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通关提分卷.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6336268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通关提分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通关提分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通关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通关提分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师在“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时,提问:“在这辽阔的自然界里,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和动物,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别植物和动物呢 ”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A.复习导入B.设疑导人C.直观导入D.故事导入【答案】 B2. 【问题】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3.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

2、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答案】 D4. 【问题】 在植物细胞周期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线粒体D.内质网和核糖体【答案】 B5. 【问题】 白居易诗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A.储食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答案】 B6. 【问题】 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 cm制作装片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答案】 A7. 【问题】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 C8. 【问题】 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 征。这是为学生提供()。A.比较B.变式C.正例D.反例【答案】 D9. 【问题】 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是(

4、)。A.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能携带、储存遗传信息,因而成为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都有膜结构D.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不运动的,所需或产生的物质均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输【答案】 B10. 【问题】 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A.翻身坐抬头站走B.抬头翻身坐站走C.翻身抬头坐站走D.抬头坐翻身站走【答案】 B11. 【问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

5、 A12. 【问题】 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分别是aabb和AABB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4种.各占25%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答案】 A13. 【问题】 在“生态系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播放一段池塘生态系统的视频,为了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进入教学状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电视录像作为直观教具,电视录像这类直观教具的不足是()。A.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便于形象地创设教学情境C.不可做快、慢速播放的技术处理

6、D.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反馈【答案】 D14. 【问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答案】 C15. 【问题】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答案】 B16.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导致“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A.遗传有缺陷B.生理成熟迟滞C.自然环境恶劣D.社会环境缺乏【答案】 D17. 【问题】 下列

7、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C18. 【问题】 高一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有一个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王老师先给学生做演示,以展示各种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都加是的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

8、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A.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B.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C.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D.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答案】 C19. 【问题】 在“生态系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播放一段池塘生态系统的视频,为了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进入教学状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电视录像作为直观教具,电视录像这类直观教具的不足是()。A.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便于形象地创设教学情境C.不可做快、慢速播放的技术处理D.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反馈【答案】 D20. 【问题】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产能系统的是()。A

9、.蓝藻B.放线菌C.支原体D.衣原体【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A.练习课B.实验课C.讲授课D.复习课E.演示课【答案】 ABCD2. 【问题】 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整体性D.不均衡性E.个别差异性【答案】 ABCD3. 【问题】 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A.课前准备B.上课C.练习D.评定E.作业【答案】 ABCD4. 【问题】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B.教师对测验准备

10、不够充分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答案】 ABC5. 【问题】 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待遇的规定包括()A.工资待遇B.教师津贴C.教师住房D.医疗保健待遇E.教师补贴【答案】 ABCD6. 【问题】 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包括()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想象【答案】 ABCD7. 【问题】 学校德育的功能有()。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知识性功能E.合作性功能【答案】 ABC8. 【问题】 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稀盐酸和氢

11、氧化钠反应B.稀氨水与稀盐酸C.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答案】 AC9. 【问题】 学校德育的功能有()。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知识性功能E.合作性功能【答案】 ABC10. 【问题】 课堂对话的特点主要有( )A.民主性B.生成性C.多边性D.倾听性E.开放性【答案】 ABCD11. 【问题】 元认知知识包括(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E.对教师的认识【答案】 ABCD12. 【问题】 元认知策略包括(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

12、ACD13. 【问题】 表象的特征有()A.理解性B.形象性C.恒常性D.概括性E.可操作性【答案】 BD14. 【问题】 品德培养的策略主要有()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导之以行D.引起共鸣E.落实行动【答案】 ABCD15. 【问题】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德育的基本途径。A.思想品德课B.其他学科教学C.班会D.课外活动E.学校例会【答案】 AB16. 【问题】 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有( )。A.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D.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E.师生互动【答案】 ABC17

13、. 【问题】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答案】 ACD18. 【问题】 在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为( )。A.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B.学生的学习是完全个性化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是规范化学习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答案】 ACD19. 【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的思想为指导。A.面向世界B.面向现代化C.面向未来D.面向学生【答案】 ABC20. 【问题】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 )A.主体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特定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E.有效的监控原则【答案】 ABC

14、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关系时发现了几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组,每组包括三种元素,如锂、钠、钾;钙、锶、钡。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和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当按原

15、子量排序与元素化学性质冲突时,他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调整位置或留下空位。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第二张元素周期表。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问题:(1)迈尔和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进行族的划分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2分)他们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有人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物理与化学的完美结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请回

16、答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答案】(1)迈尔和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进行族的划分所用的科学方法是分类。迈尔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的关系他们研究的区别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元素、发现规律。(2)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化学学习研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工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7、。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这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研究制造新品种农药、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3)从1829年到1871年人们没有停止对元素周期律的研究,但始终没有解决周期律变化的本质。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律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物理与化学的完美结合。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2. 材料:下面是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政府依法行政”内容教学时的课堂实录片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初步把握“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意义等。【情境再现】某市城管队接到街道

18、居民关于违章搭建报摊占道经营的举报后,到现场对占道摊点进行取缔,可是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违章者是一名近70岁的生活困难的老人,且拒绝配合。围观的群众有的认为城管队应该严格执法,坚决拆除违建:有的则认为老人一大把年纪搭个小摊维持生计不容易,教育一下就可以了。问题:城管对这个违章报摊拆还是不拆(学生经过讨论,形成两种观点)【各抒己见】(不同观点充分交流、碰撞)观点一:违建就应拆除,这是依法办事,有利于市容环境整治。只批评教育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强制性。观点二:强拆除会造成老人情绪激动,危及其身体健康,也影响老人的正常生计。采用批评教育的手段可以避免冲突、更合理。【出谋划策】(形成共识、寻找解决问

19、题的途径)任何简单的办法都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对于违建必须依法拆除。但同时政府也可联合社区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答案】(1)特点:情境选择的标准是学生,该案例中的教师选择了学生感兴趣、能理解、可想象的情境。(2分)情境教学的问题设置有张力,该案例中的教师在情景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存在冲突,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2分)情境选择注重了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了当下发生的、学生关注的事件展开教学。(2分)作用:在教学中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能理解、可想象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为教学内容的展开提供良好的条件。(2分)教学情境中设计的问题存在张力和冲突,有利于学生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充分发挥他们

20、的主动性和思考力。(2分)情境选择注重时代性。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分)(2)预设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授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等内容作出预期和筹划。生成是指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完成教学任务。(2分)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的依据;生成是对预设的完善和补充,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3分)预设有利于生成,生成是预设自然而然的结果。(3分)3. 在上“凹凸起伏的浮雕”这节课时,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之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

21、室的展区,接着教师对完成得较好的作品提出表扬,对于没有完成或是做的不好的作品提出改正意见。问题:你认为这位老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我认为这位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够合理。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应采用多种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并且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案例中的教师只是单单采用教师评,缺少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评价主体单一。4. 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孤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如果老

22、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从未碰到过的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问题:(1)谈谈“弧度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8分)(2)确定“弧度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分)(3)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弧度制概念”引入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抽象概念的过程。(12分)【答案】(1)关于弧度制的教材分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4第一章第l节第3课时。一方面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因此本节课是在学习任意角的基础上的再次延伸,为后面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做

23、准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角度制是60进制,与实数间的运算不同,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带来不便,所以学习弧度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掌握角度中度与弧度的互化;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公式,以具体

24、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角度中度与弧度的互化。教学难点:掌握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3)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如下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一个生病的小男孩得知自己的体温是“102”时,十分忧伤地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等死”。而他的爸爸对此却一无所知,他以为儿子是想休息,所以才没有陪伴他,等他从外面打猎回来,发现儿子不见好转时,才发现儿子没有吃药。一问才知道,他儿子在学校里听同学说一个人的体温是“44”度时就不能活。当爸爸告诉他就像英里和千米一样,有两种不同

25、的体温测量标准,一种37度是正常,而另一种98度是正常时,他才一下子放松下来,委屈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一个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计量单位(老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如长度、面积、质量等一些量的不同计量单位),并指出对于“角”仅用“度”做单位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要学习角的另一种计量单位弧度。如此引入,很自然引出或鼓励学生猜测“角”还有没有其他度量方式,从而开启思维的闸门。二、探索角新的度量方法可从两种度量实质上的一致之处开始探索:拿两个量角器拼成一个圆,可以看出圆周被分成360份,其中每一份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就是l度,然后提出问题“拿”圆上不同的圆弧,度量圆周时,得到的数值是否一

26、样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下列问题: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用一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来度量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同一个圆心角在半径不等的圆中所对弧长相等吗用一个圆的半径来度量该圆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其值会不会由于圆半径的变化而变化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使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

27、班、特长班。问题:结合幼儿全面发展教育,分析以上现象。【答案】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材料中所谈到的家长及幼儿教育机构实施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人格的教育是不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的片面性。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但材料中对幼儿的教育集中于智育,尤其是知识的教育。这种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结果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另外,教育过程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不仅教育效果差,更严重的是会损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