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川省成都市郸都区202L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塑造与传播大国形象、诠释中华文明,离不开设计。如果说国家形象是通过可感可知的具体形象、事 物表达的国家的文化传统、开展理念和综合国力,那么诉诸视觉形象的设计往往是国家形象的表征,是展 示、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过去,瓷器、漆器、丝织品等传统的工艺设计诠释并传播了华夏文明,而现在,新时代的设计那么更注 重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拓展与更新,并在技术进步中到达新高度,形成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感和亲和力 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表达国家形象的设
2、计,首先是一种内在的凝聚和认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征。在荣典制度进 一步健全的今天,作为国家最高荣誉载体的勋章、奖章和证书,其设计以图案和工艺表现相应荣誉内容, 象征光辉史实、杰出贡献和可贵精神。如颁给外国人的“友谊勋章”,章体以金色、蓝色为主色调,采用 和平鸽、地球、握手、荷花等元素,章链采用中国结、万年青、牡丹花、玉璧、兰草等元素,整体采用花 丝镶嵌、掐丝岐琅等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设计制作象征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友好团结、友谊长存,祝愿世 界各国共同繁荣开展。彰显国家形象的设计,也是开展理念和文明视野的生动诠释,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影响深远。在北京APEC 峰会、杭州G20峰会、上合组织青岛
3、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 主场外交活动中,相关艺术设计通过世界共通的视觉意象阐释国家立场,传播智慧理念,以鲜明的标识性 承载深远的文化内涵,富有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比方杭州G20峰会会标以“桥”为设计意象,寓示“友 谊之桥” “合作之桥” “未来之桥”,表达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的中国智慧和国际视野;上合组织 青岛峰会宴会迎宾大厅背景画花开盛世,不仅展现了盛世繁荣之景,也寓意百花齐放才能婉紫嫣红, 传递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开展”的核心理念。另外,以艺术为基础,并与科学技术革新紧密结合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创新创造活
4、 力,成为新时代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例如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既是可观可感的形象设计,也是开创了多 项世界之最的技术设计,还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富有奋斗精神的国家形象,勇创世界一流的国家形象,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整个候机楼也被照得亮堂明净。这背后,是建设者们攻克超大平面材料运输等诸多世 界级难题而实现的。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便捷汇集美轮美奂一览无余B.便利云集栩栩如生一览无余C.便捷云集栩栩如生一目了然D.便利汇集美轮美奂一目了然18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多面玻璃构成了柱顶的透明采光面,柱身那么是与屋顶一致
5、的金黄色B.由多面玻璃构成了柱顶的透明采光面,而柱身的金黄色那么与屋顶一致C.柱顶是由多面玻璃构成的透明采光面,柱身是与屋顶一致的金黄色D.柱顶的采光面是由多面透明玻璃构成的,柱身呈现金黄色,与屋顶一致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减少了换乘 距离。B.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C.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 距离。D.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
6、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二)语言文字运用n (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两题。阅读,不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必需,也与城市竞争力息息相关。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渐趋白热 化。站在人才个体角度来换位思考,选择扎根一座城市,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一般来说,越是高层次人才, o 一方面,这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闲暇时看看书,能愉悦身心,增加新知;另一方面, , 2020年7月的一项报告将阅读指标单列出来,指出阅读数量与城市的创新能力呈“正相 关”。进而言之,因读是涵养创新能力的土壤,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知识升级以及产业转型。一座城市爱不 爱阅读,在制造
7、业为主的阶段,差异或许不太明显,但到了科技创新驱动阶段,O20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青少年体育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唐江澎说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成为刷屏金句。 让孩子赢下“未来的大考”不能只有分数,这已成共识。少年强那么国强,当青少年拥有了强健体魄和完全 人
8、格,强国之路就有了最基础的保障,也有了持续开展的源源不绝的动力。体育何以强国?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又有怎样的希望与建议?假如你是志强中学的一名学生,要面向本校同学进行以强身健体,利己利国”为主题的演讲,请结 合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 c由原文第一段“诉诸视觉形象的设计往往是国家形象的表征,是展示、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途 径J可知,诉诸视觉的形象未必是最正确的唯一的形象,并且前后也不具备因果关系。2. B “友谊勋章”没有论证“新时代的设计在外交活动中的影响”,它论证的是
9、“表达国家形象的设 计是内在的凝聚和认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征”。3. A依据文章第三段“象征光辉史实、杰出贡献和可贵精神”推断,“友谊勋章”作为颁发给外国 人的国家荣誉,颁发条件更高,要求更多,选项扩大了获得“友谊勋章”的人的范围。4. C ”就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能自己学会阅读”错,原文是“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 实践,难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不是不能养成,也不会自己学会。5. D A项说的过于肯定,原文说的是“似乎切实有效”。B项“忧虑浅阅读会错失大量信息”错, 浅阅读可获取大量信息,只是难以真正吸收其中养分。C项,“但都提倡整本书阅读”错误,说法绝对
10、, 于文无据。比方材料一的重点是“我们或许更需要回归传统阅读的节奏、系统与静心思考,找寻那些日渐 退化的思维能力”。6. 保持深度阅读,尽量减少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提倡“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空间,培养良 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能力。推进主题阅读,在尊重阅读规律的前提下,分阶段将阅读推向深入,从 零散阅读变为主题阅读,提升阅读质量。(每点2分)7. A “外表上对客人的吊唁深表感激,实际上不堪其扰”说法有误,两位未亡人“巴不得他们走开” 不是不堪其扰,而是觉得客人不一定能深刻理解她们的悲哀。她婢两觉得只有彼此能在对方的心中找到慰 藉。8. 由先前的悲伤到突如其来的喜悦。想要提供幸福的冲动到欲言
11、又止的顾虑。对不幸姐妹的 恻隐。(每点2分)9. 玛丽被深夜敲门声惊醒意味着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走出悲哀;玛丽得知喜讯后,不知是梦是醒, 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迷惘;玛格丽特在玛丽的泪珠下猛然苏醒,暗示在亲情的慰藉下将重新恢复原来的 生活。(每点2分,意思相似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0. A11. C “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错误,用来记录日序的单位有六十个。12. C徐理怨恨于谦是因为徐理建议皇帝南迁被于谦斥责,石亨是因为畏惧于谦不敢放纵自己的欲 望。13. (1)皇帝很了解于谦,他所建议上奏的(内容)没有不听从的。任用一个人,必定要悄悄地询 回于谦。(4分)(知深,很了
12、解1分。所论奏,所建议上奏的(奏章等)1分。密访,悄悄询问,暗地里询问1分。大意1分,共4分。)(2)我调离京城两年来,淡泊宁静,心安理得,被琵琶女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贬官的失意。(出官,恬然、迁谪意各1分,共3分,必须大意也正确才能给3分。)(3)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两处倒装句式2分,负戴1分,共3分。必须大意也正确才能给3分。)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考中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他跟随皇帝征伐乐安,朱高煦 出城投降,皇帝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词正气刚强,声色威严激烈。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 说罪该万死
13、。皇帝十分高兴。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的囚犯数百人。上疏奏报陕西诸处文武官吏是百姓 的祸害,皇帝下诏派御史逮捕他们。于谦越级升迁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达官所,轻装 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情况,了解所应当创立和革除的,马上写好奏 疏言明其事。起初,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于谦进入朝廷, 举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 自举荐他人代替自己。案件交给法司,被判处死罪,于谦被关在监狱里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自己的失 误,于谦得到释放,贬官为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天
14、,也先大举入侵,皇帝亲自征讨。等到皇帝陷落在土 木堡,京城大为震惊,大家不知道怎么力、。邮王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侍讲徐理说星 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 势就去了,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邮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议于是确定。这年八月,离上皇 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也先看见中原无隙可乘,更加想求和,请求让上皇回去。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 者接回上皇,皇帝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它,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 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终于迎接上皇返回,这都是于谦的功
15、劳。于谦自己奉 行俭朴节约,所居住的房子只能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皇帝很 了解于谦,他所建议上奏的没有不听从的。任用一个人,必定要悄悄地询问于谦。对于那些怯懦的大臣、 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于谦内心很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徐理因为建议南迁,被于谦斥责。 从此改名为有贞,渐渐升官任用,曾切齿痛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 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徐有贞等人已经迎接上皇再次登 上皇位,宣告训谕大臣完毕,马上捉拿于谦关进监狱。诬陷于谦等人和黄效合谋奸邪之事,重新立太子, 又和太监王诚等人谋
16、划迎立襄王的儿子。都御史萧惟祯判决案件,判处死刑。丙戌年改元天顺,丁亥年于 谦被杀害。到登记没收他的所有财产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正室的锁很坚固,翻开一看,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衣、剑器。14. D “春花美景已不能引起自己的深愁,转而追求陶谢的悠闲生活”错。诗歌尾联的大意是:今天 看见江水如海的美景,很想找到像陶渊明、谢灵运一样的诗人,让他们写诗记下这次一同游春赏景的感受。 面对美景,作者想将写诗的事情交给陶谢这样有才华的人。15. 开篇说自己过去对诗歌的追求,到达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表达诗人的执著。现在老了写诗完全是胡乱应付,即使有春花美景也不会动心;今天面对美景,反而想将写诗的事
17、情交给陶谢这样有才华的人。诗人至此没有了过去的刻意求工,转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此题共4分,“执着” 2分,“平和”任一点2分。)16. (1)飞湍瀑流争喧肠,眯崖转石万壑雷。(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5)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17. A第一组,便捷:方便而迅速。便利:指敏捷、顺适;廉价且美好的。根据语境“交通还 吗”,填入“便捷”。第二组,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汇集:聚集,累 积。根据语境“可以看到16条轨道交通在此”,填入“汇集”。第三组,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 也形容
18、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语 境是要表达进入出发层,“凤凰展翅”内部空间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所以选用“美轮美奂”。第四组, 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 遗漏。也指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环境视野空旷。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结合下文语境 是说进入出发层,“凤凰展翅”内部空间视野开阔,没有遮挡,所以选用“一览无余工18. C根据前后语意的连贯,前一句“支撑航站楼的不是普通的直立柱,而是曲线曼妙的C形柱”, 接的应该和“柱”紧密相关内容,排除A、B;句式上保持一致,
19、采取“柱顶是柱身是”句式,排 除D。19. D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语序不当,应把“换 乘”移到“其他交通工具”前;二是成分赘余,“约”与“左右”重复;三是搭配不当,“压缩了换乘距离” 搭配不当,可以把“压缩”改为“缩短”。20. 就越注重阅读 这跟城市的创新能力有关 差距就会迅速拉大(每句2分,答对3句6分。)第一空,结合上下文“阅读,不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必需,也与城市竞争力息息相关越是高层次 人才” “这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闲暇时看看书,能愉悦身心,增加新知”,推断处可以填入“就越注重 阅读”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下文“2020年7月的一项报
20、告将阅读指标单列出来,指出阅读数量与城市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推断处应该填入“这跟城市的创新能力有关”之类的内容。第三空,主要结合上文“一座城市爱不爱阅读,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差异或许不太明显,但到了科 技创新驱动阶段”,推断处应该填入“差距就会迅速拉大”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 表达的是否简洁连贯自然。21. 把“阅读”比作“涵养创新能力的土壤”,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使表达更加生动。(此题共3分,一点1分。)22. 作文提示L文体演讲稿,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2.身份是志强中学的学生。3.听众是本校学生。4.主题是 “强身健体,利己利国”。限制:体育何以强国,说明体育的目的在于强身强
21、身健体,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只有健 康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不能为了体育而体育。体育要谈体育带给自己的好处,进而带给国家 的好处。要把体育和强国联系起来分析。参考立意:1.强身健体筑强国 2.利己(锻炼好身体)才能利国3.少年强(身体强),那么国强 4.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例文:强身健体筑强国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强身健体筑强国二所谓少年强,那么国强。我认为这强的不仅是心志,更是一个强健的体魄。一个健壮的身体赢来自身的荣誉,更得到别人的尊重。近代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眼里不过是一头沉睡 的狮子,不过是一个个东亚病夫组成的羸弱国家。“双枪兵”在高大
22、的列强眼中,只需轻轻一碰便跌倒。 是鸦片这恐怖的毒品深深摧残着中国同胞的身心,深深撞击中国的国门。是虚弱的身体使祖国成为世界耻 笑的对象!然而,同样是近代杨靖宇将军凭借着他坚韧的毅力以及强大的身体在绝境下苦苦支持了几天几 夜。从而赢得敌人的敬佩。试问,如果杨将军没有强大的身体素质,那他怎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呢?赢得别 人的尊重很难,而有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更难,杨将军不就是凭借着他的身体素质做到了吗?一个强壮的身体,是追求梦想的资本。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多少考生因为突发状况而失去了考大学的 机会。如果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考生们在面对高考的压力下,拼了命的复习,却忽视了自己的身体是否 有能力去支持这高强
23、度的学习,以致于在高考之际,病倒在冲锋时刻,实在是令人遗憾。体育分数进入中考成绩同样也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复习的同时不忘锻炼身体。可见一个个强壮身体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魄,那么我们会连追求梦想的资格都失去了!数亿强壮的身体可以铸造强大的祖国。前有古人闻鸡起舞,今有体育健儿争秒训练。这才有了田经赛 场上苏炳添驰骋疆场,游泳馆中孙杨奋勇夺冠,排球场上女排英雄叱咤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在世界 赛场上,证明着祖国的强大。偏远的边疆,战士们风吹日晒丝毫不动摇守护祖国的身影,用健壮的体魄筑 成一支支刀枪不入的军队,使中国的国防令世界震撼。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各尽其能,在良好的身体 素质下,使中国走
24、向富强。正是这些热诚的爱国情,这些强大的身体,让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有极高的威 望,曾经的东亚病夫已然成为令许多国家仰望的高峰!同学们,让我们像唐江澎校长说的那样,上好体育课,做一个终身运动者。请让我们行动起来,去锻 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去获得追求梦想的资格,去打造一个更强大的祖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互联互通、同心自信的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在工业设计领域,国产大型客机C919、“复兴号”高速动车 组等“中国智造”,也展现了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形象,展现了在通往未来道路上行稳致远、追求卓 越的国家形象。我们要更加自觉把握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汲取中华优秀传
25、统文化,扎根人民生活,融会 时代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以富有文化内涵、具有独创精神、把握时代脉搏的好设计服务人民,贡献人类 社会,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代言。(摘编自潘鲁生为传播国家形象而设计,人民日报2019年5月19日)1 .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化传统、开展理念和综合国力都属于国家形象,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表达。B.为新时代的国家代言的好的设计应该富有文化内涵、具有独创精神、能把握时代脉搏。C.诉诸视觉形象的设计才是国家形象的最正确表征,因为它能有效展示、传播国家形象。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是富有奋斗精神、勇创世界一流、互联互通、同心自信国家形象的表
26、征。2 .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章第二段由传统工艺设计对华夏文明的诠释和传播,过渡到新时代设计的特征,引出了下文。8 .文章以“友谊勋章”、G20峰会会标“桥”、花开盛世等例,论证了新时代的设计在外交活动中 的影响。C.文章结构为总分总,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详尽地论述了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D.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作为国家形象符号系统的新时代设计对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9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友谊勋章”是颁发给为中外友好交流作出努力,有爱好和平精神的外国人的一种国家最高荣誉。B.能够成为新时代国家形象
27、生动表达的设计,是以艺术为基础,并与科学技术革新紧密结合的设计。C. 919客机、“复兴号”动车等“中国智造”展现了中国在工业设计领域里具有的创新创造活力D.花开盛世中盛放的百花能展现盛世繁荣之景,也能传递“尊重文明多样、携手共同开展”的理 念。(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毋庸讳言,在习惯了刷屏浏览点点戳微的生活之后,对于很多人而言,千余字的文章已是 不能承受之长,3分钟已是最大阅读续航。有人感慨“书太难读”,似乎以前甘之如饴的小说,如今大家都 读不下去,更不必说品读那些大部头的传统经典了。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数字阅读”、不假思索 的
28、浅阅读却在极大削弱人们阅读复杂深奥内容的能力,加剧着思维的浅薄。在“碎片化阅读”“快餐式浅 阅读”中,习惯了 “数字阅读”的跳跃、零碎和浮光掠影,短期来看,人们可获取大量信息,但实那么难以 真正吸收其中养分,长期下去还可能使人变得更浮躁。我们或许更需要回归传统阅读的节奏、系统与静心 思考,找寻那些日渐退化的思维能力。书的分量,在思想亦在品格。“读屏时代”,勿忘阅读品格,我们就 不会在网络信息中迷失方向。(摘编自张砥“读屏时代”更需要深读静思)材料二: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9、当前,“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更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不断加强对读“整本的书”的引领力度。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 叶圣陶就提出了 “读整本的书”的观点。叶老认为只读课本上的文字,“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气氛之中, 魄力也就不大了”。读整本书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难以把握。没有足够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自己学习 尝试的机会。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整本书 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思维 得以深入的可能性,单是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的猜想、人物命运的捉摸等,就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了。整本
30、 书负载着文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受到文化的熏染,文化的因子就会进入学生的血脉之中。 学生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就能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就不会迷失在社会中。(摘编自叶圣陶: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材料三: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 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 一意求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 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 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
31、,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 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 多”。(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材料四: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篇章阅读;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本书的意 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 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深度阅读,或许首先应中选好恰当的主题领域。如果所选书籍 内容过于深奥,与自身理解能力严重脱钩,阅读是不可能走向深入的。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 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
32、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要想在根本上提 升阅读质量,不妨试着变流于外表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当我们将零散阅读的粗浅体验升华为主题阅读 的凝神研究,阅读将不再只是睡前床头的鸡汤慰藉,而是渐渐盛满充盈的灵魂家园。(摘编自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4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在“数字阅读”的今天,很多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阅读,网络阅读削弱了人们阅读复杂深奥内容 的能力。B.叶圣陶先生提倡“读整本书”,他认为“整本书阅读”可以扩大阅读空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C.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就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假以时日,也可能自己学会阅读。
33、D.在苏轼看来,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求学的人读书要有针对性,侧重性,才能到达求学的目的。5 .以下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叶圣陶先生认为读整本的书可以练习精读和速读,以整本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更加有效。B.材料一分析了数字时代的阅读现状,忧虑浅阅读会错失大量信息,呼吁数字时代更需要回归传统 深阅读。C.四那么材料侧重点不同,但都提倡“整本书阅读”,认为这是回归深度阅读回归经典阅读的最好方式。D.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可以尝试将零散阅读变为主题阅读。这样,阅读就能渐渐成为盛满 充盈的灵魂家园。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如何进行阅读?请结合材料加
34、以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亲情(美)霍桑一座小屋二楼的客厅里,陈设朴素。两位年轻漂亮的女人共坐炉旁,各自怀有相同的哀伤。她俩不久前才成为两兄弟的新娘,哥哥是老水手,弟弟初次出海。可是接连两天噩耗不断,一个丧生 于加拿大海战,另一个葬身于大西洋的暴风雨。丧亲之痛引起普遍同情,来新寡的姑嫂俩家中吊唁的客人 络绎不绝。两位未亡人虽对朋友们的好意深为感激,却还是巴不得他们走开。两人都觉得,不管多大的伤 痛,都能在对方的心中找到慰藉。于是她们默默流泪,沉浸于悲哀之中。但一个小时后,其中个性温和安 详,却并不脆弱的那位,开始顺从天命,率先恢复被
35、打乱的生活秩序,动手在炉前摆好餐桌,端来简单的 饭莱,握住弟妹的手。“亲爱的妹妹,今天你一口东西还没吃呢。她说,“站起来吧,求你了。”她这位弟媳性格热烈急躁,凶信传来,她又是尖叫又是号哭,悲哀欲绝。此刻,一听玛丽的话就往后 缩,如同受伤者害怕别人触痛伤口一样。“我再也没福分了,也不想再祈求!”玛格丽特又一阵热泪涔涔。时间飞逝,平日安歇的时辰到了。两兄弟成亲时,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只能住在一起,共用客厅,只 对与客厅相连的两间卧室各自享有特权。两位未亡人,用柴灰盖住炉中余火,将一盏点着的灯放上炉台, 各自回房。两间卧室的门都没关。两姑4里并未同时入梦。玛丽默默忍受伤痛,很快就坠入梦乡。然而夜越 深
36、,玛格丽特越媒转不宁,卧听雨声点点滴滴。她时时从枕上探头,张望玛丽的卧室与中间的客厅。两把 椅子,空空荡荡,在炉旁的老地方相对而望。两兄弟曾坐在上头,青春勃发,笑逐颜开。玛格丽特满腹辛 酸,呻吟叹息,忽听街门被人敲响。敲门声缓慢而有节奏。玛格丽特看看嫂嫂卧室,见她仍沉睡不动,就爬起来,稍稍整整自己,恐惧和 急切使她瑟瑟发抖。“老天保佑!”她叹口气。抓起炉台上的灯,她赶紧走到俯临街门的窗前,这是扇安着较链的格子窗。她推开窗户,把头稍稍探 到外面潮湿的空气中。但见门前有盏灯笼,红彤彤地照着,灯光融入附近一滩滩水洼之中,其余一切都被 沉沉黑夜所笼罩。窗户在较链上吱嘎一响,突出的屋檐下就走出一个人来,
37、抬头往上看,想弄清他敲门叫 醒的是哪一位。玛格丽特认出是城里一位为人和善的客栈老板。“古德曼帕克,你有啥事? ”寡妇喊道。“是玛格丽特太太吧? ”老板回答,“我还担忧是您嫂嫂玛丽呐。”“看在老天份上,你到底有啥消息? ”玛格丽特尖声叫道。“半点钟以前,有个专差从城里过,”古德曼帕克道,“他在我店里歇了一会,我跟他打听前线的 消息,他说你知道的那场小仗我们打赢了,十三个本来传说被打死的人都还好好地活着,你丈夫也在内。 估摸着你不会怪罪我打搅你休息,就过来告诉你一声。晚安。”说完,好心人动身走了,灯笼一路闪着微光,照亮两旁景物,假设隐假设现。然而玛格丽并未逗留在窗前 观看这如画的场面,欢乐闪电般穿
38、过心房,把她心儿照亮。她气喘吁吁飞一般奔向嫂嫂床边,可才到卧房 门口又打住了。“可怜的玛丽! “她自忖着,“我要把这消息藏在心里,等到明天再说。”她走到床边,瞧瞧玛丽是否安睡。只见她脸半朝里侧,曾躲在那儿暗自流泪。不过眼下脸有种平静的 满足,仿佛她的心就是深深的湖水,逝去的已沉入湖底,湖面变得风平浪静。玛格丽特退了回去。夜更深,玛丽猛然惊醒,迷迷糊糊听到两三阵急促热烈的敲门声。担忧弟妹也被惊动,玛丽披上一领 带帽斗篷,端起炉台上的灯,急忙走到窗口。碰巧窗户没扣上搭扣,一碰就开了。“是谁呀? ”玛丽颤抖着向外张望。狂风暴雨已经过去,月亮高悬,照亮头顶破碎的云团,照亮脚下黝黑潮湿的房屋。地上那一滩
39、滩的雨 水,微风吹来,便发出扭曲的银光。一位水手打扮的青年,正单独站在窗下。玛丽认出是那个靠短途航行 挣饭吃的人,也没忘记自己出嫁之前,此人曾是她失败的追求者之一。“斯蒂芬,你来这儿想干啥? ”她问。“打起精神来,玛丽,我只想抚慰抚慰你。”遭过拒绝的追求者答道,“十分钟前我才到家,我娘告 诉我的头一件事就是你丈夫的坏消息,来不及跟老人家多说一句,我就抓起帽子,一路跑了来。玛丽,不 跟你说上句话,我就睡不着觉。”“斯蒂芬,我本来对你的看法还好得多!”寡妇大声道。泪水夺眶而出,打算关上窗户。“听我把话说完嘛。”年轻的水手喊道。“昨天下午我们跟一艘从老英格兰来的帆船打过招呼,你猜 我看见谁站在甲板上
40、呀?他平平安安,就是比五个月前瘦了一点儿。”玛丽探出身去,无言以对。“就是你丈夫嘛。”宽宏大量的水手接着说,“祝福号翻船的时候,他抓住了桅杆,保住了性命。只 要风顺,帆船天亮就能进港,明天你就能见到他啦。好啦,晚安。”他匆匆走了。玛丽看着他的背影,不知自己是梦是醒。水手时而隐入房屋的暗影,时而出现在道道明 亮的月光下面,忽强忽弱。然而,一股确信不疑的幸福洪流渐渐涌上她的心。她头一个冲动就是叫醒弟妹, 与她提供这新生的欢乐。翻开她卧室的门,这门是夜来关上的,没上闩。走到床边,正要把手放到熟睡者 的肩头,却冷不丁想到,玛格丽特醒来时想到的会是死亡与悲恸。玛丽用灯照照丧亲者毫无知觉的身体, 弟妹睡得
41、并不安宁,周围帐幔乱成一团。年轻的脸蛋红扑扑,樱唇半开半闭,露出生动的笑容。“可怜的弟妹!你的梦可别醒得太早。”玛丽心想。离开之前,她放下灯,尽量理好床单,不让寒气侵袭兴奋的熟睡者。可手刚一挨玛格丽特的脸就发抖, 一颗泪珠也坠落到她的脸上,于是她猛然苏醒。(选自霍桑短篇作品选,有删改)7 .以下对小说艺术特色和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两位丧夫的女人外表上对客人的吊唁深表感激,实际上不堪其扰,“希望他们赶快离开”。8 .两间卧室的门都没关,暗示着两位未亡人在相同的遭遇中心意相通,希望能给与对方慰藉。C.小说情节开展出人意料,不仅主要人物的命运发生突转,对次要人物的描绘也非平
42、铺直叙。D.小说采用全知视角表达,表达者洞悉一切,使读者全面客观地了解到事情的过程与真相。9 .得知丈夫生还的消息后,岫婢俩产生了相似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说明(6分)。10 小说屡次写到人物的“醒”,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其丰富的意蕴(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于谦,字延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晔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 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 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
43、部,延访父老,察时 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 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 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哪 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理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 一动那么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 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沉着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 帝顾而改容
44、日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 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视诸选奥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理以议 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 亦不乐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下狱。诬谦等与黄扬构邪 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等谋迎立襄王子。都御史萧惟祯定献,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 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修商钥甚固,启视,那么上赐蟒衣、剑器也。(节选自明史于谦传)11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45、项(3分)A.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沉着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 容日/从汝/B.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沉着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 容日/从汝/C.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沉着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 容日/从汝/D.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沉着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日/从汝/12 .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扈蹿,扈,随从;脚,指帝王出行的车驾。文中指于谦跟随皇帝征伐。B.北狩,指到北方狩猎或向北进军,文中是皇帝被
46、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C.壬午,文中指某一日,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D.弃市,指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的一种刑罚。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于谦巡视地方,一心为民办事。他巡视江西,昭雪冤囚;奏报陕西祸害百姓官吏;巡抚河南山 西,注重调查,积极建言。B.于谦反对南迁,尽心守卫京师。他极力反对徐理南迁的建议,认为京师是国家根本,不应重蹈宋 朝的覆辙,应尽心守卫。C.于谦性格刚直,受到权贵怨恨。他轻视怯懦的大臣及勋旧贵戚,对他不满的人很多;徐理和石亨 也出于相同的原因怨恨他。D.于谦清正廉洁,堪为官员表率。他奉行节俭,
47、虽然住宅简陋,但是皇帝赏赐他府第他却坚辞不受, 最后没有得到皇帝允许。13.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4分)(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3分)(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注:此诗大约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莫,没有。槎
48、,木筏。陶谢,指陶渊明、谢灵运。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如海”说明江水的宽度和深度,且具有动感,是引发诗人灵感的重要原因。B.首联是诗人对刻意求工的艺术追求的总结,此特点在登高诗中有所表达。C.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江水,只用水槛垂钓、故着浮槎来暗示锦江的水势之大。D.诗人行将衰老,春花美景已不能引起自己的深愁,转而追求陶谢的悠闲生活。15 .诗中流露出作者诗歌创作从执着到平和的心态变化。请结合全诗加以简析(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此题共1小题,10分)16 .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0分)(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o(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也蕴含着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