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1471.docx

上传人:muj****520 文档编号:633495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14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14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14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1471.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韩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具有的引领社会和时代的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大学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包含了大学在历史变迁中所建立的办学理念和一代代大学人的追求。大学所具有的普遍精神和校本精神既包含对于内部个体塑造,也包含对于社会期待的反应。而大学通过文化仪式则可以建构大学未来的精神,以此来承继和发展大学和大学人的精神。关键词:大学精神;传承;创新;文化仪式Cultural Ritual about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Han

2、 Yue(Education Schoo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Abstract:As a special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possesses the culture leading society and times. In university,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is the core, which embodies the idea and pursuit of people in it during the historical c

3、hanging. The universal and unique spirit of universit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viduals, and responding to social expectancy. It will construct future spirit that university makes use of cultural ritual. Whats more, it will succeed and improve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and people in it.Ke

4、y words: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succession; innovation; cultural ritual在岁月的积淀中,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师生保有一种对于学校的神圣感,而在外部社会则被视为一种社会崇高的思想激荡和启蒙之源。而一所大学的精神在建校之初便被开创者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所导引,并在发展过程中以自我内生的精神获得外部认可,使自身被赋予一种文化特质。一所大学的精神既有某些作为共性的精神,譬如传递文明、追求真理和主张自由自治等,也包括大学作为个体而追寻的精神特色,一般这种特色起源于建校之初,受创办者和管理者的影响,如蔡元培于北

5、大,张伯苓于南开,严修于复旦,他们作为开创者在治理大学的过程中,也将自己的理念注入其中,并形成了学校的风度。然而,在时代变换中,大学自身具有的永恒的价值固然可以使学校获得权威,随社会发展需要大学与时俱进培育的个性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大学发展进程中的精神塑造中,以文化仪式的方式,即通过学校所主导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或常规安排则会有助于内部的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一)大学文化的内涵每一种组织的内部都存在着特殊性的一面,不单是指目的与人员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组织目的的技术、规则、方法、观念和心态等方面也存在显在区别,每一种组织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的演化中既能

6、够将内在的一些规定性保存下来并传播下去,从而避免组织职能的退化与损耗,又能够及时地进行自我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文化不但在思想、观念、技术等方面具有传承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更新、进化的功能,因此,文化是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或缺的要素。1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大学组织特色的文化形态的总和,通常包括精神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和物质文化形态。2以物质、精神和制度作为大学文化的表现形式,成为许多学者所认同的,不过三种形式并非是绝对隔绝的,物质可以作为精神的外显形式,而制度往往也包含一定的

7、大学精神内核。然而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则更注重精神实质,以此来标志其作为社会的特殊组织而存在。大学文化建设并不是指的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和学校制度的建设,而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及师生员工价值观的构建。3以往最享声誉的西南联大,师生在简陋的条件下不断进取,更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等众多学者,可见大学文化的精神方面是其核心。(二)大学精神的内涵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是比校风、学风更深刻的文化特征,而校风、学风只是学校精神的外在表现;而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则是大学精神的核心。4由于大学在创办之初便具有了创办者的精神

8、和寄望,因而,建校之初的办学理念和当时代的追求便成为大学后来长期的情感积淀。譬如在耶鲁建校之初的校训“真理和光”表现了大学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承了知识分子的坚毅与包容,竺可桢为浙江大学确立的“求是”精神确立了大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 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 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 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5在历史的积淀中,大学能够形成某种具有永恒价值的个性精神,而同时伴随时代的变化也能够体现具有创新性的精神特

9、色。大学的精神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为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大学人注入某些特质,使得一代代学人通过思想行动体现某个学校的风貌。当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不满足有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期待,不具有在大学塑造的个性化精神特征,那大学教育便只剩下专业化的培养场所,而缺少了对于人的灵魂的培养,虽然从大学中走出,却并不能称这样的大学人是完善的。因为大学精神所传递的是社会对于高尚人才的渴望,也是传统与时代对于自觉的知识分子的期待。从横向的角度看,中国当代的大学精神是在外发与自生的交互中获得不断发展的。因而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在传统与域外经验中需要不断扬弃,以能够进行永恒性与时代性精神的思考。在纵向与横向的交织中,大学精神便于大学

10、人一同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三)大学精神的价值从普遍意义来看大学精神,可以包含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6这些精神便是大学对于其本质理念的思考与追求,并藉此体现大学在社会中的价值。大学人在潜移默化中所获得的这些精神,也正是其作为高知人群在社会中的价值彰显,同时也是社会对于大学人的期待。因此,大学和大学人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有所联系,或出现内部的价值偏差,便会受到社会上的口诛笔伐,大学受到玷污时,往往同时意味着社会最崇高的价值体系将受到怀疑。故此,大学精神与其他领域、职业所获得的社会精神期许是不同的。不可否认,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受到大学理念偏失所带来的失落,譬如,

11、“高级专门化人才”的培养理念抑制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实用功利的办学理念助长的急功近利的办学行为意志力大学科学精神的培育,“集权化”管理理念影响下的科层制管理体制抑制了大学独立自主与民主精神的培育。7所以,通过对于大学精神的探索,正视大学应然的理念,才能使大学实现社会的期望,回归自己的本质。针对大学的个性化发展,也应思考如何铸就校本化的精神。校本与普遍的大学精神相比,思考的是一所大学经过岁月积淀后所能留下的精神财富,并与所有在其中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的大学人共同分享。如果普遍的大学精神能够反映出大学产生时的理念,则校本化的大学精神追求的则是开创者与管理者对于一个时代的思考和对于大学前途的期待。当

12、从一所大学中出来的人能够反映所在大学特有的气象与风度时,这种精神塑造便最为成功。大学校本文化所印刻在个人身上的校本精神,可以使一代学人具有心灵的契合,勇于承担道义,辅助学校发展。如在欧美,校友文化作为校本化精神的一种体现,可以为学校募集资金,选拔学生,参与管理等。二、大学中的文化仪式大学中的文化仪式不完全等同于活动,可以是正规化的活动,以加注学生正向学校的精神内涵为目的,促使学生成为社会期待的人。(一)大学中文化仪式的种类大学中文化主体的差异可以将文化仪式分为教师的文化仪式、学生的文化仪式和师生交流的文化仪式。大学教师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科研的自由和责任,广博和专业的知识储备,

13、因而大学中教师合作的团队更关注科研成绩,增强学科内聚力和专业化,而面对学生的则更多的是个体教师。教师的文化仪式在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价值。以时间为划分,可以将大学中的文化仪式分为教学和闲暇学习机会。教学在培育作为培育学生的仪式被当作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沟通了学校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角色转换,认同所学专业、学校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因教师、专业和学校而具有差异,而受此影响的学生在其中获得了已经被个性化了的知识。所以教学便是一种独特的大学精神渗入学生的方式。而大学所具有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为社会服务的种种仪式,既是大学功能的体现,也同样在其中使师生强化了大学办学的理念

14、和本校具有的特色。这种接触相对于教学而言是可选择性的,因而更能使大学人深刻理解学校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并了解外部的专业和社会发展现状。大学文化的仪式既可以是正规的,也可以使非正规的。正规的仪式,一般以学校规章为体现,师生日常的所进行的比较模式化的活动。非正规的仪式,可以是并非通过规章,而在长久的习惯中师生达成的自觉化行为,或受外界环境或某些偶发事件影响所产生的特殊活动。比如“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偶发性的事件,首先由北京大学的青年所发起,他们在其中的作用既体现了当时大学社会良心的地位,也为后来学校的发展遗留一种精神遗产。大学文化仪式多种多样,为传承和创新大学精神,自由与自治是师生都需要具有的权力,当

15、二者能够合理实现时,大学内部凝聚力便得到彰显,其精神也能够很好的发展。这些仪式并非是表面化的喧闹,更多的应当具有能够令人感到其包含的精神价值,从而使组织内成员在切实的仪式中感受到其中的神圣,并在行为上有所表现。(二)大学文化仪式的精神诉求大学文化仪式并非是僵化的常规活动,或者以丰富组织的经验为目的,而应立足人本,追求校本,达至精神的共享。以人为出发点,大学的文化仪式重在使师生能够分享大学推崇的崇高精神追求和特有的文化体验,使得自身能够以社会期待的精神面貌,代表知识分子的行为方式,以及所属大学的情怀成为其他人的榜样。大学在褒扬理想化的价值观,批判时代所具有的偏差,提倡科学的理念时,便是在引导社会

16、价值的取向。大学文化仪式最终的诉求是通过外显的形式达成成员内心的精神塑造。正如儒家思想中礼是外部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仁”的思想。大学的种种文化仪式不论是否与学习有关,都在渗透着学校所隐含的精神,因而这些仪式的实行最忌表面化,而追求实效,思考如何通过仪式来促使所有人内心都有所感触。在仪式过程中教师作为仪式的引导者和长久感染学校精神的人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或者新加入的成员介绍学校的传统,解释种种仪式内涵的精神追求。对于学生而言,将整个大学阶段视为一种文化仪式,那么开始和结束便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部分。开始阶段的入学仪式、新老生交流、师生交流和学习校史等等,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入门的基础。而在即将

17、离开学校,伴随已经耳濡目染的学校精神,在临行前最后与师友道别,便完成了整个仪式。学生结束学习时,带走的除了学问,还有学校的风骨。当大学人进入大学这个场域时,便必然被赋予了精神上的责任,因而对于学校精神的接受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更承担了塑造社会价值的责任与传递学校精神的责任。三、仪式的实然缺乏与应然塑造当前的大学不缺乏活动,甚至有时学生因为活动过多而不愿参与,教师忙于自身工作也懒于参与一些活动。这本身并非是仪式无效,而是人们时常感到周围泛滥的活动不过是为了一时的喧闹,这些活动不具有仪式的所能够具有的精神内涵,不能令人感到仪式的神圣性,因而不能称其为仪式,不过就是普通的活动。比如针对泛滥的大

18、学校庆,刘道玉教授便指出其劳民伤财和缺少精神实质。8大学作为组织不缺乏活动,缺乏的是具有精神的文化仪式。文化仪式应当能够令组织成员获得交流,分享感受,置身其中发自内心接受仪式所具有的情感导向,而并非是那些为了政绩而不断涌现的喧闹的活动。塑造具有精神实质的文化仪式,首先,应挖掘大学传统上所具有的精神财富,提供给大学人以开放和具有周期性的接受机会。既可以定期通过组织师生学习校史,或通过老教师的讲座,了解学校曾经的风貌和特色,也可以通过奖励来鼓励师生向外介绍学校传统或特色建筑。大学传统精神的传递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提供开放的机会,以使师生能够接触到。其次,学校应组织师生进行课外交流,以增强大学精神文

19、化的渲染能力。大学中提供了以人化人的场所,所以,师生除学习外的交流,除了使学生增广见闻外,还可以增强组织内部的情感维系,通过组织内的老成员传递对于大学所具有的情感。再次,大学应通过制度形式,使大学人能够定期参加具有内涵的仪式。在大学之前,学生尚且还有升旗仪式,课间操等活动,而在富有精神文化的大学,对于学生不应该是除学习外给予一切自由,而应该以定期出现的学习或是非学习的能够传递时代精神和组织精神的活动不断传递大学文化。伴随时代的发展,定期仪式最重要的就是能够通过了解一个时期的时代精神,思考大学精神的未来走向和外延。大学精神的发展既需要对以往的精髓进行传承,也要通过对当时代的精神进行创新来获得活力

20、,更需要在文化仪式建构出一种充满生机的未来。大学精神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结合体,在绵延不绝中引领了社会的进步和自身的个性发展。大学之大,便包容了留给大学人的精神诉求。参考文献1 周润智.力量就是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227.2 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1.3 夏敏,朱爱军.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3:48.4 胡显章.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50-251.5 刘宝存.何谓大学精神J.高教探索,2001,(3):13-15.6 刘宝存.何谓大学精神J.

21、高教探索,2001,(3):13-15.7 刘涛.论大学精神失落的理念根源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79-181.8 刘道玉.中国校庆何以如此之滥J.同舟共进,2011,(8):46-48.作者简介:韩月(198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和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联系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东区G座471邮政编码:110034电话:13998132941邮箱:jlhanyue内容总结(1)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仪式建构韩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具有的引领社会和时代的文化(2)联系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东区G座471邮政编码:110034电话:13998132941邮箱:jlhanyu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高端商务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