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镇创立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 美、农民富,高质量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引领推动乡村全 面振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裕”总要求,按照市级示范村建设标准,高质量推进实施壮大乡 村产业、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村容村貌、纵深推进改革、探索 共富路径、激活集体经济、统筹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等十 大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实践 村级乡村振兴具体路径,倾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 践行全面
2、建设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社会稳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奋斗目标,为谱写XX全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2n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要求,有 序推进XX镇xx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村委为主体,镇直有 关部门合力推进,整合各类资金、工程、政策等,实施集中支持、 精心打造、整村推进,串点成线。按照高标准规划、持续性优 化的“两年创立”步骤,2022年,高标准完成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全力推进示范村创立,确保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2023 年,持续提升创立水平。三、重点任务(一)科学编制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鲜明 和城乡融合、多规合一,将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3、治理、乡 村生态保护、历史人文资源及产业开展,以及农村宅基地改革、 生活供水、污水治理、农村改厕、通信电力、数字乡村等工程 统一纳入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实际、 突出特色,有序推进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乡村 特色产业可持续开展,打造功能齐全、群众收益、认可度高、” 各美其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4月底前要完成示范村规划编 制或编修工作,明确示范村创立的目标任务、时间表、路线图, 科学有序推进建设。(二)兜牢防贫底线。依托省、市大数据平台以及乡村干部 定期走访研判,保持精度、简化程序,持续创新防返贫监测体 制机制,深化”遇困即扶”工作机制,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 底线。
4、严把标准,精准施策,抓实分层分类帮扶,强化巩固提 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大力支持脱贫户开展中药材、油茶、 烟叶、等乡村特色富民产业,持续做好劳务输出组织,拓展就 地就近就业渠道,着力稳住脱贫人口就业,提升产业就业增收 功能,加快缩小脱贫户、三类人群、低收入人口和普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三)壮大乡村产业。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制定特色产业 扶持政策,培育和开展2个优势及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品牌, 着力推进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打造主导产业支撑,培育形成” 一村一品”,强化用工业化思维开展农业,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招 商引资力度,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和梯队建设,开展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选派农业骨干技术员对
5、接指导。持续实施消费帮扶, 开展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加快农村电商开展和物流体系建设, 构建县、乡、村三级高效快递服务网络。(四)完善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实施乡 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建制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升级改造和自然 村(组)道路硬化,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率到达100%。推进城乡 供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现示范村”双千 兆”网络覆盖率达100%。优先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确保两年全 覆盖。大力提升乡村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弱势人群、乡村养 老等公共服务质量。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 程,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短板。大力提升村 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
6、健康管理水平,采取巡诊、派驻等方式提 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推进关爱服务场所 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 儿童等弱势人群的关爱服务,提高养老、乡村公办幼儿园等民 生工程建设。(五)推进环境整治。接续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村庄生活垃 圾、农村污水、厕所改造、管线下地、农村空心房和村容村貌 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全部普及;在村委 会或公共活动场所建1座无害化公厕且管护到位.统筹厕所改 造与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垃圾第三方治理。注重水系治理,对村 庄周边的水圳、水塘、水陂等进行修复,提升水环境质量。”万 村马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有效运行,优先开
7、展村庄整治建设 和美丽宜居试点建设,探索建立村庄环境长效机制,示范创立美 丽庭院、美丽村庄。(六)深化农村改革。稳慎落实农村宅基地改革,严格落实” 一户一宅”制度。开展耕地抛荒整治,落实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 长政策,持续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和改革,促进承包地”三权分 置”,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地押云贷”试点。深化农村普惠 金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下沉重心,以“三农”、 小微企业、脱贫人口为服务重点,继续开展支持小农户开展特 色农业价格(收入)保险试点。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大力实施 高素质农民提升工程,以村民党员、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主、 产业带头人为重点,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会管理、
8、懂技 术、善经营、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统筹 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新时代X鄱乡村好青年”“雨露计划”等 培育工程,结合“三请三回”活动,引导乡贤、大中专毕业生、 退伍军人、科技人员、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七)探索共富模式。紧密利益联结,增强产业带农功能, 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的联 农富农联结模式,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 种养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当地60%以上农户开展特色产业。 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推进村民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稳步提高收 入水平.加强关爱服务,高质量办好颐养之家等互助养老服务设 施。推进慈善、捐赠等公益事
9、业更多向弱势人群倾斜,让特殊群 体得到更好照护。推行示范村+普通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 低收人口的“1+1”结对帮扶模式,探索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 的路子。(八)壮大集体经济。选准配强村集体经济开展带头人和经 营管理人员,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依托村级集体拥有的自 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文特色等,培植特色优势乡村产业。 将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列入乡、村两级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 作责任清单,与中心工作同步部署、落实、考核,提振开展村 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资源开发、产业开展、 飞地抱团”等村级集体经济的开展模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 多元化开展路径,采取村级集体直营、承包、租赁、外
10、租、参 股、税收分成、资产置换等有效实现形式,充分盘活集体资产 资源,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到2023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 经营性收入全部到达30万元以上。(九)完善乡村治理。筑牢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增强组织凝 聚力、队伍战斗力、党建带动力,锻造务实担当干部队伍,基层 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村 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计划,开展”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创立活动.提高村级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建立完善集党务、村务、政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 服务平台.加快村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探索 乡村善治有效实现形式,为构建“三治融合”的
11、现代乡村治理体 系提供支撑,形成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平 安村创立活动,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 事务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村 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 审计,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发挥各级乡贤联谊组织作用, 吸引支持企业家、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专技人才等回馈故里, 服务乡村,成立示范村建设理事会。(十)推进文明乡风。大力弘扬红色基因传承,保护红色革命 遗址,用好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文化传播,讲好红色故事,上好” 红色党课,因地制宜在“红色名村”红色村史馆”建设上走前列。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
12、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立活动和文化保护与传承开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振兴.强 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大力实施”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 文明行动,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 推行善行义举爱心积分制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开展好文化、 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生活。(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级创立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 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同志任组长,镇长同志任副组长,镇直有 关单位分管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乡 村振兴局,负责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工作。村委要高 度重视,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统筹推 进落实,确保建
13、设成效。(二)强化要素整合。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强化乡级统筹, 整合涉农工程向示范村倾斜,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参 与示范村开发建设,优先保障乡村用地需要和重点工程用地需 求。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引导 鼓励非公企业结对帮扶示范村。(三)强化创新开展。鼓励XX结合自身优势,先行先试,大 力培育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样板,可在“五大振兴”上各美其美, 也可创立五大振兴融合示范村。统筹示范村建设与美丽乡村、 中心镇、文明村镇、平安村、新乡贤工作示范区建设。将改革 创新贯穿示范村创立全过程,把示范村作为政策设计、制度创新、 试点推进的集成地,探索实践形成一批特色亮点和经验典型。(四)强化考核激励。示范村建设要统一协调开展,不搞面 子工程,不“堆盆景”,不搞“一刀切”,不建大广场、大雕塑, 防止过度建设。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一 月一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示范村创立工作纳入全镇 综合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实行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