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说明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说明书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前言1 1.1 规划背景在过去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表现在城市交通方面,最典型的改变莫过于城市道路的不断延长与拓宽。但是生活在今日这个路越修越宽,车越来越多的城市里,路却越来越难走,车越来越难骑,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就是我们想要的城市?国内外的城市发展阅历表明,过去几十年中,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汽车的普及在变更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包括尾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等。为了缓解或避开这些问题,国际上很多国家与地区逐步起先提倡以公交优先,激励慢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
2、略。很多城市的阅历证明这是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行之路。共创和谐社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是市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倡绿色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城市交通拥堵和混乱状况大为改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从局部建设向系统建设转变;建设模式从粗放型建设向精细型转变转变;建设重点从外围向中心区转变。然而,这一系列道路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虽然为大量增长的机动车创建了相对良好的行驶空间,同时也改善了非机动车和人行空间,但对占据城市居民出行最大比例的慢行交通来说,其规划和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系统性不强。2007 年 9 月 22 日,迎来
3、第一个无车日。政府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以削减对小汽车的运用和依靠。在公交周内,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带头乘坐公交、骑自行车和步行上下班,这意味着市政府已经剧烈意识到无节制地选择小汽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对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起先重视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慢行交通发展的探讨。开展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是具有前瞻性的一项探讨,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建立新型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理念,逐步建立一个相宜慢行的城市,对促进市整体交通系统的和谐发展及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具有主动的意义。1.2 规划目标通过对慢行交通系统理论与案例的梳理,结合现状及特色,对
4、现状进行检讨与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动身展目标、策略、规划限制对策,推动慢行交通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 平安、 公允、 便捷、 连续、 舒适、美丽 的出行环境,使其逐步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有助于建设成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品质之城、休闲之都。1.3 规划范围市区,重点探讨主城区范围。市委书记王国平骑自行车上班 市长蔡奇步行+ + 公交上班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4 系统界定市慢行交通系统是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总称。其中非机动车详细对象为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步行详细对象为行人。依托道路的慢行系统以交通功能为主,依托河道绿化带及风景区的慢行系统以休闲、健身、旅游功
5、能为主。1.5 规划年限规划近期为 2007-2012 年,远期为 2013-2020 年。1. 6 规划主要内容(1)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 (2)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分析评价; (3)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与策略选择; (4)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构与整合; (5)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近期行动安排。1.7 技术路途如右图。1. 8 规划依据(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2)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0-2020) (3)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编制任务书 (4)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交通规划 (5)市城市中心区交通综合改善规划 (6)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和爱护开发规划 (
6、7)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8)市大容量快速公交规划 (9)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技术路途框架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3)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14)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标准(2004)(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1 2.1 慢行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地位2.1.1 步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地位步行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类生活活动,无论在机动交通
7、如何发展的状况下,都不应减弱它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而城市步行系统的建构,正是对这种作用和意义的有力支持与体现。随着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步行系统在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它的地位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1 1 、发展步行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步行交通环境的改善,降低汽车对步行的干扰,使人们更加充分地享受步行乐趣的同时,能够促使邻接商务活动的发展,促使人们在步行的过程中能以轻松的漫步接触商品及购物,从而促进消费,促使城市经济活动的旺盛。2 2 、发展步行系统可以供应更多的公共空间,增加人们自由交往的机会在当今这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人们更加呼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往。
8、步行系统是个专为人们步行行为考虑设计的整体而连续的公共空间体系,人们的步行活动可以更加轻松,并可以有很多与不同阶层人们接触、沟通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复原良好的城市社会生活。3 3 、发展步行系统可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步行交通对城市空间的消耗是最小的,人在比较舒适的站立的时候,人均所占道路的面积仅有 0. 5-0. 6 平方米,而小汽车大约为 1. 8 平方米。通过建立步行系统,形成大范围的、整体、质量良好的连续步行环境,能够增加城市区域内的步行容量,促进更多的人运用公共交通,从而实现公共交通、小汽车以及步行交通之间的平衡,降低道路以及相关设施的运用和维护的费用。4 4 、发展步行系统可以保持城市传
9、统风貌,爱护历史文化古迹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现代城市建设手段与城市古文化遗产、传统形态特色保存之间的冲突,创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是迫切须要关注和解决的城市课题。步行系统的建设,通常可以融入爱护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总体构思,作为爱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措施。例如开拓传统商业步行街,或将历史文化特色地区纳入步行系统,使之成为以步行为主的,可以免受现代城市交通干扰、污染,空间环境舒相宜人的步行街或步行街区。5 5 、发展步行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设计措施,它对城市整体形态的限制起确定性的作用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中提出,在组织众多建筑师的设计成为统一整体方面,在供应城市规模上修建,以保持组成
10、成分方面,同时运动诸系统的概念具有强大的力气。同时运动诸系统是指步行与车行交通、公共与私人交通的路径的城市运动系统,也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道路系统,它是由各种通路、街道、街道网络、行人、交通工具、道路设施等组成的困难的城市运动系统,步行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运动系统作为一种支配性的组织力,在城市设计之初就有效地应用到城市的各个部分,可以使一个城市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大范围的开发设计在一个相当有节制的规模上,有安排、有目地的进行,并留有以供在相当时期内发展的余地。一个清楚表达的运动系统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影响,它能抓住人们的思想并且产生向心力,这在城市设计的进程中显得尤其关键。2.1.2 非机动车
11、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地位非机动车交通由来已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是人们的代步工具,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其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节约了能源、削减了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1 1 、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机动车交通在我国交通结构中始终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同时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交通内涵的不断扩展, 非机动车交通将接着在我国交通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从交通资源利用角度来分析,与小汽车、摩托车等私人交通工具相比,行驶中的非机动车的人均交通面积较低,道路利用率更高。若一条机动车道按 3.5m 计,折算成非
12、机动车、摩托车和小汽车的通行实力分别为 5250 辆/h、4000 辆/h、1000 辆/h,行驶中的非机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的人均交通面积分别为 6.5、16、20 平方米,道路利用率分别为 18.9% 、14.6%、4.1%。 从经济角度来说, 非机动车交通以其自身的特性填补了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经济性上的不足, 成为很多市民首先选择的对象, 特殊是中学生、高校学生和短距离出行的一般职员选择非机动车出行的比例较高。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 非机动车具有人力驱动、无废气排放、噪音小的环保优势, 而机动车虽然提高了出行效率, 但是带来了一系列诸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 从交通的内涵讲, 经济文化的
13、发展, 大大丰富了城市交通的内涵。在上班、上学等通勤出行增加的同时,购物消遣等非通勤出行增长更为明显。出行目的的多样化确定了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非机动车交通的功能不断外延。对整个城市而言, 保持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的合理比例既是现实须要, 又对城市整体发展有利。城市交通机动化的比例越来越高, 为确保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激励发展公共交通。在这样的战略下, 合理引导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可以为公共交通带来更多客源, 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事业的主动发展。取缔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只会增加摩托车、小汽车等私人交通工具的迅猛增长, 降低公交车在居民出行中的出行比例。2 2 、非机动车交通是公共交通的协助和
14、补充非机动车具有便利敏捷的特点, 与公交车相比,非机动车交通不受固定站点的限制, 自主性大, 可达性高, 能够节约居民从居住地到公交站点的步行时间、候车时间和从车站至目的地的步行时间。非机动车交通对道路的适应性强, 受道路条件限制小, 可以自由选择路径, 遇交通堵塞时可以利用空隙和支路敏捷自行疏散, 有效运用城市狭窄的道路, 不会像机动车那样产生严峻的交通堵塞。非机动车在肯定短距离出行具有公交车和小汽车无法替代的优势, 但是非机动车在长距离出行中占较重的比例又不利于城市范围的扩展, 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合理发展, 增加居民出行时耗。因此非机动车短距离出行要激励, 并且要挖掘其潜力, 但是长距离出
15、行在现阶段应当适当限制, 合理引导其向公交出行转移, 让非机动车出行成为公共交通的协助和补充。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2.2 建立慢行系统的必要性1 1 、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休闲之都的须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市的珍贵资源,也是完成城市定位的有效载体。而对于一个生活品质之城、休闲之都而言,必需有一个尺度怡人、生动且特征明显的慢行系统。2 2 、体现公允和谐、满意老龄化社会的须要据统计, 2006 年末, 60 岁以上人口为 90 多万人,占总人口的 14% ,其中 65 岁以上人口为 70 多万人,占 10. 5%。据统计,老
16、年人的生活出行、文化消遣出行、风景区巡游的活动比例最高。同时相对而言,老年人出行更加依靠于公交(公交出行起、末段均离不开慢行)和慢行。因为老人行动较为不便,对步行系统的便捷性与平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公允,体现了对于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关爱。3 3 、充分体现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尤其是通 勤交通中不行或缺部分的须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已制定了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的战略,慢行出行比例(2005 年约 65%)在逐年削减,但目前仍占主导地位。且到 2020 年,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出行比例仍占据 36%,通勤交通中慢行的出行比例更高,对于如此浩大的人群的确应在交通空间
17、安排上予以更多的关注。同时慢行系统也是公共交通良性、高效运行必要的两端连接系统。可见在将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慢行交通仍不行或缺。4 4 、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绿色交通体系的须要城市慢行系统的构成主要是步行和非机动车,无论从节约土地、能源、削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是从出行成本、受益人群分析,它是一种适合于全部出行者的低成本、无污染、土地资源和空间节约的交通系统,是一种回来自然的绿色交通系统。5 5 、引导并实现当前交通结构良性转换、缓解 两难 的须要充分发挥步行、非机动车、公共交通方式的优势,建立良好的换乘体系,主动引导并实现中长距离出行者运用慢行+公共交通、短距离出行者运用非机动车、步行,从而缓解两难。2.3 城市建立慢行系统的趋势及理念1 1 、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在美国大规模郊区化、传统城市中心衰落、城市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激增、公共空间衰败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充溢活力、多样性与社区感的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主导的城市。新城市主义提出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即 TOD,其核心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相宜的步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