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体会:新课标下的新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体会:新课标下的新课堂.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体会: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我非常喜欢30天写小说!这是美国克里斯巴蒂的作品(胡 婷、刁克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1999年, 克里斯巴蒂创办美国小说写作月,这一年有不到100人参加了 30 天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活动(5万字的小说就可以称为长篇小说),参 加者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写完1667个字就结束,连续写30天就可以 完成5万字。这是一本让你跑上带劲的文学马拉松的书,是一场历时 四周的艰苦而又令人兴奋的小说写作之旅。这本书很短,可以一气读 完。这本书公开出版时,就有100多个国家的近百万人参与到小说写 作月活动,很多人的作品也获得出版并登上排行
2、榜。30天,只要坚 持就能真的完成。我30多年写作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写过小说,以 后得用这本书的智慧,来一次30天写小说的经历。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 了。我决定用30天的时间来阅读、思考。不知不觉中,30天了! 30 天读、思课程标准,透了吗?没有,没有!愚笨的双手与大脑,仍然 让我处在皮毛阶段。新课标对应着新课堂,接下来的哪些课堂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新识写字课堂新课标的识写字要求,突出汉字的文化味,突出汉字里藏着的智 慧,突出了汉字美的教育。按理说,这不是新的,识字写字本来就该 这样的。是的,确实该这样!但,多少老师没这样呀!要么教得简单, 要么教
3、得非常随意,要么教得很死。比方“人”字,只教怎么读怎么 写,不教“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武”字,多少学生加“撇”, 只是让学生反复订正,不给学生讲“武”为什么不能加“撇”。教“幸 福”,告诉学生“幸”等于“土”加“”人民币符号,即“幸”告诉 我们得有钱,钱都没有怎么可能“幸福”?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与 “幸”中藏着的智慧、文化毫不相关。语文老师,如果再不读再不用汉字源流字典汉字图解字典 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等来教一个个字,再不教孩子写毛笔字, 并与孩子一起写毛笔字,真的对不起子孙后代。当然,教材编写更应该慎重,非常慎重!给师生提供的教材,一 定不能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怕一个词、一条虫、
4、一张图上面的 树叶都要准确。比方:四年级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第33自然 段。2021年以前教这篇课文的这一段,句子是“事情总是这样,哪 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J2022年起教这一段,句子变成了 “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鄙 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J“可卑”的“卑”,字义是低下、低劣,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是低 劣的,不过一般不会与“可”组词,所以“可卑”是错误的词,所以 词典、辞海、辞源中,你是根本查不到这个词语的。也就是说不是什 么字都能拼在一起的,不能拼就是不能拼。但词典中有“可鄙”这个 词语,意思是令人鄙视。“利己主义”前面加上“可卑”是不对的,
5、解释不通,加“可鄙”才是正确的、精准的,因为利己主义确实令人 鄙视。教材终于将错误的“可卑”改成了 “可鄙”又非常准确吗?我找 到了张汉钧先生这篇文章的译文,没有想到译者用的是“卑下”。老 师们,只要翻开词典查一查“卑下”,一定会发现“卑下”比“可鄙” 更精准呢!不知道,下次教材修订能不能给学生更精准的词。再比方跳水一课(五年下册第17课)最后一段:“扑通一声, 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己经跳进了大海: 四十秒钟一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 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通读跳水课文,“勇敢” 一词 用在这里是不当的!因为船长的儿子被猴子引上了高
6、高的桅杆,这些 水手是始作俑者,他们逗着猴子,逗着船长的儿子,才有这次生命危 险的。在这样的情境下,把“勇敢”用在这群水手身上合适吗?查了 几个译本,发现此处多译为“健壮”。“健壮”用在这里,才合情合理。二、新阅读课堂阅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这里单指课文的阅读教学。多年来,我 们一直用13课时教一篇课文,篇篇教得不通透,真的毫无新鲜感可 谈了。新课标把“阅读”变成了 “阅读与鉴赏”,在任务群中,又把阅 读分为“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整本书阅读”,其 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跨学科学习”哪个又能离开阅读呢?接下来的“阅读课”,如果没有鉴赏,此课肯定是老课;实用性阅读,没有上出
7、“实用性阅读味”,没有把实用性阅读中的“实用性 交流味”上出来,此课肯定是老课了;文学阅读的“文学味”缺乏, 肯定是老课,“文学阅读”过程中,课堂里没有“创意”,老师不能诱 发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注定是老课;思辨性阅读,整个课堂一点 思辨味都没有,老课也,“思辨性阅读,没有把思辨性表达展示于课 堂”,同样是老课也;整本书阅读,如果还像“快乐读书吧”那样教 整本书,老课也,真正的“整本书教学”是什么样子的?不深入探讨, 这样的新课堂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也许我的这种思考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当的。当我们面对新课 标中的这一切时.,面对与时代同行的孩子们时,我们那旧有的阅读教 学模式真的不需要改变吗?在
8、一线教语文,我非常清楚这种改变相当困难。因为我们的教材 课文量太大,一篇篇非常经典的课文居然承载的是小任务,低阶思维 的任务,浅任务,几乎看不出任何综合味道的任务,所以,老师们没 有方法用更多的时间来把一篇篇课文教通透,只能用主编们倡导的 “一课一得,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来糊弄一批又一批学生,甚至有 专家还说,“不要较真”“简简单单”教,足够了,可以了,能考个学 生、家长等共同满意的分数就行,分数是生命线,教通透不是生命线, 教通透,深度学习,能保证考高分吗?这就是现实,教师教学用书建 议你用1-3课时教课文,用2、3课时教精读课文,用1课时教略读 课文,你就严格遵守这条法那么就行,就这样教,
9、全国老师都是这样教 的,不要逞能,你这样教了,不犯错!他们还美其名日地说:“这都是箴言!”众所周知,传统的单元教材结构:几篇课文+ 口语交际+习作+语 文园地。那新教材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会不会与传统的单元教材结构一样?如 果一样,接下来的教学肯定是教完三四篇课文(每篇课文用1-3课时), 再用1课时完成“交流”教材的教学任务,再用2-3课时完成“表达” 的教学任务,最后用2课时完成语文园地的任务。新课标在阅读方面 变化非常大,如果教材不变,新教材还是26-28篇课文,不是10-12 篇课文,可以说阅读的这些新变化,很有可能只在课标里,没法在
10、课 堂中。新阅读课堂是随着教材的变革而生长的。三、新表达与交流课堂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合并成“表达与交流”,接下来 的课型能不变吗?过去的教学大纲、课堂标准,专家将写作肢解为“写 话、习作、写作”,原因是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几 十年实践下来,可以说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学生仍然是大面积地继续 讨厌写作。新课标修改了这一做法,让“写作”重新回到“写作”上, 回到“表达与交流”上,还请来了 “创意”“创作”,把诗歌、小小说、 脚本、多类型报告、成长故事(自传)等文体也大大方方地请来了, 把第二学段的“口记”延伸至第三学段面对这些新变化,你还会 无动于衷,继续操着传统的“习作教学法
11、。大谈特谈习作,来教现 在的“表达与交流”?多少老师与我一样,从来没有过诗歌、脚本、小小说、多类型报 告的写作、创作经历,怎么教孩子完成这些任务?我们还能继续糊弄 吗?为什么中小学写作那么难教?主客观原因都有。看我国中小学语 文教材上的“习作”“作文”,这些内容编写的专业化程度真的不高。 这不是批评,这是真话!看现在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次习作才1 页纸!虽然每册还有一个习作单元,但整体来看,实操性还是不强! 简单地说,现在教材上的“习作”“习作单元”都是教材,都还不是 学材! 一次写作,应该按照“教材+学材”的方式来编,最少也得编 6页纸以上(美国等国家的一次写作,有的多达20页),每一次写
12、作 为什么写,怎么写,怎么写好,写好本次作文得需要读什么书,本次 写作需要就哪些话题做讨论,作文写完之后如何展示,老师该干什么, 家长要做干什么,学生要干什么一定要让老师与学生清清楚楚! 细化才是专业化!只有语文中的写作教材编得非常专业化了,老师教起来才容易, 学生爱上写作才有可能。教材过于简单,老师就只能用简单的教材简 单化地教,只能按部就班地用2.3课时,不痛不痒地教一个单元的作 文。这种非专业化的思维是无法让全体学生爱上写作,懂得创意,并 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所以,新表达与交流课堂,应该从教材的大变革开始。四、新整本书课堂读新课标,知道新教材肯定有“整本书阅读”单元了。有了这一 单元怎么教
13、?按照“快乐读书吧”那样教整本书行吗?(统编小学语 文使用至今,有很多学校很多老师,根本没有按照整本书教学的思维 来教这些书呢!)因为统编教材里有“快乐读书吧”,我国还是有不少 团队研究了这些书怎么上,市场也有了这样的书。他们的教法适合新 教材“整本书阅读”吗?全盘否认肯定是错,将其作为整本书阅读教 学的一个环节肯定可行,作为全部肯定不妥。整本书教学,不少老师念念不忘用“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批注, 写读后感,摘抄优美词句或段落”等方式引领学生读书,这需要变革 吗?肯定要变革。比方读后感教学就需要大变革。统编小学语文五年 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读后感写作,是非常模式化的,如果只以这一种方 式写读后感,学
14、生肯定不喜欢。读朱小曼与朱小棣跨洋对话,朱小要教授问弟弟:“你在美国 这么多年,为什么美国中小学生整体创造性远远超越我们? ”朱小棣 说:“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多方法,首先是美国非常注 重阅读和写作,而阅读和写作是很能培养创造性的。读书以后通常要 写读后感,仅读后感的写作,美国老师就是让孩子用很多种模式写。 比方,一种是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写一封信给朋友,介绍这本书;一 种以书中主角的口吻来写几篇日记,通过日记反映出书中的主要内容; 还有一种是假设你组织了一个活动,请作者来参加,你作为主持人, 向听众介绍作者和他的书等等,非常灵活。”韩国陈庆惠女士在其著作妈妈学校:写作中,用了近百页讲
15、 述“读后感”写作。陈庆惠提出了阶段性读后感写作她教育儿 女,每周都要读一定量的书,然后让他们挑选出最喜欢的一本写读后 感。并且告诉我们,让孩子写读后感,不是把笔和纸扔给孩子,要会 引导孩子写读后感,以消除孩子对写作的恐惧。什么是阶段性读后感? 有人问什么时候写读后感?陈庆惠认为,从3岁开始,从他们能拿动 蜡笔画画开始。第一阶段:用蜡笔画读后感。第二阶段:让孩子为图 画配上一些单字读后感。第三阶段:学会给图画配短的句子读后感。 第四阶段: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给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写读后感。第五 阶段:出一些难一点的问题给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写读后感。第六阶 段:自主写读后感。关于读后感写作,如果能再加
16、上些创意,学生就会因为这些创意 而喜欢上写作。以下十个创意题目能激发学生写出意想不到的好文章:1 .如果让你给书里的人物发奖,你会给谁发奖?或者会给哪几个 人物发不同等级的奖?为什么要给这人、这些人发奖?2 .看看书的封面,你觉得设计如何?这封面与这本书配吗?如果 让你来设计,你会怎么设计呢?为什么?3 .一本书,那么多的人物,很有可能有个人物会相当孤独,怎么 让他不孤独呢?如果你想送一个礼物陪伴他,会选什么礼物呢?4 .你喜欢的人物,在书中穿什么鞋子?很有可能没有介绍。你既 然喜欢他(她),可不可以送他(她)一双鞋子?你准备送什么样的 鞋子?5 .如果让你成为书中的一个人物,你想成为谁?如果
17、你变成了这 个人物,你是否想改变一下故事情节?如果想,准备怎么改?或者你直接进去,不想成为任何一个人,就想成为自己,你想在哪个章节里, 想在里面做什么事呢?6 .如果允许给书中的主人公送一件很特别的礼物,你想送什么 呢?7 .书中的某个人物给你寄来了一个包裹,你觉得里面会是什么东 西呢?你是怎么作出判断的?你想用这个礼物来做什么呢?8 .如果书中出现的某个特别人物,突然有了魔法,你想让他在哪 个地方对谁施魔法。使用魔法之后,会使故事出现哪些变化呢?9 .如果让你故事中去掉一个人物,你准备去掉谁,为什么要去掉 这个人物?去掉这个人物后,故事会不会发生变化?10 .想象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10、2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请 用文章写出来。新整本书教学,对于当下所有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个难题。一篇 篇课文教学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整本书怎么教?这个难题,需要每 位老师自己来破解。新课标对应着新课堂,除了上面四个“新”,还有哪些需要“新”? 新课堂教学评价;课都变了,作业也得变,新课堂作业当然也要重新 建构;学业描述以前没有过,这肯定是新的,怎么描述呢?跨学科学 习来了,怎么跨呢?这也非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