管理。我国制造业起步比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技术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制造业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为了尽快形成我国自主创新的制造体系,必须积极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以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的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是通过出色的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的。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随着科学
12、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的进步,产品质量和成本已成为企业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而不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产品竞争开始向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方面转化。在当前,市场上的商品淘汰的很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除了是由于科技发展快的因素以外,主要是由于当今市场已转化为客户至上的“买方市场”,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市场的压力迫使企业再也不能安于单一品种生产的现状,企业要千方百计地推出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那种“工厂生产什么,客户就买什么”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企业只能提高开发制造的能力,以高速开发出客户所需要的新产品。当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是否赢利,很
13、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快速开发产品,制造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大力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即将企业开发、制造,到产品推向市场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得越短越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要大力用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开发和制造能力,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社会生产能力的过剩和商品的极大丰富。商品市场由生产导向的“卖方市场”转化为客户导向的“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客户选择商品的余地更大了,客户对商品更加挑剔了,客户的需求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的倾向,市场竞争便得十分激烈。只有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生产出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
14、品,企业才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的重心也不得不由过去的“生产导向”转化为“客户导向”。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的忠诚度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客户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在打完质量战、价格战之后,现在把注意力转移到客户上来。同时,由于激烈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各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某些产品(如电视机等)从性能、外观到质量,很难找出差距。因此,商品的品质已不是客户选择的主要标准,当前客户更看重的是商家能为客户提供的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及时性。企业要提高客户满意度,只有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优质的服务可以促使客户回头,
15、购买更多的产品,同时也不会太在意价格的高低,使客户对企业保持一定的忠诚。有人说当今社会已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因素在竞争中以取代了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服务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建立优质客户服务体系,对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我国企业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体现了反应速度的重要性,制造业对反应速度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市场竞争就是同对手比速度。因此,在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中,反应速度被作为关键的因素来进行控制。在过去,企业较为重视资金(成本)、物料、人力等资源,很少考虑时间资源。从战略竞争的角度来看,时间成为关键因素,企业如果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
16、重要资源,不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制造业企业中,与反应速度有关的参数,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个:交货期和反应时间。交货周期是指从接到订单到产品生产完成并发运给客户之间的一段时间。它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效率有关,包括销售的接单过程、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物料的采购过程、加工和装配过程、成品的发运过程等。因此,要求对企业的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要消除这些业务流程中的一切不增值的无效环节,提供准确的、完整的、及时的查询信息,使企业能够以最短时间完成客户订单的需求,将整个的交货周期压缩到最小。 反应时间是表现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反应时间是指企业接
17、受到客户的询价或购买意向后,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作出销售方案和报价的一段时间。由于当前客户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客户在订货时选择性很强,这样企业在接受客户订单后,做出能否接受此定单的决策和给出合理的报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再加上当前客户订货都很急,给企业留下的思考时间很少。如果企业迟迟不能做出决策,可能会丢失客户,这样就会尚失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求企业掌握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如产品结构信息、各种零部件原材料的价格信息、工时定额、各种费用定额以及大量的配置案例的历史信息,以便找到当前定单的参照配置案例,作为估价的依据。同时还要求能进行快速的模拟,估算出该订单可能的投产和完成的时间,看是否能够满
18、足客户的时间要求,对客户的定货作出快速反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制造业在工业部门中处于核心地位,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所需装备的部门。因此,没有先进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为各产业部门提供先进的装备和提高各部门生产运行的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前制造业的光荣和艰巨的任务。 新中国建国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这在西方国家几百年要走的路,我们在几十年完成了,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我国现在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还远远
19、不是制造业的强国。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中低挡产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还有很多关键技术、设备、材料还要依赖外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制造业正在向我国转移。很多国际著名的企业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制造技术、管理方法以及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的市场,对我国的制造业形成巨大的威胁。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当前的时机,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迎头赶上。使我国不仅要发展成为世界的制造业的大国,而且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为了加快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0、,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要实现我国制造业跨越式的发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主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成为推动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是以发展制造能力为中心,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和扩张,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二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提高,信息正在超越物质货物能源,成为促进经济和社
21、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知识、人才、创新能力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制造业信息化是加快制造业改造,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应该充分利用信息革命的到来,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大发展。信息化对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为制造业企业整体优化提供了集成平台。信息技术集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化管理和生产制造等多项先进技术,对制造业企业的各个分系统实现了集成,达到整体优化运行。集成平台对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在此基础对各阶段的功能和资源实现
22、了动态集成。确保了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调控和畅通。支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促进了企业产品设计模式、生产运作模式、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企业间的协作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产品成本,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信息技术提高了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带动了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实现了产品设计的数字化。产品设计的数字化主要是通过采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如计算机辅助(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产品结构分析、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系统实现的。产品设计的数字化有效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
23、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设计质量和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 数字化制造是改进传统制造技术的核心。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改造传统制造技术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加了加工制造的柔性,更适合组织多品种小批量和个性化生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响应速度。当今时代有人称之为“速度经济”时代,这说明一个企业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为企业提高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速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所谓“速度经济”,是更加强调企业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做出真正快速的响应。为此,企业必须采用信
24、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和交货期;同时,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经营管理和交易手段的先现代化,实现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交易以及通讯的快速进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在生产过程优化控制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流程制造业企业效益的关键。流程制造业企业的综合自动化是将先进的工艺装备、现代化控制技术、现代化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化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如ERP、CRM、SCM等的应用,实现了制造资源的优化配
25、置和集约化运行,提高了与其他企业的协作,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和交易的方式。促进企业从传统经营模式向网络经济模式转型。加快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信息流通与商务活动的速度,同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使企业提高了反应速度。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促使适应高效、快速生产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的诞生。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基于流程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信息流更加畅通。企业组织机构的重组,使传统的垂直的金字塔式的管理让位于扁平的网络化管理。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的改变,从本质上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涉及到企业的各个
26、方面,如设计、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对这些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体包括什么内容?这里引用科技部的一段论述: “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化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设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内容 根据以上观点可将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归纳成“五个数字化“,对我们理解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27、。即数字化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数字化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集成创新,打造数字化企业。 (1)设计制造数字化 设计制造数字化主要通过产品设计制造手段和过程的数字化及智能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促进产品的数字化,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包括:以产品3D数字化模型为主要特征的产品设计、产品结构分析、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产品数据和过程管理(PDM)、面向过程的优化设计等。其中三维CAD作为产品信息的数据源头是整个数字化设计制造的核心。另外,还包括面向重大产品虚拟样机、网络化制造和制造业中共性的关键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设计系统等。 (2)管
28、理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是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促进企业重组和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数字化和电子商务的领域中,适用于制造业企业管理的通用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面向制造业企业应用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此外,还包括,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过程重组(BPR)的过程建摸仿真技术、面向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系统、商务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3)装备数字化 数字化装备,通过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精密化,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备的效率。其中包括:机器人技术、精切类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尖精密加工装备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加工
29、制造数字化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控系统中产品信息集成接口、基于现场的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远程监控、诊断技术、主动质量控制等。 (4)生产过程数字化 生产过程数字化,是通过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过程自动化系统是以石化、冶金-化工、制药等流程工业企业为对象。主要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基于新一代现场总线协议的控制系统、实时数据集成技术、过程控制技术、过程优化技术、流程工业生产生产计划与动态调度技术。制造执行系统以过程数据模型为核心系统,连接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控制和诊断,进而完成环境检测、单元整合、过程模拟和参数优化,并在生产
30、过程管理层进行物料平衡、生产计划、调度、排产、离线与在线模拟与优化等。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包括以太网通信实时性、总线供电、本质安全、可互操作、远距离传输、网络生存性、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5)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 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形成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展企业建模与诊断、过程管理与知识管理、集成平台等共性的支撑技术;支持制造协同、资源共享、网络化集成服务的制造网络化系统。网络化制造系统将包括:异地协同设计、动态联盟与企业协同管理、资源共享和协作应用、区域制造业全球采购和产品销售、现代物流配送以及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服务等技术。 根据CIMS(计算机
31、集成制造系统)的理论,CIMS是制造业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最高境界。它将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质量保障等环节有机地集成起来,并优化企业的运行,使企业达到高效、低耗、柔性、敏捷的目标,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CIMS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通常可划分成以下五个分系统: (1)管理信息分系统(MIS) 其功能包括:市场销售、物资供应、生产计划和控制、车间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决策等。它以生产计划和闭环生产控制为核心,应用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应用系统,优化企业的资源利用。这些应用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
32、(CRM)等等。 (2)技术信息分系统(TIS) 集产品设计、工程分析、工艺设计、数倥编程等为一体,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产品数据管理(PDM)(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 制造自动化分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制造和物流自动化系统组成: 直接数字控制(DNC) 柔性制造系统(FMS) 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搬运(AS/RS)等。 对于流程制造业而言包括: 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其功能有生产计划与优化调动、生产装置的优化控制、关键工艺流程的模拟、监控等。 过程控制系统(PCS)。
33、 集散控制系统(DCS)等。 (4)计算机辅助质量保障分系统(CAQ) 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企业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质量决策与规划、质量分析与评价、质量数据处理、生产现场质量控制及质量统计处理控制(SPC)等。(5)网络与数据库支持分系统(NDS) CIMS系统结构图如图12所示。图中描述了组成CIMS系统的几个分系统之间的关联。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将包括:(1)系统集成方法论,如建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决策模型和动态模型等方法论;(2)系统集成技术,包括设计、生产、管理及后勤等子系统之间的集成技术,企业三要素(经营、组织、技术)及三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技术。 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在制造业企业各个分系统之间,管理信息系统(如ERP)正是信息集成的核心。各分系统如CAD、CAPP、CAM、生产自动化系统、物流与搬运系统等等都与管理信息系统有信息和数据的交流。正是这种信息流的关联,才把企业各个分系统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分系统在企业的统一的经营目标和计划的指导下,协调而顺畅地运行。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内容是一个内涵很广大的概念。以上的各种论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其涵盖的内容确是相同的。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生产、设计、管理、经营、决策等各反面应用信息技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内容的总体框架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