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2496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摘 要 目的:视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联合西医的对症疗法治疗32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临床治愈21例(65.6%),有效8例(25.0%),无效3例(9.3%),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关键词 甲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 中西结合 疗效视察 甲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急性黄疸型,祖国医学予以发黄、目黄、面黄、身黄为其主要症状,尤以目睛黄染为重

2、要特征,一般先从目黄起先,继则遍及全身。笔者20052010年于我院传染科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3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取得满足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226岁,发病时间1周者14例,12周者8例,2周1个月者7例,1个月者3例。 试验室检查:32例患者甲肝抗体均阳性,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干脆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ALT和AST不同程度上升,32例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阳黄热重于湿性14例,湿重于热型15例,湿热并重3例。 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阳黄:热重于湿者表现为目黄身黄,黄色显明,或发热口渴,心中懊,身倦无力

3、,脘腹痞满,食少纳差,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便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佐以通便,方用栀子大黄汤加味。阴黄:湿重于热,湿象较重,见头重身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口渴不多饮,小便不利,大便稀溏,舌苔黄厚腻,脉滑稍数或濡缓。治疗以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湿热并重,发热烦渴,头重身困,脘腹胀闷,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或滑数。治疗以清利湿热,佐以解毒化浊,方用茵陈蒿汤加味。3种类型在原主方基础上,呕逆者加半夏、竹茹、陈皮;腹胀肝区痛加元胡10g,木香6g,郁金10g,腹胀湿盛者加薏苡仁15g,枳壳10g,肌肤瘀斑者加赤白芍12

4、g,丹皮10g。小儿酌减,水煎2次,温服,2周为1个疗程。 对症治疗:依据病情用清开灵注射液,能量合剂,联苯双脂、门冬酸甲镁等对症保肝治疗。 疗效推断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逝,甲肝抗体阴性,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干脆胆红素程度均正常,ACT和AST降低,相当于正常参考值;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逝和减轻,甲肝抗体阴性,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干脆胆红素程度均正常,ALT和AST仍稍高于正常参考值;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或者加重,并发症未能限制,生化检查肝功指标仍高于正常参考值。 结 果 临床治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例1:患者,男,28岁,2010年2月1日,因恶心呕

5、吐、纳差、目黄、尿黄2年入院。入院时皮肤及巩膜黄染,恶心呕吐,厌油腻纳差,肢酸乏力,尿黄如浓茶,大便干,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肝肋下1cm,剑突下2cm,质软压痛明显,睥未触及。肝功能:ALT 530U/L,AST128U/L,TBIL183.3mol/L,DBIL99.6mol/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模糊、内透声差,肝实质模糊。肝边缘光滑。入院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辨证为湿热邪毒郁结肝胆,肝胆疏泄失调。胆汁外溢肌肤。予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利胆。方用茵陈蒿汤加薏苡仁、竹茹,1剂/服,药7剂,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恶心呕吐消逝,食欲渐增,上方去竹茹加神曲、

6、麦芽,继服7剂自觉症状消逝、黄疸消退。仍用本方减茵陈、大黄剂量,加白芍、陈皮等。巩固治疗,查肝功指标正常,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任何不适。 讨 论 甲型肝炎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除了少数特殊严峻的暴发型病例外,其他全部病例预后良好。本病因肝炎病毒量大毒盛,有犯人体肝脏,使肝细胞大量坏死。从中医角度看,可视为邪毒内犯营血,壅塞脉络,阻碍血行,瘀血郁结。邪入营血,故可见谵语神昏。瘀血内结,则胸腹难受,手不行近。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感受湿邪,损伤“脾胃”,胆汁排泄障碍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将黄疸分为谷黄、酒黄、女劳黄、黑疸4种。又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急性肝炎各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湿热之象,湿热

7、之邪贯穿于肝炎疾病的全过程。凡有湿热症状,用清热利湿之品,方能奏效。 本组治疗病例,大多为阳黄湿重于热者或阳黄热重于湿者,选用清热利湿,佐以通腑,利湿化浊,泄热除黄之品,据其辨证所见酌情加味,以解除病程中客观存在的湿热疫邪毒等关键病机,共奏清热利湿退黄,健脾运湿利水退黄,保肝和胃,使湿、热、黄毒邪顺水去之,从而提高了疗效,又可削减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病程,方中大剂量运用茵陈,增加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猪苓、茯苓、泽泻渗湿利水退黄;白术健脾运湿,使水湿不致停聚,黄毒邪顺水道排之;柴胡、甘草既能爱护肝细膜,又能激活免疫功能;赤芍、大黄既可改善肝内微循环,又可利胆降酶;丹参能改善肝内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栀子、贯仲、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虎杖、鸡内金和胃降逆,调整脾胃,助肝胆使胆汁排泄畅通。本方清热既不偏寒,利湿又不偏燥,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除湿退黄,疏肝健脾之功。通过临床视察,中西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更好,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1. 2 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4:35. 3 吴谦等编.清.金匮要略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6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