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地100条新建议读后观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地100条新建议读后观感.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 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 种需要特别强烈”。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这本 书,就课堂教学方面,感受颇深。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新内容的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 室里一片沉默,没有问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看来新内容学生 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叫起来,让他们复述 教师讲述的内容的时候,他们都回答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讲不出 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 一点都没懂,为
2、什么你们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 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错怪学生了。其实,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 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 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的过程是 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 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 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 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
3、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 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 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读了这本书,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 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 糙深感羞愧。一、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 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 意义。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蔫”。学生“蔫”的原因也 许不一而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可能是最 重要的原因。教师对教材的讲述萎靡不振,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 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郁闷心情。教师对教材无动
4、于衷的态度,立 即会“传导”给学生,这一来,被讲述的内容似乎成了矗立在师生-_之间的一堵高墙。面对着难以跨越的高度,试问学生怎么精神得起 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然而,比 起上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孩子们上这样枯燥的课更加疲 惫不堪,也许只有下课铃声才能带来些许生气。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取得成 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有 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更需要教师的不 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 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真正的好老师决不
5、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 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 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 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 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 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 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通过积极的努力,主动 地去采摘,获取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倍加珍惜,更会不断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们都说学习一定要多用脑子,这句话指的就是关于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的脑力劳动问题。动脑不管对于教
6、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本人 来说都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因为没有学生的脑力劳动,就不 可能有他的发展,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技巧,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用 了两个章节来谈。他主要是从课堂上来对教师提的建议的。我的体 会有以下几点:一、教师脑力劳动素养决定着学生的脑力劳动的素养。在课堂 上,学生对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这里面尽管学 生有其自身的动机所在,但教师的引导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 生的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教师想要在课堂上 看出学生的脑力劳动如何并适时地进行引导,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 放在学生的身上,而要想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生是如何思考上, 就必须对所教的教材有
7、深厚的了解,必须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教师 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 效率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有精力去顾及学生,才会根据学 生的脑力劳动情况而随时自己将要采取的措施。二、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何为掌握知识, 如何是将教师所讲的内容或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装入学生的脑 袋,那不叫掌握知识。“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童话上成为-_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识是他的智慧努力的结果。 他就能获得并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给 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想的自由,让他们独立思考,去真正领会知 识其实质。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比
8、较困难的学生,我们更是要给予 他们思考的时间,并认真分析他们是在哪个思维点了断了线,我们 要想方设法地帮他结上。三、关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问题。尽管小学生的思维以形 象思维为主,但我们必须要关注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因为抽象思 维是学生认识世界、开拓眼界,持续发展的一条必以之道。有些学 生在低年级学习比较好,而到了高年级学习却落后了,“这正是由于 没有借助抽象思维来发展他的头脑所造成的可悲后果。”“要使学生 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性的研究, 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而脱离开具体的东西。”要想使学生脱离开这 具体的东西,必须建立在对事物、事实和现象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没有理
9、解的识记和在此基础上的概括对儿童来说都是有害的。四、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 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鲜明的、形象的手段 (比如现在用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不合适的运用, 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 地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过度兴奋,这时 教师不得不提高声音,压倒学生的喧闹声,学生就会更加兴奋。其 次,教师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掌握 知识的质量及在头脑中的保持,同时也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的联系这是激发兴 趣的奥秘之一。
10、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一个比喻,把课堂的教 学活动比作是师生建立的一座高楼,当教师将新的知识这块砖递到 学生手上的时候,学生应该知道放在哪个位置,并且它还应该站在 远一点看看,这块砖与上一块以及整个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他才 能将这块砖(新的知识)放好。要将已学过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 的一个工具。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 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 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 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 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 解决问
11、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_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 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 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 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 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 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 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 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
12、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 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 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 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 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 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 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 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 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 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
13、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 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 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 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 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三、调动情绪、控制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 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 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 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 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
14、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 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 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 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 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 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 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_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 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 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 的积极
15、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 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 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 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 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 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 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 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 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 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
16、、加强阅读、提升素质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 育的重要手段”, 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 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 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 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 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 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 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 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 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
17、,工作起来就 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 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 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 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 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 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 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 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 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 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俗
18、话说的好:站 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 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 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_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 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让我们来阅读吧! 以上只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远不能透视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思想, 还有待于广大的同行们通过精心地阅读、细细地品尝,在应用实践 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在 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 以前思
19、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 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 童年。二、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 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 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 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 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 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 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
20、知识一道带进去。 三、教师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 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 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 育和教学效果。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工作是创造 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 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 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 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 究不同教育对象的
21、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 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 四、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知 识的乐趣。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听,不照本宣读,让 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 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每一门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_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 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 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 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 的表情丰富在脸上。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 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此书让我感动, 更让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