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一、填空题1、某同学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_,实验2_ _ _ _。(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实例_。2、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
2、,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下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 ,原因是 _。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95%65%55%15%5%实验现象酒精烧完,棉布烧坏酒精烧完,棉布无损酒精烧完,棉布无损不燃烧(1)请你推测实验的实验现象是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_ _。(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4、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
3、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_ _ 。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_ _ _ 。5、化学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地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到了三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动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_ _ 。(2)随着人类对燃烧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
4、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 _ 。(3)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火,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在家中若发现天然气泄漏并在小范围内被引燃,可采取哪些简单办法熄灭火焰?_。(答一点即可)二、选择题6、认识各种图标对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图标指的是() A.腐蚀品B.有毒品 C.当心爆炸 D.禁止烟火7、“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8、“安
5、全生产,人命关天”。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液化石油气 B.二氧化碳 C.汽油 D.面粉9、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0、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11、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物质白
6、磷红磷木炭无烟煤着火点/C40240320370700750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分解反应12、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1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
7、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4、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15、5月14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即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 B.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对空气会造成污染 C.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
8、点 D.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时不可堆得过密16、下列关于燃烧及事故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17、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 B.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三、实验,探究题18、下图为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备氧气及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锥
9、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2)实验时,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将锥形瓶中生成的氧气通入烧杯并与杯底白磷接触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解析】(1)用嘴吹灭蜡烛火焰是因为气流带走热量,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实验2是隔绝空气,导致蜡烛熄灭。(2)生活中可用喷水、移走可燃物等灭火方法。答案:(1)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等(合理即可)2、【解析】(1)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
10、烧;(2)A项表示爆炸性物质,B项表示禁止燃放鞭炮,C项表示腐蚀品,D项表示禁止烟火,E项表示节约用水,故A、B、D与燃烧和爆炸有关;(3)火柴头斜向下的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更容易持续燃烧。答案:(1)钻凿木头时,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2)A、B、D(3)斜向下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或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两种情况都回答也可)3、【解析】“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中所用酒精体积分数不同,导致实验现
11、象不同,通过分析表格信息看出,实验现象与酒精溶液中水的含量有关,水的含量逐渐增加,燃烧越来越弱,可推测实验的实验现象为棉布不燃烧。实验中棉布无损的原因是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蒸发,降低了温度,没有达到棉布的着火点。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使灯芯上水分过多或灯芯烧焦等都会导致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答案:(1)不燃烧(2)实验所用酒精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3)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使灯芯上水分过多(或灯芯烧焦等)4、【解析】灭火毡的灭火是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羊毛和铝质纤
12、维等可燃物在空气中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灭火毡的灭火是隔绝氧气,可以举木材着火用水扑灭等降低温度的灭火方法。答案:(1)与氧气隔绝(2)温度没有达到羊毛及铝质纤维的着火点(3)木材着火用水扑灭(或其他合理答案)5、【解析】(1)木柴和兽骨能够燃烧,属于可燃物;摩擦能够产生热量可以使木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灭火的原理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如关闭阀门等。答案:(1)可燃物摩擦生热使木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C2H8N2+4O22CO2+4H2O+N2(3)关闭阀门(或其他合理答案)二、选择题6、【解析】选D。本题考查与人身安全有
13、关的图标认知,图中所示图标是禁止烟火。7、【解析】选D。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随意升高或降低,A、B错;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和煤的形状无关,C错。8、【解析】选B。可燃气体和面粉、煤粉等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不会爆炸。【易错提醒】“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常见的爆炸分为两种:(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燃烧,放出热量没有及时扩散,使生成的气体物质急剧膨胀引起的爆炸,这是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2)气体物质在有限的密闭容器内,因受热体积急剧膨胀引起的爆炸,这种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气锅炉爆炸等。9、【解析】选A。本题考查燃烧和灭火的有
14、关知识。火上浇油是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与隔绝空气无关;风助火威是指风大,空气流动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釜底抽薪是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燃烧不能继续进行,从而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钻木取火是指摩擦产生的热量达到了木头的着火点,木头就能燃烧。10、【解析】选B。本题以常见的人身安全为载体,考查有关燃烧、灭火及人身安全知识。要明确家用电器着火,一定要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不能因灭火引发触电等其他安全事故。故选B。【方法归纳】火场自救的科学方法(1)如果火势不大,根据起火的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15、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部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进入体内。(5)房间内燃烧,由于空气的对流,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前进。11、【解析】选D。本题是一道综合的题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表中数据可知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A正确;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破坏了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B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知白磷的着火点很低,能自燃,所以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C正确;红磷燃烧就是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12
16、、【解析】选A。“火上浇油”是增加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使燃烧更旺。13、【解析】选D。本题考查促进燃烧的方法,解答本题需明确促进燃烧的几种常见方法。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了灯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燃烧得更旺。故选D。1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火场自救的知识。火灾时,高层建筑的普通电梯不可能正常供电;如果用电梯逃生,极易困在电梯中,烟雾进入电梯间和井道,也是电梯安全使用中最大的问题,因此发生火灾使用电梯撤退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拓展延伸】火场逃生自救72字口诀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外逃;简易防护、匍匐弯腰;慎入电梯、改走楼道;缓降逃生
17、,不等不靠;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远离险地、不贪不闹。1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结合信息,火灾是由纸尿裤引起的,纸尿裤属于可燃物,A说法正确;燃烧产生的烟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B说法正确;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一般不会改变,C说法错误;易燃物堆积过密,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易发生火灾,D说法正确。16、【解析】选B。室内起火,如果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A不正确;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正确;可燃物中不一定含有碳元素如氢气,C不正确;可燃物燃烧还需温度达到着火点,D不正确。17、【解析】选D。氢
18、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故A正确;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B说法正确;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C说法正确;档案室着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泡沫灭火器会对资料造成污染和损害,D说法错误。【拓展延伸】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以叫燃烧。比如说氯气就可以和氢气点燃生成氯化氢气体、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等。三、实验,探究题18、【解析】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取和燃烧条件的探究。(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空气接触,且温度相同,但白磷能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向水中的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时,白磷达到了燃烧的条件,在水中燃烧。答案:(1)2H2O22H2O+O2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2)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燃烧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