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30476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观潮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3 .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4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语文要素】5 .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2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3 .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4 .初步了解

2、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一、激趣导入,释题,(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 .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 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2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应指导。3 .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 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 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 的美。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3、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对于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的原因,虽然课堂上进行了简单介绍,可能由于四年 级学生对于中国地理的生疏,依然是一知半解。4 .教学收获(思得)。(1)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表达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用心性,表达了以人为本。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 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转变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如 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 妙地指导朗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用心性。(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

4、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 高,表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如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透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 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帮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 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5 .缺乏之处(思失)。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 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1 .字词的学习太过粗略。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还是 比较重要的,就这节课来看,由于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对重点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 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2 .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情

5、感线还是按老师的设想去 落实。说白了,教师在课堂上并缺乏够大气,有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 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框架着学生。4 .改进措施(思改)。因为教师的示范和参与有点“逾越”,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过大,让少局部学生有点跟 不上进度,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 去自发地发现问题,学生学得更愉快总之,以后老师要在课堂上“舍得放”,教师大 胆放开,学生综合潜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101观潮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我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学字词,自己划分段落,学 生积极投入到自学活动中,效果不错。2 .我还

6、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尤其钱塘江大潮的类文阅读激发了学生的 阅读兴趣,使课堂气氛非常积极。缺乏之处:我运用视频播放的方法将学生代入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对钱 塘江大潮的自我感悟的表达,只是学生过于沉浸于视频中,不容易尽快进入后边的教学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类文阅读,拓宽学生 视野,还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这篇文章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向我们描 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 后的顺序和大潮

7、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 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 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 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4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

8、的写作特点。5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 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11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象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三、说教法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 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让学生 结合文中的文字描写深刻感受。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因为在朗读的过 程中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培养语感。因此,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 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朗读

9、比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的气势读出来。四、说学法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老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 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 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这么说? “奇”在哪儿?让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说说自己对钱 塘江大潮的了解。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我还将采用合作交流式学法,组织学生 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议一议文中的哪些词和句用得好。五、说教学过程观潮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楚

10、,作者分别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这三个方面向我 们详细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总写,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是一篇写作的好范文。为了使本课的工具性和人文 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质疑导入,激起探究兴趣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这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质疑课题,什么是观, 什么是潮?师生交流后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天下奇观”,提问“读到这儿,你有什么要问的? ”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 奇观,奇在哪儿? ”让学生展示课前的资料再结合课后的资料袋说说钱塘

11、江大潮形成的原 因。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激起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 垫。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儿的潮水是由于特殊的地形而形成的,那它究竟是什么 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我们先把课文的障碍一生字扫除掉。”(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21 .学生分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2 .小组成员讨论这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钱塘江大潮的,重点写了哪一局部? (意图: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有助于带动学生的思维,在文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共同 解决问题,也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团结。)(三)品读课文,深入感知。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

12、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就可以明白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和 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的,老师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组织教学。1 .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景象? 结合课文插图看一看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么多人都来看潮水说明了什么?他们现在是怎样的 心情?如果你也在场会是什么心情? “这么多人来观看潮水,我们也来亲眼看一看”。2 .播放潮来时录像,师生之间交流感受后再回到课文。学生自由朗读3、4自然段,想一 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体会作 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和声、形变化的特点来描写潮水来势汹涌的。指导朗读3、4

13、自然段, 特别是第四自然段。指名让学生读,小组齐读,比赛读,看谁能把那种山崩地裂、万马奔腾的 气势读出来。再播放潮来时录像,请学生当解说员,按照顺序和声形变化介绍潮来时的景象。 评一评,哪位解说员解说得最好。3 .霎时,潮头就奔腾西去,这时江面又是怎样的景象?潮水西去后有什么变化?人们此时 又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要发出怎样的感叹?(意图:利用影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留下 深刻的印象,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较的。第一次播放录像让学生有初步印象,在这个基础 上结合课文学习,使学生很快地把刚才看到的画面在头脑中重现一遍,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内 容。第二次播放录像,让学生不看书,直接对照画面做现场解说

14、,利用孩子好胜的心理,积极 调动孩子的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总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很快就能回答上来。) (四)回顾课文,加深印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局部朗读,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既巩 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课后练习,拓展运用。1 .把今天看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了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 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32 .小练笔。让学生以观潮这篇课文做范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景 观。学会了的方法,应及时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六、说板书设计观潮潮来

15、前平静声: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潮来时形: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水墙潮头过后平静涨水141 .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 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释题。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观潮”是观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 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课文要表现的是潮水(或大潮) 这种自然现象的美。3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 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 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

16、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 的语句就能知道了。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一)指导预习1 .出示预习任务。(1)读课文,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2)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谁观潮?什么时候,在哪里观潮?观的是什么潮?然后用 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大意。2 .反应指导:字词。(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先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再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精准指导。预设:“昂”“鼎”“崩(2)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复习认读。3 .反应指导: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确、读通顺了。4 .反应预习指导:粗

17、知课文大意。(采用理解中读,读中理解的策略进行。)预设:问题L课文写了我们观潮。问题2: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潮。问题3:观的是钱塘江大潮。课文大意: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我们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钱塘江大潮。5 .师小结:同学们做得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看看“我们”观看到的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三、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出示任务: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具体写“我们”观潮 的,做上记号。2 .反应指导。预设:从“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到结尾是具

18、体写“我们”观潮的。3 .导语:那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个局部了。这个局部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局部,想一想,“奇观”是什么意思? “天下奇观”又是什 么意思?这个局部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 .反应指导。预设:奇观: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观:世界上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作用:(1)总括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2)点明“我们”所观的潮是钱塘江大潮,同时说 明吸引“我们”观潮的原因。(板书:天下奇观)5 .导语:那么,课文接着写了哪些内容来说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具体写“我们”观潮的

19、局部,想一想,这个局部的内容具体写了哪三 个主要意思,用“ U ”把它划分为三个局部,并概括出它们的主要意思。6.反应指导。(采用读中汇报、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预设:局部1:第2自然段。大意:农历八月十八一早,我们来到海塘大堤观潮。那时江面很平 静。(板书:江面平静)局部2:第3、4自然段。大意:午后一点左右,两丈多高的潮头随着山崩地裂的声响飞 奔而来。(板书:两丈多高山崩地裂)局部3:第5自然段。大意:潮头过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板书:两丈来高)(二)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1 .导语:那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2 .出示任务:借助板书,同桌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

20、塘江大潮的?(预设:课文先写“潮来前”,接着写“潮来时”,最后写“潮去后”,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四、了解浪淘沙意思(一)自学质疑L导语:钱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 28个字 的一首七绝,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我们一起来学学。出示任务:借助拼音朗读诗歌浪淘沙(其七);结合生活体验和课文,想一想每个诗句 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做个记号,然后向同学或老师提问解决。3 .反应指导。(1)检查朗读,以通顺、流利为标准评价指导。(2)质疑。先汇报同桌互助解决的词语,再提出还没能解决的词语。预设:吼地:惊天吼地;触:撞击;须臾:一

21、会儿,很快的意思;海门:江海汇合之处。(二)说说诗句意思1 .出示任务:朗读浪淘沙(其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 .反应指导。(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 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 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3 .师小结:我们读懂诗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诗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 是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2课时课时目标1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2 .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一

22、、复习导入1 .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2 .提问:出示浪淘沙(其七)谁能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呢。二、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熟读成诵,想象说话,交流感悟(一)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1 .出示任务:课件出示浪淘沙(其七)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用横线画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2 .反应指导。预设:与诗第一、二句内容相关的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 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 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二)熟读成诵,想象说话1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

23、,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这三个自然段 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几个画面,各是什么画面,分别是哪些句子描绘的?(个体学 习,四人小组交流。)2 .反应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预设:(1)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四个画面。(2)这四个画面分别是:潮头将来的画面;句子:午后一点左右,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出现了 一条白线。(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潮头涌来的画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潮头过后余波涌来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潮水完全过后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3 .出示

24、任务:在这四个画面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句 子说说你想象到的这个画面。注意内容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4 .反应指导。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有没有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 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应指导。(三)交流感悟。1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 象?这个自然段写了钱塘江大潮的什么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尝试用有关的句子说一 说。(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2 .反应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预设:深刻印象: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写了钱塘江大潮潮头的样子和潮水山崩地裂的

25、 声音;样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的句子:那声音如同震得颤抖 起来。3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气势宏伟非凡、景 象雄伟壮丽的,用实心圆点标记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 .反应指导。词语:“横贯江面”的“横贯”;“白浪翻滚”的“翻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的“两 丈多高”(提示:一丈约等于3. 33米);“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5 .出示任务: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教师再进行反应指导。三、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1 .出示任务:默读“资料袋”,结合“资料袋”的

26、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 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原因。(个体操作。)2 .反应指导:(出示“资料袋”,学生读插图说话)能把“资料袋”的意思说清楚便可。四、写字教学(一)字形教学1 .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读一遍。2 .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3 .反应指导。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如“潮”与“朝”,“据”与“剧”,“堤”与“提”。4 .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点拨:“滚”,右边的“衣”字中间是个“公”字,但第二笔是点;“顿”,第四笔是竖提。 (二)写字指导1 .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的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2 .各写一个,反应评议。按

27、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教学板书1观潮一、天下奇观样子:横贯翻滚(潮来前)二、江面平静出现白线(潮来时)三、两丈多高飞奔而来山崩地裂的声音(潮去后)四、两丈来高风号浪吼教学反思观潮一文是本册书中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课 的主要教学目标。紧接着,我以指导学生预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大意,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 序。顺应新部编教材的编排,我以课后习题中的古诗浪淘沙(其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 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想象说话,落实本课“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 美”的语文要素,顺利完成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教学要求,到达了预期的效果。美中 缺乏的

28、是,由于学生地理知识储藏缺乏,在结合“资料袋”说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时,只有少数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原因。1、观潮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 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 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 一段, 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3、4自然段。教学难点是:1 .理解重点词、句、段。2 .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

29、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 .抓重点段,领悟钱塘大潮的“奇”。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钱塘潮的“奇”,更近 一层理解“天下奇观”。主要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描写大潮的声 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潮的气势宏伟。如“隆隆响声”“白浪翻滚”“白色水墙”“风 号浪吼”等,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 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又沸腾起来”等词语, 体会观潮的人数多、热情高涨,体会间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大潮的奇特。2 .指导朗读,感受雄伟奇特的景象。

30、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 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接着我进行范读,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画面,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重点抓住“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 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一句, 为了突出钱塘江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一些,强调指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 浩荡荡”“山崩地裂”“颤抖”等短语或词语。然后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 景,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到达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边读 边想象画

31、面,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奇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3 .统领全文,学习表达方法。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理解 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潮来时”局部,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生从大潮的声 与形的变化中,就能知道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再让学生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进一步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观潮的过程,学生一下子就找到“早晨”“中午 一点左右”这些表示时间的字眼。本课结构清晰,语言优

32、美,是一篇习作的好典范。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 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 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 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 指导主要表达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

33、得到提高。三、缺乏之处1 .字词的学习、理解过于粗略。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 中,预习的不够充分,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懒得查阅工具书进行理解,对个别词语的运用、 意思理解不到位,阻碍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个自学能力在四年级一定要培养好。为高年级的学 习打好基础。2 .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待提高。过了一个假期,学生有些懒散,读书不积极,拖长音,不整 齐。以至于个体朗读也令人不满意。通过指导,有所改善。以后还要加强训练。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一一首先启发谈话:平时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玩? 把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和同学介绍一些,并说说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好玩。

34、接着在初读感知后, 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的体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进行教学,进行引导第一段的学习。然后 再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加深巩固。并进行相应拓展,最后让学生在课后找找资料,培 养对家乡,对祖国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观潮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 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这是一 篇培养学生灵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好 文章。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观潮中描述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局部资料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 句来品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是难点。这局部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 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做到了以读为本。“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或者哪些词 语体会到潮来时的壮观? ”学生能够充分开展自己的见解,并把体会到的那种壮观读出来, 学生的感知还是比较到位的。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时,播放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了大潮涌动的速度,体验钱塘江大潮 声音、气势的变化。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