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舆论反馈典型问题分析专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舆论反馈典型问题分析专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一、舆情综述3二、传播情况3三、焦点问题5(一)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出5(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 未显现 (三)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 管理需持续关注 (四)”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 衰上海开展前景 (五)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造词宣传再度引发1111争议-、舆情综述5月1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 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上海将分阶段安排复工复产、 复商复市和复学。16日起,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
2、,再逐 步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非生产性的企业,继续倡导居家办 公。历经一周多时间,梳理期间舆论场声音发现,围绕上海 复工复产工作,舆论反应一些突出问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 调适政策、补齐缺口,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提振市场主体信 心:一是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 问题突出;二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 利辐射效应未显现;三是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 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开展前景;五是 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造词”宣传再度引发争议。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是“离沪潮”引发舆二、传播情况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5月16日
3、至5月23 日,上海复工复产相关报道中,网媒报道97129篇,占比 37.63% ,客户端文章78336篇,占比30.37% ,微博37816 条,占比14.65% ,微信文章34629篇,占比13.42% ,论坛文章8336篇,占比3.23%,纸媒文章1638篇,占比0.64% , 博客文章160篇,占比0.06%o图:涉上海复工复产信息渠道分布情况从舆情走势来看,上海复工复产话题受到舆论高度关 注,连续多日处于高位运行,并呈现周期性波动,主要与政 策信息发布有关。5月1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 会通报上海将分阶段安排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复学,相关 话题迅速走热。此后上海相继发布上海
4、市重大工程建筑工 地复工复产“白名单”、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服务保障本 市复工复产的意见、上海海关支持企业扩大复工复产相关 举措等政策信息,使上海复工复产话题连续多日处于高位运 行。因周末(5月21日、5月22日)影响,公众关注度有 所转移,舆情总量小幅下降。5月23日,上海发布上海市 农业生产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要点(第二版),相关话 题再获舆论关注,信息总量出现上升。20,000图:各媒介信息量走势图三、焦点问题(-)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 问题突出一是政策落地效果问题,基层落实情况与市级政策规定 存在偏差,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复工,或使在沪企业面临效益 和口碑双难处境。第一
5、财经发文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 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级的政策发布和各区、各街道的 执行落地,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以及细那么上的差异。不少 网民也表示,发布会宣布上海复工复产,但小区仍未解封, 企业未能正式复工。如“需要用快递无法下单的截图证明没有 复工,没方法这关乎到是否认定合同违约”“我怎么跟外国客 户解释?客户要方案,我说还不能出小区,你说他们信新闻 还是信我? ”“供应商都来找我付钱,因为听说上海复工复产 了”。有网民建议“有很多居委会的文件,建议足不出户。在 网上找几份,给客户发过去。告诉对方就这么个情况”。上下 不同步的复工复产政策让上海本地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受损, 而官方通报“
6、复工”与实际情况不符,更让不少在沪企业对合 作方的解释口径难被采信,导致企业口碑受损、外部压力增 加。期间在沪企业、商户与市民在线上现身说法驳斥上海复 工复产进展,也进一步挫伤官方公信力。二是企业申请复工复产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 出,舆论质疑官方流入形式主义。凤凰网发文称,一位大型 零售企业内部人员表示,返岗要完成比拟复杂的手续,如提 供上海市商务委的相关文件、保供单位的相关文件、复工申 请书、48小时核酸检测获取证明、自己做一次抗原检测并拍 照保存结果、与所在小区和街道签订一份承诺书,保证由单 位提供之后的吃住并在本轮疫情结束之前不再返回小区。中 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难以返岗。还
7、有网民表示“小微企 业申请复工有做不完的文档,复工审核了一个月,上海复工 存在形式主义”“出门证、通行证、复工证、核酸证、抗原证、 证证难求”。复杂繁琐的复工流程、多证并行下的复工复产要 求,引发舆论质疑上海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决心与态度。(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 应未显现一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受疫情影响严重,损失 较大,复工即破产观点暴露企业主对未来信心缺乏。中 国小微经营者2022年一季度报告暨二季度中国小微经营者 信心指数报告称,一季度小微经营整体表现有所下滑。近四成小微经营者的现金流仅能维持不到一个月。具体到上 海,自本轮疫情反弹以来,上海多区域静态管理
8、近2个月, 且中小微企业多处在复工复产的第二、三阶段,企业复工仍 需等待,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难以抵御长时间的停摆。有网民 表示,对于中小微企业及从业人员来说,复工即会面临破产 和失业,”今天看到6月开始复工了,几个创业的朋友都说已 经没路可走,店面房东都催着要支付房租,基本上开工就直 接宣布公司破产解散,复工即失业”“同为创业者,复工后要 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烂摊子”“中小企业如果有银行贷款、客 户欠款,基本就死。房租、工资、社保公积金、供应商货款, 现金流一断,可以解散了。我也是创业者,已经解散”。假设大 量中小微企业“复工即破产”,易对社会心态造成冲击,导致 不稳定因素增加,提示政策还需精准对
9、接和帮扶。二是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较少,复工复产形势严峻。上海在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曾出台一系列金融纾困政 策,强调加大对保供企业、受困主体和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舆论认为中小微企业目前获得的帮助有限,或难以应对 疫情带来的冲击。经济观察报发文称,小微企业本来就是 薄利企业,大局部公司也没有抵押物可以进行抵押贷款,其 次信用贷额度有限且利率高。因此这些金融方案对于中小企 业来说都比拟“鸡肋”,根本无法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的问题。也有网民表示中小微企业难以享受到租金减 免等优惠,复工复产形势严峻,如“国企租金减免,能有多少 小微企业能租国企,还不是那些关系户才有资格,大局部中 小
10、微企业都是民营租户。退税,首先得能活得下去交得出税, 多少企业熬不过第二季度”“制造业小微企业还不是最惨的, 服务业小微企业,餐饮旅游等,以及农民是本轮疫情受伤最 为沉重的行业,贷款、房租,农产品等,灭顶之灾”。政策红 利“门槛”高,大量中小微企业不在辐射范围,或有声音据 此质疑政策落地性。(三)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 环管理需持续关注一是物流不畅成制造业复工复产核心痛点,时间本钱和 运输本钱增加,导致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影响。中国企业家杂 志报道称,复工复产的进度加快,但对车企而言,上游供应 链保障和物流运输,仍是当下复工复产中两个最大的阻碍。 日经中文网报道称,上海日本
11、商工俱乐部5月5日公布的调 查结果说明,在上海市拥有工厂的日资企业中,63%处于停 工状态,主要原因是封闭造成物流网中断等。此外,还有业 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出上海只能和供应商点对点联系,采 用专车,本钱和过去相比增长“不是一个数量级”,对时间和 精力的消耗也非常大。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记者探访 上海复工汽车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 物流供应链问题。较多网民也表示,物流不畅影响复工进度, “复工也没用,物流不恢复,运不出去,送不进来”。二是局部制造业复工复产时间较早,员工长期处于闭环管理状态,身心健康需关注,尤其要警惕发生极端个案。不 少网民反映长期在单位居住,正常生活受影响,
12、如“汽车行业, 一线工人在单位住了有一个月了”“为世界级一流企业提供仓 储物流的仓库在4月底复工,就是不能回家、都住仓库”。当 前社会心态和情绪相对紧绷,长时间处于较封闭状态,发生 群体事件和极端个案的可能性也增大,还需引导企业通过安 排员工轮岗等形式调节压力,及时关注员工身心健康。)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开展前景一是“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其一,在推进复工复产的 紧要关头,舆论担忧“离沪潮”造成服务行业劳动力缺口。5 月16日起,上海开始分阶段有序放开社会活动,加开铁路、 航班数量。微博平台上有不少视频显示,大量人员在上海虹 桥站排队,准备离沪。有声音担忧,在复工
13、复产推进的紧要 关头,是否会出现劳动力缺口,如“流水线工人、菜贩、服务员、建筑工人等基础性工作者对上海的粘性比所谓职场人低 多了,哪里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工作,这些人都是小微企业的 命根子,很难想象小微企业解封后会面对怎样一个情况”“会 不会造成短期内劳动力大量缺失”。其二,有声音将“离沪潮” 与上海抗疫工作关联,认为上海城市形象在此次防控工作中 大打折扣。“上海的封城所产生的后遗症太多了,感觉没几 年治不好,不会全部跑步撤离,跑一局部是肯定的,主要是 封控期间的混乱无序,一句物资只分上海户籍得罪了人, 寒了心”。需注意舆论场中上海网民对“离沪潮”的嘲讽或进一 步加剧群体割裂,同时也要警惕境外势力
14、借“离沪潮”炒作上 海国际经济重镇地位被动摇。二是上海商企受挫严重,需警惕降薪、裁员等声音频出 引发经济形势消极讨论,特殊时期劳动者维权风险更加突 出。网传B站、小红书、贝壳找房、理想汽车等企业批量裁 员,上海疫情下的普通人:封控一个多月后遇到了降薪和 裁员,太难了上海疫情还没解封,我被小红书裁员了 一家上海小微企业的漫漫求生路:在倒闭与裁员间扛过5 月等文章广泛传播,目前虽有不少企业已经发文回应,称 裁员系正常调整及优化,但在社会经济形势消极的大环境 下,舆论仍对上海经济开展及就业形势表达出较强烈的担 忧。企业经营问题将进一步传导为民生就业问题,今年就业 难、失业潮等话题热度也较高,在防疫心态疲惫、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