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881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论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论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简论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摘要: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辅助、推动效果已经 被人们普遍接受。目前的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生活在竞争 激烈的气氛中,普遍存在一种焦躁、压抑的心理倾向。教师 要善于通过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毅力,发 展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 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关键词: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促进作用 乐观精神 健全 人格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 (2015) 03 (b) -0235-02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在阐述高中体育课程的主要特 点时,指出“更加突出健康和教育的价值”“

2、不仅仅重视学 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体能的增强;无论学生选择何种 运动工程进行学习,都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 全过程;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的良好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迁 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J足见体育运动和学生的健康 紧密相连。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括三个方面:身体 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对这三方 面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的高中生,由于受特殊家庭结 构的影响,以及家庭寄予的厚望、社会竞争的激烈、学校加 给的沉重学习负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存在一 定的心里问题,比方:以自我为中心、成功是人生最大目标、 为到达目的不择手段、性格孤僻不关心学习以外的事

3、情等。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日积月累会导致学生 出现心理、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研究说明,时常参加体育 运动,能有效防止、减缓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借助 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高中阶段调节学生情绪、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备受各位教育工作者 的关注。那么,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到底有哪些积极 的促进作用呢?1减轻学生的焦虑,宣泄不良情绪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还面对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各 种压力,比方:家庭望子成龙,社会赋予青年人的责任等, 让学生感到压抑、沉重。如果这些巨大的压力找不到宣泄出 口、以正当的形式释放出来,会引发学生焦虑,严重的诱发 抑郁症等心

4、理疾病。近年来,各地频发高中生自杀的极端事 件,这都与这些负情绪的积累有直接关系。体育运动在一定 程度上充当着学生的心理“缓冲器”的功效,可以促使学生 焦虑不安、抑郁的情绪得到宣泄,给学生带来身体上的畅快、 心理上的愉悦,降低或消除学生的各种消极、负面情绪。学校除了安排固定的体育课,还要引导学生每天定时参 与一定时间的体育活动,可以使自己喜欢的运动,也可以是 有趣的体育游戏,或者是对抗性比赛等,让体育运动更具趣 味性,让学生通过运动产生愉悦情绪,到达宣泄不良情绪、 缓解学习压力的目的,发挥体育运动调节情绪的功能。2培养坚强的意志,开展乐观精神人的意志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5、以及勇敢顽强和自主独立的精神等。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都 是学生成才必备的基本素质。现在分高中生,很大一局部是 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应有的体力锻炼和精神磨练, 意志薄弱,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或左 右,作出不正确的判断。还有的学生,习惯于接受来自家庭 无微不至的照顾,遇事优柔寡断,与人交往也表现出怯懦或 任性等不良的心理趋向。面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仅仅依 靠理论教育很难收到理想效果。意志和心态的养成,需要不 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体育运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 具有一定的艰苦、疲劳、激烈、对抗以及竞争性特点,很多 时候还需要队友之间默契的配合,共同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学生

6、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既需要克服生理上的困难,比 如:身体疲惫、疲劳缺氧、肌肉酸痛等,还要克服客观挑战, 比方恶劣天气带来的炎热、寒冷、冰雪路滑等。这这个过程 中,学生不断坚持、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他们的承受力、 忍耐心和恒心都能得以提高。有些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需要学生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判 断,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方:球类运动、跳高、跳远 等。在运动过程中,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于别人商讨,更来 不得半点犹豫,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应对措施。即使很 多时候,会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措施,但是学生会 在下一次中把握机会,果断出手,赢得成功。这对培养学生 果断、坚强品质和乐观的精神有直接的作用。学生

7、不再会因 为一次的失败而气恼,而是逐步改掉患得患失的犹豫不决, 感受自己快速决断带来胜利的愉悦感。3增加联系的机会,密切人际关系现在的高中生,在校时间大局部交给繁重的学习。假期 又沉迷于泡沫电视剧或者网络游戏,学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 少,学生的关系日趋冷淡,造成了热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淡, 这也是孤独症人群形成的重要原因。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集体 活动,吸引着众多的人员来参加,且参与同一种运动形式的 人往往志趣相投,更容易交流、沟通。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联 系在一起,平等友好地锻炼身体、切磋技艺、组织比赛。学 生在这个过程,需要参与者互相协调,并通过语言、眼神、 动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沟通,打破了心理上的隔膜

8、,学会了与 人沟通,很多时候还交到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通过体育运 动频繁地交往,不仅增加了同学间以及学生与外界的联系, 还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提高社会适应力,塑造健全人格体育运动需要人们遵守一定的规那么和束缚,是一种在规那么允许范围内运动、竞赛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遵守规那么、 接受裁判监督,事实需要克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保证自己 在运动中能够合理得分。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遵 守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各种规那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 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协助、合作, 需要能够余人快速、顺畅的交流,并能从别人的眼神、动作 中理解到对方的意图,做出合适的回应。这对提

9、高学生的与 人交往、适应集体生活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而言,每一个运动团体都是社会的一 个细胞,有类似于生活的环境。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成的 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正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需求。因此, 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体育精神、体育 素养,更是在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这个载体让学 生间接去触摸、适应社会,并将这种思想和意识上升到世界 观层面。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 神风貌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提供心理开展动力,提高心理水平体育运动形式丰富多样,并各具特点。不同的运动方式 对人们的心理水平要求不同,比方:短跑要求学生必须有较 短的反响

10、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对 学生的反响敏捷度、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篮球比 赛,不但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和技巧,更要求学生懂得全 面观察队员的位置,既要快速判断采取何种策略效果最正确, 还要思考这种策略遇到的阻力和问题,以及应对技巧。种种 体育运动都对开展学生相应的心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对抗性的体育运动,能激发出学生战胜对手、超越自我 的欲望。学生为了到达这个目标会不断于对方进行竞赛和较 量,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因此,体 育运动尤其是竞赛性运动,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全方位的考验 和开展,对推动学生的心理水平开展尤为重要,能让学生对 学习中的成败、生活中的

11、挫折等闲视之,并有着一种百折不 挠的精神。任何运动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勇敢、坚持、韧性、自制 等优秀品质,同时由于体育运动能让人感受到畅快和愉悦, 又能促进人们的参与和坚持。因此,体育运动能让促使学生 的心理变得沉稳坚强,且积极乐观、发奋向上。以上种种优 秀品质,在自然状态下形成和开展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期, 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能在短期内快速开展多种优秀 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促使学生的心理越加坚强、健 康。总之,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巨大,且能 够短期收效。但是,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应该是潜移 默化、逐步开展,以学生的自主获得为主要方式。当然,教 师也考验给予一定的心理

12、辅导,将体育精神教学与学生的心 理健康开展结合起来,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心理健康以及 综合素质同步开展。参考文献1汪悄然.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重要性J.北方经贸,2009 (7): 165-166.2张健,吴运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 与管理,2005 (1): 27.郝志洁.论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 西部:理论版,2013 (Z2): 249, 251.4张敏.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2007 (11): 44, 62.5张海燕.浅析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 (10): 189-190. 宋立平.中学生心理健康在体育课堂中的渗透J.学 生之友:初中版,2012 (1): 72.刘淑慧,张文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J.体育教学, 1993 (2): 42-43.王淑平.成都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 (21):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